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圓教案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圓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圓教案

認識圓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展初步的觀察與分辨能力。

2、能區分圓形與方形。

3、能夠進行圖形分類,對應圖色等。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手帕、球、圖形鐘錶、書等

3、教學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結合教學圖片,進入情境世界環節,導入本次活動的內容。

小朋友們請看,圖片中的小朋友在一起手拉手做遊戲,請說一說他們拉成的是什麼形狀?

2、教師結合認知樂園環節,引導幼兒正確區分圓形與方形。

你知道小火車爲什麼能跑起來嗎?它的車輪是什麼形狀的?車廂又是什麼形狀的?

3、教師出示手帕、球、圖形鐘錶、書等,引導幼兒根據事物特徵進一步區分圓形和方形。

看看這些常見的物品你們認識嗎?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的?

四、實際操作

1、教師引導幼兒操作幼兒用書上的練習。

2、教師通過遊戲方式進行鞏固,圓形的邊緣是光滑的,沒有菱角,方形有四個角,四條邊。

五、活動延伸

1、請家長引導幼兒在家進行練習鞏固。

2、教師分發各種材料,請幼兒在活動時根據圖形特徵分類進行整理。

3、引導幼兒在活動室或者在家,以及其他場所找一找圓形和方形的物品。

六、兒歌

圓形和方形

圓形,圓又圓,

像個車輪轉圈圈。

方形,四個角,四條邊,

像個城堡立中間。

七、活動總結

教師還可以通過一日活動的環節把形狀的學習與幼兒生活的真實情境結合起來,比如請幼兒幫忙將不同形狀的積木進行分類整理。

認識圓教案2

活動目標:

1、複習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

2、激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3、在圓形比較中認識橢圓形及其特徵

活動材料:

1、幼兒每人每種圖形卡片各一套

2、各種圖形娃娃一個

3、幼兒每人圓形和橢圓形卡片各一套

4、畫冊

5、熊貓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 喂餅乾遊戲:

小朋友們好!我是熊貓貝貝,今天我有件事想請小朋友幫忙,有幾個圖形娃娃它們餓了,想讓小朋友餵它圖形餅乾吃,好嗎?但是它們有個要求,只吃和自己嘴巴形狀一樣的圖形餅乾,如果放錯餅乾他們就會哭得,你們可要記清呀!

二、 認識橢圓形

謝謝小朋友幫了我這個忙,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禮物,你們看(出示橢圓形卡片)

1、 提問:

(1)、你們認識這個圖形嗎?

(2)、它和你們認識的圖形中哪個圖形形狀相似?

2、 圓形和橢圓形進行比較

(每位幼兒兩張圓形和橢圓形的卡片)讓幼兒比較圓形和橢圓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他們的便都是圓滑的,沒有棱角。

不同點:圓形從圓心到邊上轉一圈都一樣長。

橢圓形從圓心到邊上轉一圈不一樣長。

3、 尋找橢圓形

教師出示不同形狀,讓幼兒找出哪個是橢圓形,(讓幼兒說出橢圓形的顏色)。

4、 尋找生活中見過的哪些東西是橢圓形的(看圖片)

三、塗橢圓形作品

小朋友真棒,又認識了橢圓形,現在我還送給你們禮物,你們看是什麼?(氣球)但是氣球沒有顏色,請你們用彩筆裝飾一下氣球好嗎?

