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面積與面積單位

教學目標

數學教案面積與面積單位

1.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2. 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用面積單位測量指定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面積,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思想目標:通過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大膽猜測、有序操作、抽象概括,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重 點: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難 點:建立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教學準備

師: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一個、掛圖、自制相架一個、米尺、平面圖形幾套。

生: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個、相片一張、學生尺。

教學步驟

一、情境引入

在我們生活中,一定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我們用相機把那一瞬間留了下來。並把它(裝上框、鑲上玻璃)裝進相框很好地保存起來。要做這樣的一個相框,需要多少玻璃?計算玻璃的大小該用什麼單位?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配玻璃的問題。

二、探究新知

1、觀察體驗,形成概念

(1) 我們知道玻璃面有大小,任何物體的表面也有大小的區分。

a動手摸一摸課桌面與數學書的封面,哪個大?哪個小?(動手摸一摸)

b觀察:黑板的表面與黑板擦的表面,誰大誰小?

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物體表面有大有小,我們就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2)類推、概括

概括:我們計算玻璃面的大小,其實就是求這塊玻璃的面積。課桌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大,我們就可以說:課桌的面積比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

(3)你們認識下面這些平面圖形,並能比較它們的大小嗎?

(1) (2) (3) (4) (5)

a 觀察,比較它們的大小

b 爲什麼圖(6)圖(7)不能比較大小?

觀察,比較它們的大小,發現規律

小結:圍成的平面圖形才能比大小。我們把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叫做它們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