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說課稿

《過秦論》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過秦論》。

《過秦論》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語文必修5本書共有文言文單元5個,17篇文章。涉及了5個方面的文章類型:古代記敘散文、山水遊記散文、議論性散文、人物傳記和古代抒情散文。《過秦論》屬於古代議論性散文,是必修三第十課。

編者在選取這些文章的時候,目的是聆聽其中的濟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襟抱與睿智,體會傳統文化思想精華的寶貴。閱讀着這些智慧的篇章,還可以借鑑古人議論的藝術,學會清晰有力地表達思想和見解。

閱讀時要多琢磨文章立論的方法,注意其嚴密周詳的論證邏輯,以及由此產生的說服力量。同時應當有點質疑問難的精神,膽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從而提高思考能力和議論能力。

(二)教材目標及確定依據

根據課程標準,圍繞“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標要求確立三維目標:

1、歸納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結構層次,探究文中“敘”與“論”的關係,體會本課敘事時極力鋪張渲染,議論時使用對比論證的寫作特點,學習事實論證、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

3、析本文的語言特點:多重排比、誇張、對偶、對比、同義疊句的運用,使文章顯得氣勢非凡,而又深刻。

4、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瞭解借古諷今、實施仁政的意義

(設計依據: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古代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並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欣賞古代歷史散文的能力,養成思辨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理解文章結構層次及寫作意圖,賞析本文的語言特點。3、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

(設計依據:從學生文言知識薄弱的現狀出發,與高考中文言知識比重比較大相結合,主要爲學生閱讀其它的文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能力)

二、說學法

(一)學情分析

從編者編書的意圖來看,重在對文章的分析鑑賞。但就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掃清課本中的文字障礙,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積累文言詞句知識,夯實基礎應是首要任務。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能力,針對這一現狀,我們着眼於文學與歷史相融合,或借文釋史,或者借史釋文,把語文與歷史兩科結合起來。本文就是着眼於學生的實際現狀,立足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歷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語文課本中所涉及的作品爲基礎,來說說如何幫助學生實現文史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衆所周知,魯迅先生之所以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來評價司馬遷的《史記》,是因爲司馬遷的《史記》把歷史與文學很好地融合了起來,給我們創造了獨一無二的邊緣藝術境界。我們把司馬遷的文章既可以當作歷史著作來讀,又可以當作文學作品來讀。讀史,使我們在形象、具體的文學氛圍裏感受到了歷史的蒼涼與悽美;讀文,又使我們在抽象、概括的歷史王國裏感受到了文學的嚴肅與深沉。這種二元化的收穫,不正是未來的教育趨勢嗎?所以,歷史教學理應融入文學、哲學、美學等多元因素,使歷史成爲一個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學科,使學生在文學的形象中認識歷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二)學法指導及選擇的依據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A、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B、參照註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C、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

三、說教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應變是教學藝術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所謂應變,就是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授課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處置措施。因此,教師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徵,我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1、學生誦讀、教師範讀,整體感知的教學方法。

2、語言、動作,形象激情的教學方法。

3、點撥詞句方面的一些知識,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教學方法。

選擇以上教法的依據:語文教學應重視整體教學,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要做到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並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詞句、結構內容以及語氣語感,爲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矗據此,我在教學本課時主要採用誦讀的方法,使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同時通過個性化語言以及動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來輔助教學,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句。

四、說教學過程

(一)歷史知識導入新課

(課前請學生複習戰國時期的歷史知識)

請學生到黑板上畫戰國末期的形式地圖,再請學生講述秦滅六國的過程。

讓學生思考秦何以滅掉六國?秦國國力的強大。

但是我們又知道,秦國是中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短(16年)的王朝,這又是爲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賈誼的《過秦論》,看看賈誼的見解。

(二)第一步:翻譯理解。

我設計兩個環節。

一是讓學生粗讀原文,藉助工具書和書下注釋翻譯大意,重點完成三個內容:依據文脈推斷不懂的詞義,點出重點的實詞,框出通假字並歸納規律;

二是讓學生細讀原文,進一步落實字句的翻譯,主要完成兩個任務:實詞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規律總結。兩個環節是由簡入難的過程。

