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樑衡

《夏》樑衡1

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個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長牆。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的長鳴。火紅的太陽烘烤着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着,撲打着遠處的山,天上的雲,撲打着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艦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着,飄過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麥香。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按繪畫的觀點,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着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時她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慢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

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人們的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你看田間那些揮鐮的農民,彎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麥子上場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們早起晚睡亦夠苦了,半夜醒來還要聽聽窗紙,可是起了風;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雲。麥子打完了,該鬆一口氣了,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他們的肩上挑着夏秋兩季。

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我卻要大聲地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

1984年6月

賞析:

首先從選材角度,樑衡先生就體現出了與衆不同之處,正如他在結尾處所說,“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的確,說起夏,大家第一反應基本都是毒辣的陽光、居高的溫度、暖溼的風和炎熱的空氣,總之很少有人會覺得夏季很美,會去欣賞夏的風景,而樑先生卻注意到了,他從自己獨到的角度,給我們呈現了夏天的魅力。

在樑衡先生作爲中央報紙的記者時,曾多年駐節在黃河流域,對黃河這條母親河以及流經的土地有着獨特的情感。《夏感》所描寫的夏天,正是北方那黃河流域的夏季。黃河流域代表了中華數千年的燦爛文明,在他的筆下,黃土地的夏天,令他熟悉,也令他感到美,《夏感》中的夏天,也因此有了更深層次的象徵意義和作者的感情寄託。

開篇形容夏天是“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貼切表現了夏天通常給我們的感受。而後的一段描寫十分精彩,“一鍋水”慢慢冒泡升騰之景,細草茂密如厚發,青煙凝如黛色長牆,優美的景色其實正是我們身邊的夏天,新奇的比喻卻更富有渲染力。蟬兒長鳴、太陽烘烤大地、麥浪、遠山、雲、車,一連串的意象透露出的色澤與氣勢,正是在告訴人們,夏天來了。

這一段描寫是爲了鋪墊接下來夏天的色彩的,但是單單欣賞這段文字,已經細緻的烘托了一個夏天前奏的氛圍,已經是一副迷人的景緻了,而接着對夏天特有的黃色的描寫,更爲生動。

“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這是一段有關夏天爲什麼是黃色的以及黃色的象徵意義的議論,通過寫春色之綠和秋色之赤,與夏天一樣,都象徵了一個季節的特色,而夏天在春秋之際,更具有“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意義,其象徵作用十分重要。而“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作者想表達的對夏天的讚美和熱愛。

寫完夏天之景,開始描寫夏天的人。與寫景時的詞彙豐富相比,描寫人物時顯得尤其簡單,揮、彎、流、割、打、聽、看、追肥、澆水??一系列的簡單動詞,卻很好地描繪了農民在夏季的忙碌與辛勤。

最後,作者才發表了自己的感慨,“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這一句又是在描寫夏天的農民,也表現了黃河流域的人是他所喜愛所讚賞的,愛一個地方,也連帶着愛上了那裏的人。樑衡先生也正是通過這樣一篇散文,抒發了自己對黃河流域的人和事的熱愛之情。

《夏》樑衡2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2.學習課文抓住特徵寫景的方法,感受文章語言的魅力。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強化誦讀,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抓住特徵寫景的方法,感受文章語言的魅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看畫面,你是否想到了一首詩?這首詩中描繪的正式盛夏的景物。你還學過哪些描繪了夏天景物的詩嗎?不是很多。你們喜歡夏天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作家樑衡先生的《夏》,在冬日回憶夏這一的季節,必然會有不同的感受。

二、預習檢查:你會讀嗎?你會寫嗎?(默在默寫本上)兩人上黑板

三、初讀感知:聽錄音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思考問題:

1.在作者眼中,夏天有什麼特點?(緊張 熱烈 急促)

2.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具體描寫夏天的?

3.(過渡)“一切景語皆情語”,文章表達了作者對夏天怎樣的感情?

