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1

溫州人經商的哲理智慧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

溫州商人是一羣神祕部落,他們往往能從沒有市場處找出市場,從鮮爲人知的邊緣經濟的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溫州人的成功,得益於他們特有的創業風格和經營手段。

天下沒有不敢去的地方

溫州老闆無論在哪裏都能創業,都能很快在當地紮根、發芽直至開花、結果。

“適應人家的要求,我們才能生存、才能賺錢。”一位溫州商人這樣說,他在杭州邊上的富陽農民城裏建了一座溫州商城,從設計施工到產業規劃,每天都想着怎麼才能適合杭州人、富陽人的要求,適應當地經濟特點和發展方向。有了這種適應能力,溫州的產品才具備了競爭實力。時間可以準時,款式可以按要求不走樣,價格可以最低,低到令人難以相信。

但問題就出在這“低得令人難以相信”的價格上,因爲價低而又質優是有限度的,一旦低於這個限度,在別處一般是不會接受訂貨的。但溫州人沒有讓客戶失望的習慣,再說到了家門口的生意放跑了,對自己來說是失敗,對別人來說是笑話。

或許,絕大多數溫州人對達爾文及其“適者生存”理論並不知曉。不過,他們卻以自己的實踐向人們顯示出了溫州人精神的實質:適者生存。

運動戰和陣地戰交替

溫州人多地少,他們只能向外拓展,不斷尋找一個個新的生存空間。正因如此,溫州商人在全國分佈最廣,南至三亞,北到漠河,西抵拉薩,東臨青島,到處可見溫州人的蹤跡。

最初他們以手工爲主要謀生手段,如理髮、補鞋、裁縫,一個個散兵遊勇燕子般地南來北往。後來,他們發現各地時常會出臺一些扶持政策,於是紛紛開闢新的商場或商品集散地。

每到這時,散兵遊勇就聚到了一起,出謀出錢出力,一定要在競標中拔得頭籌。因此,在全國很多城鄉都有以溫州人爲主的商場或商品一條街。有的企業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很多分公司、分銷點、辦事處,將溫州人的商品意識傳達給當地,輻射到周邊。目前,在巴西、南非、歐洲、美洲都出現了新的溫州人經商的網點。

溫州人攻伐之術的特點是:集中強大“兵力”攻下一座“城堡”,而後從家鄉搬來很多願意經商的“兵勇”,安營紮寨,守住陣地,除非是市場衰落,否則絕不後撤。可以說,這是運動戰和陣地戰的巧妙結合。

不在一棵樹上吊死

溫州老闆有個特點:年輕、頭腦活,能準確地進行市場定位,而且決不在一棵樹上吊死。見到什麼市場前景好,認準了立即調轉“槍口”投資。舉凡服裝、皮衣、皮件、建材、陶瓷、燈具、印刷、電器等等,一個溫州老闆在他的投資生涯中可以涉足數個不同的領域。現在的溫州老闆沒有不敢投資的行業,只要能帶來利益,沒有不敢去投資的地方。

葉世光是1995年到南京投資的,當時投資什麼心中無數。他注意到當時南京的飲食、休閒很火爆,便多次去消費,瞭解他們的消費結構。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這個行業,因爲他感到消費熱點不一定是投資熱點,往往市場越火,投資越要謹慎,恰恰是要在需求和市場的空當和矛盾中發現新的經濟增長點。

就在他想開辦公司租房子時,他注意到當時南京辦公房難以租到,價格也高。於是,他決定投資數千萬元開發中低檔的商務中心。這一招果然擊中市場要害,他的諾亞商務中心建成後,由於市場定位準確,一經招商,立即吸引了許多中小公司認同入住。幾年來,出租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與此相對應的是,目前南京大量高檔寫字樓因爲租金太貴而閒置。

拼搶速度

1983年春節,一位溫州華僑從美國家裏打來電話:“美國警察總署消息,美國警察要換服裝,34萬人,需要68萬副標章,每人兩套就是130多萬。你們可不可以做?”

