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讀後心得

一,並非“早睡早起身體好”

《黃帝內經》讀後心得

人的起居需要根據四時來調節,合於天時,並非一味早睡早起,就可以身體好。

春天要夜臥早起,廣步於庭,以運其身,披髮緩形,以使肝志內生,春氣之應,可以調神。在人爲養生之道,逆之傷肝,肝傷則春無生,夏有寒病。

夏天要夜臥早起,夏時之光可以調神。夏日長而無厭,則氣新清明,故使心氣無怒,無怒則平和也。心志平和,則風華英者,使之成秀,則氣機充溢,使氣得疏弛,逆着傷心,傷心則秋有陰寒之疾,冬何以藏,冬夏重病。

秋天要早臥早起,早起以清,使肺志安寧,收斂神氣,乃無外其志也。使秋氣平實,肺氣清也,秋收之氣,冬藏之基,逆着傷肺,肺傷秋無以收,冬有飧泄之病。

冬天宜早臥晚起。以避其寒,必沐日光,以就其溫,使腎志若伏者藏,退藏於密,冬養其藏也。逆者不養藏,則傷腎。腎傷,冬無以藏,春有痿厥之病。

二,五味調和,不可以過

五味者酸、鹹、甘、苦、辛也。酸爲肺之味,過酸則肝氣以津,則肝木盛也,則脾土受制,脾氣乃絕,故酸味生肝,太過傷脾。鹹爲腎之味,腎主骨,過鹹則大骨氣勞,氣勞,骨氣強盛,能勝無勞也。補肌心氣抑者,腎水盛,則心火受制,心氣不全,能以骨節而出於肌表,故補肌心氣抑,是鹹味生腎,太過則傷心矣。甘主脾胃,過則土氣盛,而水受制,水虛不能制火,故心氣喘滿,水受土製,腎氣不平,甘味生脾,太過傷腎。苦心之味,過則火克肺金,苦味生心,太過則肺金受制,不與脾氣相交,造成脾胃不和。辛者肺之味,過辛則肝木受制,不生心火,筋脈阻弛,精神乃殃,辛味生肺,太過傷肺矣。

五味貴得其平,不少太過,五味和,則腎主骨以正,肝主筋已柔,肺主氣以行,心主血以流,脾主理以密,如山則有功之骨,無能之氣皆精捧,可生氣通天,爲命也。

三,陰陽和,百病無

陰陽是萬物變化的根本規律和法則,所以也適用於人體的.健康和疾病。“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即陰陽失去平衡就要生病。陰陽二者互爲根,陽即生陰,陰又生陽。在屬性上來看:“水爲陰,火爲陽。”在形態上:“陽爲氣,陰爲味。”在氣味上:“味厚爲陰,薄爲陰之陽;氣厚者爲陽,薄爲陽之陰。”“辛甘發散爲陽,酸苦涌泄爲陰。”在人體關係上:“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氣,氣傷於味。”所以在飲食和用藥都要以調和陰陽爲根本。即是“治病必求於本。”所謂“謹熟陰陽,無與衆謀。”張仲景在《傷寒論》裏,也提到“陰陽自和者愈”的道理。正因爲“陰陽互根”所以張景嶽說補陰陽:“善補陰者,當於陽中求之;善補陽者,當於陰中求之。”不能亂補,亂則適得其反。“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所以選取正確的,您調理陰陽平衡的方法,才能防病,治病,延年益壽。

四,氣血足,百病除

人體的氣血是生命的根本。男人以腎氣爲主,它主其生長,生殖,壽命。所以男人當以強腰保腎爲主,保腎養精,切忌荒淫,耗散精氣。當然,男人適當地採陰補陽,女人適當地吸陽補陰,以達到陰陽平衡也是必要的。精需要藏,氣需要運行,神需要靜養。精爲有形之精,和無形之精,腎精足,氣血足,精神好,不得病。女人當以補血爲主,血足氣行,精神好,不得病。精爲生命之本,精足血足,氣行於全身,經絡貫通,血隨氣行,全身營養豐富,各臟腑功能健全,保證了身體健康,抵抗力增強,所以病不來侵。

反之,治療老年人的慢性病,更應該以補養和調理氣血爲主,人體的氣血是根本,固其本,病就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