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20則

人生就像一本書,記錄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而你就是這本書的主人。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歡迎閱讀。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20則

故事1:賺的是快樂

小鎮裏有一對夫妻。男的在外面開了一家公司,生意紅火。他沒日沒夜地忙碌,很少在家。兒子去很遠的地方讀書,幾個月纔回家一次。

女人一個人在家裏,終日無所事事,日子過得不快樂。

男人想讓她快樂起來,就對她說:“你去親戚朋友家串串門吧,跟他們聊聊天,打打麻將。你會開心的。”女人於是去親戚朋友鄰居家裏串門,聊天,打麻將。果然開心了一段時間。但話題聊完子,麻將打膩了,她又變得不開心了。

有一天,她對男人說:“我想開間花店。這裏還沒有人開,一定能賺錢。”男人說:“這主意不錯。”花店很快開張了。女人每天去花店做生意,她變得忙碌起來了。來買花的人很多,女人乾得很開心。可是過了幾個月,男人算了一筆細賬,發現女人根本不是經商的料子。

她經營的花店不但不賺錢,倒賠進去不少。

我問他:“你老婆的那間花店還開嗎?”他說:“還開。”“是賺是賠?”他說:“賺。”“賺多少?”他神祕地一笑。經再三追問,他才悄悄告訴我:“錢是一分沒賺到,賺的是快樂。”

故事2:做好自己的事兒

有一個朋友,和我講了一個關於他自己的笑話。有一次和他同事、領導喝酒,喝啊喝,中途,他起身到外面透透風。等透好風回來時,發現包廂門已經鎖上了。

他試着想打開,卻沒有成功。

他就在大廳裏等,他開始翻大廳裏的報紙,報紙翻完了,他們沒有結束。他再和大廳的一位小姐聊天,天聊完了,他們還是沒有結束。

一個小時後,他想他們應該結束了。於是再去看,卻發現人去房空,他們早就從另一個通道走了,看來大家都把他忘了。

朋友說:“我在單位裏一直認爲自己是個重要的人物,但這餐飯後,我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是。”

朋友的這個故事,很殘酷,但你你不得不接受。

任何場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許多時候你只是一個配角,一個無關緊要的配角,你只能自己欣賞自己,自己照顧自己,然後學會自娛自樂。或許,生活本來就是要我們以觀衆的心態去表演,以演員的心態去欣賞;或許這正好能檢驗一個人隨時調整與適應的能力。

故事3:兩隻鳥兒

在遙遠的森林,住着兩隻鳥,一隻住在東邊,一隻住在西邊。

有一天,東邊的鳥和西邊的鳥在森林的中央相會了。兩隻鳥都大吃一驚,因爲它們第一次遇到另一隻一模一樣的鳥,就像是在河邊看見自己的影子。

兩隻鳥立刻成爲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天清晨都迫不及待地飛到森林中間相會,一起飛翔,一起交談,一起覓食。它們總覺得在一起的時間過得特別快,永遠也不夠用。這個時候,它們都知道,它們深深相愛了。

“爲了證明我們深深地相愛,不如把我們的翅膀捆綁在一起,我們就永遠不會分開了。”一隻鳥說。

它們找來森林中最堅韌的枝條,把翅膀緊緊地捆在一起,互相起着誓言:“全天下再也沒有比我們更相愛的鳥了。”這才安心地在巢中睡去。

第二天清晨,燦爛的陽光把它們喚醒,兩隻鳥一起唱着歌準備去覓食,當它們跳出樹巢,卻同時重重地摔在地上。它們掙扎着爬起來,不管多麼努力,都無法讓自己起飛。這時才知道:兩隻鳥雖有四隻翅膀,綁在一起,卻一隻也不能飛。

故事4:生命銀行

4個20歲的青年去銀行貸款。銀行答應借給他們每人一筆鉅款,條件是他們必須在50年內還清本利。

第一青年想先玩25年,用生命的最後25年的努力工作償還,結果他活到70歲都一事無成,死去的時仍然負債累累。他的名字叫“懶惰”。

第二青年用前25年拼命工作,50歲時他還清了所以的欠款,但是那一天他卻累倒了。不久他死了。他的骨灰盒上掛着一個小牌,上面寫着他的名字:“狂熱”。

第三個青年在70歲時還請了債務,然後沒過幾天他就去世了,他的死亡通知書上寫着他的名字:“執着”。

第四個青年工作了40年,60歲他還清了所以的債務,生命的最後10年,他成了一個旅遊家。地球上的多數國家他都去過了。70歲時死去的時候,他面帶微笑。人們至今還記得他的名字叫做:“從容”。