本文篇幅較長,並且有一字句不易理解,因而對高一學生來說完全讀懂內容有一些困難。這樣的話,老師就要做好引導工作,把一些難點,或是出現詞類活用比較多,局勢比較特殊的句子,老師可以先給學生畫出來,存疑,或是與同學們一起討論解決。對那些不易懂的字詞就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提供的語境、前後涉及的情節加以推測、判斷,以培養學生依據文脈推斷詞義的好方法。要求學生點出重點實詞、框出通假字,主要是爲幫助學生積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見的一詞多義、異讀現象、古今異義和通假現象的詞語,並進一步得出規律,指導今後的文言文學習。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譯中難度較大,也是本文教學的兩大難點。要求學生標出有活用現象的字和劃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於兩點考慮:

1、積累一定數量的第一手例句;

2、引導學生加以分類,找出每類的相同特徵,並抽取出來形成規律性的東西,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能由學會一個到會學多個。

翻譯過程中注重指導學生養成用符號法表示重點字句的好習慣,如點、框、圈、劃線等符號應約定一致,便於突出翻譯中的重點、難點及複習。

我的提示着重歸納了實詞“制”“亡”“遺”“利”等,名詞活用、形容詞活用、使動用法,被動句、狀語後置句。

(三)第二步:梳理文章結構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之上,讓學生縱觀全文,梳理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4)秦王朝的興亡過程。分爲四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全過程從孝公即位到子嬰降漢止,長達154年。

第二部分(5)闡述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得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中心論點。

學習時要主要作者是按秦王朝的崛起、擴張、滅亡的時間順序,藉助歷史事實,逐層推進,最終以顛撲不破的論辯,水到渠成的點出主題。

(四)第三步:合作探討

1、九國的強大是從哪些地方便顯出來的?這些內容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

2、作者先用哪些話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實質?對外政策和對內政策分別是什麼?3、作者從幾個方面突出陳涉其人的?突出了他什麼特點?這樣強調的作用是什麼?把握住了這三個問題的探討,就抓住了文章論證的方法:對比論證。

對於上述問題,答案在袁文中基本都會找到,難度不大。老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列表的形式,可以從出身、才能、兵力、助手、武器等方面進行比較。從而學會總結比較的閱讀方法。

(五)第四步:寫作特色的探究1、本文用了大量的篇幅敘事,又在敘事的基礎上明理,你認爲本文的敘事有何特點?他是如何在敘事的基礎上做出論斷的?

明確:概括地說,本文善於敘事,精於論斷。具體地說,本文敘事具有兩大特點:其一是作者對秦由盛而衰、從攻到守、有盛到衰的敘述運用了“線”“點”結合法。所謂“線”就是指作者抓住了一條縱線,即從秦孝公到秦始皇期待君王分爲四個階段敘事,勾勒出了整個歷史階段發展的輪廓;所謂“點”,是指特定時間內的某一點,作者用濃墨重彩加以鋪陳發揮。這樣脈絡清晰,要點突出。其二是作者善於概括事實,善於從大的總的方面把握事實。在寫到秦的守勢時,突出寫了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概括而簡明。

敘事是說理的基礎,要寫好說理文,還要依據事實立論;斷,是從大量可辯駁的事實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2、提問:賈誼是漢初最富辭彩的散文大家,而作爲其代表作的《過秦論》,一定能體現賈誼作品的語言特色,從文章浩浩如江河,沛然而下的氣勢裏,你認爲本文最突出的語言特色是什麼?

本文大量的使用了對偶句、排比句,形成一種自然流暢、明快而又錯落有致的的抒情節奏。全文對偶排比處佔2/3以上,卻毫不給人堆砌之感。

五、作業佈置

1、背誦文章的第三段:(在理解的基礎上及時背誦,提高記憶效率)

2、熟讀全文,理解文意,試着背誦文章的.後兩段。

(加強課後的複習和課前的預習,提高課堂效率,紮實文言知識)

六、板書設計

略。

《過秦論》說課稿2

1、知識目標: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

2.能力目標:學習課文從史實對比中引出結論的寫作方法;理解課文中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3、情感目標:瞭解作者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張在當時條件下的進步意義及其歷史侷限。

