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計算教案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簡單的計算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簡單的計算教案

簡單的計算教案1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計算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

2、能夠認識時間與時刻的區別。

教學重點

區別時間與時刻。

教學難點

計算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教學反思

一、學前準備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時?

(2)17時是下午幾時?22時40分是晚上幾時幾分?

2、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面的時刻。

晚上11時是()時中午12時是()時

上午8時是()時下午3時是()時

二、探究新知

1、創設談話情景。

(1)瞭解學生外出旅遊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張火車票和汽車票。

(3)觀察車票上的時間,你發現了什麼?

2、學習教材第84頁例3.

(1)觀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還想了解哪些信息?

(2)說明:火車9:00出發,下午6點到達奶奶家。

(3)提問:你能回答中途經過多長時間嗎?

教師:怎樣來計算經過的時間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鐘錶上數一數。

用鐘錶來表示兩個時間。

通過說一說,可以知道坐火車到奶奶家要用9小時。

(2)用計算的方法。

教師:這兩個時間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計算嗎?

引導學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計算,要把時間都轉化成24時計時法。

將下午6點轉化成24時計時法,即18時,用到達時刻減去開車時刻就是所經過的時間。

18-9=9(小時)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教材第85頁練習十八的第3題。

(1)讀題,理解題意。

(2)提問:題中給我們的是什麼計時法?

(3)集體交流解題思路。

(4)教師鼓勵不同的解題思路。

2、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數。

(1)陽陽晚上9時睡覺,第二天早上6時起牀,她一共睡了()小時。

(2)課外小組14:30開始活動,經過1小時20分結束,結束時間是()時()分。

3、觀察下表,計算出火車運行的時間並填在表中。

車次始發站開點終點站到點運行時間

711北京10:22瀋陽北當天19:29

721北京18:00上海第二天8:00

T42西安17:48北京第二天7:23

4、一場排球賽,從19時30分開始,進行了155分鐘。比賽什麼時候結束?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數量關係。

(3)提問:怎樣看着155分鐘?(要先把經過時間155分鐘改寫成2時35分)

(4)學生獨立解答。

四、思維訓練

教材第85頁練習十八的第4題。

(1)課件演示,出示春風飯館的營業時間。

(2)提問:營業牌上用的是什麼計時法?

(3)小組交流解題策略。

(4)集體交流,課件演示。

簡單的計算教案2

教學內容:時間的計算的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實際,自主探究計算經過時間的算法,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的進行有關計算。

2、進一步感知和體驗時間,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習慣。

3、 進一步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進一步養成獨立安排時間的習慣。

教學重點: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合理安排時間。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時間就是金錢”你是怎麼理解的?

生:

師:同學們,當你揹着小書包,高高興興來到學校的時候,一天的學習生活就開始了。那麼,你計算過每天在學校裏的時間有多長嗎?帶着這個問題,以4人小組爲單位,動腦筋想一想,算一算,比比看哪個小組完成得最棒。聽懂了嗎?好,開始。

生:小組討論完成,並彙報。(說出怎樣算出來的)

二、複習舊知並拓展。

1、複習舊知。

出示課件1——小明起牀,上學,到校,上課,下課,放學的時間。

每張圖讓學生自己觀察從中獲取信息,並說出來。教師板書。

起牀:7:00

上學:7:30

到校:7:45

第一節上課:8:20

第一節下課:9:00

放學:12:00

小組內任選兩個時間段進行計算,並彙報本組算得的什麼和計算結果。(說出計算方法)

有同學選起牀到第一節下課有好長時間,如沒有,教師出示課件叫學生試着計算。

板書9:00-7:00=2(小時)

師:爲什麼這裏用小時不用時?

師:2小時有多少分? (120分)怎樣知道的?所以這裏的2小時是一段時間不是一個時刻。

2、拓展練習。

出示課件2(現在4:50,路上要用20分鐘,回去看大風車節目能趕上嗎?

用鐘面演示,4:50再過20分鐘是多少時刻。(請學生上來演示)

師:有誰知道大風車節目開始的時間?(鼓勵表揚知道的同學,建議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節目開始和結束的時間記下來)。

板書:回到家的時間:5:10

大風車節目開始的時間:5:27

師:能趕上看嗎?

三、團結協作。

同學們喜歡郊遊嗎?讓我們以小組爲單位設計一份郊遊的活動時間安排,好嗎?比比看那個小組設計的最合理。

小組彙報。

四課堂.

師:這節課我們主要練習了時間的計算,還學會了安排時間.(板書課題:時間的計算)

四、課後作業。

觀察郵政局的營業時間。

簡單的計算教案3

教學建議

一、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教學的重點是會用計算器進行數的加、減、乘、除、乘方運算;難點是用交換鍵輸入數字.關鍵是掌握計算器功能鍵的用法.

二、知識結構

三、教法建議

這一小節的教學需要注意:

1.目前在國內市場上,能見到的科學計算器的型號很多,這些計算器的功能基本相同,在面板的設計與使用方法上大同小異,因此如學生已有了某種型號的科學計算器,不宜要求學生再買學校決定集體選用的某種型號的科學計算器(例如教科書上介紹的CZ1206型科學計算器).教學時宜突出這類計算器的共性,並注意對擁有不同型號計算器的學生的個別教學.