—— 喜愛、讚美 “ 我卻要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

四、品讀夏天

(過渡)作家樑衡用多情的筆調、精美的語言,爲我們描繪了一幅莽莽秦川之夏的藝術畫卷。欣賞三幅“夏之景”。

1.第二段描繪了夏天哪些景物,分別從哪些感官角度描寫的?表現了夏天怎樣的特點

2.品讀第2段,劃出文中你認爲表現夏的特點最精彩的句子,試從詞語使用(動詞或形容詞)、提示:修辭手法角度品味佳句的方法。

賞析步驟①指出修辭類型

②分解 a.該修辭的總作用 b.賞析描寫對象的特點

c.作者表達的感情(深層含義)

示例:我喜歡“好象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 ”,因爲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由春到夏的醞釀過程。“沸騰”一詞讓人體會到夏天的熱烈。

下面就請同學們按照老師的示範品讀課文,圈畫出相關詞句,在空白處寫寫你喜歡的理由。

過渡:很多同學已經躍躍欲試了,下面請同學們來交流一下,相信在思維的碰撞中我們能擦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①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

比喻,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草生長的繁茂。表現了夏天蓬勃的生命力。

②“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長牆。”

比喻,直觀的表現了林帶的顏色由淺變深的過程突出了林木生長的繁茂,表現了夏天蓬勃的生命力。

③“火紅的太陽烘烤着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着,撲打着遠處的山,天上的雲,撲打着公路上的汽車,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艦船。”(賞析修辭、“烘烤”能否改爲“照射”)

修辭:比喻,把“麥浪撲打汽車”比喻成“海浪涌艦船”,形象地寫出麥子的多,氣勢雄壯,體現了“春天的靈秀之氣在夏天已釀成了磅礴之勢”

烘烤:突出夏天太陽照射下溫度高的特點。而“照射”是指光線射在物體上,不能表現出夏日的特點。

撲打、涌:描寫了田野裏麥浪翻滾的動態特徵,突出了麥子的多而旺盛。

④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着,飄過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麥子的香味。(多感官角度賞析)

“金色”從視覺角度寫,“熱風浮動”從觸覺角度寫,“熟透了的麥子的香味”從嗅覺角度寫,這句話從多種感覺角度傳達出夏的成熟和熱烈,充滿了對夏的讚美之情。

五、課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學會了找出文章中心句品讀文章的方法,學習了鑑賞語句的一般方法。讓我們在朗讀中再次感受夏之熱烈。

六、佈置作業:

仿寫第二段,描寫冬天之景,注意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300字左右。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複習上節課賞析的方法。今天我們繼續用學過的方法學習第三段夏天的色彩。

二、“夏之色”整體感知:

1.春、秋、夏三季的特點是什麼?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運用了什麼手法寫作的?

2.夏天時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文中扣住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哪些動詞來表現農作物蓬勃的生命力的?

三、賞析有表現力的語句

1、“田間那挑着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

“挑”讓讀者感覺到嫩壯棉苗的力量;“舉” 字讓讀者感到了高粱玉米搖頭晃腦的歡悅;“匍匐”讓讀者感受到瓜秧爬行延伸的樣子。三個動詞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農作物旺盛的生命力。

2、“這時她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慢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

品析: 這些農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來是比較抽象的,這裏用人的跑步衝刺來形容,化抽象爲形象。句中“不是……而是………”以及“細滋慢長”“蓬蓬勃發”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了夏天作物生長的蓬勃有力,能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四、朗讀品味

朗讀的最終目標——情感,而要讀出情感,需要注意重讀和節奏等。

1、解決重讀,給出了三個含修飾語的句子:

A、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

B、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

C、那朝天舉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

方法:讓學生自由讀,找出句子中的重讀詞語。

總結規律——突出景物特點的修飾語一般需要重讀。

2、其次是節奏,練習朗讀情感遞進的句子,同樣給出三個句子:

A、彎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B、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

C、那朝天舉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

方法:①自由讀,找出需要連讀的地方,學生在反覆練習之後,能找出每句最後的部分連讀可以讀出句子應有的力量和“火熱”的情感。

總結規律——連讀有時可突出情感。 快 慢……

聽讀錄音(找出相似的詞語和句子進行重讀及節奏的朗讀訓練:劃出重音和節奏的快慢,

過渡:中央電視臺的趙忠祥老師說:“朗讀時,要避免浮在表面上念字兒,還必須運用豐富的內心現象,也就是作品中所描繪的各種人物形象就在你面前,作品中所描繪景色也展現在你面前,作品中所描繪的情節發展也如同你親身經歷。”