四、 巡迴指導幼兒作品

認識圓教案3

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第1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過了直線圖形的認識和麪積計算,以及圓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學生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是學生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教材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激活已經存在於學生頭腦中的經驗,促使學生逐步歸納內化,上升到數學層面來認識圓,體會到圓的本質特徵,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感受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係。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通過對圓的有關知識的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爲以後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

圓是在學生呢過學過了直線圖形以及圓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圓這一平面上的曲線圖形,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它到底有什麼特徵呢?是本節課學生學習的重點,在學習圓的認識時,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自己獲取一些有關圓的特徵的知識,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達到順利完成本節內容的目的。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理解圓心、半徑、直徑的意義,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同一個圓裏(或等圓)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2、讓學生了解、掌握畫圓的多種方法,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讓學生體驗到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並感受到圓的美。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在探索中發現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理解同一個圓裏(或等圓)半徑與直徑的關係,能利用圓的特徵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認識圓教案4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提升學生對圓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學生介紹已經知道的圓的知識,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圓心、半徑、直徑。

揭示課堂--圓的(再次)認識。

二、圓的再次認識。

⒈感受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⑴按要求畫圓。

出示練習十七第2題。

自己畫;媒體出示畫圓的方法;仿照畫法規範畫圓,提醒學生們在圓中標出半徑或直徑。

⑵快速畫圓。

出示練習十七第3題。

同桌比較圓的大小;量出兩個圓的半徑分別是多少,同桌交流。

⑶畫最大的圓,

出示練習十七第4題。

在正方形內快速畫圓;同桌比較圓的大小,合作量一量圓的半徑;畫一個最大的圓,交流半徑是20毫米的理由;想一想,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教師在“半徑”兩字的右側板書:決定圓的大小)

⑷利用數據比較圓的大小(班級交流)。

出示練習十七第5題。

⒉感受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⑴分步出示練習十七第6題。

指名回答問題。

⑵同桌說說填填第⑵問,班級交流移動的方法。

⑶獨立完成第⑶問,指名學生在屏幕上指出圓心的位置。

⑷問答第⑷問。教師在圓心右側板書:決定圓的位置。

⒊感受直徑是圓內最長的線段。

⑴出示練習十七第7題。

⑵同桌合作完成。

⑶班級交流你的發現:直徑是圓內最長的線段;圖中量直徑的方法和道理。

⒋欣賞生活中的圓。

⑴自然現象中的圓。

⑵工藝品和建築物中的圓。

⑶運動現象中的圓。

三、總結全課,佈置作業。

⑴看板書,總結全課。

⑵佈置作業。

在圓內畫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認識圓教案5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提升學生對圓的認識。

教學流程:

一、回顧導入。

學生介紹已經知道的圓的知識,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圓心、半徑、直徑。

揭示課堂--圓的(再次)認識。

二、圓的再次認識。

⒈感受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⑴按要求畫圓。

媒體分步出示練習十七第2題。

自己畫;媒體出示中規範畫圓的方法;仿照媒體中的畫法規範畫圓,提醒學生們在圓中標出半徑或直徑。

⑵快速畫圓。

媒體出示練習十七第3題。

同桌比較圓的大小;量出兩個圓的半徑分別是多少,半徑交流,同桌交流。

⑶畫最大的圓,

媒體出示練習十七第4題。

在正方形內快速畫圓;同桌比較圓的大小,合作量一量圓的半徑;畫一個最大的圓,交流半徑是20毫米的理由;想一想,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教師在“半徑”兩字的右側板書:決定圓的大小)

⑷利用數據比較圓的大小(班級交流)。

出示練習十七第5題。

⒉感受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⑴媒體分步出示練習十七第6題。

指名回答問題。

⑵同桌說說填填第⑵問,班級交流移動的方法。

⑶獨立完成第⑶問,指名學生在屏幕上指出圓心的位置。

⑷問答第⑷問。教師在圓心右側板書:決定圓的位置。

⒊感受直徑是圓內最長的線段。

⑴出示練習十七第7題。

⑵同桌合作完成。

⑶班級交流你的發現:直徑是圓內最長的線段;圖中量直徑的方法和道理。

⒋欣賞生活中的圓。

⑴自然現象中的圓。

⑵工藝品和建築物中的圓。

⑶運動現象中的圓。

三、全課,佈置作業。

⑴看板書,全課。

⑵佈置作業。

在圓內畫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認識圓教案6

篇一:圓的認識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多種形式的操作認識圓,並理解直徑、半徑、圓心等概念,同時掌握圓的基本特徵。

【自主學習】

1.多邊圖形是由幾條( )圍成的封閉圖形。

2.圓是由一條( )圍成的封閉圖形。

【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學習圓的各部分名稱。

自學提示:

(1)打開課本第56頁,用自己準備的圓片對摺,打開,再換個方向對摺,再打開,反覆折幾次。你發現了什麼?