本文文質兼美,可讀性很強,應加強誦讀訓練;本文的結構很特別,要注意文章的結構。

[背景知識互動] 知識積累

一、寫作背景

春秋以來,戰亂頻仍,加之秦統一後的暴政、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社會經濟遭受了五百年來的特大破壞。農民大量流亡異鄉,不得耕作;還有些爲生計所迫,賣妻鬻子或自賣爲奴。戰亂使人口銳減,商業蕭條。奸商囤積居奇,物價昂貴,米一石值萬錢,馬一匹達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人民很需要休養生息。針對這種現實,爲鞏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漢”,主張施行仁政,“與民休息”。

二、作家作品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家,最早的漢賦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衆著稱。20多歲時漢文帝召爲博士,不久提升爲太中大夫。後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議,觸犯權貴,被謫爲長沙王太傅。四年後被召回,爲文帝寵子樑懷王太傅。死時僅33歲。他的政論散文《過秦論》《陳政事疏》(也稱《治安策》)《論積貯疏》等,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治家的遠見卓識、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改革現實的堅決態度。 解題

《過秦論》分上、中、下三篇。全文詳盡地分析了秦國所以能削平六國及其迅速滅亡的原因,目的是給漢文帝進行政治改革時提供借鑑。本文的重點是在於論述秦統一天下之後,導致滅亡的過失,因此篇名《過秦論》。

識記要點

賈誼,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家,最早的漢賦作家之一。重要著作政論散文《過秦論》《陳政事疏》《論積貯疏》。

[教材優化全析] 整合感悟

一、內容詳解

結構網絡

本文先敘史實後作分析,據此,全文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敘述秦王朝的興亡過程。全過程從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嬰降漢(前207年)止,長達154年,分爲四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1.秦王朝勢力的崛起(第1段)。這是秦孝公時的事。在戰國初期,萬乘之國共有七個,秦居其一,實力與其餘六國相等,它的進一步強大自孝公開始。文章先敘秦的地理優勢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敘在商鞅輔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國策(立法度、耕戰、連衡)和取得的成果。秦孝公在位24年(前361至前338年),其間商鞅專秦柄約爲15年,可見這個時期不長。又,“連衡”一句爲虛筆,“連衡”首倡者是張儀,而張儀相秦始於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後十年的事。

2.秦王朝勢力的進一步擴展(第2段)。這個時期長達90年,包括秦孝公之後始皇之前的五位國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後兩位“享國之日淺”,一筆帶過;主要說前三朝87年間事。用高度概括的語言,將本時期內紛紜複雜的鬥爭情況集中到兩個方面:一是按四個方位分寫秦領土日益擴大的情形,表現它的勢力空前增長;二是寫諸侯約從反秦以及鬥爭的失敗,反襯秦人困諸侯之易,說明它是不可戰勝的。這是爲下段蓄勢,表明由秦來統一全國已成定局。

多重排比,氣氛熱烈。辭賦中往往鋪錦列繡,排紅疊翠,排比句如鱗次櫛比。可是因爲句式少變,致使文字板滯僵直。《過秦論》則變化其用,以多組排句複合,從而猶如繁弦急管般熱烈,增強了藝術效果。寫“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先以“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個相同的主謂結構的句式排比,顯示“合從締交”的廣。接着以“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三個相同的聯合結構的詞組排比,顯示上述四君子的謀略才幹。再以“……中山之衆”,“……杜赫之屬爲之謀”,“……樂毅之徒通其意”,“……趙奢之倫制其兵”四個基本相同的帶有長串定語的主語以及相同謂語形式的句子,顯示“天下之士”合從締交,戮力攻秦的力量。最後更以“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強國請伏,弱國入朝”八個結構異同交錯的四言句,顯示秦乘勝前進奪天下,摧枯拉朽攻諸侯的聲勢。排比句式使文章氣勢奔放,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機械呆板了,將多種句式的排比句組合起來,則整齊與參差結合,相爲映照,文章便張弛有致、氣韻流轉了。作者爲了集中排比,以“秦無亡矢遺鏃之費”的對比條件,着力渲染,且有言過其實之弊。據《史記六國表》載,周慎靚王三年(前318)有“五國共擊秦,不勝而還”之事,並沒有“九國之師”齊出動的情況。作者簡單概括了戰國時代所有的人才,且加以排比,突出了聲勢浩大的氣氛,和秦日後的崩潰作了鮮明對比。《過秦論》中多用排比,而句式多變,組合有異,這也是本文格高調響的一個原因