2.對計算器的介紹應隨着知識的學習逐步進行.

在本章裏,只要求學生會用它進行五種代數計算,而其他計算可暫不涉及.關於計算器的使用說明書,由於涉及的知識過多,編排上與教材上的知識學習順序不同,不易讀懂,可讓學生暫時不讀.

3.教科書上的前5個例題,主要涉及數的四則運算,在安排上由簡到繁.例1是兩位數的加法,說明如何輸入一個數據:例2是三位數的減法,出現了運算結果爲負數的情況;例3是帶有小數的乘法運算,說明如何輸入一個小數;例4是小數除法運算,涉及負數參與運算的情況;例5是加乘混合運算,說明計算錯也能先乘除後加減.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的:

1.瞭解計算器的性能,並會操作和使用;

2.會用計算器求數的平方根;

重點:用計算器進行數的加、減、乘、除、乘方和開方的計算;

難點:乘方和開方運算;

教學過程:

1.計算器的使用介紹(科學計算器)

2.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

例1用計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75)+(-22.5)(2)51.7×(-7.2)

解(1)

∴(-3.75)+(-22.5)=-26.25

(2)

∴51.7×(-7.2)=-372.24

說明輸入數據時,按鍵順序與寫這個數據的順序完全相同,但輸入負數時,符號轉換鍵要放在數據之後鍵入.

例2用計算器計算(精確到0.001)

解(1)

∴(-0.45)5≈-0.018

(2)按鍵/顯示

說明不同的計算器,顯示器所能顯示的數的數位不盡相同,一般地最多能顯示10個位數,如果題目沒有給出特別要求,計算結果就保留4個有效數字.

例3用計算器求值

(1)(-6)2 (2)-62

隨堂練習

用計算器求值

1.9.2×3+10.2 2.(-2.35)×(-0.46)

答案3.141.670;4.-8.0095.7.617

簡單的計算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9頁~10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同分母分數加減。

2、整數1減幾分之幾的分數減法。

教具、學具準備:

西瓜圖片,圓片,方格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練習

1、填空

3/4裏有()個1/42/5裏有()個1/5

4/8裏有()個1/85/9裏有()個1/9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題

展示情境圖內容,讓學生觀察,提問:你看到了什麼?

你想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課題:分數的簡單計算,板書課題

三、探索新知

1、教學分數的加法

1)讓學生藉助學具計算:2/8+1/8

2)學生交流

請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3)教師用教具演示2/8+1/8的過程。

讓學生理解分數加法的算理。

2、教學分數的減法

1)用教具演示從5/6裏減去2/6的過程

2)讓學生說出教師演示的過程

3)讓學生根據教師演示的過程列出算式

4)提問:5/6表示幾個1/6?

2/6表示幾個1/6?

5)引導學生說出算理並計算

3、教學例3

1)出示1個圓片

整個圓可以用幾表示?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

2)用教具演示減的過程

3)讓學生說一說演示的意思。

4)學生根據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讓學生計算

6)全班交流

請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4、學生先探討,然後師生共同小結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5、練習

教科書第100頁的1、2題

四、作業

教科書第101頁的1、2題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計算時大家要理清思路,注意檢查,特別是遇上1減幾分之幾是更應仔細。

簡單的計算教案5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談話:小朋你們喜歡過星期天嗎?誰願意給大家說說每個星期天你都是怎麼安排的?(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指名回答)

師:我們的星期天都過得很快樂!明明也和大家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嗎?

多媒體顯示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7:10-7:30起牀、刷牙、洗臉;

7:40-8:20早鍛鍊;

8:30-9:00吃早飯

9:00-11:00看書、做作業

……

3、看了剛纔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你知道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什麼?

(①我知道了明明吃早飯用了半個小時;因爲從8:00-8:30經過了30分鐘,就是半個小時

②我還想知道明明做什麼事情用的時間最長?)

……

二、自主探究,尋找方法

1、談話: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時間嗎?每個小組從中選出2件事情計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時間。

(1)分組學習。

(2)集體交流。

說說學習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隨即進行教學。

2、根據學生的提問順序學習時間的計算。

從整時到整時經過時間的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9:00-11:00明明看書、做作業所用的時間。

(2)交流計算方法:11時-9時=2小時

經過時間是幾十分鐘的時間計算。

(1)明明從7:40到8:20進行早鍛鍊用了多少時間呢?

出示線段圖。

師:7:00-8:00、8:00-9:00中間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鐘,兩個線段下邊的箭頭分別指看鍛鍊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線段圖塗色部分表示早鍛鍊的時間。

談話:從圖上看一看,從7時分到8時經過了多少分鐘?(20分)從8時到8時20分又經過了多少時間?所以一共經過了多少分鐘。(20+20=40分)小朋友們,如果你每天都堅持鍛鍊幾十分鐘,那你的身體一定會棒棒的。

(2)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出明明早鍛鍊的時間嗎?(7:40-8:40用了一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練習:

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幾十分鐘?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明明做這幾件事情用了幾十分鐘嗎?你是怎麼算的?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多媒體出示:麥當勞和新華書店的營業時間。

遊戲:“我當小小營業員”

二名小小營業員分別介紹:顧客朋友們,我們店服務一流,只要大家有問題或有困難,我們會一一回答,儘量滿足大家的要求。我們店的營業時間是………………你知道我們商店一天的營業時間嗎?