五、感悟夏天的旋律

(過渡)從同學們的品讀中,我們對夏的景緻有了更深切的體悟。那麼,是誰點染了夏的色彩,是誰撥響了夏的旋律?對,是人(勞動者)

下面請同學自由朗讀第4段,思考:

1.夏天的人們處於怎樣的狀態?(人忙)你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如:“繃緊”、“快割,快割”、“快打,快打”、

請一位同學來讀,讀出緊張、急促的旋律。

連用四個“快”,突出了農活的繁忙和農民勞動的緊張。

2.作者寫夏,爲什麼還要寫夏天的人?

——夏天,雖然人們浸在苦澀的汗水裏,但那是在創造生命的價值。

3.讓我們帶着這種讚美之情齊讀文章的最後一句話。

(1)如何理解“黃金的夏季”?(屏幕出示問題)

(明確:金黃:指色彩。 黃金:既有金黃的色彩,還有金子般沉甸甸的分量和價值,突出夏的重要性)

(2)請同學們從第三段中找出直接表明夏的價值的句子。(或作者讚美夏天的原因)

明確: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

是啊,夏是一個承前啓後的季節,它承接着春的希望,蘊含着秋的成熟。如果沒有了夏日的勞動,春的希望便會落空,秋的喜悅也會成爲鏡花水月,只有有了夏日的苦澀汗水,才能迎來秋的碩果。這正是夏的價值所在。

所以,作者大聲讚美這個金色的世界,生命的旺季,就是在歌頌勞動,讚美勞動者,這就是作者對夏季的感情,夏季的感受。

(全班讀最後一句話。 重讀“卻”、“讚美”、“黃金”)

下面再讓我們一起用飽滿的熱情、集體朗誦《夏》的最後一段。(齊讀)

4.創意朗讀

學習瞭如何朗讀,下面我們就來展示自己精美並富有創意的朗讀吧!

師:同學們的朗讀聲情並茂、精彩紛呈,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火熱和生命的激情。

六、學以致用

樑衡說“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今天就讓我們來填補這個遺憾吧。樑衡眼中的夏是緊張、熱烈、急促的,我們同學們眼中也一定有自己獨特的夏天。

(投影:請以“夏天是 的。”開頭,自選畫面,寫出自己對夏天的獨特感受。)

示例:

1.夏天是喧鬧的。青蛙的歌聲一朵一朵開在寧靜的夏夜,和着浮動的稻花香,在鄉村的田野上升騰。

2.夏天是聖潔的。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微風中搖擺着挺拔的身姿,水面泛起點點漣漪,日光浮在水面上,如夢如幻,如詩如畫,令人如癡如醉。

七、課堂小結:

本文作者抓住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描繪了夏天金黃的大地上萬物蓬勃生長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夏天的喜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深情讚美。

八、寫作特點:1、修辭:比喻、擬人、2、動詞的運用 3、 各種感官的運用

九、佈置作業:

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

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

請你發揮想像,寫幾筆“夏之色”、“冬之色”。

七、教師寄語

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同學們也正是金子般的年齡,願你們在這人生的黃金季節,激情飛揚,英姿勃發,和着這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去抒寫輝煌的明天!奏出你生命的華章!

《夏》樑衡3

  《夏》

  樑衡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長牆,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卻換來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火紅的太陽烘烤着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着,撲打着遠處的山、天上的雲,撲打着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艦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熱風浮動着,飄過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麥子的香味。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按繪畫的觀點,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着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時她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慢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人們的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你看田間那些揮鐮的農民,彎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麥子上場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們早起晚睡亦夠苦了,半夜醒來還要聽聽窗紙,可是起了風;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雲。麥子打完了,該鬆一口氣了,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田間少閒月,五月人倍忙”,他們的肩上挑着夏秋兩季。

⑤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我卻要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

(選自樑衡散文集《復感與秋思》,有刪改)

閱讀題

1.通讀全文,說說作者筆下的“夏”有哪些特點?(2分)