3.秦始皇統一全國(第3段)。這個時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秦始皇不僅消滅了各國諸侯,而且繼續擴大版圖,創建了史無前例的大帝國。這意味着秦從此轉入守勢,所以下文接着說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關中之固,金城千里”來確保“子孫帝王萬世之業”。這段文字義正詞嚴,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無道,爲本文結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張本。

第3段寫秦始皇:野心與實力,兼而寫之。但第3段與第2段還不一樣。第2段是用正反對比手法兩面寫,第3段卻全從正面寫,把秦始皇的實力和野心描繪得淋漓盡致,愈寫愈足,愈寫愈神氣。甚至到了第4段開頭處,還要找補兩句:“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吳闓生夾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這就像給皮球或車輪打氣,打到最大限度,再加上兩下,自然球胎或輪胎就非爆裂不可了。然後一下子反跌下來,改從陳涉方面寫起,卻又處處對陳涉寓褒於貶,這就更加寫出秦之滅亡實有自取其禍之道了。

同義疊句,氣勢酣暢。

爲了突出某種意思,不惜重複數句。作者寫秦始皇時之強盛:“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以鞭笞天下。”四句只一意,說始皇踐帝位奴役天下之人。

我們在學習這一段時,要加強朗讀。統一天下前,應由較強的語勢讀出,充分渲染塑造一個“威加海內”的帝王形象。統一天下之後,秦王朝至此已達頂峯,這意味着從此轉入守勢。這段文字義正辭嚴,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無道,故誦讀應有“聲討”之勢。末句“天下已定”總承以上內容,其後應有長停頓,然後轉入敘秦始皇的心態,用以反襯下文滅亡之速,讀時須有嘲諷意,突出“自以爲”“萬世之業”等詞語。

4.陳涉起義和秦王朝的覆滅(第4段)。重點是寫陳涉起義。用低襯寫法:先說陳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號召力和指揮作戰能力,又說起義隊伍人數不多、武器簡陋,意思是不堪一擊;然而結果出人意料,“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星星之火頃刻間燃成燎原之勢。這也是針對着“仁義不施”寫的。仁義不施,民心喪盡,“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話寫它的覆滅。

第二部分(第5段),闡述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可分兩層。

前一層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對比。首先指出秦的優勢仍然存在,而且比過去強大,因爲它佔有天下。接着從領袖的地位、指揮作戰能力、軍*的素質和裝備四方面將九國之師和陳涉之衆作對比,指出後者遠不如前者。儘管如此,二者卻“成敗異變,功業相反”。這就包含着一個問題: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的情況呢?留給下文解答。

第二層照應全篇,歸納中心論點。“然秦以區區之地”以下四句照應第1、2段;然後“以六合爲家”二句照應第3段;“一夫作難”三句照應第4段;最後照應上文“成敗異變”二句。水到渠成地點出全文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二、技巧鑑賞

1.以史實爲論據,用觀點統率材料。

本文敘史的特點是:在觀點統率下對史實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計騙魏將公子卬而襲破其軍的結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東諸侯曾多次合縱抗秦,皆被張儀等人的連衡術所破,韓、魏、楚三國多次獻地於秦,秦土日廣,這是秦的“詐力”策略的勝利,作者把所有這些史實都集中到九國之師攻秦失敗一事上來加以表現。說到秦統一全國後,則着重揭露秦始皇壓迫人民的政策──這其實是“詐力”策略的繼續。這個事實充分說明:秦在轉入守勢之後,“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它的覆滅是不可避免的。

2.對比論述。

本文的對比論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說明。這裏只作一點補充:必須把這種對比放到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來看。昔年,九國之師,以“十倍之地,百萬之衆”,進攻僅有雍州一地的秦,卻遭到慘敗;而今天,陳涉以數百“疲弊之卒”發難,進攻佔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這就生動地說明了轉入守勢後的秦已經變得外強中乾了。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呢?孟子說:“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這正是仁義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結果。這樣來論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論點。

