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課稿

《馬》說課稿1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馬》,它是新課標人教版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學法、教學設計與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談一談我的教學思路。

《馬》說課稿

一、教材:

《馬》和《珍珠鳥》、《斑羚飛渡》、《華南虎》、《狼》同屬於第六單元。這個單元都是描寫人類的生存夥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瞭解和認識,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從動物世界裏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

布封的《馬》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語言文字優美,又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描繪了馬在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不同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在無限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馬匹的由衷贊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設計(教材的處理)。

新課標指出學生閱讀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啓迪,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

根據單元教學重點結合本文特點,制訂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品味積累文章中的精彩詞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和欣賞能力。

2、。過程和方法:深入領會文章的深刻含義,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領悟和初步掌握對比手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和認識人與動物的關係,感悟動物身上所折射出來的可貴精神。

對比是本文寫作的一大特色,其中“家馬”與“野馬”的對比貫穿文章始終。通過品讀分析,得出“野馬比家馬更美”,並探究概括出兩種馬的特徵。通過形象鮮明的對比,可以感受到家馬的苦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抓住後半部分疑難重點句深入品讀探究,進一步感受家馬被人類摧殘、勞役,淪爲人類惡性的奴隸的悲哀,從而達到“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這一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上的教學目標。另外一處對比是描寫“野馬”外形美部分,作者把它和另外七種動物作了對比,盛讚馬的高貴姿態,突出野馬的外形的美,從而反襯人類扼殺了馬的自然的天性的美,引人深思。

在教學中,把領悟和初步掌握對比手法作爲本課教學的重點,把疑難句的理解以及培養學生的感悟和表達能力做爲本課的難點。

採用一課時完成。

三、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學法的點撥與指導: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詞彙豐富,對動物的描寫精當、傳神。語言文辭優美,含義深刻,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採用:創境激趣法、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等方法進行教學。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創境激趣法、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問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圈點批註法(預習筆記)、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和語言賞析法。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目標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完成遷移性練習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設計:

首先,創設情境,導入激趣,聽背景音樂二胡曲《賽馬》,問學生腦海中浮現出了什麼畫面?然後用幻燈片打出遼闊草原上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出示課題及作者,讓學生從聽覺、視覺各方面獲得直觀感受,激發學習本文的興趣,爲文章的感知理解打下基礎。

其次,感知文章,把握主題。

第一步,在二胡曲《賽馬》的背景音樂下教師聲情並茂地朗讀。通過配樂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爲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

第二步,然後檢查學生預習(預習時要求學生讀通文章,並畫出自己喜歡語句,作批註寫出喜歡的原因,即採用圈點批註法做預習筆記),疏通字詞,本文生字詞較多,須落實。這是讀通課文的前提。

第三步,接着課堂提問:①文中爲我們介紹了幾種馬?

②這兩種馬各有什麼特徵,文中具體表現在哪裏?

第四步,讓學生帶着疑問自由讀,主體思維,組織語言回答。

第一個問題較簡單,可點名讓學生直接回答,第二個問題較難,可提示學生從文章中找重點詞句回答。因答題信息較廣,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後共同彙總歸納的形式,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培養了合作精神。(學生充分交流反饋後歸納,用幻燈顯示出來)。

第五步,緊接着提問:如果你是一匹馬,你會選擇哪種生存方式,爲什麼?

在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作者布封也與我們一樣,在文中,無不顯現出他對“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馬匹”的由衷讚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

再次,質疑探究,深入品讀。

在學生基本把握文章主題及作者情感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重點詞句含義,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和自由表達能力。出示四個問題:

1、如何理解文中“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這句話?

2、第二段中爲什麼說“它們額上覆着妍麗的一撮毛,項鬣編成了細辮,滿身蓋着絲稠和錦氈,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

3、家馬的苦難表現在哪些地方?找出文中有關語句說說。

4、本文多處運用對比手法,請找出來,並說說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寫“家馬”部分的幾個句子是難點,只有品讀這幾個難句,才能深入領會家馬的苦難,把握作者的感情傾向及本文主題。讓學生細讀,從讀中品,從品中讀,教師可巡視並尋機參與其中點拔引導。回答前兩句的基礎上,從部分到整體,整理出第3題答案,最後用幻燈片歸納打出。對比是本文最爲突出的寫作方法,最後一題培養對這種手法的把握能力。

接着,賞析語言,積累遷移。

1、賞析精美語言。用“我喜歡 一句,因爲 ”的句式,回答交流(有預習的圈點批註充分準備)。再由文本遷移,通過問題的思考,再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