2.作者描寫景物用詞貼切,請賞析下面句中加點的詞。(2分)

火紅的太陽烘烤着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着,撲打着遠處的山、天上的雲,撲打着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艦船。

3.文中說,“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分)

4.第③段中畫線的句子主耍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簡耍分析其表達效果。(3分)

5.正如作者所說,“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有閒情逸致的人”不喜歡夏天“緊張的旋律”。閱讀下面文段,說說該文段與《夏》一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3分)

夏夜

他靠紗窗望出去.滿天的星又密又忙,它們聲息全無,而看來只覺得天上熱鬧。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長成的女孩子,但見人已不羞縮,光明和輪廓都清新刻露,漸漸可烘襯夜景.小園草地裏的小蟲瑣瑣屑屑地在夜談。不知哪裏的蛙羣齊心協力地乾號,像聲浪給火煮得發沸。幾星螢火優遊來去,不像飛行,像在厚密的空氣裏漂浮,月光不到的陰黑處,一點螢火忽明,像夏夜的一隻微綠的小眼晴。

(節選自錢鍾書《圍城》)

答案:

1、(2分)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 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

2、 (2分)“撲打”寫出麥浪翻滾的氣勢;“涌”描寫麥浪翻滾的動態情景,準確生動。(意思相近即可)

3、 (2分)夏天的農民是忙碌而辛勞的。他們既要忙於收割,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他們的肩上挑着夏秋兩季。所以說,夏,“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意思相近即可)

4、(3分)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棉苗、高粱、玉米、瓜秧“旺盛的活力”,表現出夏天蓬勃的生機。(2分)(後一問意思相近即可)

5、(3分)《夏》文作者借“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意在讚美在夏天辛勤勞動、爲社會創造財富的勞動人民;(2分)《夏夜》則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作者對寧靜且充滿活力的夏夜的喜愛與讚美之情。(1分)(意思相近即可)

《夏》樑衡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感受夏天的特點,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色寫景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體會景物的特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語

古人云:“春遊芳草地,夏賞碧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四季景色美不勝收,從前面我們閱讀過的三篇美文就可以體會到這一點。今天,在這金黃的秋季,讓我們再次領悟夏日帶給我們的獨特感受,學習閱讀樑衡先生的佳作《夏》。

或:

在朱自清的筆下,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在老舍的筆下,我們體會到了濟南冬天的溫晴。那麼從樑衡的筆下,我們可以領略到夏的什麼特徵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當代作家樑衡寫的一篇散文《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讀課文。

要求:1、朗讀文章時,同學們要在腦海裏想象畫面,朗讀時要讀準字音,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課件展示)

2、思考:作者樑衡筆下的夏具有哪些特點?(緊張、熱烈、急促)你從哪些畫面中讀出了夏天的這些特點?作者表達了對夏日怎樣的感情?

萬物蓬勃生長太陽烘烤麥浪翻滾熱風浮動暑氣蒸騰農民辛勤勞作

(活動方式:朗讀———思考————交流———評價。)

教師小結:這篇散文用生動形象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寫出了夏日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表達了對夏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6.板書。

景美人勤

(熱愛)(讚美)

(緊張、熱烈、急促)

三、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喜歡的語段或句子,畫出關鍵字詞,寫出旁批評點。(可小組合作)在朗讀中感悟,深入體會。

(師生互動,與文本對話,交流展示。)

2.教師示例。

作者爲什麼把夏日比喻成“爐子上的一鍋水……沸騰一樣”?從那些語句可看出夏的沸騰?(結合課後第一題)

明確: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意思是夏天的特徵已經非常鮮明。課文第二段裏的主要內容就是描寫這“沸騰”的景象。有直接描寫,有間接描寫。

3.結合語境體會,如“烘烤”、“涌”二詞的妙用。

(學生結合課後二題自主合作分析。)

明確:“烘烤”能讓人感到太陽溫度特別高。“涌”是指水或雲氣冒出來,描寫了田野裏麥浪翻滾的一種動態情景,準確形象。

四、拓展延伸

請學生說出自己對夏日的獨特感受

(生生交流。)

