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2016年景海鵬三度飛天徵文

人生,正是由一個接一個大大小小的夢想串聯起來的。小編收集了景海鵬三度飛天徵文,歡迎閱讀。
 

精選2016年景海鵬三度飛天徵文

  第一篇:景海鵬三度飛天

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16日上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公開亮相,並接受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17日7時30分發射。任務中,50歲的山西人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負責載人飛船駕駛、交會對接、飛行計劃管理、飛行安全保障。

這是景海鵬的第三次太空之行,也開創了中國人飛天的新紀錄。2008年和2012年,他分別執行了神舟七號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

景海鵬現爲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在回答新華社記者的提問時,他這樣說:“作爲一名航天員,能夠多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是我的夢想和追求。非常榮幸,我能夠第三次出征太空,在這裏,我要真誠感謝我的祖國和人民,感謝萬千航天科技工作者,感謝他們的付出和託舉。”

6年前,陽光帥氣的河南人陳冬成爲中國第二批航天員中的一員。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中首個飛天的男航天員。

“這是我第一次執行航天飛行任務,我會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今年38歲的陳冬說,他會利用空閒時間多看看窗外的美景、地球和祖國,還會嘗試做一些地面做不到的事情,“有空的話會看看家人和戰友的照片、看看電影、聽聽音樂、寫寫日記”。

自從加入航天員隊伍以來,陳冬就一直在做各項準備,在思想、身體、心理、專業技能和團隊協作等方面接受全面訓練。他說:“只有把地面訓練當做太空實戰,才能在太空實戰中自信從容,就像在進行地面訓練一樣。”   對於與景海鵬一起執行任務,陳冬覺得很幸運。

“在工作中,是我的老師,在生活中,是我的兄長,他工作非常認真,要求非常嚴格,經驗非常豐富。”他說,“這次能與景海鵬師兄組成飛行乘組,我心裏很踏實、非常有底氣。”

按照計劃,中國空間站將於2020年前後建成。“中國空間站是中國人的太空家園,是每一名航天員的夢想宿營地。”景海鵬說,“我期待着爲空間站建設發展多作貢獻。只要祖國需要,我堅決聽從召喚。”

“我和陳冬已經做好各方面準備。”景海鵬說,他和陳冬將帶着家人共同的夢想去執行任務,一定用盡善盡美的表現,向祖國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

見面會是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舉行的。處於三級醫學隔離狀態的航天員坐在一面巨大的國旗下、隔着一道玻璃牆回答了媒體的提問。

17日凌晨,航天員將從這裏出發前往航天發射場,踏上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征程。

  第二篇:景海鵬三度飛天

當那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公衆面前,歷史再次被景海鵬刷新——中國首位第三次飛天的航天員來了。

作爲中國首批航天員,景海鵬足夠幸運。“神七”飛天,他與翟志剛、劉伯明漂亮地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艙行走任務;“神九”飛天,身爲指令長的他和劉旺、劉洋珠聯璧合,讓世界目睹了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的精彩;今天,再一次被任命爲“神十一”航天員乘組指令長的他,將和戰友陳冬完成在太空駐留一個月的挑戰。

相隔八年,三度飛天。幸運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眼中,“僅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保持飛天的身體狀態,景海鵬的堅持和努力就足以讓人敬佩”。

三年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時候,景海鵬說:“鮮花和掌聲過後,我們一如既往投入戰鬥。”三年後的今天,已是將軍的他,向着太空再次出征。

“夢想成真的感覺,原來這麼好”

年少時到供銷社打醬油的`一幕,至今銘刻在景海鵬的腦海深處——

那天,供銷社的阿姨邊打醬油邊打量他:你不是前天球場上那個“海鷗五號”嗎?!

那是公社組織的一場籃球比賽。他穿着父親買的運動背心,前面圖像是海鷗,後背印着大大的“5號”。誰也沒想到,這個小個子投球必中,一舉扭轉戰局。

打完醬油,景海鵬掏錢,阿姨笑着說:球打得好,不要你錢!

那位阿姨或許不知道,她的這句話,從此點燃了一位少年的追夢之旅。多年以後的深夜,在航天員教室裏回憶起這一幕,景海鵬說:“這是我人生一次巨大的轉折。”

“夢想成真的感覺,原來這麼好!” 景海鵬說,“不是爲省一毛錢兩毛錢,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獎勵。那一刻讓我認識到,爲了夢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時值小學五年級的景海鵬,當時做夢都想着成爲學校籃球隊的正式隊員。然而,因爲個子矮,他只能坐冷板凳。不知多少次,他蒙着牀單偷偷哭泣。不知多少個夜晚,他抱着從鄰居家借來的破籃球,一次次起跳、揚手,投向自家土牆上用粉筆畫着的籃球筐……

至今,景海鵬仍保持着深夜投籃的習慣。就在記者採訪的兩週前,他還利用訓練間隙和教練比賽投球,那天他連續投中67個,“距76個紀錄還差一點”。

“投籃”彷彿是一種人生隱喻,最初的夢想也如 “畫在牆上的籃球筐”一樣不斷升級,唯有一次次投球般揮汗如雨的努力和堅持不變。 景海鵬正是靠這份努力和堅持,迎來一次次夢想成真時刻。

高三那年,他被報欄裏的一張照片深深吸引住了——一位飛行員拿着氧氣面罩神采奕奕站在一架戰鬥機旁邊。他清晰記得,那位飛行員叫張海鵬。“一樣的名字”與“羨慕的心情”雙重發酵,他燃起當飛行員的夢想。

從此,從飛行學員到戰鬥機飛行員,從戰鬥機飛行員到航天員,他的夢想不斷點燃,不斷實現……如同他最喜歡的連續投籃,實現一個夢想,他馬上就有下一個夢想。

“人生,正是由一個接一個大大小小的夢想串聯起來的。”景海鵬說,“唯有爲夢想奮鬥的人,才懂得夢想的力量,才能真正享受夢想成真時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