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觀潮》說課稿範文

作爲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語文《觀潮》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語文《觀潮》說課稿範文

四年級語文《觀潮》說課稿1

大家好!

我今天向大家彙報的課題是《觀潮》。

一、說教材。

《觀潮》這篇課文是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第一課。這組課文是圍繞自然奇觀的專題來寫,《觀潮》是這組課文的第一課,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本文通過作者對潮的生動描寫,讓我們看到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更讓我們領略了大自然的魅力,體會大自然那種魔術般的神奇。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爲了使學生通過閱讀感受錢塘潮之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爲了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並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根據農村中年級學生的特點:知識內容廣泛了,很多事情都處於好奇,似懂非懂,開始有獨立性,自尊心逐漸增強,思想從單純走向複雜,開始有自己意向。根據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我認爲完成這篇課文的學習應該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1、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美的薰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2、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繫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地3、4自然段。

4、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薄霧等詞語。

爲了完成以上的教學目標,我要突出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這個重點,突破體會課文中有關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這個難點。

二、說教法。

四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日益增加,但他們的認識能力有限,對文字描寫的景象難以形成深切體會,因此,我採用創設情境法、多媒體輔助法進行教學。閱讀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因爲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因此,我還將採用朗讀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在新課標的理念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是知識,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因此,我將讓學生採用自主探究法進行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我對農村學生的瞭解,我認爲本課可分爲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體講了什麼,引導學習生字,並且學習第3、4自然段。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讀懂重點詞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受到美的薰陶,同時學習作者的描寫方法。由於時間關係,我着重談談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意圖。

(一)質疑導入,激發興趣。

課一開始,我就提問:同學們,你們見過潮嗎?因爲我們這裏遠離大海,可能大部分學生沒有見過,所以我就以課件的方式播放錢塘江大潮的畫面,讓學生形象地感知。教師解說:我們剛纔看到的就是錢塘江大潮,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想知道爲什麼嗎?今天老師就帶着大家一起來學習《觀潮》這篇課文,找出答案。

板書:觀潮(齊讀課題)

俗話說: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懸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疑問、矛盾的心理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是啓發學生進行思維活動的有效途徑,爲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

中年級的課文篇幅比較長,如果讓學生按照教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及學前指導進行課前預習,這樣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讓學生在課前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預習的基本內容是這樣的:

1、大聲朗讀課文,邊讀課文邊畫出本課的生字,遇到難讀的多讀幾遍。

2、遇到不認識或不懂的詞語,通過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還不能解決的做個記號請教老師或同學。

3、思考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過渡語:昨天老師已經佈置預習了,預習得怎麼樣?老師來檢查檢查。

1、採用多媒體的形式出現本課的生字詞,以檢查的形式,指名學生讀一讀,當讀到罩時教師強調翹舌音讀到位,讀到鼎、崩時強調後鼻音讀到位。接着,讓學生齊讀鞏固字音。

2、讓學生說說那個生字記起來有困難,如鼎字,筆畫複雜,字不常見,我用字理來講,鼎是古代煮東西的鍋,上部裝東西的部分演變成目,下部的三根支架演變成下部分,如果不用字理來講的話學生很難理解。

3、讓學生通過開火車讀、賽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進行鞏固生字詞。這樣,多種形式的讀,既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三)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過渡語:剛纔同學們的生字掌握得太棒了,老師真高興!接着讓老師看看你們更棒的表現,好嗎?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正確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

因爲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範讀十分重要。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不讀好就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本身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進入角色。

2、學生模仿老師朗讀的方法進行朗讀,要求讀出正確的節奏、停頓和速度。

3、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同時要求其他學生認真聽,然後評一評同學讀得好不好?好在哪裏,不足在哪裏?

在這評價的過程中,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他們爲了評價別人而主動學習,既掌握了知識,又鍛鍊了學習的能力。

4、教師及時肯定:同學們讀得真不錯,接下來讓我們找找文中描寫得具體形象的句子,再來讀讀好不好?作爲一個教師,我們不要吝嗇自己讚美,賞識的語言,多給學生表揚,激勵。因爲教師正確使用激勵語言,能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如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想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的飛奔而來。這些句子讓學生展示讀,教師再指導讀。

5、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從整體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即觀潮的順序。

這樣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理清課文的脈絡,知道了作者是按照潮來前、潮來中、潮來後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我們知道每個同學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課文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他們彙報的過程就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體現他們自己從課文獲取知識的過程。

在這個環節,通過教師範讀、學生模仿讀、指名讀、自由讀、展示讀等多種形式指導朗讀,這樣層層深入,保證了讀的時間,保證了讀的形式,保持了讀的興趣。這樣的讀爲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四)品讀重點段,深入感知。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一說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麼?

讓學生找出文中表示時間、地點、人物的詞語。

2、引導學生結合第一幅插圖理解人山人海的意思,並說說人山人海說明了什麼?

