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體的電阻教學反思

導體的電阻教學反思

導體的電阻教學反思

本課是高二物理《靜電場》這個單元的重要內容。本人通過科學探究式教學模式,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具體講,這節課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感到比較滿意。

一、教學程序的設計比較合理

本課的教學程序分爲11個教學環節

1、提出問題: 通過兩個學生以戲劇的形式模擬一名老農在市場上買導線的情景,最後由於商人與老農都沒有學過物理,對導線的選擇束手無策。所以老農請學過物理的同學們來幫助他。戲劇導入可以瞬間吸引同學們的眼球,讓同學們有馬上想學完這節課的興趣,並且最後老農請他們幫忙,可以增強學生的表現欲,有體現他們認同感的機會,營造相互競爭的氛圍。

2、作出猜想:根據初中學習過的滑動變阻器的知識,猜測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有關係,當然進行這個因素猜想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理論進行誘導。根據“生活中的導線一般是由鋁組成,爲什麼沒有用鐵造的導線呢?”的生活情景,可以自然而然地想到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有關。 由“大功率燈泡燈絲粗,在220V電壓下比較亮,而小功率燈泡燈絲細,比較暗”的生活經驗可猜測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有關。我在設計過程中,採用兩個生活情景,積累感性認識,有一個定性的瞭解,以便在得到科學結論時,產生心流體驗,將大腦中存在的錯誤認識糾正爲科學知識。

3、假設結果: 導體的電阻R與導體的長度L、導體的材料、導體的橫截面積S有關。這只是定性的描述,那麼具體的定量關係是怎麼樣的呢?這就必須要進行試驗,科學探究。

4、設計實驗方案:我將高二十班50人按照4人一小組進行分組(其中尖端小組、與進小組爲5人),讓小組根據實驗目的來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擬定試驗方法,選取實驗器材,進行試驗。這個環節是開放性的環節,各個小組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小組交流確定實驗方案。最後發現學生的思維非常開放,出現了四種實驗方案:直接用歐姆定律測電阻(用電壓表測電壓、電流表測電流)、根據串聯電路中電流相等測電壓與影響電阻因素的比值關係、根據並聯電路中電壓相等測電流與影響電阻因素的比值關係、自己設計儀器直接測電阻。科學實驗的關鍵是學生內化知識,並自然地生成知識。

5、進行實驗,記錄結果:記錄所測物理量與影響因素的相關數據,如以下表格(以根據串聯電路中電流相等測電壓與影響電阻因素的比值關係爲例)


電壓

材料

U1

U2

U3

U4

L,S(鎳鉻合金)





L,2S(鎳鉻合金)





2L,S(鎳鉻合金)





L,S(鐵絲)





6、分析數據:根據串聯電路中電流相等,則不同導體的電阻之比就等於所測電壓之比,再與導體影響因素L、S、的比值進行對比。在誤差範圍之內,可以取其較準確的值作爲科學結論。

7、表達交流觀點:每個組獨立得到結論後進行小組交流,每個小組可以講解自己的實驗方案與實驗結論,在交流過程中,別的小組要認真聽講,在聽講過程中分析講解小組的實驗是否合理、是否能改進。講解小組在給別人講解時,可以得到認同感、自信心。

8、誤差分析:誤差有系統誤差、偶然誤差兩種,可以去消除偶然誤差,儘可能地減小系統誤差。當然,就需要改進試驗方法,改進實驗儀器,小組合作密切。發現有個小組提出導體的電阻還與環境的溫度有關,因此我將溫度對導體電阻的影響進行了演示實驗,加強科學的嚴謹性。

9、通過例題一(題目略),鞏固電阻定律和歐姆定律。讓學生先演算,老師把學生做的情況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反饋,然後點評。

10、講評課本的例題,讓學生先思考,提問學生回答解題思路,老師再講評,並指出這就是串並聯電路的原理。老師進一步詳細講解串並聯電路的原理及應用。

11、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二、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恰當有效的整合

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其主體是課程,並不是所有學科、所有章節都適合用信息技術來整合,要選擇最有利於開展整合的章節內容來發揮整合的優勢,而本節課充分利用物理課件,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整合,充分體現了學科本位的特徵,又能有效地突破重點和難點。

三、運用探究式教學,培養探究能力

教師在整節課中,通過提出問題→猜想→實驗驗證→理論分析→例題鞏固,讓學生自己分析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因素的定量關係,推導導體的電阻定律,再通過分層次的問題設計,理解導體的電阻定律在現實中的運用。這一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教師着意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體現了新課標要求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

四、學生主體地位得到發揮

教師首先提出問題,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猜想,然後又創設一系列問題情景,啓發學生的思維,理論分析得出垂直

串聯電路中電流相等,電壓之比等於電阻之比,接着讓學生推導電阻與影響因素的比值和電阻定律,講解例題時讓學生充分思考,提問學生解題思路,讓學生演算,並把演算結果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反饋。無不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

課後認真反思,也有不太如意的地方。

一、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前面部分的內容花的時間過多,後面講電阻定律的應用時顯得太匆忙,有前緊後鬆的感覺。

二、課堂小結不僅侷限於知識點的小結,還要包含學法的小結,本人忽視了這一點。應該把這節課如何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作一小節,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思維。

雖然大的方向已經確定,但在改變過程中會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多與學生溝通,多思考,多問計於他人,我想,隨着一個一個問題的解決,成功一定會離你越來越近。對於這次實驗,既不能悲觀失望,也不能盲目樂觀,不論怎樣,我都會義無反顧地走下去,永不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