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鯨》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鯨》教學反思

《鯨》教學反思 篇1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這類課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本文在表達上運用列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多種說明方法,對鯨的特點進行一一說明。同時,作者準確用詞,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大特點。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學習本文培養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我執教的是《鯨》第一課時,五年級學生年齡雖然處於高年級階段,但注意力集中時間還是比較短,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結合學生的這些年齡特徵,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沒有一講到底,而是在一個相對完整的教學任務完成後,就及時設計了突破難點鯨生活在海洋裏,體型像魚,因此有很多人管它叫鯨魚,連漢字的寫法也是帶着魚字旁,爲什麼鯨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呢?,然後讓學生再來讀課文,突破教學難點這一個教學環節。突破難點之後,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學習,可以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提問、畫畫、表演、朗誦等形式)學習,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學習收穫特別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由於課前設計嚴密,上課時組織得當,效果很好。這種做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對枯燥無味的知識,學生自己解決起來問題來頭頭是道,條理清楚。除了課文介紹了鯨這麼多特點之後,我又用課件展示了鯨的渾身是寶這個特點,面對鯨渾身是寶,很多不法分子爲獲取自己的經濟利益捕殺鯨,出示課件,學生看後發出倡議,要保護珍稀動物。

另外我在語文教學時,一直重視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既注意自己語言表達的規範,又注意及時糾正學生語言表達的錯誤,讓學生儘量把語言表達的準確完整。我還注意板書規範、書寫工整。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這節課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學生回答問題舉手不是很積極,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偏重於客觀公正而鼓勵的話語少些,教學活動忽略了學困生的參與和接受能力等等,這些方面,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

《鯨》教學反思 篇2

《鯨》是一篇淺顯易懂的常識性說明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如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這篇課文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學生很容易理解,而且學生對鯨這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很感興趣,但如何避免將常識性課文上成常識課,是我教學本課特別注意的一個方面。

第一課時我用較短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讀文,整體感知”,沒有遇到什麼難度,接着進入“精讀課文,體會寫法”環節。本環節我主要是採取“扶”的方法讓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體會本課說明方法運用的精準、多樣以及這樣寫的好處。第二課時的學習,我開始“放”。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即理解、積累、運用語言。爲了鍛鍊學習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這個環節實際也是一次開放性的口頭作文訓練,根據學生能力可以是對課文內容的複述,也可以將課文語言轉化爲自己語言的一項創造性的複述,更高層次的學生,則能創造性地融入課外知識進行說明。學習4、5自然段我是採取“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鬚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後在小組內交流”,合作學習是課標所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去發現,認識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比喻等說明方法。整個過程,我只是一個主導者,沒有過多牽引,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拓展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還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和發展。

反思本課教學,雖然沒能運作多媒體教學是個遺憾,但是感覺更多的關注文本,沒有花哨的刺激,學生反倒學的很紮實。

《鯨》教學反思 篇3

我主要是讓學生在我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自主活動中,在積極思維中,達到自悟自得。

一、凸現鮮明形象,促進學生自悟

小學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學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事物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教學中我變以理性認知爲主爲以感性體驗爲主,採用一些必要的的中介手段凸現事物的形象,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換成了栩栩如生的立體畫面,既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調動了他們情感的參與,使他們實實在在奪領悟到鯨呼吸的特點。如演一演:以手掌爲鯨,加之語言的描述,演示鯨呼吸的全過程,將靜態的文字變成動態的形象,使學生獲得了真切的體驗。又如畫一畫:動手畫一畫不同種類的鯨噴氣形成的不同水柱,變“話”爲“畫”,再以自己語言進行介紹,又變“畫”爲“話”,從中體驗語言文字的表現力和鯨呼吸的特徵。再如比一比:巧妙引導學生將花園裏的噴泉與鯨噴氣形成的水柱進行比較,使事物的形象更鮮明,本質更突出。這樣,學生的理解會更透徹,體驗也更深刻。

二、落實自主閱讀,促進學生自得

羅傑斯曾說:“自由程度不同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閱讀本是個性化的行爲,而把學生捆起來齊步走的做法,泯滅了學生的個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天賦,也違背了小學生的“選擇性”,教學中,我讓學生享有充分地閱讀自主權和選擇權,經歷一個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習得的過程。如情感的自我選擇:說說你對鯨哪一方面的生活習性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爲什麼?內容提要的自我選擇:讀讀課文,說說鯨的呼吸有什麼特點?方法的自我選擇:用你最擅長或最喜歡的方式來展示和介紹鯨某一方面的特點。夥伴的自我選擇:自己想辦法或與別人合作。練習的自我選擇:自己確定畫某類的.一頭大鯨或小鯨。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拓展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還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和發展。這種自主選擇正是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行爲、自主能力的具體現。

《鯨》教學反思 篇4

上完《鯨》這一課,回憶起同學們那生動有趣的“鯨的講解”,我非常激動。激動之餘,我也產生了一些感觸。

首先,我覺得,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有利於他們自學習慣的養成。在教學中,我先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便下面幾個自然段的學習。同時,發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上做了大膽而有效的嘗試,將課文3~~7自然段都交給學生依照自學提綱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自學,做到有的放矢。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課堂學習之中。最後的小組彙報時,讓學生做小小的解說員,藉助教師給出的多媒體課件的輔助,順利地完成講解的任務。

還有一點,恰當地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堂課上完之後,還有不少學生圍着我轉,要我再播放課件給他們看,說是還看不過癮。我想,直觀形象的教學,不僅是低年級,高年級學生也是很喜歡的。

另外,本文出現了一些常見的說明方法,但對小學生來說,顯得較爲陌生。由於這些說明方法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我便在適當的時機讓學生初步認識。希望這對他們日後的學習有所幫助。

不過,我也在反思,《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能否有更好的教法或學法,讓學生獲益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