2、有人說,馬是人類的朋友,而人類卻不是馬的朋友,結合本文談談的你的看法?(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最後,延伸練習(課外小作文)。

介紹你熟悉的一種動物,請抓住其特徵(可仿照文中用對比手法),並在描述中滲透自己的情感。通過此練習,將知識轉化爲能力。

五、板書設計:

家馬:勇毅、馴良 ——同情

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美質)

野馬 豪邁、獷野、一無所畏、和平(美德) ——欣賞

最勻稱、最優美(美形)

《馬》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選自語文版高中第二冊課本中的第三單元的參閱課文《鞏乃斯的馬》。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作者將對馬的描寫和自己對生命的思考有機結合起來,非常具有震撼力。觀照出馬的精神與靈魂,尋找到人生存應具有的自由勃發、酣暢淋漓的生命狀態,是人與自然互相激發領悟,融合的最好見證。因此藉助於這特定的物來表現這特定的情感,如蜻蜓點水般地處理爲課外自讀,很是遺憾。在教學過程中本人力圖從獨特角度切入,運用多媒體手段,設計成一課時的講讀課,調動學生品讀課文的積極性,進入另一個廣闊的精神世界。另外本單元所選課文均爲散文,在這之前已針對文體特徵已訓練過三篇文章的解讀方法,因此分析語言三美及文辭內涵成了本課最爲重要的目標了。

學情分析:

我任教的兩班,學生閱讀主動性很差,感性認識尤爲蒼白。對於動物是有一番形體認識,至於動物所投射的精神世界,他們是毫無深入認知的興趣。因此得多費時在品析美文,感受語言三美上,將學生引入這天地的大美之中。

教法學法:

1、採用啓發引導式、循序漸進式教學原則,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2、採用引導、討論、交流、歸納知識的方法。

3、採用關鍵詞突破法、分解語段探究法,針對學生難以解決的問題。

4、培養學生用直觀的情境分析問題的意識。

5、指導學生用類比、對比等解讀方法,使未知知識與已有知識發生聯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認識生字,讀準課文

2, 學習抓住典型場面進行描寫,以突出主題的寫作手法

能力目標:

3,增強美文美言的審美能力,文辭內涵的理解力

情感目標:

4, 感受“鞏乃斯的馬”的可愛,進一步體會作者作者感悟自由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 學習有關“馬”的兩個典型的場面描寫

(主要利用其中生動有效的語段來訓練學生捕捉內容要點、品析語詞、提升內涵的理解能力及對美文美言的審美鑑賞能力)

2,體會“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契合

(本環節主要是通過鑑賞託物言志散文中的文學形象,來完成文章主題的理解)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 要求學生認真讀課文,感受“馬”的精神

2, 思考文章的脈絡及作者觀點態度

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發現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好一幅天高野闊的西部草原風光!馬作爲廣闊草原上“茫茫天地間的一種尤物”,接受了文明的洗禮,保持了自由的生命力,是人類的朋友?還是奴隸呢?下面周濤先生帶領我們坐上時間快車,走進西部草原,走進《鞏乃斯的馬》去感受下天地之大美,文辭之大美。

二,通讀課文,體驗美

學生通讀課文之後,談談自己此時從文中能讀到哪些內容?

(這環節主要是針對初讀課文的瞭解程度有個定位,以便針對備課時預設的三個問題切入引導上心中有個底)

共設置了以下三個問題進行課堂教學討論:

1.簡述作者的寫作思路

2.作者對牛、驢、駱駝和馬的態度是否相同?爲什麼?

3.課文中作者運用了兩個典型場面來寫馬,是哪兩個場面?這兩個場面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具體解析:

1, 葉聖陶先生說過:“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進入文章的意境,作者的思路宛如我們旅遊的路線,請同學說說文章的思路是怎樣的?

(這環節通過多位學生口述、互相補充、串說,老師提示學生再按文章段落順序聯繫到一塊,這樣會比較順利地達到預定目標,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語言概括整理能力)

師生明確:開篇寫自己“一直對不愛馬的人懷有一點偏見”,寫自己喜愛馬,用牛、毛驢、駱駝的醜陋、奴性襯托出馬的魅力,然後集中讚美和描寫馬,突出地描寫冬夜雪野縱馬奔馳,感受生命的自由和對壓抑的挑戰。再通過對馬的觀察,集中刻畫夏日暴雨下羣馬狂奔場面,讚揚馬外在的力量和美及展現的中華民族龍馬精神。最後用“我想,即便我一直固執地對不愛馬的人懷一點偏見,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諒解了吧。”收束全文,照應開頭。

2, 作者對牛、驢、駱駝和馬的態度是否相同?爲什麼?

