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調研報告

縣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調研報告

縣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調研報告

農業是城鎮的支柱產業之一,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縣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根據XX區農牧業廳印發的關於開展《特色農產品區域佈局規劃》修編資料編報的通知要求,XX縣農技推廣中心對XX縣特色農產品實際情況作了認真調研,現將調研內容報告如下:

一、XX縣特色農產品發展現狀

XX縣總土地面積59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18萬畝,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常年維持在100萬畝左右,其中雜糧雜豆30萬畝左右,最高年份可達 40萬畝以上,平均單產200公斤左右;甜菜種植面積7萬畝,平均單產3噸左右;馬鈴薯種植面積11萬畝,平均單產2000公斤左右;向日葵種植面積 8.5萬畝,平均畝產165公斤左右。

農業是XX縣的支柱產業之一,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近年來,在上級業務主管單位的指導XX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爲指導,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爲指針,緊緊圍繞XX縣實際情況,加快培育主導產業和區域性特色產業的步伐,選擇馬鈴薯、向日葵、雜豆和甜菜產業作爲全縣突出發展的優勢產業,不失時機地推動這些主導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積極引導和扶持林西冷山製糖公司、馬鈴薯深加工產業、設施馬鈴薯、XX縣老三區牌雜糧豆等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通過實施農業產業化戰略和特色產業發展規劃,擴大了生產規模,加強了基地建設,提高了農業產業化整體和集約化生產水平,產業區域化生產格局基本形成,特色優勢日益凸現。總的來看,我縣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是健康的、卓有成效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

XX縣成立了產業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結合我縣實際,立足資源優勢,制定特色產業發展規劃,思路明確,佈局科學,工作力度明顯加大。根據農業發展定位和期限發展目標,我縣農業發展的功能區塊可劃分爲以下四塊:一是馬鈴薯高產高效示範區;二是甜菜高產高糖示範區;三是雜豆生產示範區;四是向日葵高產高效示範區。

2、產業佈局取得新突破,優勢特色產業帶初步形成

一是馬鈴薯高產高效示範基地建設,建設示範區3片,分別落實在統部鎮水泉村、碧流汰村和統布村,重點推廣脫毒優質種薯、合理密植、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化作業、節水灌溉、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高產高效配套技術,通過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和辛勤努力,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馬鈴薯的品種專用化、技術標準化、生產區域化、經營產業化,提升馬鈴薯的品牌,實現增產增收;二是甜菜高產高糖示範區,以糧油糖高產創建項目爲支柱,以冷山糖業爲市場依託,全面帶動甜菜高產高糖示範生產,大力發展甜菜生產特色產業。三是雜豆生產示範區,XX縣老三區牌雜糧響譽區內外,並直接供給中南海,而且於 2005年通過了無公害生產基地的認證,在新城子鎮和十二吐鄉建立雜豆生產示範區,大力發展雜糧豆產業,使雜糧豆產業成爲XX縣品牌的優勢產業之一。四是向日葵高產高效示範區,在向日葵全膜雙壟溝播及膜下滴灌項目的帶動輻射下,向日葵種植輻射到統部鎮、新林鎮、五十家子鎮和官地鎮4個鄉鎮,帶動周邊6.5 萬畝向日葵生產。推廣各類適用節本增效栽培技術3.6萬畝,包括地膜覆蓋栽培技術2萬畝,膜下滴灌技術1000畝,全膜覆蓋面積860畝,目標產量150 公斤/畝,平均畝產204.5公斤,發展前景可觀。

3、優勢特色產業已經成爲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直接和間接促進了農民增收。據調查,馬鈴薯主產區平均畝產2720.6公斤,1.2元/公斤,畝產值3264.72元,成本 730元/畝,畝純收入2534.72元,收益很高;甜菜高產高糖示範區平均畝產3.1噸,520元/噸,畝產值1612元,成本530元/畝,畝純收入 1082元;向日葵及雜豆實用新技術在高產高效示範區內的大面積推廣應用,顯著地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大大提高了示範區農業科技含量,促使示範區形成鮮明的主導技術,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科技支撐作用明顯,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有所提高,優勢特色農業普遍成爲新農村建設的示範區和現代農業的樣板基地。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總體目標

