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教案

《圓的認識》教案1

教學目標

《圓的認識》教案

1、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同一個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3、掌握畫圓的方法,會用圓規畫圓。

4、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教具學具:8開白紙2張、圓片、硬幣、直尺、圓規、棉線、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目標導學

1、由生活中的現象引發思考

對於圓,同學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們在哪兒見到過圓形

見過平靜的水面嗎,如果我們從上面往下丟進一顆小石子你會發現了什麼?(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有水紋、圓……)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大自然中隨處可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看書中的圖)你同樣找到圓了嗎?

有人說,因爲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祕。(板書:圓的認識)

2、認定目標

對於圓,你想知道什麼?

學生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後,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實際操作,初步感知

1、動手操作1:用圓規畫圓。

操作要求:

(1)自己用圓規嘗試畫圓。

(2)同桌兩人交流,說說畫圓的基本方法。

2、全班交流:

(1)誰來說一說用圓規畫圓的方法併到黑板把圓畫出來。

(2)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用圓規畫圓的基本方法:

① 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定長)

② 把有針尖的一隻腳固定在一點上。(定點)

③ 把裝有鉛筆尖的一隻腳旋轉一週,就畫出一個圓。

三、自學交流,理解概念

1、分組自學,認識有關圓的基本概念。

自學提示:

(1) 圓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

(2) 什麼是圓心?半徑?直徑?用字母怎樣表示?

(3) 在自己畫出的圓中標出半徑、直徑和圓心。

2、分組彙報自學成果。

3、及時練習,鞏固概念的理解。

判斷:在這個圓中,哪些是它的直徑和半徑。(多媒體出示圖。)

四、再次操作,發現規律

1、動手操作2:

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圓片、直尺、圓規等,通過動手摺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看看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建議:在研究過程中,把小組發現的結論,記錄在學習紙上,一會兒進行交流。

2、小組彙報:

(1)用連一連,畫一畫的方法說明圓有無數條半徑。並通過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得出圓的半徑都相等。

引導思考:這個結論大家覺得對嗎?有補充嗎?

得出:應該說明在同一個圓裏。

(2)在同一個圓裏,直徑有無數條,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3)直徑是半徑的2倍,反過來半徑是直徑的二分之一。

(4)圓的大小和它的半徑有關,半徑越長,圓就越大,半徑越短,圓就越小。

引導思考:圓的大小和它的半徑有關,那它的位置和什麼有關呢?

(5)圓的位置和圓心有關,圓心定哪兒,圓的位置就在哪兒了。

提示:同學們手中如果還有其他的發現,沒來得及展示的,可以下課後將剛纔的發現剪下來,貼到教室後面的數學角上,讓全班同學一起來分享。

五、數學文化,拓展認知

1、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了關於圓的精確記載。墨子在他的著作中這樣描述道:“圓,一中同長也。”所謂一中,就是指一箇中心,也就是圓心。

想一想:那同長又指什麼呢?

這一發現,和剛纔大家的發現怎麼樣?

補充:我國古代這一發現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聽到這裏,同學們感覺如何?

2、《周髀算經》中有這樣一個記載,說“圓出於方,方出於矩”,所謂圓出於方,就是說最初的圓形並不是用現在的這種圓規畫出來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斷地切割而來的。 ……

3、思想教育:看來,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善於聯繫,我們還能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六、聯繫實際,解釋現象

1、結合生活談一談對圓的認識

平靜的水面丟進石子,蕩起的波紋爲什麼是一個個圓形?現在,你能從數學的角度簡單解釋這一現象了嗎?

啓發:瞧,簡單的自然現象中,有時也蘊含着豐富的數學規律呢。至於其他一些現象中又爲何會出現圓,當中的原因,就留待同學們課後進一步去調查、去研究了。

七、實際運用,解決問題

1、剛纔,大家會用圓規來畫圓,而生活中許多時候都無法用圓規畫圓,比如學校要建一個直徑是10米的圓形花壇,該怎麼辦呢?