(這問題主要是爲馬的下面出場作鋪墊,也爲對馬的無限鍾情蓄勢。閱讀的段落不長,此環節主要是通過集體朗讀,篩選相關信息便可得出答案)

3,課文中作者運用了兩個典型場面來寫馬,是哪兩個場面?這兩個場面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讀出這些語段並交流自己的感悟。

(這環節安排個別讀、小組讀,小組討論並陳述感悟,提示學生抓住其中的動詞、形容詞來分析作者的情感。學生可多樣選擇,答案的陳述不必拘於文中段落順序,收集支言片語的分析連串而成。這樣發言的場面會更活躍些,學生畢竟沒過騎馬但有見過馬跑的狀態,大略會找到騎馬時心情變化的語詞,進行聯想爲什麼去騎馬?騎馬會有何特別的感受?等等。但據實說我們的學生是說不到人類深沉的生存狀態或民族精神狀態這一層面,這些分析還需我按段落邏輯作串講解析)

①參考:

如學生喜歡第6段,即冬夜曠野雪地上縱馬狂奔的場面,其實這是1970年作者在一個農場接受再教育時忍受不了精神的壓抑,想通過縱馬狂奔來宣泄情感的場面。

比如文中如此描述:“隨着馬的奔馳、起伏、跳躍和喘息,我們的心情變得開朗、舒展、壓抑消失,豪興頓起……感受自由的親切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暢啊!”

“這種生命的強力衝動抗拒着陰暗低沉的氣候,在壓抑環境中使人重溫到自由式的快樂。”

這些語句我配上相應畫面,讓學生更容易瞭解到這層面的含義,就不難理解作者爲何如此鍾情於馬了。

如學生喜歡第14、15段,即“夏日暴雨羣奔”場面,用相關圖片展現意境,將要求學生將此段散文改寫成詩歌。

(此環節考察學生在已有的辭章描繪和情感薰陶下,捕捉關鍵信息,重組文辭的能力。因爲詩文的內容幾乎是文中的語句,只對語句作了些文字上的增刪、調整)

“現在,我需要這樣的激情/

作一匹馬,在原野奔跑、吼叫/

我從遠方來,我到遠方去/

暴雨的長鞭抽打我/

低沉的怒雷吆喝我/

瞬間即逝的閃電刺痛我/

馬羣啊,像隊隊尖兵,像神勇的大將/

衝殺在古戰場/

雄渾的馬蹄奏響了大地的鼓點/

蒼勁的嘶鳴驚心動魄/

生命的華彩樂章!/

暴雨停歇,馬羣消失/

我的激情如一匹馬/

血液裏有奔騰不息的性格/

我要騰空!”

(並要求學生對詩作作些點評,儘可能多角度地理解到主題思想這一層面)

又如第15段的文字:“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奏出的鼓點,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劃出一條條不規則的曲線,扭住、纏住漫天雨網,和雷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臺”。

(引導學生通過這些動詞感悟羣馬狂奔下的狀態,這樣也會更容易引入我們老師對語詞更高更深處的挖掘分析,這節文字中也涉及到通感這一修辭的表達效果)

賞析:用“碰撞”與“飛濺”來表現聲音的力度和跳躍感,用“曲線”來記錄聲音的軌跡,充分表現了作者的語言美。這些詞與“劃出”“扭住”“纏住”等詞將聲音從聽覺轉化爲視覺,生動地描寫出馬羣奔騰的驃悍氣勢,無不體現周濤先生的語言之大美。

②小結:總之,這一場面,作者進一步展示了這種生命力的衝動達到極致時酒神式的狂亂奮發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縱橫馳騁,所有的外界的羈絆都視而不見了。這種人生不朽的壯美和潛藏其中的憂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自古中華民族精神中的英雄豪氣和進取精神。

③,分析到這裏可讓學生接受下音樂的薰陶,一起朗讀以上精彩片段

④,進一步揣摩語言:

a,馬能給人以勇氣,給人以幻想,這也不是笨拙的動物所能有的。在鞏乃斯後來的那些日子裏,觀察馬漸漸成了我的一種藝術享受。

(本句爲第8段中語句,恰好對冬夜曠野縱馬這一場面之後的評價性語句,進一步揣摩此句,更能加深言辭內涵的理解)

b, 哦,鞏乃斯的馬,給了我一個多麼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時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給予了我!