兩個溫州個體戶心急火燎地直奔美國,向美國警察總署署長闡述意向。美國人認爲中國人不可能做出一流標章,兩個溫州老闆不溫不火地說:“中國有句古話叫‘耳聽爲虛,眼見爲實’,請你們派兩位專員到中國去看一看,費用我們全包。”

也許美國人有“不去白不去”的心思,兩位警察署專員來到溫州,工人當場表演了從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鐘的過程。幾天後美國人帶着100副樣品回去了。美國警察總署頭頭們一看,價格只有本地一半,而且不需要定金,成交!溫州人如法炮製,又做成了聯合國維和部隊和駐港部隊標章的生意。

溫州老闆搶佔市場的速度實在令人叫絕,往往是頭一天打聽到某個商機,第二天就能拿到訂單。“搶”字點明瞭溫州老闆做生意的一大風格。

不貸款也能做生意

溫州老闆做生意很少從銀行貸款,他們有自己的融資渠道。一是朋友互助。溫州老闆老鄉觀念很強,極富互助精神。二是賒貨變現。溫州有一絕:賣人蔘。全國的蔘茸市場不在東北,反而在千里之遙的溫州。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同等級人蔘,東北供貨價是20xx元/公斤,而在溫州卻只賣1900元/公斤,旁觀者傻了。明擺着賠本買賣,溫州人是圖熱鬧還是圖好看?這樣一來,由於價格關係,東北沒有形成蔘茸市場,反而在溫州形成了全國專業市場,何等奇妙!

溫州老闆做蔘茸生意,一般第一次訂貨,開口10噸,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關係熟了後,先付20%~30%的定金,賣掉貨後再交錢;關係鐵了後,往往不用交定金,來年再付,東北老闆覺得鐵哥們遲一年無所謂。溫州老闆與東北老闆的看法正好相反,在他們眼中人蔘不是貨而是現金。

他們的一般做法是接到人蔘後,迅速在市場上銷售,甚至低於進貨價,變現後的這一年可以做五六回其他生意。這樣到年底,人蔘生意雖然虧了,其他買賣可賺了不少錢,盈虧相抵,利潤頗豐。這樣溫州老闆有了一個貨源不斷的民間銀行。用這種巧妙的融資方式來增加流動資金,再將其投入到最賺錢的地方,溫州老闆盤活商業資源的手法真可謂絕了。

跟仇敵也照樣做生意

聽到溫州人論友誼,一溫州人對一北京人說:“我一眼就看出你是個可依賴的人,我相信我們會成爲朋友。”接着就是具體的幫助內容。北京人說:“你聽見了嗎?這就是溫州人,跟你做朋友是看上你有用。”

溫州人不空談,不幻想,也不怨天尤人。國家投資少,就自己建設;沒有資源就搞眼鏡、打火機、鈕釦等玩意兒;科研教育水平低就開手工半手工工廠;路窄街頭擠就開菲亞特……總之,要幹事業就要改變現狀,要掙錢就得面對現實,幹實的。

溫州人不愛炒股,對此上海人很是不明白。《解放日報》曾把“溫州股票不熱”當新聞。一向以頭腦靈活、精明能幹著稱的溫州人,超前意識強、勤勞而不甘落後,事事都走在國人前頭。可是,唯獨對股市避而遠之。尤其是那些“大款”,投入資金“炒股”的更少。這問題到了溫州人這裏,解釋極爲簡單:不熟不做、不實不幹。