2、動手操作3:

小組合作要求: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畫圓。

3、分享各個小組創造出來的畫圓方法。

4、聯繫生活,思想教育

既然不用圓規,我們依然創造出了這麼多畫圓的方法。那麼俗語中爲什麼還會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說法呢?

真沒想到,一條普通的數學規律,經過千年流傳,竟逐漸成爲我們生活中一條重要的人生準則。當然,同學們能夠利用各自的智慧,成功演繹“沒有規矩,仍成方圓”,足以說明大家不凡的創造力了。

《圓的認識》教案2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2、會使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二、教學準備

圓規教具、圓形紙片、正方形紙片

三、教學過程

(一)、源於生活,初步感知

1、舉例圓:在生活中你們還見過其他哪些物體表面是圓形的?

2、揭示課題:圓的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究畫圓

1、感悟畫圓法

A、用鋼筆沿着硬幣外圍畫一圈,畫出一個圓。

B、用三角板上的圓形窟窿畫一個圓。

C、在繩子一端系一支鉛筆,按住繩子一端,也畫出一個圓。

D、用圓規畫出一個標準的圓。

2、動手操作,用圓規畫圓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圓規,是畫不好圓的。可見,圓規是我們畫圓必備的工具。

學生用圓規畫圓,並交流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定長、定點、旋轉一週。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主學習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在準備好的紙上隨意點一個點,用o表示,拿一根長度爲r的細繩子一端固定在o處,一端繞着o畫圓。稱r爲圓的半徑,o爲圓的圓心,通過o的任意一條圓內直線爲圓的直徑d。並通過測量得知d=2r。

2、深化半徑、直徑的特徵。

(1)請同學們在圓紙片上畫出半徑,10秒鐘,看能畫出多少條?直徑呢?

(2)請同學們用直尺量一量畫出的半徑有多少釐米?你發現了什麼?直徑呢?

有無數條半徑;同樣也有無數條直徑。並且所有d=2r。

3、談古論今,感受圓文化

談話: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了關於圓的精確記載。墨子在他的著作中這樣描述道:“圓,一中同長也”。學完了今天的知識,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讀了這段話,你有什麼感觸或是想法?

(四)、鞏固知識,深化認知

1、搶答:知道半徑填直徑或知道直徑填半徑。

2、(1)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 )。

A.半徑長度 B.直徑長度

(2)從圓心到( )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

A.圓心 B.圓外 C.圓上

(3)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 )叫直徑。

A.直徑 B.線段 C.射線

3、下面的說法對嗎?爲什麼?

(1)直徑的長度一定是半徑長度2倍。

(2)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

(3)半徑3CM的圓比直徑5CM的圓小。

(4)直徑兩個端點在圓上,所以只要兩個端點在圓上的線段就一定是直徑。 (5)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圓的認識》教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5~87頁例1、例2,以及隨後的練一練,練習十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畫圖、討論等活動中感受並發現圓的基本特徵,知道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的含義;會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能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繫,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初步認識圓,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遊戲:摸圖形。

出示裝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形紙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學們喜歡做遊戲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袋子,裏面裝有很多平面圖形。請一位同學把它們依次摸出來,其他同學一起說出圖形的名稱。

2.出示學生摸出的圓形紙片,指出:這是一個圓形紙片(板書:圓)。圓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等多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徵?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

板書:圓的認識。

二、教學例l

1.提問:你在生活中見過圓嗎?舉例說一說。

學生交流時,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如果學生說的圓形物體就在身邊,可以讓他們指一指物體上的圓;第二,課前要準備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圓形物體或圖片,當學生說到這些物體時,可及時呈現出來;第三,如果學生把球當成了圓,可以通過比較讓他們知道球是立體圖形,而圓是平面圖形。

2.追問:說了這麼多的圓,看了這麼多的圓,大家想不想動手畫一個圓呢?先動腦筋想一想,再用手頭的工具動手畫一畫。

3.學生獨立畫圓。組織交流時,可結合教材所列的畫法,有針對性地介紹一些典型畫法。如果有學生想到了用圓規畫圓,不要急於讓他們說出具體的操作過程。

4.啓發思考:圓和以前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等多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

《圓的認識》教案4

一、通過操作初步感受圓的特徵

1、同學們,你們認識這些圖形嗎?(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形)

2、在每個小組的袋子中有許多各種形狀的紙片,當然這些圖形的紙片也有,其中圓形紙片有四張,每人只能摸一次,你能摸出圓形紙片嗎?(小組活動,袋子中還有橢圓形紙片。)

你們摸到了什麼?爲什麼會摸出橢圓形紙片?

