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絲路明珠》教案設計

一、教學設計的背景分析

七年級歷史上冊《絲路明珠》教案設計

(一)學習需要的分析

《絲路明珠》是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五課《乾旱的寶地》的第一課時。本課時主要通過對新疆乾旱地區的案例分析,展現人們是如何利用智慧來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並與自然和諧共處。

由於涉及乾旱地區的學習,學生卻大都地處江南水鄉,少有機會直觀瞭解乾旱地區,而通過本課時學習,將使學生在經過圖片展示、文字描述和影像介紹後,對乾旱地區有直觀的瞭解,從而縮短與課程之間的生疏距離。

其次,通過對“坎兒井”的學習,能夠使學生知道水在乾旱地區是生命的源泉,樹立起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意識。

再次,學生在感受新特的自然風光和別具一格的人文特色過程中,能夠體會到新疆人民的勤勞和智慧,領悟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和人文素質。

(二)學習內容的分析

本課時學習內容選用了新疆這一典型實例,通過對其乾旱自然環境特色的展示,藉助圖片、資料和地圖,對新疆“絲路明珠”進行描述,着重介紹吐魯番等地的綠洲農業。古代農民發揮聰明才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發明獨特的灌溉系統──坎兒井,從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綠洲農業,使得綠洲地區豐衣足食,併爲“絲綢之路”上往來的商旅提供寶貴的水源和食物。可以說,沒有綠洲就沒有“絲綢之路”。通過一系列描述揭示了乾旱地區人們生活變化的變遷歷程,說明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都與自然哈的特點密切相關,同時也展示了人們適應環境,並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燦爛的文化的和諧人地關係這一主題。

本課時重點放在對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乾旱自然環境特點的分析與歸納,使學生認識到乾旱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理解區域特色是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相互聯繫、共同作用的結果;難點放在理解因地制宜、合理發展的觀點,認識到協調人地關係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三)學習者的分析

本課的學習者爲城鎮的七年級學生,接受過六年小學知識學習,具備基本的認知、學習能力。從年齡層次上講,正處於活潑好動,思維開拓的階段,求知慾強,由於身處江南水鄉,課本描述的新疆等乾旱地區的自然環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太遠,難以從現實中獲取直觀感知。而利用多媒體呈現大量的圖文信息及影像資料,可縮短學生與課本知識的距離,大大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使本來由於年齡和經驗的侷限造成對乾旱地區自然環境及人們生活而認識的不足能夠轉化爲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和對新事物的挑戰。

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電腦操作技巧和信息查詢能力,在學習中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者,更是主動的學習者,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接受新知識和新概念。

二、教學設計的過程及內容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學習,瞭解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乾旱的自然環境特點及區域特色;

(2)通過典型實例,學習世界上一些地區和國家在各自的自然環境條件下,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地圖、圖片和多媒體資料的學習,學會利用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學習運用景觀圖等資料描述乾旱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徵及其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

(2)通過歸納、比較等方法學習乾旱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理解區域特色是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相互聯繫、共同作用的結果,學會運用歸納、比較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學習新疆這一干旱地區的案例,理解乾旱地區的自然條件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體會人類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來適應環境,改造自然,與乾旱環境和諧共存的;

(3)通過學習,認識到水資源的寶貴,樹立起珍惜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的環保意識。

(二)教學策略的設計

(1)案例分析法:

本課時通過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一干旱地區的案例分析,學習人們適應乾旱環境,並利用改造自然,創造燦爛的.文化的這一主題。

(2)情景教學法:

教師設計若干情景,配合使用多媒體資料,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進行學習,創造性思維。

(3)提問教學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學與思是分不開的。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調動學生進行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在思考中培養創造性思維。

(4)討論學習法:

對於重點和難點的把握,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亦可通過討論,在濃厚學習氣氛中探究知識,分析解決問題。

(三)教學媒體的設計

本課時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情景化,利用圖文信息和影視資料直觀展示乾旱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和人們生活習俗,從而拉近學生由於地理區域與課程之間產生的差距,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選用資料如下:

1、圖片資料:《新疆的位置》、《坎兒井》、《坎兒井剖面圖》、《吐魯番盆地》、《沙漠和綠洲》、《葡萄與葡萄晾房》等;

2、影視資料:《坎兒井》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1、歌曲導入創設情景:

(1)播放歌曲《絲綢之路》,配以古代絲綢之路圖片及新疆風光圖片,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這一古代歷史與現代文明的結合,並獲得最基本的感性認識。

(2)進一步提問:剛剛我們看到的圖片反映了哪個地方的景觀?(新疆)大家能說說你們對於新疆的認識嗎?它與我們所在的浙江地區有什麼樣的區別?假如大家想對新疆有更深的瞭解,請跟隨我們今天的新疆之行。由此導入新課。

2、新課學習:

(1)要了解新疆,我們首先要了解新疆所在的位置──介紹新疆的自然環境。讀《世界地形圖》和《中國地形圖》,找出沙漠的主要分佈地區,瞭解與新疆同屬乾旱地區的區域有哪一些。

(2)絲綢之路──瞭解其路線及在歷史上起到的作用,使學生知道水在乾旱地區是生命的源泉,因此是否科學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資源,是乾旱地區人民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提問:曾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古老綠洲,能否在現代社會中再次煥發

青春?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綠洲農業前景將會如何?

(3)坎兒井──播放影象資料《坎兒井》,運用圖片等多媒體使學生初步瞭解坎兒井的大概。

提問:坎兒井爲什麼要這樣設計,它有什麼樣的意義?通過討論,使學生感受人民在適應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體現出的智慧與人地和諧的關係。

(4)綠洲農業──圖片展示與文字描述的結合,使學生能直觀感受新疆綠洲農業的繁榮景象。通過提問,使學生更多地瞭解新疆,瞭解水資源與綠洲農業間的緊密關係。

3.拓展與小結

身處江南水鄉的學生對水資源短缺的現狀認識不深,圖片展示並配以文字介紹坎兒井所在的新疆地區在近年來的土地沙化現象,加深對水資源短缺現象的認識,同時形成用水憂患意識和節水意識,進而拓展到節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