溫州人如果跟人吵架鬧翻了,又覺得這人夠朋友,會很“務實”地化干戈爲玉帛。

做事情從功利出發,而且毫不掩飾,這便是溫州人。

跟北方人一樣義氣

凡是到過溫州的外地人一致認爲,溫州人具有北方人的豪爽與義氣,這是溫州人在殘酷的商海拼搏中最具優勢的人文與個性特點。它大約來自於海風的吹薰吧,溫州面對東海。

溫州人穿着良好,飲食講究,腰板挺直,笑聲爽朗。與人做生意時,這綜合的因素往往給對方以極大的好感與信任。而溫州人或採用薄利多銷的方式,或大大讓利的手法,或今天吃虧明天或許能收回的聰明氣量,使他們在商場上屢屢得手,意氣風發。

溫州人的豪爽來自於他們的自信,他們的友好,他們的誠懇。這是昨天、今天乃至明天溫州人做生意的最佳寶典!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2

長壽

長壽,似巍峨陡峭的喜瑪拉雅山,並非人人都能夠輕而易舉地攀援。長壽,如同天一樣的高遠,那朵朵祥雲,讓人望眼欲穿。長壽,是人類共同的夙願,登峯造極,需要頑強的意志和勇敢。長壽,是天空與大地的恩典,厚德載物,身心健康,生命纔會衝刺終點。

長壽,是生命懂得順應自然,天地人和是根本,修養心性和品德,能使生命固本求源。壽,與“瘦”同音,兩者有着密切的關聯,實現長壽的夙願,必須節制自身,遠離貪婪,酒色財氣適當收斂。如果肆意妄爲,放縱慾念,就會半途而廢。

長壽,爲萬福之首,經常受到慾望和風暴的挑釁,最好的對策是清欲寡歡,與人爲善,一路的風雨兼程,必須保持大將的氣度和風範,宰相肚裏能撐船,正如海納百川。長壽,是耳聰目明,耳濡目染德高望重之人的品行修養,從不把是非恩怨掛在心間,不把寧靜的心擾亂。長壽,是長明的燈塔,燃燒自己,照亮人間。

長壽,就是益壽延年,樂期頤並不是一種夢幻,切莫翹首旁觀。只要心中常存善念,胸懷放寬,定會壽享天年,福壽齊天。

富貴

富貴,似一隻蝙蝠嫵媚翩躚,帶着幸福、如意,順利地向着寥廓綿延。富貴,事關人口和糧田,衣食無憂,有食吃有衣穿,有耕田,全家平平安安。富貴,亦是房屋富室,蔚爲可觀,以示人們安居樂業。

富與福不能混爲一談,富者未必幸福,福有着廣闊的外延。富與貴聯繫在一起,福氣才能大力彰顯。富以惜爲貴,意爲珍惜每一粒穀米,每一件衣衫,日子纔會綽綽有餘,富裕連綿。

道德對財富進行掌控操盤,明察秋毫,不放過貪婪,因爲蒼天有一雙明亮的慧眼,不義之財君莫取,損人利己,不擇手段,終將是一場枉然。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道害盈而福謙,人道好盈而惡謙!遵循其道,以和爲貴,以謙養富,忍讓吃虧才能獲得福報,讓人生的福樂無邊無沿。

康寧

康寧,是一種通透和康健,使全身的經絡舒展,康寧像平坦的草原,讓生命一馬平川。康寧,是一種境界,寧靜的心勇於抵制吝嗇和貪婪,不允許貪執、恐怖、抑鬱、憎恨、愚癡,褻瀆或者動搖健康的信念。

康寧,是用畢生的精力追求的寧靜致遠,智者善於從勤勞中發現,勤於勞作而不疲倦,生理機能就會順暢,身心安泰,若素安然。

康寧,是一種智慧,與世無爭,平平淡淡,免遭是非和病痛的`糾纏。康寧,是一門學問,值得人們認真地鑽研。康寧,是一種修養,尊重生命,科學保健,做到“身心雙修”,以動養身,以靜養神,以節制養體,以寡言養氣,以讀書養智,強大精神,增強免疫力,防病於未然。

