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環》說課稿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血液循環》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血液循環》說課稿

《血液循環》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血液循環》是七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9章第2節的內容,屬於“課程標準”十大一級主題之一——生物圈中的人的內容。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學習了血漿、血細胞、血型等知識,爲本節課繼續學習血管、心臟的結構和功能、體循環和肺循環以及血壓和脈搏等知識做了鋪墊。而本節課的知識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這部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增加生活中的常識和一些急救知識。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在經驗儲備上,對血液循環的直觀感受極少;在知識儲備上,上節課剛剛學習了心臟的結構和功能部分的內容,爲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但是對血液是循環流動的認識模糊;在個性方面,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喜歡參加課堂活動,但是由注意力不集中。

三、說教學目標

1、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簡述體循環和肺循環中血液成分的變化,區分動脈血與靜脈血。

2、通過觀察圖片、小組討論和活動,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與歸納概括能力。

3、感受心臟的工作量,增進學生愛護心臟、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設爲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教學難點爲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血液變化以及兩者的關係。

五、說教法學法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採用直觀教學法、模型建構法、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新知的學習興趣。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所以我採用的學習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觀察歸納法。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採用多媒體的方式導入。展示流感季節人們打吊瓶的圖片,並提問:同學們都打過吊瓶吧?當我們扁桃體發炎時,打吊瓶醫生會將針頭刺入我們的靜脈,那吊瓶中的藥物是如何到達支氣管發炎的部位的呢?引發學生疑問,引入本課。

這樣的導入通過圖片吸引學生興趣,通過生活實例並設置疑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新課展開

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本環節分爲2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