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教案設計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圓的認識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圓的認識教案設計

學習內容分析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它是在學生掌握了直線圖形的周長和麪積計算,並且對圓已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係。這樣不僅擴展了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上來說,也進入了新的領域。因此,通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爲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圓柱和圓錐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習者分析

六年級學生有着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但空間觀念比較薄弱,動手操作能力較低,學生學習水平差距較大,小組合作意識不強。以前學習的長方形、正方形等是直線平面圖形,而圓則是曲線平面圖形,估計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會存在一些困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能在同一個圓裏,找出任意的半徑和直徑並且會自主完成已知半徑求直徑或已知直徑求半徑的題目。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能用圓規畫出已知半徑大小的圓或已知直徑大小的圓。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動手操作的'活動過程,培養學生作圖能力。

(2)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能與人合作、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圓的認識,感受到美源於生活,體驗圓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

教學重點:圓的基本特徵及半徑與直徑的相互關係。

解決措施:通過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理解圓的基本特徵及半徑與直徑的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理解用圓規畫圓的原理。

解決措施:通過展示學生用圓規畫出來的圓,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畫得不好看和畫得好看的圓裏面的線段究竟分別有什麼特徵,然後師生共同驗證,讓學生充分理解利用圓規畫圓的原理。

教學設計思路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猜圖形遊戲。

2、對比橢圓和圓。

二、突出主題,探究新知

(一)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徵

1、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2、練習1、2

(二)小組學習用圓規畫圓

1、介紹用圓規畫圓並認識圓規

2、根據要求學習用圓規畫圓

(1)解釋畫圓的原理。

(2)歸納畫圓的步驟

三、應用特徵,解決問題

(一)判斷題

(二)拓展延伸

四、總結評價

五、作業

依據的理論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學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臺,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這是廣大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基於這樣的認識,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體現以下兩個特點:

1、有機整合教學資源,體現教學設計的實效性。在組織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自學,小組交流等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圓的基本特徵及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2、能在不斷的設問中,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上完之後,我覺得學生能在一個輕鬆快樂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合作探究學習,基本完成了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

本節課成功之處:

一、能在不斷的設問中,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問是一種啓發式教學方法,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能啓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課的一開始,我準備了一個猜圖形的遊戲,先由教師說出這個圖形的特徵,學生猜是什麼圖形。接着出示圓讓學生通過摸一摸、想一想圓跟剛纔的圖形有什麼區別?它是由什麼線圍成的?這個環節相信很能吸引學生的參與,迅速地把學生帶入到“幾何圖形”學習的情境中。接下來教師設問:是不是所有用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都是圓呢?出示一個橢圓和一個圓,問:這個爲什麼不是圓?在探究半徑和直徑的特徵及它們的關係時,我讓學生自主動手畫一畫,量一量,在同一個圓裏,有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它們的長度怎樣?猜一猜半徑與直徑的長度有什麼關係?在學生彙報後,教師出示大小不一樣的兩個圓,問:大傢俱看看老師手上的兩個圓,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同學們幫忙解決,大家願意嗎?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兩倍,對嗎?從而讓學生理解我們在講直徑與半徑的長度關係前必須要講“在同一個圓內”。在學生學習了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徵後,教師設問:用這個物體畫一個圓是這樣的,假如畫一個比它大或比它小的圓,這個物體能做到嗎?讓你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有什麼更好的工具呢?在學生畫好後,展示同學們的作品,拿一幅畫得較標準的和一幅畫得不標準的,進行小組討論:你們認爲哪幅畫得好看呢?爲什麼?

通過這樣的不斷設問,在學生在思維碰撞中學習,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們有效的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把質疑引導的教法和合作探索的學法爲主。

在引導學生理解圓的意義的基礎上,我將課本中圓的特徵這一部分內容留給學生自學探究,努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我則真正成爲課堂上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對於圓心——半徑——直徑——半徑與直徑的關係這一系列知識的學習上都體現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看書自學能力,又促進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而在學生自學探究之前,出示自學建議。就打破了過去教師對學生學法的限定,解放了學生的思想,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與特點自行決定。

在突破難點這一個部分上,我採用的是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同完成任務,達到共同提高目的。在學生畫好後,展示同學們的作品,拿一幅畫得較標準的和一幅畫得不標準的,進行小組討論:你們認爲哪幅畫得好看呢?爲什麼?提示:請大家猜猜,畫得不好看的圓的所有半徑都相等嗎?畫得好看的圓呢?讓學生理解利用圓規畫圓是利用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也就是在同一個圓裏,所有的半徑都相等這一原理畫圓的。

在上完這節課後,我發現了自己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

1、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機智不夠,對於課堂上動態生成的信息處理不靈活,給人的感覺是離不開教案,而且還造成前鬆後緊的局面。

2、教師在示範畫圓時,應該設計成畫一個直徑爲10分米的圓,而不是把畫一個直徑爲4釐米的圓放大,這樣就會引起學生表象的錯誤。

3、自己感覺並沒有能利用學生在課堂上生成的資源進行授課,對於如何讓學生理解用圓規畫圓的原理,教師還是放不開,自己講得地方太多,學生動手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少了。

4、在教學用圓規畫圓這個部分顯得有點亂,思路不是很清晰,最好教師能設計幾個問題來解決這一個知識點。這樣就能避免教師講得太多,學生髮揮的空間太少。

總之,我們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多創造寬鬆的教學環境,要充分提供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真正經歷主動探索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已親身去感受數學,從而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我將不斷地朝着這個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