當年貸款給他們的那家銀行叫:“生命銀行”。

故事5:耶穌的開導

有一個煩惱叢生的人去找耶穌,說:“爲什麼我總感到事事不如意呢?我做小買賣,雖然掙了點錢,但別人比我還富;我後來從政,可是卻謀了個苦差事,讓我到全國各地視窗民情,看起來像個欽差大臣,但也只不過是個小職員而已;我妻子很賢惠,但比起別人的妻子來說,卻不夠漂亮……”

耶穌問:“你做小買賣能填飽肚皮,解決溫飽嗎?”那人說:“能填飽肚皮,解決了溫飽,還略有節餘。”耶穌指着路旁的一個乞丐,笑着說:“你比他強多了!”耶穌問:“你到全國各地巡視,國王給你車馬費嗎?”那人答:“給,給得還不少。”:“走遍名山大川,許多人求之不得,又不用你自己破費,多美的一件差事啊!”耶穌接着說:“你的妻子雖然不太漂亮,可是她賢惠。要知道,賢惠是個寶哇!”耶穌意味深長地說:“事就看你怎麼看,看開了就是天堂,看不開就是地獄呀!”

煩惱叢生的.人頓悟。

故事6:一句問候

一位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總是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

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超初反映冷漠,因爲在當裏,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輕人的冷漠,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一聲:“早安。”

好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臺執政。

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的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面揮動着棒子,叫道:“右,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他渾身顫抖,走上前去。當他無望地擡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

傳教士習慣地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雖然沒有過多的表情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安。”聲音低得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最後的結果是: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生還者。

故事7:如何對待批評

一個人對待批評的反應,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能成功。

挪威小提琴家歐雷。布爾從小非常喜歡拉小提琴,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學習拉小提琴上。當歐雷。布爾第一次開始巡迴演出時,米蘭一位音樂評論家在報紙上寫道:“他是一位未經正式訓練的音樂家。如果說他是一顆鑽石的話,它是處於粗糙、未雕飾的狀態。”

歐雷。布爾對這個批評可以有兩種選擇,他可以因此而生氣,也可以因此而進步。很幸運,他選擇了後者。歐雷。布爾去了報社,要求編輯部幫他引見那位評論家,接着用了一整晚的時間向這位70歲的評論家請教。接受這個評論家的建議後,歐雷。布爾取消了餘下的巡迴演出,回到家裏,重新開始練習。當他再次舉辦音樂會時,年僅26歲,卻轟動了整個歐洲。

故事8:學習忍耐

我有一位朋友,以耐性強、脾氣好出名,許多別人遭遇到會焦躁不安或無法忍受的事情,他卻能毫不在意、泰然處之。

“你能不能教我如何訓練自己的耐性?”有一天我問這位朋友。

未料他搖搖頭講:“我不覺得自己曾經忍耐什麼,又如何教你呢?”

“你已經教我了!”我說:“原來學習忍耐的最好方法,是不要讓自己覺得在忍耐,這就好比解憂最好的方法是忘憂一般。”

故事9:比爾蓋茨的忠告

一名流浪漢來到比爾。蓋茨的門前行乞。

蓋茨說,你打算要一美元還是一萬美元?流浪漢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富翁,便說,對您來說,一萬美元不過是一美元,就給一萬美元吧!

蓋茨給了他一美元,外加一張簽了“用你的長處致富”的名片,說這就是9999美元。流浪漢問,這張名片真的就值那麼多錢?蓋茨說,只要你照着去做,可能不止9999美元。按照蓋茨名片上的啓示,第二天流浪漢就給市政府打了一份報告,申請成立紐約乞討諮詢公司。理由是:紐約街頭有20萬流浪漢以乞討爲生,施主越來越吝嗇,態度也越來越差,所以需要幫助這些人尋找出路,減輕生存壓力。而本人流浪40年,具備這方面的豐富經驗和生存知識,可以勝任這一工作。

不久,當局就批准乞討諮詢公司正式開業。目前,紐約乞討諮詢公司的資產已突破千萬。前不久,該公司以“知識乞討”爲主題又到歐洲開闢市場。

故事10:誠信

臺灣有一位著名的企業家,很小的時候他就明白,一個人的名聲是永遠的財富。而對一個生意人而言,最好的形象,當然是誠信。

一次,他向某銀行借了500元,他其實並不需要這筆錢,他之所以借錢,是爲了樹立聲譽。

那500元錢,他實際上從未動用過,等催款的通知一來,他就立刻前往銀行還錢。

他說:“我並不需要借錢,但我卻需要聲譽。”