(本句出現在第13段,是在馬已被確立爲在竟爭中強者這位置後,作者已帶領讀者進入真正喜歡馬的境界,又重新給馬定位,騎上馬給讀者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之概)

(總之,設計這兩個典型場面描寫爲教學重點,目的是考察及訓練的能力涉及到:領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模塊、句式仿寫模塊、煉字分析效果模塊、多樣化閱讀效果的比照、整理有效信息表達成文等)

4,出示課文最後一段,讓學生談感受,得聯繫中國歷史上與馬有關的朝代所展示的精神。

“我久久地站在那裏,發愣、發癡、發呆。我見到了,見過了,這世間罕見的奇景,這無可替代的偉大的馬羣,這古戰場的再現,這交響樂伴奏下的復活的雕塑羣和油畫長卷!我把這幾分鐘間見到的記在腦子裏,相信,它所給予我的將使我終身受用不盡……”

(此環節讓學生自由談感想,老師不用對他們的評價表示態度,因爲這環節設計純屬一個過場,估計能完整說上的爲數不多,再說課堂時間所剩也不多了,特此安排到作業拓展題上,作爲此環節的一個延續,讓學生在課外找些相關資料,填補空白,加深理解)

總之,對於作者來說,馬這優美而不羈的精神正是這種西部氣質的象徵,在那個與世隔絕、生活單調、充滿潛伏危險的年代,他只有一個樂趣(看馬),看馬“不像書可以被焚,畫可以被禁,知識可以被踐踏,馬總不至於被驅逐出境吧?”

這樣,我們才觀賞到了作者從鞏乃斯草原中找到了這“奔馳的詩韻,遼闊草原的油畫,夕陽落照中兀立於荒原的羣雕,大規模轉場時鋪散在山坡上”的馬。

(此部分結語我特選文中部分語句,對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有個評價,讓學生能更有意識地感受作者言辭之大美,並配上相關圖片,顯得更直觀些,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5,板書設計: 雪夜騎馬狂奔

廣闊壯烈

夏日羣馬奔騰

對自由的嚮往追求。

對激情的肯定、對生命的讚賞

6, 課堂小結

本文是周濤的代表作,也堪稱中國作家中寫馬寫得最好的一篇。這並不是因爲作者見到了天底下最好的馬,而是因爲他很好地寫出了心中的馬。本文是一篇託物言志的優秀散文,文題中的“馬”即是作者所託之物,鞏乃斯則是“馬”所活動的環境。

7, 拓展作業:

作者在文章中說:“縱覽馬的歷史,還會發現它和我們民族的歷史緊密關聯着。”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和認識。課外收集、閱讀一些與馬有關的歷史傳說、故事、詩歌、散文等,與同學交流讀後體會。

教學反思:

感悟提高,昇華美

本課內容主要是圍繞如何體會冬夜曠野雪地上縱馬狂奔和夏日暴雨下馬羣奔放這兩個場面的語言美及滲入紙背的精神內涵的分析,設計成一課時,以點帶面地結束了全文的進一步分析,似乎會倉促些,這其中留給學生也許有很多疑問:作者生活的那是個怎樣的時代?“文革”期間知識分子們的命運到底何去何從?那個時代的後遺症給當代社會影響如何?似乎將馬的精神在這兩個場面中就孤立地單純地提升到民族這一層面上理解,對一部分感性認識不強的同學的確會難。所以這些時代相關知識的介紹在課外還得再作安排,比如觀看“文革”的一些紀錄片,感受知青們的壓抑生活氣息。至於馬的精神與民族精神的契合這點,電視劇《漢武帝》《孝莊祕史》《康熙王朝》等大可介紹給學生課外觀看,這樣會讓理解難度降低很多,但事實上能如此置疑的學生也不多,另一部分還屬難於啓口的。

雖課上安排多種讀法,多種析題的方法,能訓練到位的學生面積還是不大,這穩定而不擴大的面積,實在遺憾。還有一些是啓而不發,引而不動處於迷糊狀態下的學生仍是片難以開墾的處女地。

以上只是我對本節課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懇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馬》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馬》,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設計進行說明。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顧,二者皆可拋。”這是人類追求自由的吶喊,更是成羣的野馬在廣漠的草原上奔騰恣肆的魅力展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

《馬》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的一篇自讀課文,這篇課文在教材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體現本單元的一個“關愛動物世界”的學習重點,課文內容與環保聯繫緊密,可指導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選材非常好,有如下特點:

(1) 課文體現了人類與動物的關係。文章關注動物世界,也就是關注人類本身,有利於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

(2) 課文適應初中生的身心發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創新合作精神。

2、教學目標

我設計教學目標的依據是: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爲指導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運用祖國語言,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聽、說、讀、寫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根據教學目標,從認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設計。我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目標:通過整體感知馬的形象及特徵,瞭解布封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動物,表現他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和超越,啓發學生領會文章內容。