康寧,是豐收的碩果,那是善良的種子,長成的一片絢爛。康寧是一種福氣,展現一幅吉祥如意的畫卷。

好德

好德,是對行爲的束縛,目的在於規範地走路;好德,是遵循準則自律和約束,確保行爲不偏離正途。好德,是一粒種子,不停播種,才能收穫吉慶和福祿。好德,是一眼源泉,奔流着不盡的幸福和歡樂;好德,是終生堅持的必修課,漏掉哪一個環節,都可能功虧一簣,難以豐功碩德,功德圓滿。

德,好比一輛載重的貨車,用心築路,纔可行使道德。德的會意是,在一條道路上行走,目正、心正,樂善好施才能暢通無阻。好德的典範,比比皆是,不勝枚舉,鞠躬盡瘁是一種高尚的品德,虛懷若谷是一種承載萬物的厚德,見義勇爲,是令人敬佩的風度和氣節。

好德,是一切成功的基礎,是難能可貴的試金石,真善美、假醜惡全部靠它來檢測。在生活中,保持樸素的風格,尊師重教,樂於孝親、善於忠君、熱心慈悲,便是一種智慧、一種格局、一種高尚的道德。因爲,好德是基於誠實、樸素、勤儉、謙讓、善良基礎上的行爲,此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好德,願把溫、良、恭、儉當作舒心的熨帖。好德,是將仁、義、智、勇當作治理國家的良策。一個人,一個國家離開了好德,必然難以成就偉業。

善終

善終,就是身無病痛地終老,在西去的路上,沒有風暴的阻撓;善終,即使萬貫家財也難買到,依靠日積月累的行善修造。善終,長命百歲也難遇到,猶如佛家的教義,忘記恩怨,忘記憎恨,以海闊天空的心胸包容一切,才能達到。

善終,是萬衆矚目的終極目標,是生命在江湖闖下的名號。善終,不管人生經歷種種浪濤,從來不用匕首和尖刀,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波濤,即使萬般的委屈,也要付之一笑。善終,無論地多闊,天多高,永遠心存厚道。善終,是一種傳統禮教,古德說得妙:臨命終時,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期望聖人前來引導,必須消除內心的煩惱,甘願事事常行菩薩道。

善終,有大中小之別。常人的壽終正寢爲小,沒有病苦,沒有怨氣和內疚,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安心地走掉。而大善終,是自己預先知道,因爲大善終是捨生取義,甘願死得重於泰山,決不輕如鴻毛。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3

4個20歲的青年去銀行貸款。銀行答應借給他們每人一筆鉅款,條件是他們必須在50年內還清本利。

第一青年想先玩25年,用生命的最後25年的努力工作償還,結果他活到70歲都一事無成,死去的時仍然負債累累。他的名字叫“懶惰”。

第二青年用前25年拼命工作,50歲時他還清了所以的欠款,但是那一天他卻累倒了。不久他死了。他的骨灰盒上掛着一個小牌,上面寫着他的名字:“狂熱”。

第三個青年在70歲時還請了債務,然後沒過幾天他就去世了,他的死亡通知書上寫着他的名字:“執着”。

第四個青年工作了40年,60歲他還清了所以的債務,生命的最後10年,他成了一個旅遊家。地球上的多數國家他都去過了。70歲時死去的時候,他面帶微笑。人們至今還記得他的名字叫做:“從容”。

當年貸款給他們的那家銀行叫:“生命銀行”。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4

【1】誤會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婚後生育,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於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着奶瓶餵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它照顧孩子。

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第二天才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開一看,到處是血,擡頭一望,牀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爲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着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

之後,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牀下爬了出來,於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隻狼,口裏還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感悟:誤會的事,是人往往在不瞭解、無理智、無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感情極爲衝動的情況之下所發生。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對別人有所決定與判斷之前,首先,請想想這是否是一個“誤會”。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5