學生計算。

師:大家在計算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我們的小小營業員會幫你解答的.。

學生提問,小小營業員解答。

(1)學生嘗試練習,交流計算方法。

(2)教師板書:20:30-9:30=11小時(分鐘部分相減,小時部分相減)。

2、多媒體出示:想想做做3

師:看,誰來了?郵遞員叔叔來取信了,又要把信件送到千家萬戶。郵遞員叔叔每天要取幾次信呢?多辛苦呀!那你知道……

學生獨立練習,小組交流自己的結果。

全班交流。

3、多媒體:火車

師:聽,什麼聲音?

這是一輛從上海開往北京的旅遊列車,你們想不想乘上這輛列車?

那讓我們一起乘上列車,去北京旅遊吧!

(1)小小列車員作簡單介紹

學生分工合作完成。

交流。

(2)顯示53頁節目預報內容。

小小播音員介紹:…………………………

小組合作:在小組中自由提問(有關時間計算的內容),小組內同學逐個解答。

交流。

(3)小結歸納時間計算的一般方法。

4、師:小朋友們,時間與我們的生活關係非常密切,所以珍惜時間,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非常重要。

(1)說說你是每天晚上是什麼時候睡覺?第二天早晨是什麼時候起牀的?

算一下你每天的睡覺時間是多少?

(2)交流計算方法:先算晚上8時~晚上12時所經過的時間,再算出(晚上12時)0時—早上6時所經過的時間,再把這兩部分時間加起來就是休息的時間……

師:小學生每天應至少保持多長時間的睡眠呢?你符合標準嗎?

不符合的同學回去重新安排一下你的作息時間,我們要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第二天才會精力充沛。

(3)通過對一些經過時間計算的學習,你想對大家說些什麼嗎?

四、知識延伸,課外實踐。

1、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本領?

2、看來我們已經瞭解了許多有關時間的知識,學會了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體會到了時間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還想知道有關時間的其他知識嗎?

顯示55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師:那你知道其他有關時間的知識嗎?(學生提問)

其實這些有關時間的知識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從課外書、電視上和網絡中去搜集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3、佈置作業。

(1)收集有關時間的知識。

(2)用24時記時法爲自己設計一天的作息時間表。

4、出示本課上課時間和下課時間,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計算出這節課的時間。

簡單的計算教案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同分母分數的簡單加、減計算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直觀操作,理解簡單分數加、減法的算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幾何直觀,使學生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讓學生任意說說想到的分數,師隨機板書這些分數。

2.根據板書,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分數裏分別包含幾個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由學生之前已經學過有關分數的知識引入新課,不僅進行了有效的複習,而且由問題引發學生猜測推想,滲透新課所要運用的知識,爲探究新知打下基礎。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1.提出問題

(1)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圖。

將一個西瓜平均分成8塊,哥哥吃了2塊,弟弟吃了1塊。

(2)從上面的圖中,你知道了什麼?(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弟弟吃了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2張)

(3)根據這兩個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預設)問題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問題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幾分之幾?

問題3:西瓜還剩下幾分之幾?

……

2.探究同分母分數的加法

(1)教師有意識地選擇第1個問題,要求學生列出算式。

(2)同桌討論: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5張+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6張等於多少?

(3)操作驗證答案。

如果出現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9張這種答案,教師不忙於下結論,而再詢問:有不同的答案嗎?

如果出現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11張這種答案,要追問:你是怎樣想的?

集體驗證:

(預設)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塗了2份,又塗了1份,合起來塗了3份,也就是;

方法2: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13張是2個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14張,2個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15張加1個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16張是3個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17張,也就是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18張……

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教師用進行示範。

(4)引導辨析: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25張+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26張的結果爲什麼不是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27張?

【設計意圖】在教學同分母分數的加法時出現了兩種思路,第一種思路停留在直觀感知層面,第二種思路是根據分數的意義從抽象的加法關係進行分析的。顯然,讓學生的思維僅僅停留在直觀感知的層面是不合理的,這時,要發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並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比較,不要急於在此時的教學中就把學生的思路統一起來,可以在後面的練習中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比較、優化。

2.探究同分母分數減法

(1)觀察: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幾分之幾?

(2)猜一猜: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31張-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32張等於多少?

(3)小組討論: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35張-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36張等於多少?

(4)彙報算法,思路可能有:

方法1;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比1份多1份,也就是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39張;

方法2:2個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41張減掉1個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42張還剩1個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43張,也就是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44張;

……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演示計算的過程。

(5)討論:爸爸吃了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49張,同學們想想,他們一家人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可以用幾種不同的結果表示?(1,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50張)

【設計意圖】通過“他們一家人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這一問題的討論,既鞏固練習了前面的分數加法,又爲後面學生自學1減幾分之幾這一環節中對於“1”的理解做好了鋪墊。

3.探究1減幾分之幾

(1)自學第97頁例3,把你不明白的問題記錄下來。

(2)彙報交流時讓學生說出怎樣想的,是把“1”看作多少來減的?

