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影子》原文及教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影子》原文及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語文《影子》原文及教案

小學一年級語文《影子》原文

影子在前,

影子在後,

影子常常跟着我,

就像一條小黑狗。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常常陪着我,

它是我的好朋友。

小學一年級語文《影子》教案

教學要求:

1、學會7個生字,會認7個字,認識1種筆畫和1個偏旁。

2、通過看圖說話,瞭解影子的特點。

3、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7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斜鉤"和1個偏旁"月"字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瞭解影子的特點。

教學過程:

課前遊戲辨方向:上下左右前後

一,談話導入

猜謎語。

1、你在前,它在後,你在左,它在右;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

謎底:影子

2、同學們,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影子呢影子在你的什麼方向呢影子有什麼特點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學習第9課《影子》,看看書中的小朋友的影子有什麼特點板題:影子(這三撇就像影子)

二,指導看圖

1、出示第一幅圖,思考:你看到了什麼他在幹什麼呢太陽在他前面的時候,他後面出現了什麼

2、出示第二幅圖,思考:這幅圖和剛纔那幅圖哪兒不一樣

3、過渡:影子到底有什麼特點呢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內容。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藉助拼音自由小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聽朗讀課文錄音。

3、再讀課文,在文中畫出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4、出示生字表,想辦法記住。

四,朗讀課文,瞭解影子的特點。

1、自己讀全文,標出有幾個自然段(2個)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看圖。想想:太陽在前方時,影子在小朋友的什麼方向板書:前後

(2)在什麼情況下影子在後呢小組同學結合問題進行討論。

(3)請學生回答。(當太陽在小朋友前上方時,影子在小朋友的身後,)結合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看第一幅圖。

(4)那麼什麼情況下影子在前邊呢(當太陽在小朋友後上方時,影子在小朋友的前邊)讓學生動筆畫出小朋友,太陽,影子的位置。

(5)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把影子比作什麼爲什麼

(6)指導朗讀,讀出歡快,活潑的語氣。

(7)試背第一段。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照學習第一段的方法學習這段。

提出問題:太陽在左邊時,影子在小朋友的什麼地方結合圖說說影子在什麼情況下在左,什麼情況下在右

(2)分四人小組討論。

(3)彙報學習情況。板書:左右

(4)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歡快,活潑的語氣。

(5)試背第二段。

4、朗讀全文,說說影子有什麼特點

5、練習背誦全文。

①自由背。②同桌互背。③指名背誦。

五,除了在太陽底下能出現影子,還有什麼時候也會出現影子手電筒演示;太陽照樹錄象。

六,探究活動

說說在你座位的前面,後面,左面,右面都是誰。

請你和家長一起量一量你家房屋早上,中午和傍晚在地面投影的.長度。

小學一年級語文《影子》教學反思

一、引發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爲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因此,本節課我首先讓學生看生活中影子、手影的圖片讓學生高興,然後通過猜謎語:“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晴天裏有他,陰天裏沒他。”把學生帶入情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主動參與到課文中來。

二、趣味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課堂教學的重點,然而識字過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決定了我們必須讓課堂變得更活潑,更有趣,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在教學時,我創設有趣的情境,將生字親切地稱爲“生字寶寶”。如他們自讀課文後,要學習生字,便說:“你們看,生字寶寶跑到電視機屏幕中來了,誰能讀準它們?”孩子們一聽,學習生字的熱情高漲,大家紛紛舉手,要認讀生字。鞏固生字,去拼音開火車讀時,我又說:“你們最喜歡的小火車要開動了,在開火車之前,調皮的生字寶寶把它們頭上的小帽子(拼音)脫掉了,你們還能讀準它們嗎?”在創設的這種情境下,識字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一個生動有趣的過程。孩子們興趣盎然,學得愉快,學得有趣。在識字形式上設計了讓學生自己找識字的規律:

(1)區別前後鼻音識字

(2)多音字記字法

(3)反義詞記字法

(4)給熟字加偏旁級字法

(5)同音字記字法

(6)換偏旁記字法等

小老師帶讀,老師帶讀,開火車讀生字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與生字反覆見面,加深印象。我還通過把生字放到氣球中編成兒歌:小氣球,真漂亮,唱着跳着跑來了,帶着啥?(學生:生字寶寶。師:你認識他們嗎?)引導學生再認讀14個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多次紮紮實實地讀,最後把識字鞏固於閱讀中,閱讀的過程就是學生逐步掌握音、形、義的過程,識字和閱讀教學相輔相成,有效地提高了識字教學效率。

三、思考:

上課之前,對這節課我作了大量的準備,上完這節課覺得如果自己要在語文教學這條路上走好,自己需要儲備的東西是那麼多。

1、對時間的把握不準,特別是在老師帶讀生字的部分花費的時間過多,導致時間分配不合理,導致後面氣球識字部分倉促不紮實,把生字放到課文中讀書這一環節沒有時間。

2、自己在多媒體運用中不夠熟練,還需要多操作。

3、自己在課堂評價語方面還需要加強,評價語還需要更豐富,更有特色,更讓貼近學生。

今後,在語文教學中,我要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掌握多媒體技術,多讀書,多學習,不斷地豐富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