有一個煩惱叢生的人去找耶穌,說:“爲什麼我總感到事事不如意呢?我做小買賣,雖然掙了點錢,但別人比我還富;我後來從政,可是卻謀了個苦差事,讓我到全國各地視窗民情,看起來像個欽差大臣,但也只不過是個小職員而已;我妻子很賢惠,但比起別人的妻子來說,卻不夠漂亮……”

耶穌問:“你做小買賣能填飽肚皮,解決溫飽嗎?”那人說:“能填飽肚皮,解決了溫飽,還略有節餘。”耶穌指着路旁的一個乞丐,笑着說:“你比他強多了!”耶穌問:“你到全國各地巡視,國王給你車馬費嗎?”那人答:“給,給得還不少。”:“走遍名山大川,許多人求之不得,又不用你自己破費,多美的一件差事啊!”耶穌接着說:“你的妻子雖然不太漂亮,可是她賢惠。要知道,賢惠是個寶哇!”耶穌意味深長地說:“事就看你怎麼看,看開了就是天堂,看不開就是地獄呀!”

煩惱叢生的人頓悟。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6

【3】心願

有一個老母親她一共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特別能幹孝順,一個兒子有些窩囊無能。

兩個女兒常常塞錢給老母親讓她買好吃的,可老母親又特別疼小孫子,於是常常把女兒給的錢又去塞給了兒子,讓他給小孫子買吃的。

鄰居氣不過就去把這個祕密告訴了大女兒,大女兒說她給媽媽錢就是爲了讓媽媽高興,她願意怎麼花就怎麼花,如果媽媽把錢省給兒子和孫子能夠換來她的開心和尊嚴的話,那這個錢就算花得值得。老母親聽了大女兒的話特別高興,她說看着孫子吃比自己吃香多了。

過了一個月,二女兒回來了,她知道了這個祕密後非常生氣,於是她天天守在家裏教訓開導老母親,規定她給自己買吃的買喝的,而且非要看着她吃下去不可,老母親氣得什麼都吃不下,最後抑鬱而死。”

一個人擁有他想擁有的是最開心的,在人生的所有事情中人的心願是最重要的。

感悟:人的一生中什麼最重要?當一個人做一件好事的時候,旁人考慮的可能是他這樣做值不值得,這種付出有沒有回報?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一個人擁有他想擁有的是最開心的,在人生的所有事情中人的心願是最重要的。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7

記得早年學醫時,一天課上先生問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時候,什麼濃度爲好?”學生齊聲回答,越高越好啦!先生說:“錯了。太高濃度的酒精,會使細菌的外壁在極短的時間內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後續的酒精就再也殺不進去了,細菌在壁壘後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濃度,是把酒精的濃度調行柔和些,潤物細聲地滲透進去,效果才佳。”

於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柔和有時比風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種品質與風格。它不是喪失原則,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堅守,一種不曾劍拔弩張,依舊格守尊嚴的藝術。

我們的聲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滲透到遼遠的空間。我們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輕靈地捲起心扉的窗紗。我們的面龐柔和了,就更流暢地傳達溫暖的誠意。我們的身體柔和了,就更準確地表明與人平等的信念。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8

一個人對待批評的反應,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能成功。

挪威小提琴家歐雷。布爾從小非常喜歡拉小提琴,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學習拉小提琴上。當歐雷。布爾第一次開始巡迴演出時,米蘭一位音樂評論家在報紙上寫道:“他是一位未經正式訓練的音樂家。如果說他是一顆鑽石的話,它是處於粗糙、未雕飾的狀態。”

歐雷。布爾對這個批評可以有兩種選擇,他可以因此而生氣,也可以因此而進步。很幸運,他選擇了後者。歐雷。布爾去了報社,要求編輯部幫他引見那位評論家,接着用了一整晚的時間向這位70歲的評論家請教。接受這個評論家的建議後,歐雷。布爾取消了餘下的巡迴演出,回到家裏,重新開始練習。當他再次舉辦音樂會時,年僅26歲,卻轟動了整個歐洲。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9