從那以後,銀行對他十分信任,再大數量的貸款,他都可以拿到。

另有一位成功的推銷商,他有一種獨特的推銷策略。每次登門拜訪客戶的時候,他總是開門見山地先聲明“我只耽誤你一分鐘時間”。他按下手錶,計時開始,拿着一份精心設計的方案,口若懸河地講一分鐘。時間到了,他主動打住,留下材料,然後離去,絕不耽誤客戶的時間。

說用一分鐘,就用一分鐘,一秒不差。而這帶給客戶的印象就是“他說到做到”,即“有信譽”。

3天后,這位推銷員再度來電,在電話中自我介紹,客戶還一定記得他,記住那個只講一分鐘的人。而他留下的書面資料呢?大部分客戶都會看的:有沒有進一步的商機呢?大部分都會有。

故事11:綠咬鵑與貓頭鷹

這是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的一個古老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覆蓋大地的森林中,發生了一場大火。人和動物在奔跑逃生,貓頭鷹也在逃命,但它發現一隻小鳥正匆匆忙忙,來回奔波於大火與附近的河流之間。

貓頭鷹好奇地飛向那隻小鳥,原來那是綠咬鵑,它飛到河邊,用喙銜住一小滴水,然後回到火場,把那一滴水澆到火焰上。貓頭鷹飛到綠咬鵑身邊,向它喊道:“兄弟,你在幹什麼?你傻了嗎?這樣做根本不管用。你要幹什麼?這樣你得飛一輩子!”

綠咬鵑停了一下,看着貓頭鷹,回答道:“我只想盡我所能。”

於是有了老輩人代代相傳的一個故事:很久以前,一隻小小的綠咬鵑,一隻貓頭鷹,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和人們,一起撲滅了大火,拯救了覆蓋大地的森林。

故事12:柔和的力量

記得早年學醫時,一天課上先生問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時候,什麼濃度爲好?”學生齊聲回答,越高越好啦!先生說:“錯了。太高濃度的酒精,會使細菌的外壁在極短的時間內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後續的酒精就再也殺不進去了,細菌在壁壘後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濃度,是把酒精的濃度調行柔和些,潤物細聲地滲透進去,效果才佳。”

於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柔和有時比風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種品質與風格。它不是喪失原則,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堅守,一種不曾劍拔弩張,依舊格守尊嚴的藝術

我們的聲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滲透到遼遠的空間。我們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輕靈地捲起心扉的窗紗。我們的面龐柔和了,就更流暢地傳達溫暖的誠意。我們的身體柔和了,就更準確地表明與人平等的信念。

故事13:小事見人心

那天下午,豔陽高照,天氣悶熱得讓人窒息。快下班的時候,老天爺突然變了臉,發起飈來,狂風大作,暴雨漣漣,直到天黑了,仍不見小。

小孫子急不可耐地要媽媽。我安慰了他幾句,拿了兩把大雨傘,捲起褲腳出了門,頂風冒雨,來到兒媳的辦公室,果然不出所料,還有她的一位同事也被困在那裏,回不了家。

“爸爸。”兒媳一見着我,高興極了。

“你爸爸真好。”她也誇我。

“雨太大,來晚了。崽崽在家想你了,咱們回家吧。”

兒媳給了她同事一把傘,我倆共一把傘回家。

過了幾天,不見兒媳拿雨傘回來。我心中納悶,便問她:

“那天晚上你同事拿去的那把雨傘,沒拿回來?”

“哦,我沒問她,大概是她忘記了。”

“孩子,一把傘值不了幾個錢,小事一樁,她是你的同事,礙於情面,你就別跟她提這件事了。可是,如果是人家幫助了你,爲你解了困,你會不會把人家給忘記了呢?”

“爸爸,我懂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故事14:寬容諒解

一位讀博的弟子發現自己的導師和師母十分和睦,就笑着問其要領。導師笑着說:“也沒什麼,只是我吃慣啦你師母的飯菜,非他親手所做就吃不飽。”弟子回頭笑問師母“是這樣嗎?”師母回答說:“我倒沒覺得自己做飯如何,只是我神經衰弱,晚上聽慣了他的打鼾聲,如果聽不見反倒睡不香啦!”

隔了幾天,弟子陪導師出差。發現導師吃的比在自己家裏還多還香,就又問導師。導師笑着說:“爲了和諧嘛!”弟子隨即拿起電話撥通了導師家裏的電話,囑咐導師家裏的保姆:“導師不在沒有打鼾聲,你一定要關照好師母的休息!”保姆笑着說:“放心吧!師母這才真正睡得香啦!”

