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糉子作文6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介紹糉子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介紹糉子作文6篇

介紹糉子作文 篇1

今天上午,我和範奕均一起在家裏學,之前準備是;一碗調好料糯米,一些糉葉,蘭草和調好料肉。

媽媽拿起兩張糉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着把糯米裝進去,把肉埋進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後用蘭草把它緊緊地綁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後已經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糯米倒進去,挑了一塊大大瘦肉放進去,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我糉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說不行,媽媽把着我手輕輕媽媽說“好了”,現在我該看一看範奕均包糉子了,哈!她包可不是糉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沒有糯米(她超愛吃肉)。媽媽把包好糉子放進高壓鍋了煮,不一會兒熟了,我們吃了好幾個,味道太好了。

我以後要多練習,你會嗎?

介紹糉子作文 篇2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糉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糉子,卻像個“受傷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糉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糉子葉靠近葉尖那一半折成三角鬥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葉尖部分,其餘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紮緊,多餘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糉子還有那麼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糉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繫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糉子,心裏美滋滋,真實又香又甜啊!

介紹糉子作文 篇3

說到糉子大家就會想到端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按照習俗,在端午節這一天,大家都會吃糉子,是因屈原投江,民衆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後來演變成用竹籜、竹葉包好投入江裏j魚、蝦。喝雄黃、懸鐘馗像、劃龍船競賽也是端午節的習俗。

糉子一般是甜的,因爲糯米的關係,糉子總是粘粘的,姥姥家經常做糉子,她們家的糉子裏經常放幾個棗,幾個豆子很香,還很甜。

每到端午節,我就會吵着鬧着讓姥姥包糉子,還讓她在糉子裏面放錢,雖然她總是反抗,但還是被我和姐姐給征服了。

現在給你們介紹一種糉子最常見的做法吧:材料:

糯米、紅豆、紅棗、糉子葉(不同品味各不相同)等。

做法:

1、選擇上好的圓糯米(糯米有兩種,長糯米不適合包糉子,因爲沒有圓糯米粘性足,口感糯)。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放些紅豆、紅棗等等。

2、這裏用到的是糉子葉,而不是蘆葦葉,如果初次包糉子,糉子葉是首選,蘆葦葉比較窄,要用好幾片才能包一個糉子,新手包這樣的糉子就會手忙腳亂,而糉子葉頁面寬大,只要一片就可以包完整個糉子。

3、把糉葉捲成圓錐形。

4、滿滿地填上餡料填到溢出來的樣子,這樣有利於後面的包裹,可以使糉子裏的餡料充滿整個糉子。

5、包好後入鍋加冷水浸沒,煮沸一小時後,改文火煮一小時即可。

簡單吧!別看糉子做着簡單,吃着也香,你們肯定喜歡!這次的糉子就到這裏吧,拜拜~~~

介紹糉子作文 篇4

家鄉的端午節有着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曆初五,這一天有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着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後幾天準備划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糉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糉子。原來單調的糉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糉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着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糉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餚。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麼新鮮感,因爲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麼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爲只有過節纔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家鄉的端午節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有包糉子、賽龍舟、洗龍舟水、吃雞蛋……但在我的記憶裏,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龍舟水。

記得七、八歲的時候,媽媽就帶着表妹。弟弟。還有我一起去洗龍舟水。我們帶上一些乾淨的衣服去換。拿幾條糉子。幾個熟雞蛋。我們來到洗龍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裏不停地嬉戲。打水仗,我用水潑一下你,你用水潑一下我,大家互相潑水。互相玩樂,彼此之間毫不介意地弄溼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邊非常自傲地說:“你們快來看我學運動員跳水?s,我學得還差不多吧。”媽媽在一邊說:“小心一點”。說時遲,那時快,剎那間,我立刻往水裏跳,誰知卻被灌了幾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隨後,媽媽就說:“別玩了,快天黑了,快上來吃個雞蛋吧,吃了個雞蛋就歲歲平安了。”

家鄉的風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樣,包糉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節的那一天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糉子映入眼簾,有鹹的。甜的。辣的……家鄉的糉子別具風味,任何地方的糉子都不如家鄉糉子呀,我到中山吃過糉子,覺得它根本就不是什麼糉子嘛,哪裏有家鄉糉子的好吃啊,“凡是故鄉明”家鄉的糉子令我回味無窮,久久忘懷。

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介紹糉子作文 篇5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來的。那麼,端午節有什麼食俗呢?大家會說是吃糉子。沒錯,是糉子,但每個地方的糉子口味都不一樣,現在就讓我來給你們講講糉子吧。

就口味而言,糉子餡葷素具,有甜的也有鹹的,北方的糉子以甜爲主,而南方糉子則甜少鹹多。

就拿北京的糉子來說吧。北京的糉子大約可分爲三種:一種是純糯米制成的白糉子,蒸熟後蘸着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糉,餡料用的是以小棗、果脯爲主;第三種是豆沙糉,餡料用的是純豆沙。而浙江的湖州糉子,有甜和鹹兩種。鹹的是以新鮮豬肉浸泡醬油後做餡;甜的呢?也是以棗泥或豆沙爲餡,而其它的品種還有八寶糉、雞肉糉、豆沙糉、鮮肉糉等。四川的椒鹽豆糉也別具特色,它的餡主要有糯米、紅豆、花椒麪和川鹽,再加上少許臘肉丁。而我們廣東的糉子無論是形狀和口味都非常多的。如中山的蘆兜糉,其特點是圓棒形,粗似手臂,有鹹又有甜。鹹的餡料分別有燒雞、蛋黃、冬茹、綠豆、叉燒等平常的口味,甚至還有什麼XO醬、鮑魚、金華火腿等的上等配料口味,應有盡有。而甜的就有蓮蓉、豆沙、果蓉、水等等配料。可見“吃在廣東”這句話確實沒錯。

每年這個時候,當我吃着各式各樣的糉子時,禁不住就會想起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

介紹糉子作文 篇6

家鄉的端午有許多風俗和外地一樣:裹糉子,把一張張糉葉裏放上餡,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還有的放蛋黃;掛艾草,把一株株曬乾了的艾草掛在門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黃酒,用雄黃酒在孩子們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而我一到端午,就最愛吃奶奶裹的糉子了,我們嘉興五芳齋的糉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談起嘉興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嘉興五芳齋的糉子。

雖然說,五芳齋的糉子名氣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糉子也不賴,選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連糉葉也都是最好的,還帶有竹子的清香。

說到了糉子,就不得不提提迷你型的一口糉了,這一口糉就如同這名字,咬一口就沒了,這隻能是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餓了,就每人一個,墊墊肚子。在家裏,大家一般都是裹一些比較正常大小的糉子。裹糉子的程序非常複雜,而且裹糉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難,我就簡略的介紹一下:先把糯米洗乾淨,把糉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淨的糯米倒些醬油(包括白抽和老抽),再放些鹽和味精,把糯米攪拌均勻,切一些肉,要切成塊狀,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着把肉和糯米裹到糉葉裏。

這就是我家鄉的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