第一,做生意就要,就要;

第二,我們應該能夠享用金錢;

第三,一個人應該在最後回顧自己的時,告訴自己這些年來的是有意義的。

1。金錢並非緣起於自身;

錢本身並不會自己生錢,比如你把錢投入投入股票,股票的可能下跌,也可能上漲。

2。金錢並非從工作而來;

如果錢是由工作而來,那麼工作的人應該很富有;可是很多工作的人並不富有,而很多清閒的人卻非常富有。(關於這點,本站還沒有完全想通,暫時持保留意見。)

3。金錢並非緣起於自身或工作;

4。金錢並非無緣無故而產生;

金錢的空性:

認爲事物(金錢)真實地存在,這並不正確。認爲事物(金錢)並未真實地存在,這也不正確。

認爲事物(金錢)即存在又不存在,這也不正確。

認爲事物(金錢)即未存在也未不存在,這也不正確。

實行中觀論點的人,

都瞭解這一道理。

遠離這四種極端看法的懸崖。

空性無處不在。空性看不見,摸不着。

麥克舉了個例子,說明空性是什麼。他先叫我們用食指指向屋頂,然後又叫我們把食指指向地面,接着又叫我們的食指指向他手中的100元人民幣現鈔,最後他叫我們把食指指向用工作賺來的錢,我們的食指不知道該指向哪。他說這就是空性。

人們常常誤解佛陀的本意,佛陀本意不是我們不能追求金錢。修行的前提是生存,而且身體;而這些都需要金錢。而且有錢你就擁有更大的資源去做善事。充滿的人,是指那些不擇手段求取的人,只知道獲得,不知道給予的人,這樣的人其實是愚蠢的。

有的人懂得給予就是獲得。每一次給予就像在你自己心中的善田播下種子,而種子最終會發芽,最終成大樹。

在給予的時候,要仔細思考,給予誰?誰最需要你的贊助?你內心如何選擇你的被給予對象?

在給予的時候,要尊重感恩對方,並清晰地記憶那時的細節。

給予結束後,放鬆地體會給予的愉悅。

如果你想得到金錢,

你必須給予

如果你想得到

你必須遵守與人爲善的準則如果你想得到美麗的相貌

你就絕對不能生氣。

如果你希望得到威望

你必須樂於行善。

如果你希望得到解脫

你必須學會禪定,進而得到。-選自《寶蔓論》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10

一位讀博的弟子發現自己的導師和師母十分和睦,就笑着問其要領。導師笑着說:“也沒什麼,只是我吃慣啦你師母的飯菜,非他親手所做就吃不飽。”弟子回頭笑問師母“是這樣嗎?”師母回答說:“我倒沒覺得自己做飯如何,只是我神經衰弱,晚上聽慣了他的打鼾聲,如果聽不見反倒睡不香啦!”

隔了幾天,弟子陪導師出差。發現導師吃的比在自己家裏還多還香,就又問導師。導師笑着說:“爲了和諧嘛!”弟子隨即拿起電話撥通了導師家裏的電話,囑咐導師家裏的保姆:“導師不在沒有打鼾聲,你一定要關照好師母的休息!”保姆笑着說:“放心吧!師母這才真正睡得香啦!”

弟子悟出其道:寬容諒解!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11

一個老婆婆在屋子後面種了一大片玉米。

一個顆粒飽滿的玉米說道:“收穫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爲我是今年長得最好的玉米!”

可是收穫的那天,老婆婆並沒有把它摘走。

“明天,明天她一定會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他玉米,可唯獨沒有摘這個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會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可老婆婆依然沒有來。

一天又一天,玉米絕望了,原來飽滿的顆粒變得乾癟堅硬,整個身體像要炸裂一般,它準備和玉米杆一起爛在地裏了。

可就在這時,老婆婆來了,一邊摘下它,一邊說:“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種子,明年肯定能種出更棒的玉米!”