五、小結

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通過認真研讀、品味,我們感悟到了作者對夏充滿了喜愛和讚美之情。同學們正處在這樣的一個人生黃金季節,應激情飛揚,在緊張、熱烈、急促的青春旋律中,開創未來美好的明天。

六、作業

對本單元“多彩四季”內容進行整合訓練。

【資料寶藏】

1.描寫夏天的古詩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宋陸游《初夏絕句》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宋辛棄疾《西江月》

2..《夏之絕句》(簡媜)

春天,像一篇舉制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已有許久,未曾去關心蟬聲。耳朵忙着聽車聲,聽綜藝節目的敲打聲,聽售票小姐不耐煩的聲音,聽朋友的附在耳朵旁,低低嘶啞的祕密聲……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爲我聽不見蟬聲。

於是,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並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學史課的時候,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突然叫了起來,把我嚇了一跳。我提筆的手勢擱淺在空中,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到的一卷聲音!多驚訝!把我整個心思都吸進去,就像鐵沙衝向磁鐵一樣。但當我摒棄凝神正聽的起勁的時候,又突然,不約而同的.全都住了嘴,這蟬,又嚇我一跳!就像一條繩子,蟬聲把我的心捆的緊緊的,突然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鬆了綁,於是我的心就毫無準備的散了開來,如奮力越向天空的浪頭,不小心跌進沙灘。

夏天什麼時候跨進了門檻我竟然不知道!?

是一扇有樹葉的窗,圓圓扁扁的小葉子像門簾上的花鳥畫,當然更活潑些。風一潑過來,它們就“刷”的一聲晃盪起來,我似乎還聽見嘻嘻哈哈的笑聲,多像一羣小頑童在比賽盪鞦韆!風是幕後工作者,負責把它們推向天空,而蟬是拉拉隊,在枝頭努力叫鬧。沒有裁判。

我不禁想起同年,我的小童年。因爲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錄音帶,讓我把同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

首先撿到的是蟬聲。

那時,最興奮的事不是聽蟬而是捉蟬。小孩子們總喜歡把令他好奇的東西都一一放到手掌中賞玩一番,我也不例外。念小學時,上課分上下午班,這時一二年級小朋友纔有的優待,可見我那時還小。上學時有四條路可以走,其中一條沿着河,岸邊高樹濃蔭,常常遮掉大半個天空。雖然附近也有田園農舍,可是人跡罕至,對我們而言,真是又遠又幽深,讓人覺得怕怕的。然而,一星期總有好多趟,是從那兒經過的,尤其是夏天。輪到下午班的時候,我們總會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條路,沒有別的目的,只爲了捉蟬。

你能想象一羣小學生,穿卡其短褲,戴着黃色小帽子,或吊帶褶裙,乖乖地把“碗公帽”的鬆緊帶貼在臉沿的一羣小男生小女生,書包擱在路邊,也不怕掉進河裏,也不怕鉤破衣服,更不怕破皮流血,就一腳上一腳下地直往樹裏鑽的那副猛勁嗎?之因爲樹上有蟬。蟬聲是一陣襲人的浪,不小心掉進了孩子的心湖,於是湖心拋出千萬條繩子,要逮捕那陣浪。“抓到了!抓到了!”有人在樹上喊。下面的人趕快打開火柴盒把蟬關了進去。不敢多看一眼,怕它飛走了!那種緊張就像天方夜譚裏,那個漁夫用計把巨魔騙進古壇之後,趕忙封好符咒不敢去碰它一般。可是,那輕紗般的薄翼卻已在小孩們的兩顆太陽中,留下了一季的閃耀。

到了教室,大家互相炫耀鉛筆盒裏的小動物——蟬、天牛、金龜子。有的用蟬換天牛,有的用金龜子換蟬。大家互相交換也互相贈送,有的乞求幾片葉子,喂他鉛筆盒或火柴盒裏的小寶貝。那時候打開鉛筆盒就像打開保險箱一般小心,心裏癢癢的時候,也只敢湊一雙眼睛開一個小縫去瞄幾眼。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前面呱啦呱啦的講,我們兩眼瞪着前面,兩之手卻在抽屜裏翻玩着“聚寶盆”,耳朵專心的聽着金龜子在鉛筆盒裏拍翅的聲音,愈聽愈心花怒放,禁不住打開個縫,把指頭伸進去按一按金龜子,叫它安靜些,或是摸一摸斂着翅膀的蟬,也拉一拉天牛的一隊長角,看是不是又多長一節?不過,偶爾不小心,會被天牛咬了一口,它大概頗不喜歡那長長的扁扁的被戳的滿是小洞的鉛筆盒吧!