(2)讀課本第56頁,邊讀邊畫出關鍵字詞。

(3)在圓片上標出o、r、d。

標測評】

1.完成填空。

①連接( )和( )任意一點的( )叫做半徑,用字母( )表示。

②通過( )並且兩端都在( )的( ),叫做直徑,用字母( )表示.

③同一圓內,有( )條半徑,有( )直徑,直徑是半徑的( ),半徑是直徑的( )。

2.明辨是非。

(1)在同一個圓內只可以畫100條直徑.( )

(2)圓的直徑都相等。( )

(3)等圓的半徑都相等。( )

(4)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5)一個圓的半徑擴大到原來的2倍,它的直徑也擴大到原來的2倍。( )

3.選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括號裏:

(1)從圓心到( )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

A.圓心 B.圓外 C.圓上

(2)同一個圓內,半徑有( )條,直徑有( )條。

A.一條 B.無數 C.100條

(3)( )的對稱軸有無數條。

A.正方形 B.長方形 C.圓

(4)( )是圓內最長的線段。

A.直徑 B.半徑 C.圓心

4.快樂計算。

5. 探索能手

請你找出下列圓的圓心和直徑。

認識圓教案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2、3頁圓的認識一。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特徵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2、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圓的特徵。2、畫圓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圓規。

2、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一、觀察思考。

1、欣賞生活中的圓:棋子、桌面、鐘面、車輪、中國結。

2、觀察這些圖形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什麼不同?

3、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

4、做套圈遊戲,哪種方式更公平?

二、畫一畫。

1、你能想辦法畫一個圓嗎?

(1)用手比劃着畫圓。

(2)用一根線和一支筆畫圓。

(3)用圓規畫圓。

2、教學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三、認一認。

學生用圓規畫一個圓。

討論:圓規的尖、圓規張開的兩腳之間的長度所起的作用。

告訴學生半徑和圓心。

四、畫一畫、想一想。

1、要求學生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並畫出它的半徑和直徑。

觀察比較得知:圓有無數條直徑,無數條半徑。

在同一個圓內直徑都相等,半徑都相等。

2、以點A爲圓心,要求學生以A爲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

3、畫兩個半徑都是2釐米的圓。

五、討論。

圓的位置與什麼有關係?

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認識圓教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橢圓形。

2.能夠用語言表達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PPT、熊媽媽、熊妹妹、橢圓形的鏡子圖片、圓形、操作冊

活動過程

1.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動。

引導語:“有一天,熊媽媽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們看到一家店裏掛了好多的鏡子,就走了進去。熊妹妹拉着熊媽媽走到一面鏡子前問:“媽媽,這面鏡子真奇怪!”

2.引導幼兒認識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1)出示橢圓形的鏡子圖片,請幼兒自由發揮。

(2)出示圓形,讓幼兒感知橢圓形和圓形不一樣的地方。

3.小結橢圓形的特徵,重點引導幼兒能用語言表達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1)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

(2)上下對摺和左右對摺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

4.引導幼兒說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5.分發操作冊,幼兒探索操作:

(1)引導按照顏色進行分類。

(2)引導幼兒按照大小進行排序。

(3)以遊戲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橢圓形。

6.幼兒操作,老師巡視指導並重點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動手操作。

7、老師對本次活動的操作情況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

這節認識橢圓形的活動課結束了、覺得孩子還是學會了至少目標是達到了。我的這節活動是讓孩子在輕鬆的環境中去學習認識圖形、我還是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通過本班孩子的特點來安排的,我們班幼兒很活潑所以不能用太沉悶的教學模式來上、我是想讓孩子在動靜交替的模式中去學習去探索。這節活動整個設計流程不錯、就是在對孩子提問上有點差錯、老是提問的不夠準確。有的問題太過成人化了、這是我不足的地方。還有上課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師把握程度不夠。這是我應該注意的地方。

認識圓教案9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鞏固走線,發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

2、引導幼兒認識圓柱體。

3、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CD,圓柱體積木

活動過程:

一、走線

1、幼兒傾聽音樂,請男女小朋友分批走線。

2、教師從旁提醒幼兒注意重點,雙手張開,腳尖頂腳跟,目視前方。

二、摸一摸

1、幼兒人手一個圓柱體積木,問:這是平面圖形還是立體圖形?

2、幼兒左手拿圓柱體積木,右手食指中指摸一摸。問:積木有幾個底?是什麼形狀的?

3、幼兒回答教師總結

積木的底是圓形的,像根柱子。

三、找一找

請小朋友找找看,我們教室裏有什麼東西是圓柱體的?

固體膠,燈管小鼓…

四、活動總結

圓柱體有上下兩個底面,都是圓形的,像根柱子。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找找看,家裏有什麼東西是像圓柱體的,第二天來幼兒園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讓小朋友認識圓柱體,先要讓幼兒瞭解圓柱體是立體圖形的,與平面的圓形是有區別的。然後通過摸讓幼兒知道圓柱體的的組成,初步瞭解圓柱體,有上下兩個圓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來的,讓小朋友只是看着這個積木,小朋友會感覺枯燥,讓小朋友找找什麼東西像圓柱體,很好的激發了小朋友的學習興趣,更好的加深了小朋友對圓柱體的認識。

小百科:圓柱是由以矩形的一條邊所在直線爲旋轉軸,其餘三邊繞該旋轉軸旋轉一週而形成的幾何體。它有2個大小相同、相互平行的圓形底面和1個曲面側面。其側面展開是矩形。

認識圓教案10

活動目標:

1、認識橢圓形,根據生活經驗嘗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橢圓形的物體。

2、通過對圓形和橢圓形進行比較,探索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3、能積極地參與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橢圓形和圓形彩色紙片各一張。

2、學具:幼兒人手兩張圓形、橢圓形紙。

幼兒用書地18頁,19頁,彩色筆若干,各種幾何圖形以及膠棒。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橢圓形。

教師分別出示圓形和橢圓形紙,提問:這是什麼圖形?他們有什麼不一樣?啓發幼兒觀察比較這兩個圖形,並將圓形和橢圓形紙片重疊起來進行比較,讓幼兒主動地探索發現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之處。

2、在幼兒探索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分別對圓形和橢圓形進行上下對摺和左右,並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的兩條折印一樣長;而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也可讓幼兒將橢圓形和圓形紙片折一折,比一比,再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探索圓形和橢圓形的特徵。

3、教師小結:圓形無論圖和對摺多一樣長,橢圓形則不一樣長,並且,圓形無論怎麼折都可以重合,而橢圓形只有上下折和左右折可以重合。

4、啓發幼兒想一想,找一找,在家裏、在幼兒園、在其他地方,哪些地方像橢圓形。

二、操作活動。

1、觀察蝴蝶和花,說說:他們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這些圖形有什麼?引導幼兒按標記記錄圖形的數量。

2、引導幼兒觀察數字和圓點的數量,啓發幼兒添畫圓點,使點子和數字一樣多。

3、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有什麼?是由哪些形狀組成的?啓發幼兒找出橢圓形,並給橢圓形塗上喜歡的顏色。

4、啓發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拼圖,並貼在方框中。

認識圓教案11

認識圓的特徵。

1、學生自己在準備好的紙上畫一個圓,並動手剪下。

師:你能想辦法在紙上畫一個圓嗎?

