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統計教案

教學要求:

簡單的統計教案

1、會根據統計的要求,收集、整理數據,並能製作統計表。

2、能根據統計表作出分析、預測或判斷和決策。

3、培養學生統計的意識,並能應用統計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讓學生體驗統計的過程,感悟統計的方法。

重點:

學會收集、整理數據,並學會製作簡單的統計表。

難點:

怎樣去實際收集數據,能根據統計表作出預測或決策。

教學過程:

一、統計本班學生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1、同學們,雙休日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整理並板書:體育運動、玩電腦、學音樂、看書學習、出去旅遊。

2、怎麼知道大家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呢?(生:要進行調查和統計)

(板書課題:簡單的統計)

3、怎樣進行統計呢?(討論得出:可以劃正字,或舉手數一數等)

4、請小組統計員統計每種情況的人數。(各組當堂推選出統計員,要求進行統計)

5、師總結:剛纔統計員通過舉手數出了每種情況的人數,這個過程叫收集數據,爲了科學準確,要做到不重複,不遺漏。(板書:收集數據,不重複,不遺漏)

6、請大統計員把每種情況的人數進行分類整理,把各種情況的人數加起來(指定全班統計員整理併合計)。這個過程叫整理數據(板書:整理數據)

7、把統計出來的數據整理到一張表格裏去,這張表格叫做統計表,叫什麼統計表呢?(XX班星期天最喜歡做什麼的情況統計表)。學生回答每種情況的人數,教師填好統計表,並填好合計人數。是什麼時間製作的?(註上製表時間)。這個過程叫做製作統計表。

8、看了這張統計表,你發現什麼?想到什麼?

剛纔我們對這張統計表進行了分析,並做出了判斷、預測和決策。(板書:進行分析,判斷、預測和決策)

9、 你統計了我們一個班的情況,得到的信息是否就很準確呢?還要統計什麼?(還要統計其他班級的情況)。統計的數據越多,我們得到的情況就越準確。

【評析:統計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教者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作爲切入口,使學生感到統計就在自己的身邊,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通過對情況的真實分析,引發學生的真情流露,學生想說敢說,非常投入。教師注意把統計的過程隨教學過程充分展示出來,滲透自然,學生樂於接受。對統計表的分析注意了開放性,讓學生扮演統計員的角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和再創造的過程,使課堂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樂園。】

二、統計聽課老師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今天來了許多聽課老師,老師們在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你打算怎樣知道聽課老師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統計)怎樣進行統計呢?

(1)請每小組打開信封,看一遍,要求我們幹什麼?

(2)請每個小組商量一下,怎樣合作統計?

(3)學生彙報打算怎樣調查。怎樣問老師?(提醒學生要有禮貌)

(4)學生到聽課教師中去調查統計,收集數據。

(5)填好手中的統計表,彙報統計情況,你得出什麼預測?

(6)把同學們和老師們星期日裏最喜歡做什麼的兩張統計表能否合在一起。(教師把數據合在一張統計表中)你發現什麼?

【評析:本環節教師注意讓學生親身體驗統計的過程,在統計活動中,感悟統計的價值。(1)讓學生把學到的統計方法應用到實際統計活動之中,隨學隨用,每個學生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做到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實際數學化。(2)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討統計的方法,學生暢所欲言。統計的辦法是學生想出來的,數據是學生自己動手收集出來的,發揮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培養了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3)對學生雙休日活動情況統計表與教師雙休日活動統計表進行對比分析,並把二者合二爲一,學生預測的準確、分析的透徹,培養了學生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三、實際上統計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的多。(分別出示多張統計表)

i.南京造地鐵,選擇顏色一張調查統計表。你發現什麼?

ii.第十四屆亞運會前四名獲金牌情況統計表。你發現什麼,想到什麼?

iii.選舉班長情況統計表,引導學生做出分析

iv.近幾年來南京旅遊的人數情況統計表。

【評析:選取的幾個例子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剛剛發生的事情,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學生分析的饒有興致,既具有開放性,培養了發散思維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精神、民主意識等。】

四、自學課本(100頁——101頁)

a)出示思考提綱

i.原始數據表與數據統計表有什麼不同?

ii.書上的三個小問題。

(1)觀察統計表,說出喜歡每種球類活動的各有多少人?