能力目標:通過品位積累優美的詞句,體會語言的生動形象,培養個性化的感悟能力;通過了解對比手法及其作用,培養學生描摹動物的技巧;通過“野生意義”和知識競賽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德育目標:理解作者對野馬的讚美,反思人類應善待動物,珍視生命環境保護意識、社會責任感。

3。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我依據賈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既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形成良好的個性的教學目標,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教學重點:反覆誦讀,領會文章內容;積累優美詞句,體會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傾向。

教學難點;設計“動物園中的野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專題活動和“馬”的知識競賽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增強學生善待動物珍視生、的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感。

4。教材與學生

教材處理要符合教學實際,教學的總體設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堂課首先要考慮學生,“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我仔細研究教學對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語文學習的特點,設計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法

關於教法,魏書生老師的一句話對我的啓發很大:“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的心靈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或者是世界、人類的大師和巨匠,那麼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聯繫。”所以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感情、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採用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教學容量;幫助學生走進作者、理解作者、感悟生活;並採用激發興趣法來激活學習思維、啓迪學生智慧。

教師充分考慮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創設情景,組織教學,把學生強弱搭配分成幾個四人學習小組,這樣便於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團結互助,共同提高。

這篇課文可以拓寬學習領域,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的跨學科學習,這節課我要領學生到微機室去上,運用微機對關於 “馬”的成語、俗語、諺語蒐集和整理,語文教師也要指導學生上網,進行資料的搜索。

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並進行適當點撥。採用了激發興趣、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

三、學法

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據新《標準》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裏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時間活動,指導認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教師可以適當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體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進行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具體做法是:

(1)指導學生用圈點批註法自由讀課文。

(2)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體現自學輔導法、主體思維法。

(3)指導學生上網搜索有關野生動物的資料。

(4)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運用對比手法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四、教學程序

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知規律、思維發展規律並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根據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就是有目的的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邏輯性、綜合性。還要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題活動。所以確定一下教學步驟: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欣賞有關“馬”三種字體的書法作品,隨着社會的發展,馬的

生存方式及命運也在發生着變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布封的文章去了解關注人類忠實而高貴的朋友,去感受被賦予人性光彩的馬兒吧!(板書:馬 布封)結合註釋請學生介紹作者及作品(多媒體顯示)後師補充。

2、有感情朗讀

⑴請同學們結合註釋自由地、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在讀的過程中把你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劃出來。

① 學們在讀時,遇到哪些不認識的字詞請說出來。

② 師幫助解決疑難字詞。(多媒體顯示)要求同學們齊讀,整理識記。

⑵欣賞精彩的語段,領略文章的真諦

誰能選擇文中你最欣賞的一段大聲地、有感情地來讀其他同學認真欣賞,聽後,說出你認爲他哪讀的最好?誰再來讀你最欣賞的一段?

3、整體感知課文

⑴、我們已對文章有了初步的瞭解,你認爲課文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

⑵ 兩種馬在作者布封的筆下各有千秋,請同學們來欣賞現實生活中有關“馬”精美圖片,(多媒體顯示)請同學們再結合文中作者對馬的生活描繪,論說你喜歡家馬還是野馬?給大家一分鐘的準備,喜歡家馬到這兩組,喜歡野馬到這兩組,請按照句式“我喜歡 馬,因爲 ”來陳述理由,自由論說現在開始:

⑶、請喜歡家馬的同學用一個兩個字的詞概括你喜歡家馬的最主要的原因?(馴良)同樣要求,請字歡野馬的來概括?(自由)(師板書)這也是家馬和野馬的最突出的特點。

⑷、剛纔,我們對馬談了自己的喜愛之情,那麼,我們再來看課文,作者對這兩種馬又持怎樣的態度呢?(同情、讚美)(師板書)這裏同時也寄託了作者的社會政治理想,表達了他對自由精神的追求和超越。

⑸、文中作者在介紹家馬和野馬特徵時運用了怎樣寫法?(對比)有什麼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徵)

⒋、品讀賞析,揣摩語言。

請你在文中用波浪線畫出你認爲作者用得最好得一個詞或一個句子,並用“我發現 用得好,好在 ”的句式來回答?