爲什麼不會摸出這些圖形的紙片呢?(比較得出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二、自主探索研究圓的特徵

1、橢圓和圓雖然都是曲線圍成的圖形,但是可以比較容易地加以區分,也就是說,圓和橢圓相比,圓是有特殊之處的。圓究竟有什麼特徵呢?你們想自己研究嗎?

2、取出在家剪好的圓紙片,你們在家練習了畫圓,說一說畫圓有什麼訣竅。

結合回答,教學圓心。

3、下面可以研究圓的特徵了

活動要求:(投影)

1、自己通過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找出圓的特徵,寫在記錄紙上。

2、在小組中和同學交流。

3、小組總結圓的特徵。

彙報:

(1)橢圓從中心到圓上的距離不相等,圓從圓心到圓上的距離相等。(教師要結合教學半徑)

(2)橢圓和圓對摺後都可以重合,橢圓有兩種對摺方法,圓有無數種對摺方法。(教師要結合教學直徑)

(3)橢圓沒有圓圓。(提問:爲什麼橢圓不圓?)

(4)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三、運用圓的特徵解決實際問題

1、圓的特徵在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車輪爲什麼做成圓形?車軸爲什麼要安放在圓心?

2、圓的特徵還能解決一些遊戲問題

套圈遊戲

課件演示畫面:15個小朋友在玩套圈比賽,離杆心有近有遠。動畫:各人投了一個套圈,小明最後投,只有小明套中(小明離杆心最近)。小明高興的神態說:還是我投得準

教師提問:同學們,對小明的話,你們有什麼想法?(引出這樣比賽不公平,大家要站在距離杆心同樣遠的位置)

(2)課件演示畫面:15人站成一行,仍然距離杆心有遠有近。

教師提問:同學們,站成一條直線行嗎?到底要怎樣才公平呢?(要站成圓形才公平)

課件演示畫面:15人圍成圓形,但杆心不在圓心。

教師提問:要站成怎樣的圓形纔算公平?(圍着杆心,杆心要在最中間、中心)

在操場上怎樣才能畫出這樣的一個圓形來呢?(可以把繩子拉直,一端固定不動,一端拴上粉筆,)

課件演示:爲什麼要一端固定不動?爲什麼要拉直繩子?

把小明站的位置看作圓上的任意一點,現在15人任意地站在圓上,你覺得公平嗎?(公平)爲什麼?

3、利用圓的特徵可以瞭解更多的信息。

(1)已知圓的半徑(直徑)求直徑(半徑)

(2)在正方形中畫最大的圓,已知正方形邊長。

(3)在長方形中畫最大的圓,已知長方形的寬。

四、總結

如果有一位同學病假,你要打電話告訴他今天學的內容,想一想,你要告訴他什麼?

《圓的認識》教案5

教學內容: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組織學生通過畫一畫、折一折、觀察體驗圓的特徵,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理解在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能力目標:讓學生認識直徑和半徑的關係,能找出圓的對稱軸。

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德育目標:讓學生養成在交流、合作中獲得新知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出圓各部分的名稱、特徵及關係。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圓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課本的情景圖,動物設計的汽車,思考兔博士的問題。

學生回答

師:你想過沒有,車輪爲什麼要做成圓形?車軸又是安裝在哪兒的?又是爲什麼?生答。

師:這一切,都跟圓的知識有關,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圓(板書:圓的認識)

(二)探索新知

1、師:說說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圓。

生:一些圓形鐘面,鈕釦是圓形的,硬幣是圓形的,球(球是立體圖形,把球從中間剖開得到的剖面纔是圓形。圓也是一種平面圖形。)

師: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古希臘的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

2、用一個瓶蓋或圓柱體在紙上描出一個圓,並剪下來。

學生獨立完成。

3按照書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麼發現?