3、再讀:體會江面的特點和人們此時的心情。

(五)感情昇華,拓展訓練。

想想假如你在場會是什麼心情?

這樣一來,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六)指導書寫。

中年級的教學目標主要是:

1、獨立識寫課文生字,能掌握大部分生字;

2、通過老師指導,能夠掌握難寫、易錯的字。所以,在這一課我就重點指導蒙、薄、昂這三個字,蒙中間的短橫不能丟,薄不能寫成左右結構,昂下半部分的左邊不能加點。

四年級語文《觀潮》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觀潮》是四年級第七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注意積累寫作資料》,它既是第二單元《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繼續,又是第四單元《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延續,同時還爲完成第五單元《抓住事物的特點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篇講讀課文,按順序抓特點通過“我”的耳聞目睹,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中洋溢着作者強烈的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年級是小學階段由低向高發展的關鍵的階梯,大綱明確要求:“能抓住重點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是怎樣觀察事物,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根據大綱目的要求,語文教學的規律以和《觀潮》這一課的特點,應達到以下4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同學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同學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學會生字新詞,理解並運用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

4.給課文分段,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教學重點:學習課文3、4自然段。

教學難點:

1.理解重點詞、句、段。

2.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同學觀察能力,養成積累資料的習慣。

教具:錄相帶、投影片。

二、說教法

運用電教手段,採用情境教學法。

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羅丹說過:“藝術就是感情。教育離不開愛,教學情爲先。我充沛應用電教手段,把同學帶到一個錢塘江大潮來臨時雄偉壯美的景象中,使編者情、作者情、教師情、同學情融爲一體,同學身臨其境,情寓其中。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認識是有意識心理活動和無意識心理活動的統一,是理智活動和情感活動的統一。我抓住同學和教師感情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響的心理特點,採用情境教學法,不只可以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而且能激發同學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還能啓迪思維,發展想象,對開發同學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有獨到的作用。

三、說學法

教學是同學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同學的“學堂”,必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把課堂這一個廣闊的舞臺還給同學,提高同學素質,遵循以同學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三爲主”原則,同學採用:看、聽、讀、品的方法學習。

我說的是《觀潮》一課的第二課時。

四、說教程

1.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觀潮》一文,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同學答後教師板書,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從整體入手,掌握文章的思路即觀潮的順序,爲學習下文奠定基礎。)

2.齊讀第一段,投影出示:

a.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

b.這裏是觀潮的好地方。

請大家讀後說說“觀”字各是什麼意思。

(這樣做的目的是引導同學抓住中心詞“天下奇觀”理解錢塘江大潮是雄偉壯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教給同學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讓同學自身走上講臺,當小老師,同學體驗到了勝利的喜悅,培養了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3.江潮還沒有來,作者看到了什麼?大家輕聲讀第二段,然後同桌互說。

(同學通過讀理解課文內容,因爲每一節課教學效果的好與壞,實際上是教師導、同學演“戲”的演出效果如何的體現。課堂教學不只在於老師的導,還在於同學的學。同學通過讀書,理解了潮來前江面的平靜,體會到“人山人海”觀潮的熱鬧局面和人們期盼的心情。

4.那麼,潮來時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呢?今天讓我們隨着錄像細細觀賞一番,不過要邊看邊聽邊想: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此時此刻你又想到了什麼?看完後前後桌四人小組討論。

教師巧設疑問,引導同學進入角色,同學的情感一下子沉溺在錢塘江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中。同學看得如夢似醉,這就是情境教學法的作用。同時圍繞單元重點訓練這一個面,巧設三個點即三個小問題,由點到面,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強化課堂教學的語言文字訓練,注意訓練的坡度、難度。看完後,同學情緒激昂,興致勃勃展開討論,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同學有的說聽到潮來時的聲音從小變大;有的說先看見一條細白線,然後又看到白浪翻滾,還有的說我真想大喊一聲“太美啦”,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同學眼睛看得細、耳朵聽得真、討論得熱火朝天。播放錄相掌握時機,將視覺手段和聽覺手段緊密結合起來,有助於培養同學觀察能力,發展同學的想象能力和動態形象的思維能力,同學見其形、聞其聲。這樣做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藝術水平,落實了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抓住了本節教學重點,爲突破教學難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教師趁熱打鐵,抓住機遇巧引導:

閱讀3、4自然段,考慮:

a.作者觀察順序是怎樣的?你是怎樣知道的?

b.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來寫?

c.用“”劃出你認爲最能體現潮水雄偉、壯觀的詞句。同桌可以討論。

同學通過讀、劃、議,明白以“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白色城牆”、“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這些詞語中,抓住潮來時的形狀特點。在觀看錄相之後,再回到文中細品評,同學陶醉在有聲有色有形的情景中,潮水越來越近,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猛的景象中,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了同學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使同學受到了潛移默化的美的薰陶,落實了大綱要求,對同學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在課堂上給同學學習和考慮的時間,落實了“三爲主”的教學原則。