5、指導合作探究“我們的身邊也出現了供人觀賞的一些野生動物園,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呢?”請同學們前後四人一小組討論一下?從而進行思想教育,完成教學重點,並本着發揮學生潛能、促進學生髮展、激勵學生進步。

6、拓展遷移(突破難點)

教師組織開展一個“馬”的知識競賽活動。

⑴ 座位分成兩大組爲平安隊和普通隊,並推選出各組隊長。

⑵ 選兩名工作人員,一名記分員,一名監督員。

⑶ 師宣佈比賽規則: ①、我這有一個幸運箱中裝有一黃一白兩個幸運球,請隊長站在兩邊,每題輪流摸取幸運球,摸到黃色爲先答題,摸到白色爲後答題。

②、一般答題爲10秒,特殊題爲60秒。

③、在規定時間內未答出,倒計時5秒後由對方答。

④每題的內容由摸到白球的隊長爲對方讀題。

⑷多媒體顯示關於馬的成語、俗語、詩詞的知識競賽題。

⑸宣佈比賽結果,同時送給學生一幅對聯(多媒體顯示)以激勵學生。

以上綜合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先獨立蒐集資料,然後按學習小組總和,完成小論文或調查報告,這也是這節課的課後活動的展開,我相信一定可以解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7、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穫

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完成

8、作業佈置

儘管目前減負的呼聲很高,但我認爲必要的作業佈置還是必需的,語文課畢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終歸姓語,因此,我要求學生學習本課,運用對比的手法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去感受人類與動物的相伴而生,生趣盎然。

《馬》說課稿4

《別餓壞了那匹馬》這篇課文是十二冊第二單元最後一篇,也是一篇自讀課文,文章主要寫了酷愛讀書的“我”在失去看書機會時,擺書攤的殘疾青年謊稱家中有馬,買下馬草,讓“我”繼續看書的事。讚揚了作爲書攤主人的殘疾青年不計一己得失、想方設法讓“我”讀書的良苦用心,表達了“我”得知真相後的深深感激之情。本單元前三篇課文描繪了景之美、人之醉,人景交融、天人合一之境界,在本單元最後安排這樣一篇讚美人的美好心靈的課文,我的理解是由景美過渡到人美,因爲第三單元的課文都是寫人美的。首先說說我對“別餓壞了那匹馬”這個題目的理解:

1、這是那位殘疾青年說的一句話,是一個善意的謊言;

2、還有一層含義:別餓壞了那匹馬也指小作者,小作者對書如飢似渴,而殘疾青年是不想餓壞小作者,才說了這一謊言!這篇只有一課時的自讀課文,我想這次是第一次把自讀課文列入實踐課的範疇。葉聖陶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纔是應用。”“如果只注意於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精讀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既熟習了例子,只定了出發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 我的課題是“開放式作文教學的研究”,我想習作的源頭是閱讀,於是將目光定格在了這課上。自讀課文我覺得還是應該以學生的自讀、自學爲主,讓學生自主閱讀,在閱讀中思考、發現。翻開課程標準,關於略讀課文的內容很少,只在評價過程中提到一句:評價略讀,重在考察能否把握略讀材料的大意。但教師並不是旁觀者,應該抓住主線引導好學生的讀。這篇文章內容淺顯易懂,語言簡潔樸實,情感真摯感人,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我想簡化頭緒,着重從兩點入手,以體現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

1、品悟語言文字,感受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好品質;

2、感情朗讀,受到情感的薰陶。另外滲透我課題特色,加入了一個小練筆。

反思這一課,我談談我的幾個主要設計。

1、注意導讀的引入。我是這樣導讀的,用他們上下樓梯經常見到的《小學生行爲規範》中關於“誠實”的話題說明小學生要誠實,不能騙人,騙人不好,可話鋒一轉,告訴學生生活是很複雜的,並不是書上的幾句話就能概括得了的。有時欺騙並不會遭到譴責,也許反而會得到感激,我們今天來認識一個人,他也說了謊,卻得到了別人的感激,爲什麼呢?帶着這個問題讀課文,注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對於略讀課文,我認爲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顯得尤爲重要,因此,我設計了這一導讀。其實有很多好的導讀方法,但我覺得略讀課文的導讀不宜太繁,畢竟時間要留給學生。)

2、設計好細讀的問題。學生讀了課文後,讀出殘疾青年編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我順勢提了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其實會讀書的同學能從課文中發現蛛絲馬跡,會發現攤主的心思,找找看,同時寫上自己的體會”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劃出相關句子,詞語。(略讀課文要給孩子充分讀的時間,但並不是說,有時間給孩子就行了,老師要給予適當的點撥。)

3、安排小練筆,填補文中空白。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交流,朗讀,當一切真相大白時,兩位主人公心靈相通了,學生也與文中的主人公心靈相通了,於是,我設計了這樣的小練筆:那夜,靜悄悄的,只有偶爾傳來幾聲小蟲子的鳴叫,一切都和往常一樣。只有我躺在牀上,輾轉難眠…… (我覺得進行小練筆的時機掌握很重要。“情動”而“辭發”,這時要給他寫的機會,讓他內心的情感,讓文章的情感涌出紙外。)