整個夏季,我們都興高采烈地強迫蟬從枝頭搬家到鉛筆盒裏來,但是鉛筆盒卻從來不會變成音樂盒,蟬依然在河邊高高的樹上叫。整個夏季,蟬聲也沒少了中音或低音,依舊是完美無缺的聲音。

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

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聲,有雷聲,有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有一首絕句。

絕句該吟該誦,以優美的音色,明朗的節律,吟誦着一首絕句,這絕句不再唐詩選,不在宋詞集,不是王維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蟬對季節的感觸,是它們對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寫成的一首抒情詩。詩中自有其生命情調,有點近乎自然詩派的樸質,又有些曠遠飄逸,更多的時候,尤其當它們不約而同的收住聲時,我覺得它們胸臆之中,似乎有好多豪情悲壯的故事要講。也許,是一首抒情的邊塞詩。

晨間聽蟬,想其高潔。蟬聲是有翅族的隱士吧!高據樹梢,餐風露宿,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這透明澄淨起來,有一中“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蟬亦是蟬。

午後也有蟬,但喧囂了點。像一羣吟遊詩人,不期然的相距在樹陰下,閒散的歇着它們的腳。拉拉雜雜的,它們談天探詢,問候季節,倒沒有人想作詩,於是浪聲陣陣,缺乏韻律也沒有押韻,他們也交換流浪的方向,但並不熱心,因爲“流浪”其實並沒有方向。

我喜歡在黃昏一面聽蟬聲一面散步。走進蟬聲的世界裏,正如欣賞一場音樂演唱會一般,如果懂得去聽的話。有時候我們抱怨世界越來越醜了,現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實在一灘濁流之中,何嘗沒有一潭清泉?在機器聲交織的音圖裏,也有所謂的“天籟”。我們只是太忙罷了,忙得與美的事物擦身而過都不知不覺。也太專注於自己,生活的鏡頭只攝取自我喜怒哀樂的大特寫,其他種種,都是一派模糊的背景。如果能後退一步看看四周,也許我們會發覺整個圖案都變了。變的不是圖案本身,而是我們的視野。所以,偶爾放慢腳步,讓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瀏覽一番,我們將恍然大悟;世界還是時時在裝扮着自己的。而有什麼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聽聽親朋好友的傾訴,這時我們常有的經驗。聆聽萬物的傾訴,對我們而言,亦非難事。

《夏》樑衡5

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個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爐子上的一鍋冷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了一樣,山坡上的芊芊細草漸漸滋成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一堵黛色長牆。輕飛曼舞的蜂蝶不多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火紅的太陽烘烤着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着,撲打着遠處的山、天上的雲,撲打着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擁着一艘艘的艦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着,飄過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麥香。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按繪畫的觀點,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時它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漫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

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人們的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你看田間那些揮鐮的農民,彎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麥子上場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們早起晚睡亦夠苦了,半夜醒來還要聽聽窗紙,可是起風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雲。麥子打完,該鬆一口氣了,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他們的肩上挑着夏秋兩季。

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我卻想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

1.依次填入文中括號處的一組詞語,恰當的是( )

A.垂直 頂着 悄然生長

B.長着 結着 默默前行

C.挑着 舉着 匍匐前進

D.舞着 搖着 歡樂行進

2.第一段劃線的句子用了比喻:

(1) 比喻的本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用此比喻的意圖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最後一段寫到“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後一段寫到夏季“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結尾處又“想大聲讚美……黃金的夏季”

(1) 兩者是否矛盾?請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爲什麼要讚美夏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觀全文,選出不屬於作者所體會到的“夏感”的兩項:()

A.“充滿夏天的是一個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

B.“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

C.“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

D.“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天地間升騰。”E、“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

6.下列對文章的分析鑑賞,正確的三項是:( )