1、指導思想

以市場爲導向,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爲重點,以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爲目的,在穩定優勢特色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下,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傳統優勢產業,着力培育發展特色型和經濟型農業,進一步調大規模,調高檔次,調大市場,調活機制,推動全縣農業向優質特色、高效、發展,堅持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通過幾年的努力,基本建成現代農業發展的格局。

2、基本原則

堅持以市場爲導向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堅持重質量、講效益的原則,堅持以科技爲動力的原則,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爲目的的原則。

3、發展目標

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結構調整爲重點,產業化經營、項目化運作、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積極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開拓市場。以優質馬鈴薯、向日葵、甜菜種植和特色雜豆產業爲龍頭,培育扶持優質馬鈴薯、雜糧豆、甜菜、油葵等主導品種,形成規模化生產,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體系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積極開發市場,發展品牌農業,增強優勢農副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搞好農業項目招商。按照工業項目的運作方式,做好農業項目的規劃、可研、申批工作。

到20XX年,我縣在穩定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確保產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擴大特色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力爭馬鈴薯達到15萬畝,向日葵10萬畝,甜菜10萬畝,雜糧豆30萬畝,到2020年全縣優質專用馬鈴薯種植面積20萬畝,向日葵15萬畝,縣內甜菜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雜糧豆40萬畝,年平均培訓農民4.5萬人次,科技入戶率達90%以上,主要農作物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新品種應用率達到40%,種子精選加工率達100%。 積極促進科技進步,大力推廣優勢特色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防治、新品種引進等技術措施;積極構建農業信息網絡平臺,促進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大力扶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經紀人隊伍的發展,扶持發展規範化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100個,切實提高服務水平;繼續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認證力度,擴大品牌優勢,農產品商品率達85%,其中無公害產品達80%以上。全縣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的比重達到85%。使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 8000元大關。種植業結構和品種進一步優化。 特色農業進一步發展,產業化經營水平明顯提高。培育重點龍頭企業10個,帶動農戶20000戶,促進加工型、服務型、營銷型農業龍頭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產業化經營機制進一步健全,訂單農業、合同農業、產銷銜接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農業服務體系。 到2020年,我縣將基本形成現代化農業,達到六化標準,具體指標如下。

(1)農業基礎設施和裝備現代化。生產條件得到徹底改善,設施農業比重加大,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5%;三灌有效控制面積達到80%。

(2)農業科學技術現代化。建立起完善的農業科技引進、示範、推廣體系和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在農業生產上廣泛採用現代化農業技術。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0%;居領先水平的種養業良種普及率達到90%;實用農業技術普及率達到85%。

(3)農業生產經營產業化。實現農業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格局。

(4)農業管理水平現代化。農業和農村資源的生產要素實現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優化組合配置。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組織健全,實現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的全過程優質服務。

(5)資源環境優良化。合理利用和綜合開發土地、水利、林木等農業資源,建立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6)經濟收益高效化。土地投入產出比達到1∶3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

三、存在的問題

1、部分特色產業佈局分散,規模偏小

我縣部分特色產業仍以千家萬戶的小規模、分散式經營爲主,規模化程度只有25%左右,批量小、集中度低,管理粗放,使一些加工企業,因缺乏原料導致經濟效益低下,影響了發展的積極性。另外分散經營問題十分突出,不能實行統一的標準化和規範化操作,致使產量低,產品質量不高,經濟效益差。雜豆、向日葵等產業也存在諸如此類的問題。甜菜產業由於規模小,分散種植成本高,加之加工能力過剩,致使現有的龍頭加工企業原料嚴重不足,雙向影響加工和經濟效益。

2、龍頭企業不強,帶動力弱

隨着優勢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產量的逐年增長,縣內深加工龍頭企業少、加工轉化能力低、帶動力弱的問題日益凸現出來,嚴重製約了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一是缺少大型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層次低。由於加工業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落後,產品單一粗放、附加值低,深加工產品基本沒有開發,經濟效益偏低。優質糧、牧草等產業都存在類似的問題。二是龍頭企業少、加工能力弱。如甜菜只有冷山糖業獨領風騷,甜菜的加工轉化率低,影響了甜菜產業整體效益的增長。其他產業突出的龍頭企業也寥寥無幾,加工轉化能力有限。