(3)“1”還可以看成分母是幾的分數?請寫出幾個。

(4)鞏固練習(指名讓學生板演)

1-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53張 1-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54張 1-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教案的圖片 第55張

計算並思考,這幾道題中的1分別應該看作多少來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明確: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數不同,意義亦不同。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第97頁“做一做”第1、2、3題。

(2)完成練習二十一第1、2題。

【設計意圖】檢查教學效果,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爲組織後續教學打下基礎。

(四)全課總結,昇華新認識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在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你是怎樣計算的?

簡單的計算教案7

課題:簡單的土石方計算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認識“方”並解決土石方計算問題的過程。

2、瞭解“方”的具體含義,能夠靈活運用體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現實問題。

3、在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演變成“橫截面的面積乘長”。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趣引思。

同學們,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體積的有關內容,請大家思考以下問題。

(1)什麼是體積?體積的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怎樣求長方體的體積?正方體的體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的統一公式是什麼?

(3)學生分組討論,指名回答問題。

這節課我們運用體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二、自主互動,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例題1:讓學生讀題,討論:挖出的土與地窖的體積有什麼關係? 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 交流計算的結果。

教師介紹“方”,讓學生用方描述挖出的土。

課件出示例題及攔河壩的和示意圖。

讓學生觀察,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師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怎樣計算攔河壩的體積?爲什麼這樣計算? 使學生知道:攔河壩的體積=底面積×高。

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並交流計算的方法和結果。

三、應用拓展,反思交流。

1、應用:

(1)試一試 幫助學生弄清圖意,然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合作解決。

(2)練一練 第1、2題,幫助學生理解題中的事物和信息,再獨立完成。

第3、4題,讓學生先說一說,要解決問題,先要求出什麼?

2、拓展:

練一練5 板書設計:

簡單的土石方計算 2×1.6×1.5=4.8(立方米) 攔河壩的體積=橫截面面積×長 答:要挖出4.8立方米的土。

橫截面的面積:(8+3)×4÷2=22(平方米) 土石體積:22×50=1100(立方米) 答:修這個攔河壩一共需要土石1100立方米。

簡單的計算教案8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自主探究計算經過時間的算法,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進行有關計算,進一步掌握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

2、進一步感知和體驗時間,逐步建立時間觀念。進一步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記憶部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計算經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過了多少分鐘的問題。

教學對策:藉助直觀的線段圖或鐘面圖,幫助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設計: 一、解決實際問題

1、p54(2)

(1)看圖理解題意。

(2)先估計哪個商店的營業時間長,再計算實際營業的時間,驗證自己的估計是否正確。

1)百貨商店:9:30到20:30是11小時。

2)快餐店:6:00到9:00是3小時,中午11:00到1:00是2小時,下午5:00到8:00是3小時,合起來是8小時。

3)超市:週一至週五8:00到22:00是14小時,週六至週日9:00到23:00也是14小時。

(3)比較哪個商店營業時間比較長。

2、p54(3)

(1)看圖理解題意。

(2)獨立思考

(3)同桌交流

(4)集體交流,說明計算時間的方法。

3、完成p54(4)

看圖理解題意。

思考解決方法。

有兩種方法:

(1)先算第一天的時間晚上8時到晚上12時是4小時,再算第二天的時間凌晨0時到清晨6時是6小時,合起來是10小時。

(2)也可以假設從第一天晚上8時睡到第二天早上8時,共睡了12小時,再減去2小時,是10小時。

4、完成p59(5)

(1)看懂火車時刻表,弄清到達和出發的時刻,明確“運行”和“停靠”的含義。

(2)再計算第1、2小題的經過時間。

(3)學生根據運行時刻表,自己提問,自己解決實際問題。

(4)交流各自的問題。

二、介紹數學史料

1、自己閱讀第55頁上的數學史料。

2、佈置課外學習任務:上網或到課外書上查找相應的時間知識。

板書設計:

經過的時間

還可以這樣算:

9時50分 9時30分

- 7時30分 - 7時50分

2時20分 1時40分

課前思考:

由於《簡單的時間計算》這部分內容對於學生來說比較困難,所以分2課時進行教授,本課時主要是練習鞏固。通過解決一些求經過時間的簡單方法問題,幫助學生鞏固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其中,第5題最後還提出“你還能知道些什麼”的問題,引導學生全面地收集、選擇、組合信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數學思考能力。本課要鼓勵學生從不同渠道去尋找答案,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有關時間的知識,激發他們的探究的興趣。

課後反思:

由於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計算經過的時間分成兩課時完成,第1課時,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計算方法作基礎,因此本節課的內容學習起來相對而言比上節課要容易得多,雖然內容不多,但花費時間也較長,學生中掌握情況兩極分化現象嚴重。課上提倡學生用自己理解、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經過的時間。如從晚上8時到第二天早上6時中間的時間計算,學生有自己的計算方法。有了昨天的計算方法,火車時刻表這一題,從14:20——16:10,學生在多次練習中,逐漸能將方法領悟,這時,我立即出現兩題類似的計算經過時間的題目,如:7:30——9:50和7:50——9:30,這兩題的對比練習,通過比較,學生能就我們總結的方法進行運用和消化,效果很好。當然,學生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雖然方法多樣化,有些學生掌握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方法,但有個別學生還是覺得內容比較抽象,很難計算經過的時間。另外,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學生還有待於進一步認識,知識之間的聯繫還不夠清晰,不經意間就產生錯誤,如出現下午15時15分這種類似的情況。

簡單的計算教案9

設計說明

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與前面相比要稍顯複雜和陌生一些,學生在剛剛接觸時肯定會覺得摸不着頭腦,難以理解。考慮到這樣的學情,教學時要注重下面幾點:

1.從直觀到抽象,突出過程的指導。

學生在本節課第一次接觸單位不同的兩個數量間的計算,在接受上可能有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細緻地指導計算過程,並逐步完成從直觀演示到抽象計算的過渡,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

2.先換算,再運算,突出單位的統一。

不同單位的量進行計算,只有單位相同時,才能直接相加、減,這就需要在計算過程中根據情況進行單位的換算。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使學生產生統一單位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關注思維過程,指導學生有序思考。

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的數量關係簡單,數據小,學生很容易找到答案。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展示學生思維過程這一環節,使學生明白解決問題有不同的策略:嘗試、調整、有序羅列,從而爲學生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人民幣票樣

學生準備 人民幣票樣

教學過程

⊙複習導入

1.出示前兩節課所認識的人民幣讓學生辨認。

2.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知識回顧,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爲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探索新知

1.教學例5。

(1)出示一張1元的紙幣或一枚1元的硬幣和2枚1角的硬幣,請學生說出這是多少錢。

(學生思考後回答是1元2角)

(2)教師提問:1元2角等於多少角?

(學生先借助自己擺的學具“1元2角”進行操作和思考,再互相交流)

(3)教師進一步提問:不擺學具,怎樣解決1元2角等於多少角?引導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抽象出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於12角。

(4)引導學生逆向思考:18角=( )元( )角。讓學生理解10角是1元,所以18角=( 1)元( 8 )角。

(5)學生獨立完成教材57頁1題。

2.教學例6。

(1)出示例6中的5種氣球,並標出5種氣球的單價。

(2)引導學生根據課件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有代表性的問題:

①買一個圓形氣球和一個心形氣球,需要多少錢?

②一個笑臉氣球比一個花朵氣球貴多少錢?

③買一個笑臉氣球和一個蛇形氣球,需要多少錢?

(3)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4)學生彙報。

預設

生1:①題中一個圓形氣球5角,一個心形氣球8角。要求買一個圓形氣球和一個心形氣球需要多少錢,用加法計算,列式爲5+8=13(角),也就是1元3角。

生2:②題要求一個笑臉氣球比一個花朵氣球貴多少錢,就是求1元比6角多多少,因爲1元=10角,所以10-6=4(角)。

生3:③題要求買一個笑臉氣球和一個蛇形氣球需要多少錢,就是求1元和3元1角合起來是多少錢,列式爲1元+3元1角,因爲1元和3元合起來是4元,再加上1角,所以得數是4元1角。

(5)學生獨立完成教材57頁2題。

簡單的計算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加深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認識。

(二)過程與方法

在自主探究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過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簡單的經過時間的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簡單的時間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體會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加深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認識。

教學難點:理解計算經過時間方法的原理。

三、教學準備

課件、鐘面。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情境圖:

教師:從情境圖中,你瞭解了哪些信息?

學生彙報交流。

教師:根據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預設:到奶奶家要坐多長時間的火車?

教師: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板書: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設計意圖】創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時間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讓學生有親切感,並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有效的支撐和促進作用。

(二)自主探究,尋找策略

1、學生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2、小組討論交流。

教師:和同學說一說你是用什麼辦法解決問題的。

3、全班彙報。

請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彙報。

預設:

(1)在鐘面上通過撥針的方法,數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時的火車。(操作演示)

(2)利用普通計時法分段計算。先求出上午坐火車的時間,再加上下午坐火車的時間。即:12-9=3(小時),3+6=9(小時)。

簡單的計算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動手探究讓學生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具體情況將“1”轉化成幾分之幾進行靈活計算。

3、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4、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和邏輯推理能力。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和1減幾分之幾的算理。

教學難點:1減幾分之幾的算理和算法。

教學準備:長方形平均分成8份的紙、長方形巧克力圖片和實物。

過程:

一、複習:黃老師知道

裏面有()個裏面有()個5個是也是()

1裏面有()個,是。誰能跟他填得不一樣?