A. 第二段從“你看”以下部分,作者用擬人手法描繪了夏日田野的磅礴氣勢。

B. 第二段作者明寫繪畫用色的道理,暗寓了對精力旺盛的中年人的讚美。

C. 第三段由景及人,通過寫農民的勤勞忙碌來抒寫夏感,表明人是夏天勃勃生機的真正力量源泉。

D. 第四段結束既再次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又與文章開頭照應。

E. 這篇託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主要通過田野景象和虛擬的場面描寫並輔以議論來抒發情感。

參考答案:

1.C

2.(1)比喻的本體是:麥浪翻滾着,撲打着遠處的山,天上的雲,撲打着公路上的氣體。

(2)比喻的意圖是:爲了說明春天的靈秀之氣在夏天已釀成了磅白礴之氣

3.作用:襯托以夏寫的少,從而突出作者對夏的喜愛,讚美。

4.(1)不矛盾。前者猜度歷代文人的想法,後者表達自己的感情。

(2)夏季是春華秋實之間,收穫之已有希望還未盡的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意對即可)

5.BC

6.ACD

《夏》樑衡6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感知夏的旋律。

2、賞析鏡頭,品味夏的風采。

3、積累語句,繪寫夏的詩篇。

一、導入新課

導語:經歷了今夏的酷暑,我們不禁會生出“寧過三冬,不過一夏”的感慨。炎炎夏日,總讓人們汗水津津,厚重的熱浪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在衆多人的印象中,夏天是四季中最讓人難熬的季節。然而,作家樑衡卻要大聲讚美這黃金的季節,它會讓你對夏天又一個新的認識。現在,我們打開課本,一起學習被稱爲是當代散文中一篇難得的精品的《夏》。

(出示課題、學習目標)

二、預習展示

1、介紹作者

(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樑衡:山西霍縣人。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歷任《內蒙古日報》記者、《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中國記協常務理事、《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主要從事散文創作、散文理論研究。作品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1996年在《佛山文藝》發表的散文《忽又重聽“走西口”》獲《美文》《文學自由談》《佛山文藝》三家聯合舉辦的“心繫中華”散文徵文優秀獎。有散文三篇(《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和《夏感》)入選中學教材。主要著作有《新聞三部曲》(3卷)、《數理化通俗演義》(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傑鬼雄》。

2、學情檢查

注音:磅礴黛色匍匐芊芊澹澹迸發

寫字:主宰苦澀輕飛曼舞閒情逸致

三、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感知夏的旋律。(播放朗讀視頻)

★要求聽讀跟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聽讀跟讀課文,要注意朗讀的語音、語速、語調、節奏、重音與情感)

1、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點?

2、爲了體現夏天的旋律,作者先後寫了什麼內容?

3、本文突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緊張、熱烈、急促

(2)景:細草、林帶、蟬兒、麥浪、太陽、熱風、棉苗、高粱、瓜秧(萬物勃發)

人:割麥打麥、追肥澆水(農民辛勞)

(3)熱愛、讚美

討論交流後形成板書(出示板書)

[教師歸納點評]

這是緊張、熱烈、急促的夏天,萬物蓬勃生長,農民辛勤勞作。這是黃土地的夏天。樑衡曾作爲《光明日報》記者駐紮山西九年,他對腳下的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對這“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有着多麼獨到的感受啊!

四、品味探究

1、賞析鏡頭,品味夏的風采。

過渡:樑衡作爲一名資深記者,他的散文作品中體現了極強的鏡頭感。下面我們就隨着鏡頭,一起去品味夏的風采。

這些鏡頭或是寥寥幾個畫面,就勾勒出夏景的宏觀;或是縱目遠眺廣袤的原野,呈現出一種磅礴之勢;又或是細筆描繪,將一個一個機趣盎然的大特寫躍入我們的眼簾;或是用白描點染出勞動者的勤勞質樸。請同學們再次朗讀課文,按照宏觀勾勒、縱目遠眺、細筆描繪、白描點染這四個鏡頭的分類,找出相關語段,品味每個鏡頭抓住那些景象,寫出了夏哪方面的風采。