(學生自己畫圓。)

師:說說你是怎麼畫的。

生:我用圓柱畫的。

生:我利用三角板裏圓形畫的。

師:真可謂就地取材,挺好!

(可能會有學生提出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教師不用迴避,說明這種方法將在後面學習。)

2、請學生將剪下的圓動手摺一折。

(1)折過兩次後,你發現了什麼?(兩摺痕的交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兩條摺痕,看看圓心是否相同。

3、認識直徑和半徑。(課件出示右圖)

師:(指着屏幕)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板書)

4、練習鞏固直徑與半徑的理解。(課件展示習題)

5、探究圓的特徵。

師:學到現在,關於圓,該有的知識我們也知道得差不多了。那你們覺得還有沒有什麼值得我們深入地去研究?

生:有。

師:說得好,其實不說別的,就圓心、直徑、半徑,還蘊藏着許多豐富的規律呢,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研究研究?(想!)同學們手中都有圓片、直尺等等,這就是咱們的研究工具。待會兒就請同學們動手摺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新的發現。老師有個小小的建議:第一,研究過程中,別忘了把你們的發現,哪怕是任何細小的發現都記錄下來,到時候一起來交流。第二,實在沒啥研究了,別急,老師在屏幕上爲大家準備一份研究提示,到時候大家看看,或許對大家的研究會有所幫助。

認識圓教案12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認識》。

教材簡析: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過了直線圖形的認識和圓的初步認識基礎上進行編排的。教材首先講圓的認識,通過圓的直徑和半徑以及它們長度之間的關係,使學生認識圓的特徵;然後講圓的畫法,進一步加深對圓的認識。通過對圓的認識,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習本節內容,不僅使學生全面系統地認識圓,而且爲學生今後學習圓柱、圓錐、繪製簡單的統計圖打好基礎。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

2、理解和掌握同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3、會畫圓。

4、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教具學具:8開白紙2張、硬幣、直尺、圓規、棉線、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探求新知:

師:同學們,你們以前學過了哪些平面上的圖形?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圓。

師:上面的圖形,哪些是直線圍成的圖形?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

師:很好,這是以前你們都學過的,那麼圓是什麼線圍成的?請同學們說一說。

生:曲線。

師:對,現在我們來研究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圓。

板書課題:圓

點評:《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通過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引入新的學習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聯繫生活實際,認識圓:

1、表象認識。

師:你們以前初步認識過圓,請同學們說一說周圍的物體上哪裏有圓?

生:硬幣、鐘面、圓形桌面、瓶蓋等。

點評:在學生初步認識圓的基礎上,採取讓學生舉實例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圓的表象認識。既注意了新舊知識的銜接,又注意了學生的思維特點,爲進一步認識圓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認識圓教案13

活動目標:認識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

學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與圓形的直徑等長);第一、二組,給橢圓形塗色;第三、四組,給最多的圓點打"*"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1、認識橢圓形。

出示橢圓形,"它是不是圓形呢?"(不是)"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不是圓形的呢?""我們一起來比一比。"(引導幼兒將前面的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那麼這個圖形叫什麼名字呢?"(橢圓形)"橢圓形除了比圓形長以外,還有哪裏和圓形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先將圓形左右對摺再上下對摺,並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兩條折印一樣長;然後再引導幼兒將橢圓形上下對摺,再次測量折印,驗證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

2、小結橢圓形的特徵。

"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上下對摺和左右對摺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3、說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你在家裏、幼兒園裏還看到哪些東西像橢圓形?"