小組同學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師進行總結。明確圓是軸對稱圖形,它有無數條對稱軸,同時介紹直徑和半徑。4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在同一個圓裏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2)在同一個圓裏,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呢?

(3)同一個圓的直徑和半徑有什麼關係?

(4)你還有什麼發現?

師:說說你們小組的發現?

生彙報:

(1)同一個圓裏可以畫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

師:有沒有誰有不同意見?

生:沒有。

(師板書:半徑無數條直徑無數條)

(2)師:你們還發現了什麼?

生: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

師:你量出你畫的圓的半徑是多少?其他同學呢?量直徑的同學呢,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師:怎麼不相等?要使半徑都相等,必須加上一個前提條件。(板書:在同一個圓裏與等圓中)

(板書:都相等)

(3)你還有什麼發現?

學生彙報,教師適時引導並小結。

(同一個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談話:你能用字母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嗎?(板書:d=2r,r=d÷2)

(4)圓是軸對稱圖形。

師:爲什麼?(因爲將圓對摺後能完全重合)

師:它的對稱軸是什麼?(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師:它有幾條對稱軸?(無數條)

三:課堂練習,鞏固深化。

師:同學們掌握得真好,下面讓我們來完成幾道挑戰題。

1、填寫下表。

2判斷練習,全班學生一起用手勢表示自己的意見。(正確的舉手,錯的不舉手)

(1)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2)要畫直徑是4釐米的圓,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4釐米。

(3)半徑2釐米的圓比直徑3釐米的圓大。

(4)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2、畫圓。

3、解釋與應用

車輪爲什麼做成圓的?車軸裝在什麼位置?爲什麼?

師:爲什麼車輪子要設計成圓形而不設計成方形或其它形狀呢?

把車輪做成圓形,車輪上各點到車輪中心(圓心)的距離都等於車輪的半徑,當車輪在平面上滾動時,車輪中心與平面的距離保持不變,因此,當車輛在平坦的路上行駛時,坐車的人會感覺到非常平穩,這也是車輪都做成圓形的數學道理.

四:結課。

師:數學中也有很多美,只要你認真探究,善於發現你就能感受到美。

板書設計:圓的認識

在同一個圓半徑-----相等、無數條

中直徑-----相等、無數條

d=2rr=d/2

《圓的認識》教案6

學習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係;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2、通過小組學習,動手操作等活動,體驗小組合作學習、分享學習成果的樂趣。

3、感受圓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學習重點:探索出圓各部分的名稱、特徵及關係,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學習難點: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圓的特徵及畫法。

學具準備:圓形紙片、圓形物體、直尺、圓規、線、剪刀等。

學習過程:

一、溫故知新

1、回憶: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 )、( )、( )、( )、( )等,它們都是由( )圍成的。

2、想一想:圓這種平面圖形,它是由( )圍成的。

3、舉例說明:生活中哪些地方或哪些物體上有圓形?請寫下來。

4.利用你手中的工具嘗試畫圓(用盡可能多的方法)。你都用了哪些方法?

5.剪下一個你畫的圓。

6.查閱有關“圓規”的歷史資料(概括在50字以內)。

二、動手實踐 自主探究

1、自學課本第56、57頁,按例2的提示,把圓反覆對摺幾次,你發現了什麼? ①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 ),用字母( )表示;

②連接( )和( )的線段叫做半徑,用字母( )表示; ③通過( )並且( )的線段叫做直徑,用字母( )表示。

2、在圓形紙片上描出圓心、半徑、直徑並用字母表示出來。

3、量一量,比一比,做一做(利用圓形紙片學習)

①、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 )條,直徑有( )條。你是怎麼發現的?

