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評課:《數星星的孩子》評課稿

《數星星的孩子》這篇課文是浙江省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文章。這—單元的課文一般都是介紹一些革命領袖和科學家的優秀品質。《數星星的孩子》提到有關自然科學常識這方面的知識,但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黃老師一開始就出示課件張衡的圖象以及地動儀圖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注重朗讀,抓重點句,反覆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如:第—節寫張衡怎樣數星星,通過對張衡數星星的樣子及具體如何去數來反映張衡的認真態度。第二節通過奶奶認爲張衡“傻”從側面來反映張衡的刻苦。第三節通過張衡說:“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來反映張衡觀察的仔細及決心。第四節通過爺爺的話來告訴張衡北斗星總是繞着北極星轉。這跟第五節張衡幾次起來看星星又有直接的關係,第六節是對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實際上都是通過言行來表現張衡刻苦鑽研、認真思考的品質的。值得一提的是,黃老師抓住教材中有許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課件出示)“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裏。”許多人習慣地認爲這句話寫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張衡極大的興趣,這當然不錯。但僅僅這樣理解還不夠,還沒有真正體會作者的意圖,還沒有真正理解作者寫這句話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過“無數、滿天、撤”等詞從另一個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閃一閃,星星分佈的不規則。這給張衡數星星帶來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這爲表現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筆。憑着對教材的理解,黃老師再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學會生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張衡小時候如何喜歡、認真、刻苦地觀察星星,難點是比喻句的理解。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黃老師在設計思路時,從概括到具體,從最後一段着手,先展示結果,再推導原因,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課堂教學有起伏。

小學語文評課:《數星星的孩子》評課稿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是識字的基本途徑”。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依據《大綱》制定的識字教學原則,在這節課中,黃老師從識字着手,隨識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課文,把識字教學與理解內容、領會感情三者融爲一體。第一步,讀準字音與讀通課文相結合。讓學生藉助拼音據詞讀音,然後在檢查預習時,根據這篇課文生字在讀音上的特點,分成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後鼻音等幾組,這樣,爲突破字音的難點,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起到積極作用,然後,通過指名認讀、男女分讀、開火車讀、分組讀、自由讀等方式加以檢查、正音及鞏固。第二步,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語言環境進行字義教學。利用近義詞來理解新詞,利用插圖幫助理解,通過口頭造句學會運用,從模仿表演中識字,讓學生通過做一做體會字義:再是利用字形來理解字義,如“傻”字的教學。第三步是在總結課文以後,設立一個突破字形的環節解決字形上的問題,以強化對字形的'記憶。二下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定的識記字形的能力,黃老師就利用學生學過的偏旁部首、熟字、猜字謎、做遊戲、分辨書寫的正誤等來分析生字的字形。這樣,使音、義、形有機結合,形成整體,達到會讀、會講、會寫、會用、事半功倍的目的。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因爲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思維在訓練中發展,習慣在訓練中培養,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時,黃老師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張衡怎樣數星星這幾個動詞時,黃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重點指出“坐、靠、仰、指、數”等幾個動詞後,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讀、自己做做、自己數數。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

黃老師在句子的教學時進行了紮紮實實的訓練。如出示課件教學“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裏”這個句子時,黃老師先讓學生讀讀,談談你知道了什麼?然後從喻體着手,讓學生理解“珍珠”是怎樣的?

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樣?“碧玉盤”是怎樣的,在文中“碧玉盤”指什麼?然後通過教師生動的描述,讓學生體會夜空的美(見課件)。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樣,通過抓住比喻句的喻體去理解本體,使學生具體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