《複習2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複習2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複習2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這節課上了兩次。第一次試講很不成功,整節課拖拖拉拉,到最後只有匆匆結束。經過反覆思考,修改了一些內容,第二天正式上課,雖說不上成功,但也算是把事先安排的內容都呈現出來了。經歷了和張老師討論教案,自己試講,向吳老師徵求意見,直到最後上出一節“有進步”的課,自己感覺真是收穫不少。

那天聽課後,張老師笑說寫反思不是寫認錯書,要對自己的優缺點都進行總結。還真是應該這樣,除了不斷的反省自己的缺點,還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優點,這樣的反思對自己纔是最有效的,也能讓自己進步的更快。

先說說自己還存在的問題。

一、對教材的挖掘還不夠深。

總是存在這樣的問題。爲什麼每次自己都想不到,但是張老師總是能一點就破呢?我想問題還是在自己設計教學時,一心只想把本節課的目標落實到位,重難點一一突破,以求最終能夠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這樣做似乎已經很完善了,但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知識體系的.連貫性。我在設計教學時,只停留在了本節課的知識點,對教材的認識和挖掘都不夠深刻。如果這節課在教學計數單位“個”和“十”上再深刻的解析一下,將會有更好的效果,而且爲學生在以後學習退位減法時打下理論基礎。

二、教態語態還要更生動。

講話時老是一樣的腔調,很容易讓學生疲倦,缺乏吸引力。其實我自己一直都知道這個缺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時刻在提醒自己,但始終感覺放不開,特別是有其他老師聽課的時候。在課堂上老師就是應該像演員一樣盡情表演,用語言和形態來不斷刺激和吸引學生,讓學生情不自禁的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和老師一起做一起學。在學習中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師生之間的融洽關係。一個好老師應該是吸引學生的,相反學生喜歡老師也會喜歡上老師的課堂。

找了兩個大問題,也有了自己的改進方向,再說說這節課的優點。

我想,最大的閃光之處應該是很好的呈現了複習課“總-分-總”的結構。開課先由學生回憶歸納知識點,再逐一進行解決,最後又通過綜合練習總合知識。這節複習課讓我第一次這麼深刻的認識了複習課,瞭解了複習課的上法,不僅爲學生,也爲自己上了深刻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