②、在同一個圓裏,所有的半徑長度都( ),所有的直徑長度都( ),你是怎麼發現的?

③、在同一個圓內,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 ),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 )。你是怎麼發現的?

三、鞏固提高 內化新知

1、我會填:

①r=3cm ②d=9cm ③r=2.4cm

d=( ) r=( ) d=( )

2、用圓規畫一個半徑是3cm的圓,並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

3、想一想:圓的位置是由( )決定的,圓的大小是由(

4、畫兩個相同的圓,要具備什麼條件?

四、總結評價:

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 我在( 在( 今後要注意是( 總體表現(☆☆☆☆☆) ), )方面表現很好, )方面表現不夠好, )。 )決定的。

《圓的認識》教案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6、7頁圓的認識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摺紙活動,探索並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同一個圓裏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2、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體會圓的特徵。

3、在摺紙找圓心、驗證圓是軸對稱圖形等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圓的特徵。

2、同一個圓裏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圓規。

2、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 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一、實踐操作。

1、折一折。

每人準備一個圓,請同學們想辦法找出圓心。

2、小組活動:剪幾個圓,折一折,你發現了什麼?

小組交流。

3、彙報:沿着任意一條直徑對摺,都能完全重合。

4、小結:圓是軸對稱圖形,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在同一個圓裏,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可以表示爲d=2rr=d/2。

二、嘗試練習。

1、說一說學過的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分別有幾條對稱軸?

正方形:4條

長方形:2條

等腰三角形:1條

等邊三角形:3條

圓:無數條

2、要求學生剪出書本第7頁做一做的三幅圖,沿中心點A轉動,同學們發現了什麼?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2、練一練第二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3、練一練第三題。

學生畫出對稱軸,集體交流。

4、練一練第四題。

學生實際測量,集體交流。

5、練一練第五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使學生通過摺紙活動進一步理解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的特徵,以及圓的軸對稱性和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引導學生整理已學過的軸對稱圖形。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圖形的旋轉對稱性,以及圓是一個任意旋轉對稱圖形。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四、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學生在掌握圓的特徵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圓,知道圓是一個軸對稱圖形,而且有無數條對稱軸。

存在問題:對於畫對稱軸,學生掌握得層次不齊。需要進一步練習鞏固!

《圓的認識》教案8

教學內容:

科書第85~87頁例1、例2,以及隨後的練一練,練習十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畫圖、討論等活動中感受並發現圓的基本特徵,知道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的含義;會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能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繫,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遊戲:摸圖形。

出示裝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形紙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學們喜歡做遊戲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袋子,裏面裝有很多平面圖形。請一位同學把它們依次摸出來,其他同學一起說出圖形的名稱。

2.出示學生摸出的圓形紙片,指出:這是一個圓形紙片(板書:圓)。圓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等多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徵?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

板書:圓的認識。

二、教學例

1.提問:你在生活中見過圓嗎?舉例說一說。

學生交流時,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如果學生說的圓形物體就在身邊,可以讓他們指一指物體上的圓;第二,課前要準備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圓形物體或圖片,當學生說到這些物體時,可及時呈現出來;第三,如果學生把球當成了圓,可以通過比較讓他們知道球是立體圖形,而圓是平面圖形。

2.追問:說了這麼多的圓,看了這麼多的圓,大家想不想動手畫一個圓呢?先動腦筋想一想,再用手頭的工具動手畫一畫。

3.學生獨立畫圓。組織交流時,可結合教材所列的畫法,有針對性地介紹一些典型畫法。如果有學生想到了用圓規畫圓,不要急於讓他們說出具體的操作過程。

4.啓發思考:圓和以前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等多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

在交流中相機明確:以前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圓的認識》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瞭解圓的各部分名稱。

2、會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直徑;理解並掌握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3、能正確熟練地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操作步驟。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自主發現、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學生活動(邊玩邊觀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線系小球旋轉玩具表演。

[教師要求學生將觀察到的形狀告訴大家,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圓形。這裏,教師採用學生感興趣的玩具表演活動,既直觀形象,又易於發現,進而抽象出“圓”。學生從“玩”入手,不知不覺進入學習狀態。學習興趣濃厚,樂於參與,利於學習。]

(2)師生對話(學生可相互討論後回答)。

教師:日常生活中或周圍的物體上哪裏有圓?

