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全冊教案

【教學步驟】

七年級歷史上冊全冊教案

學生認真聽講,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老師的問題指導下再讀教材,並作下筆記。

討論課堂,加深理解,進一步熟悉教材。

學生認真聽講,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老師的問題指導下再讀教材,並作下筆記。

答:①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形成整體認識

三、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問:戰國時期的社會發生着什麼深刻的變化?你怎麼看這個時期的變化呢?

2、得出結論形成了多種觀點,即百家。要求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當時主要的學派有哪些?分別有哪些代表人物?

3、小結:戰國百家爭鳴的局面是如何出現的?情況如何?

4、指導學生閱讀小字:瞭解戰國時百家爭鳴的爭鳴情況。然後問學生幾個問題:戰國時期,適合哪一種學派的學說來治理國家?商鞅、秦始皇他們治國採用的是哪一個學派的觀點?後來漢武帝採用的是哪一學派的觀點?你怎麼理解這一歷史現象?

根據你的理解,該採用什麼學派的觀點來治理今天的國家?

學生仔細閱讀教材,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拓展思路

五、小結:孔子的地位。戰國爭鳴的意義。認真聽。

【教學後記】

第22課 文學、史學與宗教

【課程標準】說出《史記》的作者和體例,瞭解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的主要史實。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記住《史記》的作者及寫作年代,理解《史記》的體例、成就及影響。瞭解佛教傳入中國內地和道教創立的基本情況。

二、能力和方法: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屈子行吟圖》,培養學生觀察、想像能力。通過指導學生分析司馬遷取得歷史學研究巨大成功之原因,培養學生探究、分析、歸納能力。通過指導學生分析道教、佛教興起的原因和影響,培養學生歷史分析、評價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燦爛和豐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通過學習“大詩人屈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瞭解司馬遷的創作歷程,學習他爲了事業的成功而堅忍不拔、勇於進取的精神。通過對“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播”的學習,使學生正確認識宗教與宗教文化的區別,瞭解古代中國文明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重點:史學家司馬遷的主要成就。

難點:佛教、道教在中國的傳播原因及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課前準備】課前收集有關屈原、司馬遷的傳說與故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導入新課

1、吃糉子、划龍舟的來歷。

2、我們本地人過世之後,如何祭奠?

聽、講,集中注意力。

製造懸念,激發興趣。

二、大詩人屈原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然後起來簡介屈原的生平事蹟。

2、根據學生自己的理解、見識、書上的介紹,談談屈原的成就。

3、教師總結,突出其偉大的成就(世界文化名人,被譯爲多國文字)。人們爲什麼紀念屈原?

調動參與興趣

聽或自己講

清晰明瞭,便於掌握。

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思想教育、同化之。

三、司馬遷與《史記》

1、開門見山指出司馬遷及其《史記》。抽學生介紹司馬遷的生平及事蹟。

2、指導學生閱讀書上的小字、觀察書上的插圖,討論、思考、歸納得出“司馬遷寫成此書的原因?”

3、問:《史記》是怎麼樣的一本書呢?學生閱讀教材,

認真思考,特別是理解“紀傳體”通史的。

4、指導學生理解“紀傳體”通史。

講、聽

閱讀、討論、發言

聽講、看書、歸納得出結論。

四、佛教的傳入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抓出其中的要點。

2、簡介佛教的教義。讓學生思考,佛教爲什麼在我國逐漸流行?你能舉出佛教對我國影響深遠的事例嗎?

閱讀、理解、思考、發言。

通過例子,加深理解,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

五、道教的興起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知識點。

簡介道教的教義,讓學生談談道教傳播的原因。

說說道教對今天影響的事例。

閱讀教材。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六、小結

【教學後記】

第23課 多姿多彩的藝術

【課程標準】列舉古代書法、繪畫、雕塑、音樂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先秦至南北朝時期的藝術成就:戰國編鐘,秦始皇陵兵馬俑,王羲之與《蘭亭序》,顧愷之與《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二、能力和方法:通過指導學生鑑賞戰國編鐘、秦始皇陵兵馬俑、《蘭亭序》、《女史箴圖》、《洛神賦圖》等藝術作品,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通過對歷史文物價值的討論,培養學生歷史分析、評價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傑出的藝術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陶冶情趣,養成學生髮現美、感受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意識;通過對傑出藝術成就的原因分析,使生認識到人民的創造性是歷史文明和歷史進步的根本動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戰國編鐘、秦始皇陵兵馬俑。

難點:王羲之、顧愷之的書畫成就和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藝術價值。

【課前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秦始皇陵兵馬俑和王羲之的故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導入新課

問學生,有哪些同學學過美術、音樂、書法?你們知道中國有哪些重要的美術作品、樂器、書法作品?而引入本課。

聽,集中注意力。

拉近距離,激發興趣。

二、戰國編鐘

指導學生閱讀、觀察編鐘圖,談談發現。

抽學生講知音的故事。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音樂成就。

認真觀察、閱讀。

聽或自己講

三、秦始皇陵兵馬俑

先閱讀教材、觀察書上的圖,談談有什麼感想。

教師將知識要點落實在教材上。突出其在雕塑史上的崇高地位。

看書、觀察、歸納得出結論。

四、王羲之的書法

閱讀教材,落實知識點。

仔細觀察書上的字帖,讓學生暢所欲言。

抽兩個學生來講王羲之的故事。

談王羲之的品格。

閱讀、觀察、講、聽。

五、顧愷之的繪畫

閱讀教材,找出要點。

教師講解,指導學生觀察兩幅名畫,體會之。

補充講“三絕”。

閱讀

觀察

聽講

六、拓展學習

學習與探究

學生參與

【教學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