3、語言特色

賈誼是漢賦的早期作家,這篇文章不是賦,然而語言上卻明顯地帶有賦的特色。它講究鋪排渲染,例如開頭寫秦孝公的雄心,連用“席捲天下”“包舉宇內”等四語;中間寫九國之師攻秦,四君、九國、謀臣、策士、武將,一一列名,顯得很有聲勢;寫秦始皇,則極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內”的形象。行文又多用駢偶,讀起來鏗鏘有聲。它的駢偶不同於後來的駢體文以“四六句”爲基本形式,而是非常靈活,有時字數甚至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有些駢語是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後踐華爲城,因河爲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爲固”。如此變化多端,不顯得單調。 技巧拾零

文言文解題技巧

1、以題解文。

文言文閱讀相對是難

點,一般同學往往讀了一遍不很懂。此時,要迅速瀏覽一下試題要求,特別是最後的內容概括判斷題,仔細閱讀,能夠了解全文大致內容,因爲這道題往往有一項不符原文,其他三項都正確,就是有一項錯誤也往往是細節問題。那麼通過解讀最後一題,就會馬上了解全文內容,再去讀原文,就會事半功倍,化難爲易。

2、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話來解題。文章中的諸種因素存在着一種互相制約,互相闡釋的關係,這是讀者解文的一種依據,例如1994年試題,“尊老在東,不辦常得生米,何必獨饗白粲”。“白粲”即白米,因爲上文有“月俸得白米……”。

三、體裁知識

古人著書基本上是不加標點的,古代的文章(不論哪種體裁)基本上是沒有標點的,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有標點的文言文,其中的標點都是今人填加上去的。因此說,我們要閱讀文言文,就要靠自己斷句、加標點,從而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文章的技巧藝術。這樣,填加標點、斷句就成了我們閱讀文言文的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古人把讀文斷句加標點叫“句讀(dòu)”,句末處用“。”斷開,叫“句”;語意未完而需要停頓處用“,”斷開,叫“讀”。古人也是講究斷句的,不能正確地斷句,也是無法讀懂文章的。

句讀雖說是一門“小”學問,但它也包含許多知識,也是不可輕視的。對於一般人來說,斷句難在不理解詞語,沒把握住固定格式和特殊句式,沒有熟悉古代文化常識,缺乏對各種修辭格的掌握。因爲文言文斷句是以明曉這些知識爲基礎的,所以,要下功夫弄清這些知識。

《過秦論》說課稿3

一、開場白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叫XXX,是成都市XX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我抽到的說課題目是《過秦論》。下面是我的說課內容。

二、說教材

《過秦論》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節選自賈誼的《新書》,原著分爲上、中、下三篇,這裏選的是上篇。通過對秦王朝興起、強盛、衰亡過程的敘述,議論了秦王朝成敗的因由。

通過單元提示,我們知道,《史記》和《漢書》等紀傳體史書的出現,標誌着我國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偉大的成就。要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古典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其中《過秦論》是本單元的重點課文,學習時,要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着重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讀和背誦過程中,注意掌握有關的文言文詞語和文言句式。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學習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根據課文特點,結合大綱要求,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 歸納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

2、 理解文章結構層次,探究文中“敘”與“論”的關係,體會本課敘事時極力鋪張渲染,議論時使用對比論證的寫作特點,學習事實論證、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

3、 賞析的語言特點:多重排比、誇張、對偶、對比、同義疊句的運用,使文章顯得氣勢非凡,而又深刻。

4、 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瞭解借古諷今、實施 仁政的意義。

四、重點、難點

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魏晉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並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欣賞魏晉歷史散文的能力,養成思辨的習慣。據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爲:

1.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理解文章結構層次及寫作意圖,賞析的語言特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爲:

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

五、教學程序

《過秦論》篇幅較長,文言知識較豐富,文章內涵豐厚,因此我設計用三課時教學。

第一課時的要點是:瞭解作家作品,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積累文言詞句知識,精讀課文,要求讀透,討論繪製結構圖示。