學生:在鐘面、圓桌、人民幣硬幣上……都有圓。

教師: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體會一下有什麼感覺?

學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覺:……閉封的、彎曲的。

教師(多媒體演示:圓形物體→圓):這(指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呢?

學生:以前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徵,都是由線段圍成的直線圖形。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指圓)這種圖形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教師(鼓勵表揚學生):對,這個圖形就是圓,你能說說什麼是圓嗎?

學生討論後回答: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這時,教師請同學們把眼睛閉上,在腦子裏想圓的形狀,睜開眼睛再看一看,再閉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記住它。)

教師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並請學生回答:你還想認識圓的什麼?學生說:還想認識圓的圓心、直徑、半徑……

[這裏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互動,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圓”的概念。]

二、探索新知。

(1)探究——圓心

① 徒手畫圓。

教師請兩個學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畫圓,然後請同學們評一評(3個人)誰畫的圓好呢?……師生認爲用工具畫圓才能畫得好。[師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評說、其樂融融。]

②用工具畫圓。

教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工具畫圓。學生畫圓:a.用圓規畫圓;b.用圓形物體畫圓。[畫圓方法任學生自選,既體現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體現尊重學生(個性)、教學民主。]

③找圓心。

學生動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議一議、找一找……自我探索發現圓的“圓心”。[教師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新知,培養探究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圓心用字母“o”表示。(學生在圓形紙片上點出圓心,標出字母。)

④遊戲趣味題。

在操場上,體育老師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給同學們做遊戲。老師說,不管你站在什麼位置,都會派上用場。你喜歡站在什麼位置呢?請你點出來。

[教師請學生邊點邊說明這點與圓的位置關係,同時給予評說。如學生點到“圓心”,師評說:“你很有雄心,喜歡別人圍着你轉,將來必成大器。”如學生點到“圓內”,師評說:“你比較守規矩,喜歡在一定的範圍內活動,將來不容易犯錯誤。”如學生點到“圓上”,師評說:“你做事很有規律,能夠遵循原則,同時與‘上司’相處喜歡保持一定距離。”如學生點到“圓外”,師評說:“你很了不起,思維活躍,思路開闊,做事不願受條條框框的束縛,喜歡創新,有開拓精神,將來定會大有作爲。”……這樣教學,生動有趣,其樂無窮,激勵性強,學生樂學,學得輕鬆愉快、積極主動。學生對圓、圓心、圓內、圓上、圓外等基本概念能夠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係。

教師:你還想知道什麼?

學生:還想知道圓的直徑、半徑,直徑與半徑之間有什麼關係?……

①分組探究,合作學習。

教師提出學習活動要求:先獨立進行,再分組交流。通過動手“折、量、畫、數、比(估)、看、議”等,總之隨你用什麼方法都可以,探索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係。(圍繞“學習卡”上的有關內容進行。)

分組彙報,全班交流。(填寫學習卡)

學習卡

名稱 意 義 用字母表示 在同圓( )裏

條數 長度 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直徑

半徑

②重點請學生說明你是怎樣發現的,展示發現的過程,讓同學們評價。

③操作檢驗,內化提升。

a.考考你的判斷力。

用彩色筆標出下面各圓的半徑和直徑。[課本第87頁“做一做”(略)]

b.對答遊戲(每兩個學生一組):你說直徑長度,我答半徑長度;你說半徑長度,我答直徑長度。

c.邊體驗,邊說理:爲什麼車輪都要做成圓的,車軸應安裝在哪裏?(教師提供各種車輪形狀和安裝位置不一樣的自行車玩具,讓學生邊操作邊體驗,進而明理。)

d.合作操作探索。

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在同圓中所有的線段( )最長;你能用尺(直尺、三角板)測量沒有標出圓心的圓的直徑嗎?