★先自由誦讀,可只找一處最喜歡的鏡頭品讀,也可找多處或全部品讀。朗讀文段要大聲,要有“磅礴之勢”,傾吐“升騰”之氣,表達出“我卻要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的情調、語調,讀出樑衡散文語言的剛性氣質、男性風格。接下來,學習小組的同學要通力合作,交流品讀的體會。最後在全體同學前展示。分析: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相機補充分析。

鏡頭一:宏觀勾勒

●新鮮的活脫脫的“密密厚發”的擬人,巧妙精當的“黛色長牆”的詞彙選擇,加上畫外音樂——————蟬悠悠溢出樹間的聲聲長鳴,勾勒出夏的熱烈厚重。

鏡頭二:縱目遠眺

●太陽烘烤,麥浪翻滾,麥香吹送,色香諧和,無不昭示着夏的豐腴飽滿。

鏡頭三:細筆描繪

●棉苗挑葉,高粱玉米舉着喇叭筒,高奏勃發的凱歌,瓜秧匍匐前進,一派活力迸濺的蓬勃。

鏡頭四:白描點染

●農民揮鐮,彎腰,流汗;追肥、澆水;外化的心理鏡頭:快打、快割;早起晚睡,聽風看雲的辛勞,律動着夏的緊張急促。

2、探究疑點,感悟比較之美

過渡:我們通過賞析鏡頭,充分領略到了夏的風采——熱烈厚重、豐腴飽滿、活力蓬勃、緊張急促,那還有必要牽涉到春、秋的景物嗎?

討論後明確:夏處於“春華秋實”之間,割不斷與春秋的聯繫;爲了充分表現夏的個性,多借助比較:2節春夏景物的比較爲了突出夏的熱烈;3節色彩的比較,讓人領會到夏是“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5節的對比,突出夏的緊張、繁忙,讓人想起勞動者的辛苦付出。

五、積累活用

積累語句,繪寫夏的詩篇

過渡:樑衡的《夏》,全文只有六百六十六字,是一篇短文。他憑藉這爲數不多的文字,構築起如此精美的世界。這些精妙、充滿畫意的文字,一定會激起我們的詩情。讓我們一起爲夏寫詩。

★要求從課文中擷取一些詞語,加上自己的思考寫成一首詩。

示例:夏,是金黃色的∕你看那火紅的太陽∕你瞧那翻滾的麥浪∕你聞那誘人的香味∕承載着收穫的希望。

分析:這首詩第一句先寫夏的特點,我們還可以說夏是什麼?接下來要具體描寫夏景,關鍵詞句要來自課文,景物要與特點相吻合;最後一句總結全詩,點出主旨。要求同學們根據自己對課文的領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利用課上積累的一些美詞佳句,練習寫詩。(4分鐘)

供參考的小詩:

夏,是熱烈的∕你看那密密的厚發∕你瞧那黛色的長牆∕你聽那夏蟬的長鳴∕積蓄成磅礴的氣勢。

夏,是蓬勃的∕你看那挑着綠葉的棉苗∕你瞧那匍匐前進的的瓜秧∕你摸那舉着喇叭筒的高粱∕托起金秋的臂膀。

夏,是急促的∕你看那彎腰揮鐮的農民∕你瞧那澆水施肥的的身影∕你聽那“快打快割”的催促∕換來黃金的季節。

六、課堂小結

結語: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同學們也正是金子般的年齡,願你們在這人生的黃金季節,激情飛揚,英姿勃發,和着這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去抒寫輝煌的明天!奏出你們生命的華章!

七、課堂檢測

1、文中說,“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比較閱讀:正如作者所說,“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有閒情逸致的人”不喜歡夏天“緊張的旋律”。閱讀下面這首詩,說說與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參考答案:

1、夏天的農民是忙碌而辛勞的。他們既要忙於收割,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他們的肩上挑着夏秋兩季。所以說,夏,“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

2、這首唐詩描繪了一幅情調清和的夏日圖畫,表現詩人悠閒自在的閒適情趣、而課文抒發的是對夏天充滿“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的讚美,和對那些在夏日裏分外繁忙的農人的謳歌,表達作者對這種充滿激情火熱生活的嚮往。

八、課後作業

以《我眼中的夏》或者《家鄉的夏天》爲題,寫一段100字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