二、教學例1:

1、爲了鼓勵大家,黃老師準備了一份小禮物,(巧克力)出示圖片,問:我把巧克力平均分成了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幾分之幾?給小明3小塊,他得到了這塊巧克力的——,給小紅2小塊,她得到了這塊巧克力的——,他倆一共分到這塊巧克力的幾分之幾呢?用什麼方法算?(加法)

2、板書:+,(邊說邊寫:用小明分得的加上小紅分得的,就得到他兩一共分得了幾分之幾。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分數的簡單計算(板書課題)一起讀——

3、那分數的加法是怎樣計算的呢?請你看圖回答我的問題:裏面有幾個?(板書3個);裏面有幾個?(板書2個);那3個和2個合起來就是幾個?(板書5個);5個就是幾?()所以+=(板書=,簡單地教書寫:小朋友注意看我們在寫分數加法算式的時候,要把所有的分數線和符號都寫在一條直線上)。好了,誰能說一說+是怎麼得到的?

引導生說:3個加2個就是5個,5個就是。(如果說得好就不再請第二個學生說了)

師:對!說的好!

4、真能幹!

練習1:翻開書101頁第一大題的第2小題,(出示p101頁第一大題第2小題圖和算式),+你是怎麼想的?(說得真好!表揚他!)請大家把答案填在書上。

出示練習2:+=(+等於多少?你怎麼想?跟同桌說一說。請一生說)

出示練習3:+=+=(這兩道題業本上)(請生說,用分數單位說)

5、:觀察第一道算式:我們發現這兩個加數它們的分母是——相同的,再看其它的算式,兩個加數的分母也——相同,我們就說這是分母相同的分數相加(課件板書:分母相同的分數相加)。

師:再看第一題:在計算的過程中什麼數是不變的?(分母)(板書分母不變)哪個數在變呢?(分子)是怎樣變的?(分子要相加)(板書分子相加)。比如說……

師:通過小朋友的積極思考,我們探索出了分母相同時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以後就用這個方法來計算,好嗎?來齊讀一遍。

6、示意黑板:根據這個方法,這道題我們就可以直接用3+2=5,分母不變照寫,等於。快不快呀?

7、鞏固練習:接下來我們看誰會用這個方法很快地算出結果,來,開開小火車咱們比一比!

卡片出示:+=+=+=+=

+=+=+=+=+=

(第一題+=算得這麼快,說說你是怎麼想的?2+2=4,分母5不變,就是,那接下來的我們都用這個方法來計算,好嗎?)

三、教學減法:

1、剛纔小朋友都能很快地算出得數,你們學得真棒!(給自己掌聲!)那老師想問了,小明得巧克力的,小紅得了巧克力的,誰得的多呀?(小明)那小明比小紅多得幾分之幾呢?(板書:小明比小紅多得幾分之幾?)用什麼方法來算?(減法)幾減幾呢?

2、板書—=猜猜看它的結果是多少?你說……你說……都猜,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生:3-2=1所以就等於。

師:還有誰跟他說的不一樣的?(想想看,加法我們是怎樣說的?)

生:就是3個,減就是減去2個,還剩下1個,1個就是,所以—=。

師:你真能幹!還有誰想說?(再說一遍)

師:小朋友真能幹(板書3個減2個就是),會用加法的思路來考慮減法,驗證這個得數(板書得數),(前面那位小朋友的猜想也很大膽)要搞好學習就要像這樣——善於思考、大膽嘗試!能做到這些,以後的科學家就是你們了!那現在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根據加法的計算方法出減法的計算方法,誰能做到?

引導生說:分母相同的分數相減,分母不變,分子相減。(你真能幹!板書算法,大家一起跟他讀——)

3、練習1卡片出示:—=(這道題等於幾?你是怎麼想的?)(說算理的,再引導說算法:還可以怎麼想?)

出示算式卡:比一比,看哪一組算得快,讀得整齊。

練習2卡片出示:—=—=—=—=

(一組一題不要求說算理,讀:—=。)

4、說到最後一題—=時,問還可以寫成1,那我把這道題改成1-師:“1”是一個整體,瞧!我用這個圓表示它,要減去它的,首先要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份,(出示平均分成4份的圓)就得到了4個,4個就是。(板書1可以看作4個,就是。讀一遍)邊說邊寫:在寫的時候,我們先把這個1寫成再寫減然後計算等於。指着算式講:現在誰能告訴我,爲什麼要把“1”看成

簡單的計算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2.知道物品價格的表示形式。

3.培養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4.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並知道愛惜人民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0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錢袋(內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用具、玩具等。

教學設計

設境激趣聰聰、明明,他們倆今天也來了,他們有一些問題想問問大家。

1.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

2.按質地分爲哪兩類?

1元=()角1角=()分

1張2角可以換()個1角

教師給予鼓勵。[運用多媒體課件,聲像並茂呈現給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故事以故事激趣導入。]

情景對話(出示課件)

聰聰、明明,你拿那麼多的硬幣幹嗎去啊?明明:我去買空尺子,我拿了12個一角。

聰聰:拿那麼多,要是丟一個,怎麼辦啊?

明明:那怎麼辦?小朋友們,你們能幫我嗎?

[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使之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過渡進入新課

1.師:我們該怎樣幫明明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

生:可以去換錢。

師:那該怎樣換呢?

生討論

生A:可以換兩張5角,一張兩角

生B:還是多。可以用10個一角換1張1元,2個1角換1張2角。

明明:哦!原來12角=1元2角,謝謝你們!