4、感情朗讀,情理交融文章很長,我讓學生取一段認爲最能打動學生的文字來讀讀,在讀的基礎上談談自己學了本文之後的理解。

5、課外拓展第十二冊語文教學參考書上對略讀課文有這樣的描述:右上角有三角形的爲略讀課文,意在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獨立閱讀,不列入考試的範圍。新課程標準中對五六年級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100萬字.如何完成這樣大的閱讀量呢?我覺得教師要利用課上提供學生材料。於是,我在課的最後提供了學生一些文章,和主題有關,放在班級中任他們閱讀。

《馬》說課稿5

一、課題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別餓壞了那匹馬》(板書)讓我們一起認識這篇文章(讀題)。

課前同學們肯定已經看過文章了,你覺得這課題有什麼特點?(引用了人物的語言)你的眼睛很敏銳.

二、教學新授

(一)初讀課文,分辨真僞

1、同學們,你們認爲這是一句怎樣的話,理由是什麼,可在文中去找出。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先將課文讀通順了,然後把相關的語句劃出來。

2、大家自由讀書的這段時間裏,教室裏只聽見琅琅書聲,大家專注的神情讓我感受到什麼叫“認真”。

生字新詞是我們學習課文的交通障礙,誰能排除萬難,

檢查詞語:流連忘返、身無分文、溜之大吉、攥着(就是緊緊握着)、茫然、枯蔫、奔向(朝着預定的目標前進)……

3、你認爲這是怎樣的一句話,哪裏直接就告訴我們這是謊言?

①可是遲了!我已經走進他家的後院,看見了一堆枯蔫焦黃的馬草——前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馬草!那匹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馬草的那匹馬呢?

說你的理解。你能從字裏行間去理解,不錯。

枯蔫焦黃意味着什麼?(時間很長)

有多長?(從賣馬草的那天起)

你們的一雙慧眼發現這是一句假話。把你的發現再讀給大家聽。剛纔誰也發現了這句,好,再把事實告訴大家,讀。

②“對不起,我這樣做可能傷害了你。”他拍着我的肩頭,輕聲說道:“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麼一匹馬,其實——沒事的,你繼續看書吧。”

把你發現的蛛絲馬跡說給大家聽。你把你的目光鎖定在了詞上,很會抓重點。

輕聲地跟我說一說,讀。

原來這匹馬是殘疾青年所編造出來的,那是他的謊言。

(二)深入課文,研究細節

其實在文章裏,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都能感受到那說謊的痕跡,讓我們再次地走入文中去尋找。

1、編造謊言

⑴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聽見沒有?快把馬草提進去!”

(從茫然的眼睛,我知道姑娘是很不明白,家裏明明沒有馬,爲什麼哥哥這麼說,還要買他的馬草。)把你的理解融入朗讀中。你讀懂了姑娘的眼神。

你很會讀書,已經明白了哥哥的用意。那就把他的用意讀出來吧。

⑵別別別……”他急了,“碧雲!碧雲!”他用雙手拼命地搖着輪椅,想阻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雲來提!”

(我進去了只會看到一堆枯黃的馬草,卻看不到那匹馬,這樣,他的謊言就戳穿了)

你真會分析,說到哥哥的心坎裏了。用你的理解來讀讀。讀書就得像他那樣投入。

⑶“回來!”他在身後喊道:“那馬會踢傷你的!”

你覺得當時他會怎麼說這句話,再讀一讀。說你的理解。

剛纔用行動阻止不了我,現在居然用語言來恐嚇我了。

2、剖析原因

同學們,他家明明沒馬,那爲什麼要說有馬呢?爲什麼要幫我?

從哪看出我酷愛看書?請同學們自由朗讀1-3自然段,

a那裏是我放學後惟一流連忘返的地方。

你從哪些詞中感受到的,(流連忘返)

流連忘返就是。而且這樣讓我流連忘返的地方是惟一的,就是那個小書攤。

一個惟一,一個流連忘返道出了我的酷愛讀書

愛讀書的你----讀。流連忘返讀得特別精彩,老師看到了你在那裏駐足停留的身影了。

b偷偷地看上幾眼,也能過過書癮,十足的書蟲。

c攥着來之不易的毛票,我立即奔向那書攤。

你爲什麼選擇這一句?你已經基本理解了,誰還有補充?

