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個科學探究的實驗: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本節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如何引導學生利用“實驗+推理”的科學方法建立牛頓第一定律的過程及對該定律的理解。

(二)教材地位:本節內容不但是本章的重點,也是整個力學的重點,因爲它把最基本的勻速直線運動和物體是否受力兩者聯繫起來,是《力和運動》的開端,是力學的“奠基石”,併爲後面學習慣性、二力平衡的知識打下了堅實基礎,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

(三)重、難點確定。

本節課的重點:探究牛頓第一定律。

難點:伽利略理想實驗的推理過程。

理由:①把本實驗做好是關鍵,而這個實驗所涉及的斜面與水平面接軌處及小車釋放高度,小車是否在同一個方向運動等系列因素都會影響實驗效果,影響定律的表述。

②該定律是在實驗基礎上推理而得,內容較難藉助例證來驗證。

③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歷年來中考特點決定。

(四)任務分析

二、學情分析:在學生已經建立力的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力產生的作用效果:即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狀態。併爲後面慣性和二力平衡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比較關注知識的本身、往往以教師和學科爲中心,學生則一味被動地接受,很難有自己的發現;而本節課則在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及知識的形成過程的前提下,開展了以學生或問題爲中心,以教師引導、小組合作爲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學習的一種嘗試。

三、教學程序:爲了實現教學目標,基於對教材的分析、初二學生學情狀況分析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的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內容理由
創設情境
發現問題
1、老師出示論據,提出問題。
? 在水平路面上,當我們用腳蹬自行車車時,自行車就會運動起來,那麼當我們不再用力蹬自行車時,自行車是繼續運動的還是馬上靜止的??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滾動一段距離,最後還是會停下來。爲什麼?
學生熟悉的是一些具體的事物,而非抽象的概念。所以看似簡單的提問遠比直接提問“力和運動的關係是怎樣”,來得容易引起學生的爭議。並且在思考過程中學生開始第一次正面衝突,進入狀態。
引導討論
進行探究
學生討論,然後評價總結。大量的事實同樣也證明了:當作用在運動物體上的力撤去後,物體還能運動一段距離。
? 問題關鍵是:物體爲什麼會停下來?怎樣才能增加這段距離呢?
2、學生討論,然後評價總結。
學生會有很多種方法去解決小車問題,儘可能地讓他們去尋找------ 從中再學會歸納分析,自然地引出斜面實驗:因爲這個實驗本身就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
小組討論
確定方案
實驗驗證
推理總結
用同一輛小車,在同一個高度上,從相同斜面上運動下來,這些因素完全相同時,那麼影響外部的因素只有一種:即小車車輪與接觸面之間的那種摩擦力。
? 如何來證明你的猜想呢?
從實驗材料中選擇適當的實驗方案,來探究是否當接觸面越光滑,小車就能走得更遠?
?在這本方案中,你又需要控制哪些條件呢?
? 你能否從小車受力的角度去分析這個事實呢?
? 假如我們還能找到一個比木板更光滑的平面的表面呢?
? 我們還有其它的假設嗎?
在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提出假設和推理,慢慢引導他們學會從現象中導出結論,
1、該實驗的設計爲分組實驗,並讓學生代表輪流上講臺完成整個演示過程。
這個學生實驗可以說是一種個性化的活動,在活動中可能會產生一些有爭議性的現象或結論,並且本實驗的'最大魅力也在於學生對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的過程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科學推理和大膽的假設。變演示實驗爲分組實驗,這個教學過程更能體現對學生三維目標的培養。
2、在探究過程中,問題的設計可以說是環環相扣、特別是最後兩個假設,前一個假設是臺階,爲後面更大膽的猜想作鋪墊;後一個假設如果學生自己能夠說出來,那麼比老師直接地提問更能使學生獲得成就感,這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歷史的回顧亞里士多德對力和運動關係的認識。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及其主要推理過程。1、簡單回顧動力學的歷史,讓學生知道科學的探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所需要的是要學會摸索、學會探究。
2、演示伽利略理想實驗,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奮和興趣。
建立結論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評價該定律:
重新審視我們的第一個問題,延伸到其它物體,總結、建立與評價定律,做到有始有終。
方法的延伸讓我們試着學會假設、想象和推理。
①假如我們每個同學都變成一個個“小小人”,坐在這輛運動着的無阻力的小車裏,那麼------
②假如------
讓我們的學生試着學會大膽的假設、想象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