[通過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互相交流,大膽發表不同的見解,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並體現了實用性。]

2.我們幫明明解決了問題,聰聰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幫忙。(出示課件)

3元8角=()角

26角=()元()角……

師:你是怎麼想的?

3.換錢遊戲:小組四人利用學具互換。

[通過實踐活動鞏固知識,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

4.師:現在,明明拿着換好的錢走進了“大張量販”。

(課件出示)尺子:1.20元

明明:這1.20元是多少呢?

師:明明又遇到什麼困難了?誰來幫幫他?

學生討論

生:1.20元就是1元2角

師:對了,我們看1.20元中有一個小圓點,圓點的左邊表示元,右邊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這就是物品價格的表示方法。

師:看其它文具的價格,把對應的用線連起來。

(課件出示)

本子0.50元8角

墨水3.00元1元2角

書包35.90元9角

尺子1.20元5角

橡皮0.90元3元

鉛筆0.80元35元9角

5.師:你們看,聰聰也來了。

(課件錄音)聰聰:“聽說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學,我就拿着我的零花錢也來買一些文具,送給他們。”買一枝鉛筆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錢?一把尺子和一塊橡皮呢?小朋友,你們會算嗎?

師:誰來計算一下?

生:8角+5角=13角=1元3角

1元2角+9角=21角=2元1角

師:誰來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師:爲什麼把20角換成2元?答案(略)

(課件錄音)聰聰:我用10元去買墨水,該怎樣呢?

生:10-3=7元

6.小結:以學生爲主,教師給予補充

7.出示課題──簡單的計算

實踐活動

(課件)小朋友們,你們想用手中的錢去買一些禮物,一起送給遠方的小朋友嗎?

選四名售貨員,開始自由下位買。

[讓學生從已知和生活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明白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活動過程中,體現了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精神。]

小結

(課件)小朋友們,今天我跟你們學會了很多知識,你們可真棒!小朋友們再見!

簡單的計算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2、知道物品價格的表示形式。

3、培養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並知道愛惜人民幣。

教學重難點:

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模擬人民幣,掛圖,物品

教學設計:

複習導入:

1、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

2、按質地分辦哪兩類?

1元=( )角 1角=( )分

一張2角可以換( )個1角

講授新課

1、老師拿了14個1角的硬幣去買書,你們覺得這樣方便嗎?誰能幫我想一個好辦法?

(換錢)怎麼換?小組討論

可以用10個一角去換1張1元,2個1角換一張2角。原來12角=1元2角

請學生填空:3元8角=( )角 26角=( )元( )角

你是怎麼想的?

2、同桌利用學具互換人民幣。

3、黃老師在商場中看到了價格牌上是這樣寫的:筆記本 1.50元 (問這1.50元是多少呢?)

對了,我們看到1.5元中有一個小圓點,圓點的左邊表示元,右邊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5元就是1元5角,這就是物品價格的表示方法

4、看其它文具的價格,把對應的用線連起來。

本子 0.50元 5角

墨水 3.00元 35元

書包 35.00元 7元8角

尺子 1.20元 3元

彩色筆 7.80元 1元2角

5、如果我要買一本本子和一把尺子,你們會計算嗎?

如果我用10元去買一瓶墨水,該找回我多少錢?

6、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板書)

實踐活動:

讓學生分組利用學具來進行買東西的實踐活動。

簡單的計算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2.知道物品價格的表示形式。

3.培養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4.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並知道愛惜人民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0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錢袋(內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用具、玩具等。

教學設計

一、設境激趣

聰聰、明明,他們倆今天也來了,他們有一些問題想問問大家。

運用多媒體,聲像並茂呈現給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故事以故事激趣導入。

1.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

2.按質地分爲哪兩類?

1元=( )角 1角=( )分

一張2角可以換( )個1角……

教師給予鼓勵。

二、情景對話

(出示)聰聰、明明,你拿那麼多的硬幣幹嗎去啊?

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使之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明明:我去買空尺子,我拿了12個一角。

聰聰:拿那麼多,要是丟一個,怎麼辦啊?

明明:那怎麼辦?小朋友們,你們能幫我嗎?

三、過渡進入新課

1.師:我們該怎樣幫明明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

生:可以去換錢。

師:那該怎樣換呢?

生討論

生A:可以換兩張5角,一張兩角。

生B:還是多。可以用10個一角換1張1元,2個1角換1張2角。

明明:哦!原來12角=1元2角,謝謝你們!

通過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互相交流,大膽發表不同的見解,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並體現了實用性。

2.我們幫明明解決了問題,聰聰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幫忙。(出示)

3元8角=( )角

26角=( )元( )角……

師:你是怎麼想的?

3.換錢遊戲:小組四人利用學具互換。

通過實踐活動鞏固知識,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

4.師:現在,明明拿着換好的錢走進了“大張量販”。

(出示)尺子:1.20元

明明:這1.20元是多少呢?

師:明明又遇到什麼困難了?誰來幫幫他?