3、市場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沒有完全穩定建立起來,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尚未形成

基地與農戶、基地與公司之間缺乏穩定長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因而未能實現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由於農企之間沒有形成穩定、長效的利益關係,農戶難以穩定地給加工企業提供優質專用原料,生產與加工、銷售與市場常常脫節,豐收的年份往往銷不出去,歉收的年份又使得各廠家爭相搶購原料。利益聯結機制的缺乏,致使購銷合同往往不能按約兌現,農民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嚴重影響了農戶、基地、公司之間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目標的實現。

4、產業鏈短,標準化生產不夠,最大經濟效益得不到實現

我縣馬鈴薯、雜豆、向日葵等產業處在粗加工初級階段,深加工還基本處於空白,沿用傳統粗放的生產手段,生產全過程技術落後,標準化技術的組裝配套不夠,不能實現優質生產、集約經營。

四、對策和建議

1、樹立大農業思想,用發展工業的理念來抓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注重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龍頭企業,有利於帶動和促進全縣優勢產業的整體發展。當前首要的是要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充分用好、用活優勢資源,走開放式發展的路子,積極引進國內外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營銷公司,享受自治區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通過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集中土地資源,投資興建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擴大規模生產,發展貿易和外向型農業,提高產業層次。我縣很多優勢農產品加工企業對外合作聯營已是大勢所趨,應當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打破封閉,積極吸引外部資本與管理儘快進入,建立聯合艦隊,也可以採取借船出海的辦法,依託縣外大型企業的品牌和市場優勢壯大自己,爭取能夠在全國優勢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的新一輪競爭中捷足先登,加快發展。

2、加強政策引導,從建立和創新機制上解決問題

一是要集成政策,扶優扶良,鼓勵先進。對發展突出的加工企業、流通企業和原料基地,給予以獎代補獎勵或貼息支持,促進產業做大做強,提升綜合效益 ,帶動產業擴張和升級。二是要整合資金,集中財力,解決發展資金短缺的矛盾。自治區的扶持資金要集中使用,避免撒胡椒麪,要補貼到技術服務、良種、農機等關鍵領域和核心環節,形成引領效果,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三是積極探索建立包括防範疫病和價格風險在內的農業風險基金和產業保險體制,構建產業發展的內在穩定器和緩衝臺。四是要支持和引導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進企業與基地的對接,形成企業+合作組織+農戶穩定的利益共同體,使市場主體都能獲得平均利潤,從而建立穩定合理的利益連接機制,加粗和延長產業鏈條。五是適度調控支農金融策略,制定鼓勵金融企業支農的優惠政策,加快農業和農村信用評級以及擔保機構等誠信體系建設,建立金融支農長效機制,引導金融資金有序流向農村和農業產業,解決農業產業資金不足的貧血問題。

3、做大做強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產業,擴大產業規模和效益

第一,重點發展、集中扶持產業集中度高、帶動力強的馬鈴薯、向日葵、甜菜和雜豆產業的經營,提高層次,使這四大產業成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帶動極產業。第二,積極支持和推動特色明顯、有潛力的其他特色產業發展,對這些產業要重點培育,積極扶持,規模生產,使這幾大產業成長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骨幹產業。

4、鼓勵和發展中介組織,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

要鼓勵和發展專業合作組織,發揮好中介組織連接農民與市場、企業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協調好彼此關係,形成企業與農民雙贏的格局,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規範市場秩序,優化市場環境,支持和引導龍頭企業和銷售大戶開闢市場。促進建立機制靈活、功能齊全、層次分明、體系完整、開放有序的各類市場,開闢產業發展的廣闊天地。各級幹部要學會跑項目、跑市場,爲企業和產業發展搭建平臺。要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市場營銷活動,注重培育、打造和保護XX縣知名品牌,大力拓展國內外市場,提高我縣優勢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佔有率,獲得較大的比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