弟子悟出其道:寬容諒解!

故事15:人生的頂峯

本來,他不過爲各個辦公室拎拎開水而已,在單位上毫不起眼。但有一次一位大領導來單位視察工作,正好碰上他拎着水壺從旁邊經過,於是領導在攝象機前同他握手、交談,稱讚他爲人踏實,對拎開水這種不起眼的小事情也一絲不苟,這種精神值得大家學習。之後他就不再拎開水了,他不停地在各個地方參加大大小小的事蹟報告會。人們的讚揚,新聞的報道和成堆的似乎毫不相干的榮譽證書充斥了他的生活。

這一次,他又做完了一個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報告會。在一成不變的鮮花掌聲和酒會之後,他住進了這個城市最高級的酒店。站在豪華套房的落地窗前,城市霓虹閃爍的夜晚盡收眼底。這時的他疲憊但卻又有一種抑制不了的激動——成功的喜悅總是無法獨享,於是他給酒店經理打了個電話。不久,敲門聲傳來。他微醉卻又愉快地打開房門。只見一位漂亮的女孩彷彿帶着一種無法抵抗的誘人淺笑依門而立,他禁不住抱了個一懷香軟…

第二天早晨起牀不久,他就坐上了去另一個會場的轎車,春風滿面。就在車開走的同時,酒店對面的電話亭裏有位迷人的女孩正對着話筒說:“三啊,讀吧,俺又有錢了。”

故事16: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羊要到山頂去吃草,它往山上爬,爬呀爬呀,羊累了。羊說:“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羊又爬呀爬呀,羊很累了,羊說:“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羊接着爬呀爬呀,羊非常累了,羊說:“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

羊終其一生來爬這座山,它一心只想着山頂芳美的鮮草,卻忽略了在途中,也有一片片鮮草路過,而它視而不見。

當羊終於爬上了山頂,它看到了它的歸宿:山頂,原來並沒有草。

機會是要及時把握的,適當調整你的目標有時會更有效。

故事17:熱愛自己的事業

有名記者,爲了一篇有關建築業前景的專稿而到某個建築區進行採訪。

當他走進建築區時,看到一名年輕人正在砌磚。他便走向前去問他:“先生,你在做什麼呢?”

“你沒長眼啊,我在砌磚呀。在這大日頭底下幹活,真叫人受不了。”說着,吐了一口痰在地上。

記者不再打擾他,便走到另一處去。他又碰到另一名正在砌磚的年青人。

“嗨,先生,你在做什麼啊?”

“噢,我在建房子,每個幸福家庭都必須擁有一套舒適的房子啊!”

同樣是在砌磚,一個認爲單純是在砌磚,另一個則認爲在爲人類建築新屋。態度改變了人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如果一個人的態度不好,對所從事的行業缺乏熱忱及愛心,肯定無法達到成功。

故事18:最棒的玉米

一個老婆婆在屋子後面種了一大片玉米。

一個顆粒飽滿的玉米說道:“收穫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爲我是今年長得最好的玉米!”

可是收穫的那天,老婆婆並沒有把它摘走。

“明天,明天她一定會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他玉米,可唯獨沒有摘這個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會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可老婆婆依然沒有來。

一天又一天,玉米絕望了,原來飽滿的顆粒變得乾癟堅硬,整個身體像要炸裂一般,它準備和玉米杆一起爛在地裏了。

可就在這時,老婆婆來了,一邊摘下它,一邊說:“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種子,明年肯定能種出更棒的玉米!”

也許你一直都很相信自己,但你是否有耐心在絕望的時候再等一下!

故事19:人生就這麼簡單

相傳有一個富商,生意做得很大,但是每日算計,操心,多有煩惱。在他家隔壁,住着一對貧窮夫妻,靠做豆腐爲生,雖說清貧,卻有說有笑,快快樂樂。

富商的太太心生嫉妒,富商說:“那有什麼難,我叫他們明天就笑不出來。”言罷,一擡手將一大錠金元寶從牆頭扔了過去。

次日清早,窮苦夫妻發現了這一錠來歷不明的金無寶,心情大變:揣測這錢的來路,又琢磨能否弄到更多的錢……如此這般,三天三夜,茶飯不思,寢食不寧,自此,再也聽不到他們的歌聲和笑聲了……

一牆相隔的富商對他的太太說:“你看,當初我們不也是這樣的嗎?,事情就這麼簡單!”

故事20:求人不如求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衆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裏,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爲有傘;你被雨淋,因爲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觀音。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爲何還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