(2)估計一下,在這個班級裏組織什麼球類比賽最受歡迎?

(3)你還能想到什麼?

iii.製作統計表要注意什麼?

b)學生合作交流上述問題。

c)學生彙報並補充。

【評析:教學過程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在這裏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教者不囿於教材,讓教材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特別是對原始記錄表與統計表有什麼不同這一問題的討論,鞏固了統計的過程,在比較原始記錄表與數據統計表有什麼不同時,孕伏了任何兩種方法不存在對錯之分,各有各的優越性,我們在實際使用時誰的最方便就最好。】

五、統計公路上汽車通過情況。(電腦出示馬路過往車輛情況的場景)

i.這是車輛通過的情況,現在請大家進行統計,(學生統計失敗)爲什麼無法統計?你有什麼感覺?(太快),

ii.如果要你統計車輛通過的情況,該怎麼辦?

①需要去分類。(弄清要統計哪幾種車輛)。②怎樣收集數據?③怎樣整理數據。④怎樣畫統計表?⑤分析一下結果。

iii.討論一下怎樣才能很快的統計出來?(如何分工)

iv.彙報你們分工的情況。通過活動你有什麼想法?

v.從統計表中想到什麼?知道什麼?(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注意空氣的污染情況等)

【評析:這一環節讓學生想辦法解決怎樣統計動態的物體的問題,又一次讓小組交流,發揮了團隊的力量。通過虛擬的道路交通場景,學生嘗試了統計的失敗,又在教師分小組交流一下的話語點撥下,尋求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獲得了統計的成功。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認知水平,相信學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真正地發揮了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六、用統計的方法解決身邊的問題。

【評析:讓學生自己舉例,聯想到用學過的統計知識如何解決身邊的事情,學生髮言踊躍,培養了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七、作業:完成101頁做一做,練習十二第1題。

【評析:在培養能力的同時,還重視了雙基的落實。】

【總評:本節課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串於整個教學的始終。注意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遵循了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理念。通過數學教學,實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一、從生活經驗導入新課,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課一開始,教師就從雙休日同學們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的話題導入新課,從怎樣知道每種活動有多少人最喜歡來切入主題。這樣做使學生感到所學的內容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學,而是非常有趣、富有親近感,他們被濃厚的生活氣息所感動,興致勃勃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小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情節:怎樣知道星期日最喜歡做什麼各有多少人呢?很自然的說出了要調查統計,那麼怎樣調查和統計呢?接着讓統計員進行統計。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整個統計的經歷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清晰、充分地展現出來。課堂氣氛活躍,雙基訓練紮實。

三、藉助生活知識,讓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感到數學的歸宿是應用,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把握數學問題的加工度,努力改造數學問題,增加數學的情境性、開放性,注重呈現方式的多樣化。爲了鞏固剛學會的統計方法,教者讓學生去統計聽課老師最喜歡幹什麼這一實踐活動,首先讓學生討論教師人很多,怎樣去統計這一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想辦法,得出了一小組統計一排老師比較節省時間的方法,然後讓學生按照想出的辦法去統計。辦法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統計的過程是學生親身經歷的,學生人人蔘與,爭論不斷,效果明顯。

四、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統計一分鐘內車輛通過情況時,教師又一次讓大家合作交流,學生討論的結果是一小組有4人,1人負責記錄數據,另3人每人統計一種車輛的簡便方法。當學生把統計好的數據整理成統計表時,讓學生分析討論從統計的數據中你發現什麼?想到什麼?,這樣的設計頗具挑戰性和現實意義,挖掘出了許多促使人發展的因素,出現了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買摩托車、汽車的人很多、汽車多了,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保護環境等思想教育的話題,變關注知識爲關注學生情感態度、思維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使知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得到了平衡與和諧的整合。

縱觀整節課,教者注意把數學與生活溝通,使數學教學貼近生活,使學生在知識的獲得中得到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習得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