二、小組活動1、第一、二組,給橢圓形塗色。

"把橢圓形找出來塗上同一種顏色。"2、第三、四組,給最多的點子打"*"3、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三、活動評價展示個別幼兒給橢圓形塗色的作業。

認識圓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也是小學階段認識的最後一種常見平面圖形。教材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實物揭示出圓,讓學生感受到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再引導學生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徵,掌握圓規畫圓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圓的相關概念,掌握圓的基本特徵。教學這部分內容,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使學生空間觀念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圓有關知識的學習,也爲以後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生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圓形物體,在低年級也已經初步認識,但都是直觀的表象的認識。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空間觀念比較薄弱,動手操作能力比較低;鑑於以前學習長、正方形等是直線平面圖形,而圓是曲線平面圖形,估計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會存在一些困難。

三、學習目標

1、讓學生初步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會用圓規畫圓。

2、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或用生活中的現象解釋圓的特徵。

3、使學生通過想象與驗證,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它們認識周圍事物的形體特徵的興趣和意識,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從遊戲中,構建圓,初步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1、大家喜歡做遊戲嗎?咱們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現在如果讓大家像這樣(出示課件)在我面前站一行,誰先跑到老師這兒就是老師的好朋友。同意這樣站嗎?那麼怎樣站才公平、合理呢?小組討論。

討論後,同學代表發言。出示課件,爲什麼這樣站就公平、合理?引導得出:每個同學到老師的距離都相等,這樣才公平、合理。

[一堂課好的“序幕”如同“吸鐵石”,可以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讓學生通過遊戲“找朋友”,進而引出要學習的內容,貼切、自然,這樣可以一開始就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需要,調動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的慾望。]

2、師:生活中見過圓嗎?在哪兒見過?

[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圓形,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願望。]

老師也帶來了幾張帶圓形的物體的圖片,請同學們欣賞一下,你覺得這些帶圓形的物體美嗎?(電腦演示帶圓形物體的圖片)

[學生在感受用各種圓形組合起來的圖案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順利揭示了探究的主題:認識圓。]

3、圓跟以前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指名學生說說。

教師總結:

以前這些是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圓,板書課題。

4、抽象出圓,並介紹圓各部分名稱。

回到最開始“找朋友”的課件,介紹圓各部分的名稱。

(1)、同學們站的位置是站在圓上,老師站在圓內,像這外面的就是圓外,每個人相當於圓上的一個點,老師在圓內,也相當於一點,這一點在數學上叫圓心,用字母o表示。

(2)、像剛纔大家所說每個人與老師的距離都相等,也就是從圓上一點到圓心這一段距離都相等,像這樣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就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圓上是否就這幾個點呢?

(3)、觀察圓上哪兩點之間的距離最長呢?學生討論後發言。抽象出: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的這一段距離叫做圓的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

[藉助課件形象地講解圓心、半徑、直徑這些比較抽象地概念,便於學生理解。]

(二)、利用圓形紙片自主探究圓的基本特徵。

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圓形紙片自主探究以下問題:

1、你能在圓形紙片上找出圓心、半徑、直徑嗎?

2、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你能發現圓內半徑、直徑有什麼特點嗎?

通過學生觀察,操作,動手畫、折、量得出:將圓形紙對摺後兩次後打開,摺痕的交點就是圓心,從圓心到圓上可以畫無數條半徑,通過圓心可以畫無數條直徑。還會發現在同一個圓裏,所有的直徑都相等,所有的半徑也都相等, d=2r r=d/2。

[“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動手操作的過程,不僅能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而且對所學知識能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更牢固。在這一環節的處理上,通過讓學生在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中自主探索、動手實踐、積極合作,這樣做有利於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體驗成功的喜悅,體驗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在這裏學生的學習不只是“文本課程”,而更是“體驗課程”。]

(三)學習用圓規畫圓、進一步認識圓。

1、你會畫一個標準的圓嗎?學生會說用圓規畫。先讓學生自己在紙上畫一畫, 交流畫法。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總結畫圓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①、畫圓時,先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即半徑的長度)從而確定圓的大小。

②、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確定圓的位置)