6.引導同學美讀3、4段。

讓同學自身在讀中學,學中讀,如“橫貫江面、山崩地裂、白色城牆、白色戰馬:浩浩蕩蕩”讀得頓挫有力,語氣由緩到急,語調由平靜到高昂,讀出了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來。通過教師導讀,同學試讀、領讀、自由朗讀、齊讀、對同學進行了讀的能力的'培養,同學在學中讀,讀中品,品中悟,最後實現了“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7.再次觀看潮來時的錄象,深化理解,加深感受,看後說一說自身的感想。

把情境教學法和看、聽、讀、品的學習方法通過教師與同學的雙邊活動有機揉合在一起,把課文中語言文字所描繪的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壯麗景觀和文中所表達的強烈的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教學藝術的境界,真是“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

8.學習第五自然段,讀讀,想想,潮過後是怎樣的情形?

同學通過自身學習,明白潮過之後江面才恢復平靜,江水漲了兩丈來高。這從水量之大講江潮的壯觀,培養了同學的自學能力。

9.師生一起總結全文。

把你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講給大家聽(從寫作、詞句、思想等方面來考慮)。

同學想好後,自告奮勇說給大家聽。在總結全文時,教師有意識從思想、知識、能力方面引導同學,變教師“一言堂”小結爲面向全體同學,尊重同學個性發展的“課堂小結”。這種形式獨特新穎,能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同學加以概括、歸納、總結,有利於提高同學閱讀理解課文的能力,提高同學佈局謀篇的能力。

總之,在《觀潮》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情境教學法,應用了電化教學的先進手段,發揮了課堂教學“三爲主”的調控作用,圍繞“注意積累寫作資料”的重點,訓練項目,教師注重導方法、導技能,發揮了同學的主體作用,在對同學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又滲透了思想教育,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當前,教育正面臨着由“應試”轉向“素質”教育的重大改革,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加速着教育技術化的進程。全面提高同學素質必需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加強課堂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不時提高自身素質,爲培養跨世紀的人才而努力奮鬥

四年級語文《觀潮》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觀潮》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第七冊第六組文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景象,突出了大潮奇特、雄偉、壯觀的特點。我準備用兩課時完成教學。今天,我說的是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條理,並深入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繼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瞭解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情形,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理解、積累並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能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2、領會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三)教學難點:

領會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二、說教法。

根據課文內容及學生知識能力水平,我選擇以下幾種主要教學方法。

1、自學閱讀和教學結合法。引導學生參加小組的合作學習,教師加以點撥、指導、總結;

2、演示教學法。讓學生觀看實景錄像,增強體驗;

3、注重語感訓練,以讀代講,讀中感悟,領會課文描繪的潮水壯觀景象。

三、說學法。

1、課前自學。學生根據課文“預習”要求自學,讀準字音,理清文章條理,提出疑難問題

2、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把自學收穫或問題,在小組間交流、討論,在互幫互助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四、程序設計。

(一)彙報疏導,理清條理。

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倡導的比較有效的學習方式。在課前通過小組交流、全班彙報自學情況,能有效反饋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以學定教”,根據學生彙報情況,教師加以點撥疏導,將零碎知識理出頭緒,理清文章條理,學會作者的觀察方法。

(二)觀看錄像,增強體驗。

實踐證明,課堂上如能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是事半功倍。因爲活潑生動的音像能刺激人的多種感官,使人的思維進入興奮的最佳狀態,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所以在理清文章條理之後,通過播放潮來時的實況錄像,學生身臨其境,增強感受。同時,教師加以點撥:讓學生把此時最想說的一句話說出來!學生有感而發,爲深入學習課文作了鋪墊。

(三)體現自主,調動積極性。

課堂上學生是主體,只有學生願學、樂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實效。所以,在落實各個環節教學時,要體現自主,突出主體。如在學習“潮來時”這一段,安排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師生評價,並引導學生說說感受。這樣的教學,能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較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訓練語感,體會感情。

朗讀具有移情作用,能激發讀者的審美慾望和美學感受。而《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爲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尤其是潮來時,氣勢雄偉,景象壯觀,只有讓學生多讀,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思想感情,落實單元訓練目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讀出感情。環節設計從課前整體感知的泛讀,到理解課文後的比賽讀、表演讀,到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師生評價讀出感情,增強了朗讀的層次性和目的性。通過朗讀,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壯觀景象,既訓練了語感,又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

(五)質疑問難,拓展思維。

質疑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標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又是教學信息反饋和交流的重要環節。課堂上,教師應該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如課前安排課題質疑,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精講過程中安排質疑,有利於信息反饋,調整教學;學完課文後安排質疑,不僅能解惑,還能引導學生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拓展學生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