學生討論

生:1.20元就是1元2角

師:對了,我們看1.20元中有一個小圓點,圓點的左邊表示元,右邊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這就是物品價格的表示方法。

師:看其他文具的價格,把對應的用線連起來。

(出示)

本子 0.50元 8角

墨水 3.00元 1元2角

書包 35.90元 9角

尺子 1.20元 5角

橡皮 0.90元 3元

鉛筆 0.80元 35元9角

5.師:你們看,聰聰也來了。

(錄音)聰聰:“聽說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學,我就拿着我的零花錢也來買一些文具,送給他們。”買一枝鉛筆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錢?一把尺子和一塊橡皮呢?小朋友,你們會算嗎?

師:誰來計算一下?

生:8角+5角=13角=1元3角

1元2角+9角=21角=2元1角

師:誰來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師:爲什麼把20角換成2元?答案(略)

(錄音)聰聰:我用10元去買墨水,該怎樣呢?

生:10-3=7元

6.小結:以學生爲主,教師給予補充

7.出示課題──簡單的計算

四、實踐活動

()小朋友們,你們想用手中的錢去買一些禮物,一起送給遠方的小朋友嗎?

選四名售貨員,開始自由下位買。

讓學生從已知和生活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明白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活動過程中,體現了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精神。

五、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跟你們學會了很多知識,你們可真棒!小朋友們再見!

生:聰聰、明明再見!

教學設計說明

簡單的計算這節課是認識人民幣這部分的第二課時,教材在認識了人民幣單位:元、角、分它們的十進制關係的基礎上,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爲教學資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本節課教學力圖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本節課運用多媒體,聲像並茂呈現給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故事,以故事激趣導入,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使學習成爲他們迫切的需要。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整個教學過程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學生通過:擺、看、拿、想、說、換、比等形式,以及小組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儘量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發表不同的見解,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讓他們在活動中、遊戲中,輕鬆、愉快地學到知識,增長本領,從而達到樂學、會學、創造性學的境界。

三、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在活動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並會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在培養學生自理能力的同時,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專家評析

這節課的主要目標是在學生知道了人民幣間的換算的基礎上,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瞭解商品價格的表示形式;培養學生樂於助人的精神。在教學中,本課通過創設情境,幫聰聰、明明換錢購物活動,把整節課編成了一個故事,把知識穿成了串,溶於故事中,從而引導學生在數學故事中學習身邊的數學和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出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也讓學生體會到所學的知識是有用的。

 一、注重趣味性

根據兒童爭強好勝,樂於助人的特點,教師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使兒童喜愛的人物在屏幕上亮相,做到繪形繪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突出實踐性

整個教學過程,貫穿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條主線,教學環節環環相扣,都是爲了給學生創造機會,把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去。

 三、培養自主性

教師力爭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給學生一個權力,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執 教:河南省洛陽市安徽路小學 黃 源 李小萌

指導教師:河南省洛陽市安徽路小學 司津霞

評 析:洛陽市澗西區教育局 胡素梅

簡單的計算教案15

教學目標:

1、利用已學的24時記時法和生活中對經過時間的感受,探索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2、在運用不同方法計算時間的過程中,體會簡單的時間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 念,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進一步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計算經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

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過了多少分鐘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過星期天嗎?老師相信我們的星期天都過得很快樂!明明也有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嗎?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7:10-7:30 起牀、刷牙、洗臉;

7:40-8:20 早鍛鍊;

8:30-9:00 吃早飯;

9:00-11:00 看書、做作業

3、看了剛纔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你知道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什麼?

二、自主探究,尋找方法

1、談話: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時間嗎?每個小組從中選出2件事情計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時間。

(1)分組學習。

(2) 集體交流。

2、根據學生的提問順序學習時間的計算。 從整時到整時經過時間的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9:00-11:00明明看書、做作業所用的時間。

(2)交流計算方法:11時-9時=2小時。

3、經過時間是幾十分鐘的時間計算。

(1)明明從7:40到8:20進行早鍛鍊用了多少時間呢? 出示線段圖。

師:7:00-8:00、8:00-9:00中間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鐘,兩個線段下邊的箭頭分別指早鍛鍊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線段圖塗色部分表示早鍛鍊的時間。 談話:從圖上看一看,從7時40分到8時經過了多少分鐘?(20分)從8時到8時20分又經過了多少時間?所以一共經過了多少分鐘。(20+20=40分)小朋友們,如果你每天都堅持鍛鍊幾十分鐘,那你的身體一定會棒棒的。

(2)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出明明早鍛鍊的時間嗎?(7:40-8:40用了一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練習: 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幾十分鐘?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明明做這幾件事情用了幾十分鐘嗎?你是怎麼算的?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圖書室的借書時間。 你知道圖書室每天的借書時間有多長嗎? 學生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交流計算方法。

(2)教師板書。

2、想想做做2。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麼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

(3)小結歸納時間計算的一般方法。

四、知識延伸,課外實踐

1、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本領?

2、看來我們已經瞭解了許多有關時間的知識,學會了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體會到了時間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還想知道有關時間的其他知識嗎? 讓學生閱讀書上第55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師:那你知道其他有關時間的知識嗎?(學生提問) 其實這些有關時間的知識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從課外書、電視上和網絡中去搜集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3、佈置作業。

(1)收集有關時間的知識。

(2)用24時記時法爲自己設計一天的作息時間表。

4、出示本課上課時間和下課時間,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計算出這節課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