③、把裝有鉛筆芯的一腳旋轉一圈,就畫出了一個圓。

讓學生畫半徑2cm,3cm的圓,然後觀察你發現了什麼?學生會發現半徑3 cm的圓大,半徑2cm的圓小。也就是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2、讓學生在不同位置畫圓:在一張紙的中間畫一個半徑3cm的圓,在這張紙的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再畫一個這樣的圓,怎麼畫?從而得出: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讓學生畫圓,是本課的難點,我抓住時機,以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學生首先隨意畫圓,總結出畫圓的方法,然後要求學生畫出半徑是2cm,3cm的圓,這樣讓學生把理論回到實踐,運用所學知識畫圓,達到對圓的知識的運用,課堂教學得到良好的反饋。]

(四)鞏固練習,提高對圓的認識。

1、你能找出下面圓形的半徑和直徑各是多少嗎?單位:釐米

圖略

(這幾道圖形題都沒有直接給出圓的半徑和直徑,而需要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圓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關係,從而找出半徑和直徑各是多少?)

2、如果在操場上畫一個稍大點的圓,你還能用圓規嗎?怎樣畫?注意什麼?

3、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明爲什麼車輪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裝在哪裏?

[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在於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可以使學生對剛剛形成的知識得到活學活用,幫助學生對知識的深層理解 ,從而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練習又注重與生活的聯繫,這樣的練習學生樂於參與,也有實效。]

(五)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對圓進行了初步認識,板書:圓的認識。大家有什麼收穫嗎?有人說,因爲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後,我們在生活中還會接觸到很多圓的知識,那時,你們一定會進一步感受到圓是多麼神奇。

(六)課後延伸

你能用幾種方法量出1元硬幣的直徑?試試看。

[問題的延伸是活動的繼續,是學習的繼續,帶着問題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也正是學生真正學會數學、感悟數學的繼續。通過“量出1元硬幣的直徑”這一問題,有意識地讓學生帶着數學知識走出書本、走進生活,一方面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更是能將學生學習的積極因素延伸到課後、生活中,可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問題意識、數學意識,進而培養創新意識,也可以繼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情感。]

認識圓教案15

活動設計背景

教室氣球、粉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掌握球體、圓柱體這一名稱,感知它的特點,能找出與它相似的物體,能區分球體和圓柱體。

2、發展幼兒分析、比較能力,培養幼兒的辨別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區分球體和圓柱體

活動準備

皮球、圓形紙片、圓柱體小積木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圓形紙片,啓發幼兒說出它的形狀。

2、發給每個幼兒一張圓形紙片、一個小皮球和一個圓柱體小積木,讓幼兒自由的玩,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用手去摸摸,或在桌上滾一滾、比一比,找一找它們的形狀有什麼不同。

3、組織幼兒進一步觀察、思考,討論它們有什麼不同,讓幼兒掌握球體。

4、再出示圓柱體小積木,請幼兒在教室中找出與其類似的物體。

5、指導幼兒觀察它的上、下是什麼形狀,用手從上至下摸摸有什麼感覺。

6、組織幼兒討論觀察結果,老師總結。

7、讓幼兒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球體和圓柱體。

教學反思

1、備課過程中對活動的安排過少,活動設計背景單一,幼兒在認識球體和圓柱體後,增加手工操作的課程,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切實掌握整個課程內容。

2、對過小的幼兒認知能力考慮過於缺乏,如粉筆這個活動背景,物體小又較隱蔽,大多幼兒查找不到。活動中應帶領幼兒在教室及附近進行辨別、查找。

3、整個活動效果還是比較可以,不足在於和幼兒配合較少,今後應加大與幼兒的互動。

4、如果重新上這堂課應儘量考慮過小的幼兒認知能力,加大活動的範圍、時間以及互動效果。

小百科:空間中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所有點組成的圖形叫做球,球體是一個連續曲面的立體圖形,由球面圍成的幾何體稱爲球體。(圓球正中心距圓球的表面處處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