[探索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係,主要是通過學生自我探索、合作探究、分組交流,以動手操作爲主線,讓學生自主參與,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和展開探究活動的時空。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自我發現新知,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過程是感知的過程,是體驗的過程,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感知、體驗、感悟中發現知識、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3)自我習作——用圓規畫圓。

①學生自學: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和步驟。(課本第87頁)

②學生操作:用圓規畫圓。(自我體會,怎樣才能畫對、畫好。)

③彙報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操作情況指導學生彙報並總結。[適時板書:a.定長(即半徑)b.定點(即圓心)]

④操作表演,全班共賞。

a.按要求畫圓。

a.半徑2釐米 b.半徑2.5釐米 c.直徑4釐米 (比較a、c,你發現了什麼?)

b.按要求畫圓,並觀察你發現了什麼?(教師請學生畫3個同心圓、3個大小不等的非同心圓。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比較並歸納: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c.體育老師在操場上的圓怎樣畫?(學生討論,全班交流。)

[學習用圓規畫圓,主要通過學生的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到畫圓的方法;動手畫圓——體驗畫法,掌握畫法;操作練習——發現規律、內化新知,這樣教學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具有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課堂小結。

教師啓發學生自我小結本節課的學習收穫:知道了什麼?怎麼知道的?鼓勵學生質疑:你還想知道什麼?……

四、創新思維訓練遊戲。

教師:一個圓很美,大小不同的圓在一起組成美麗的圖案更美。請大家設計由圓(或圓和其它平面圖形)組成的圖案,並寫出創意,帶到學校與同學交流。

《圓的認識》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摺紙活動,探索並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2、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體會圓的對稱性。

3、在摺紙找圓心驗證圓是軸對稱圖形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重點

理解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並體會圓的對稱性。

難點

在摺紙的過程中體會圓的特徵

教具

教學圓規

電化教具

課件

一、 創設情境:

亮亮藉助光盤畫了一個圓,剪出了一個圓紙片,這個圓的圓心在哪裏呢?他很快找出來了。你有辦法找出來嗎?

二、探索活動:

1、引導學生開展摺紙活動,找到圓心。

(1)自己動手找到圓心。

(2)彙報交流找圓心的過程,並說出這樣做的想法。

2、通過摺紙你發現了什麼?理解圓的對稱性。

(1)欣賞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2)再摺紙,體會圓的軸對稱性,畫出圓的對稱軸。

(3)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對稱軸是直徑所在的直線。

3、通過摺紙你還發現了什麼?理解同一個圓裏直徑和半徑的關係。

(1)邊摺紙邊觀察思考同一個圓裏的半徑有什麼特點?

(2)邊摺紙邊觀察思考,同一圓裏的直徑與半徑有什麼關係?

(3)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一個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三、課堂練習。

1、讓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做完後交流彙報。

2、完成練一練進一步鞏固圓的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3、完成填一填

讓學生獨立觀察思考並試着填一填,有困難的向老師或同桌請教。

彙報交流,說答題根據。

4、完成書後第3題。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本節內容。

學生利用經驗很容易找到圓心,如果讓學生說一說爲什麼對摺再對摺就可以找到圓心學生很難說清楚。教學中通過摺紙觀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彙報,從中進一步理解圓的軸對稱,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

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引導學生對以學過的軸對稱圖形進行整理,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在對比中發現這些軸對稱圖形的不同特點,從而突出圓具有很好的軸對稱性。

多次摺紙的過程中探索,發現,驗證。操作中體會交流,體會圓的特徵,發展空間觀念。

個別學生做試一試的題目會有困難,注意個別指導。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二)

我們的發現

同一個圓裏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同一個圓裏d=2r或r=1/2d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對稱軸是直徑所在的直線

學生利用經驗很容易找到圓心,如果讓學生說一說爲什麼對摺再對摺就可以找到圓心學生很難說清楚。教學中通過摺紙觀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彙報,從中進一步理解圓的軸對稱,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