第二課時的要點是:詳細深入理解文章結構層次及寫作意圖。

第三課時的要點是:賞析的語言特點。

六、結束: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過秦論》說課稿4

《過秦論》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三第三單元的自讀篇目,該文論述了賈誼關於秦朝之所以滅亡的原因分析,指出其關鍵原因在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該單元所選課文都是古代的議論性散文。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在於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礎的文言語法知識,學習如何清晰有力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本文安排在單元的第三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是培養學生學習文言的興趣,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掌握文言學習方法的關鍵。

根據新課標倡導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的要求和高一的學生對於文言文的知識還在積累的階段,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一定量的誦讀的實際情況。我擬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了解文章的脈絡;

2,瞭解本文的語言特色:排偶句的運用;

3,認識賈誼對秦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新課標指出,應該“通過閱讀與思考,領悟其豐富的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於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因此,認識“仁義不施”是秦王朝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是本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我採用誦讀法和分析法進行教學。誦讀法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如節奏、語調、語氣等,這就需要揣摩文意。因此,範讀、多讀尤爲重要。分析法在於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對課文的思想內容進行探究,從而使學生了解文中所載的道,體現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關於學法,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古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可以把把疏通文意和課文思路的任務交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背誦課文,使記誦和理解結合在一起,這樣才符合學生的記憶規律,也減輕學生課下的負擔。

本課計劃安排兩課時。今天我重點講第二課時的安排。

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主要有:

首先,導入課文,我計劃從近年熱播的古裝影視作品導入,讓學生明白要了解歷史的真相必須通過閱讀歷史文獻。同時讓學生結合預習介紹作者情況。培養學生搜尋、整合資料的能力。其次,誦讀課文。通過全體學生讀課文、教師的糾正範讀兩個步驟,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使文言文語感的訓練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能夠落到實處。另外,使學生整體上對文章有所瞭解,明確課文的中心在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第三,讓學生主動疏通課文詞句,指出應該注意的文言知識點,教師給與總結與點撥,這是給學生主動權,讓他們學會收集整合資料,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第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給課文分層次,從而理解賈誼論說的邏輯性,也爲第二課時分析課文作準備。第五,再次誦讀課文,加深記憶和理解。最後佈置作業,要求背誦最後三段。

第二課時我作如下安排:

首先,檢查課文的背誦情況。藉以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

其次,分三步設疑討論:1,由標題引入第5 段, 討論對比方法及結論的產生。這一步我計劃設計如下問題:[提問] 將段中涉及到的秦國、秦朝、九國(山東之國) 、陳涉四種力量用符號“〈”連結排列起來。[提問] 按例句“‘秦人開關延敵……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這是秦國的實力與九國之師相比”,從本段中找出包含其餘三項對比的句子。第五段議論是全文的重點, 需要反覆朗讀與全面理解。抓住對比即抓住了重點;用數學公式來表示課文內容, 激起學習興趣, 引起學生積極思考;運用原句, 促使學生細讀課文, 理解文句詞語,抓住重要句子、重點詞語。學生學習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過程, 也是自學文言文能力提高的過程。

2,從秦攻守之勢的不同, 討論秦興亡史的演變, 理清文章思路。這一步我設計如下問題供學生分析討論:[提問]“攻守之勢異也”,是對文章1~4 段秦興亡史實的概括議論, 先從第5 段中分別找出一句話概括“攻”與“守”的史實,然後自讀1~4 段, 說說哪些段寫“攻勢”,哪些段寫“守勢”,並從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興”或“亡”的史實。該討論題一方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抓住中心句引發開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閱讀語段,篩選信息,學習歸納。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學生認真自讀課文,正確理解文言詞語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識。

3. 討論“仁義不施”的表現及作者的寫作旨意。在討論中,強調教師點撥, 精簡知識講授; 強化誦讀自學,將理解文意與理解語言緊密結合, 突出教學重點,突出思維訓練。這一步,我設問[提問] 秦的過失主要是“仁義不施”, 請從課文中挑出秦“仁義不施”的語句並加以解釋, 說說秦的過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將“仁義不施”這一抽象道理具體化, 訓練了學生篩選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 思維深刻性訓練、鑑賞評價訓練、語言訓練都得到落實。

再次,總結課文。引發同學對“仁義不施”的思考。同時結合我國當前的基本政策,理解“施仁義”的內涵。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性的訓練。

最後,佈置作業,鞏固背誦。識記本課所學習的文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