也許你一直都很相信自己,但你是否有耐心在絕望的時候再等一下!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12

那天下午,豔陽高照,天氣悶熱得讓人窒息。快下班的時候,老天爺突然變了臉,發起飈來,狂風大作,暴雨漣漣,直到天黑了,仍不見小。

小孫子急不可耐地要媽媽。我安慰了他幾句,拿了兩把大雨傘,捲起褲腳出了門,頂風冒雨,來到兒媳的辦公室,果然不出所料,還有她的一位同事也被困在那裏,回不了家。

“爸爸。”兒媳一見着我,高興極了。

“你爸爸真好。”她也誇我。

“雨太大,來晚了。崽崽在家想你了,咱們回家吧。”

兒媳給了她同事一把傘,我倆共一把傘回家。

過了幾天,不見兒媳拿雨傘回來。我心中納悶,便問她:

“那天晚上你同事拿去的那把雨傘,沒拿回來?”

“哦,我沒問她,大概是她忘記了。”

“孩子,一把傘值不了幾個錢,小事一樁,她是你的同事,礙於情面,你就別跟她提這件事了。可是,如果是人家幫助了你,爲你解了困,你會不會把人家給忘記了呢?”

“爸爸,我懂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13

一位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總是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

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超初反映冷漠,因爲在當裏,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輕人的冷漠,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一聲:“早安。”

好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臺執政。

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的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面揮動着棒子,叫道:“右,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他渾身顫抖,走上前去。當他無望地擡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

傳教士習慣地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雖然沒有過多的表情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安。”聲音低得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最後的結果是: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生還者。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14

羊要到山頂去吃草,它往山上爬,爬呀爬呀,羊累了。羊說:“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羊又爬呀爬呀,羊很累了,羊說:“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羊接着爬呀爬呀,羊非常累了,羊說:“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

羊終其一生來爬這座山,它一心只想着山頂芳美的鮮草,卻忽略了在途中,也有一片片鮮草路過,而它視而不見。

當羊終於爬上了山頂,它看到了它的歸宿:山頂,原來並沒有草。

機會是要及時把握的,適當調整你的目標有時會更有效。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15

【2】且慢下手

大多數的同仁都很興奮,因爲單位裏調來一位新主管,據說是個能人,專門被派來整頓

業務;可是日一天天過去,新主管卻毫無作爲,每天彬彬有禮進辦公室,便躲在裏面難得出門,那些本來緊張得要死的壞份子,現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那裏是個能人嘛!根本是個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個月過去,就在真正努力爲新主管感到失望時,新主管卻發威了——壞份子一律開革,能人則獲得晉升。下手之快,斷事之準,與四月表現保守的他,簡直像是全然換個人。

年終聚餐時,新主管在酒過三巡之後致詞:「相信大家對我新到任期間的表現,和後來的大刀闊斧,一定感到不解,現在聽我說個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朋友,買了棟帶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進去,就將那院子全面整頓,雜草樹一律清除,改種自己新買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訪,進門大吃一驚的問:『那最名貴的牡丹哪裏去了?』我這位朋友才發現,他竟然把牡丹當草給鏟了。

後來他又買了一棟房子,雖然院子更是雜亂,他卻是按兵不動,果然冬天以爲是雜樹的植物,春天裏開了繁花;春天以爲是野草的,夏天裏成了錦蔟;半年都沒有動靜的小樹,秋天居然紅了葉。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認清哪些是無用的植物,而大力剷除,並使所有珍貴的草木得以保存。」說到這兒,主管舉起杯來:「讓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爲如果

這辦公室是個花園,你們就都是其間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頭開花結果,只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認得出啊!

感悟:世間的珍木,不可能一年到頭開花結果,只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認得出。在你做一項抉擇的同時,也請慢下手,仔細觀察後再做決定,別讓後悔找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