珍惜這錢,就是珍惜看書的機會。

請你讀一下,將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匆忙奔向書攤的身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d可馬草並不那麼好賣,賣不出馬草的日子,我就強制自己不去書攤。

讓我們聽聽你的理由。你說出了我的心聲,更是你的心聲。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面對知識我是如飢似渴,我面對書就像飢餓的人面對面包一樣,我實在是餓啊。

這一切青年都看在眼裏,於是就有了這個謊言。

3、真相大白

⑴識破謊言,心存怨恨

我們是旁觀者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這一切,可當時的我並沒有明白青年的心,只想賣出自己的馬草,只記掛着那匹馬。

我已經走進他家的後院,看見了一堆枯蔫焦黃的馬草——前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馬草!那匹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馬草的那匹馬呢?

再來讀這段話。同學們,當我提着馬草走進後院之前,腦海裏浮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當時我是什麼心情?

可事實呢?

那一堆枯蔫焦黃的馬草——前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馬草,不斷的在我眼前放大、放大,我不禁自問:讀

我環顧四周開始尋找:讀

我在院子裏到處尋找:讀

我發瘋似的跑遍每個角落尋找:讀

⑵回顧往事,心存感激

哪裏出問題了,到底是哪裏出問題了,我停下尋找的腳步,細細回想

就在這時,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了一幕幕的往事。此時此刻,我看見了……

(看見了眼神)出示句子,你讀,此時我明白了,

……此時我明白了

(三)真情補白,情感昇華

這時,我全明白了,我到底明白了什麼?寫下來。

可是遲了!我已經走進他家的後院,看見了一堆枯蔫焦黃的馬草——前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馬草!那匹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馬草的那匹馬呢?突然之間我明白了。

你明白了青年的良苦用心。此時的你是激動萬分。你是個會感恩的人。你被這樣一位青年感動了,是嗎?

此時的我是心潮澎湃,我扭頭衝了出來。於是在我們眼前展現出這動人的場面:讀

所有的感動匯成了一句話,深埋心裏沒有說出來,現在請你幫我大聲說出來吧!

謝謝你,叔叔!(出現幾個歎號)

三、蘊意提升

走進文章,走進內心,再回到課題,現在你是否對它有了更深的體會。讀

(讓我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希望我能成爲一匹真正的千里馬……)你真的很會讀書。你理解的非常透徹。什麼叫知音啊,你就是青年的知音。這是青年的希望,也是我們的希望。

《別餓壞了那匹馬》那是一個謊言,但卻是一個善意、美麗的謊言!

四、課外拓展

善意的謊言有時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話題。在課的尾聲,老師向你們推薦幾篇同類型的文章:《天使的吻痕》、《最後一片葉子》、《媽媽愛吃魚頭》、《善意的謊言》、《高貴的施捨》……有心的同學可以去看看。

《馬》說課稿6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送東陽馬生序》是語文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課,本單元入選的古詩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優秀篇章。無論是寫景、寓理,還是抒情無一不表現出古代賢人的意趣和志向。

本課是作者的同鄉馬君則寫的贈言。作者敘述了自己在求學生涯的中的艱難經歷和學習態度,旨在勉勵馬君則專心學習、刻苦攻讀,以其學有所成。教師應引導學生歷史地辯證地認識課文思想內容,讓學生對照課文聯繫自己的實際,感悟當今中學生應怎樣尊師重教、刻苦學習。

(二)複習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古文言文基礎知識,以及我們的教學理念,確定如下複習目標。

1、識記文學常識。

2、識記重點實詞、虛詞。

3、準確翻譯重點句子。

4、準確把握課文內容和寫法。

重點難點:實詞和虛詞的準確翻譯及用法,對馬生學習態度理解。

二、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質,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和使用語言的習慣。從這些方面出發,我們選擇了誦讀法、討論法、自學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

三、說教學設計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安排一課時完成複習任務。

複習過程:

一、提綱挈領提問題

首先請大家思考:作者在求學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結果如何?用相關的句子加以印證。這些句子就是我們要複習的重點。下面我們就針對這些問題來進行復習。

1、文章分別講了自己從師求學之難:幼時求書之難、成年後從師求教之難、具體寫從師求教的道路之苦。那麼他到底都遇到過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從文章裏找到這樣的句子來說明。

2、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二、分段複習:

1、幼時求書之難,在求學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

2、成年後從師求教之難,在求學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

3、從師求教的道路之苦:在求學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側重於講解對比論證的寫法

如:分別展示文章裏的句子,讓學生翻譯。

三、歸類複習:

(一)通假字:

(二)一詞多義

(三)詞類活用:

(四)古今異義

四、反饋練習:

板書:

幼時求書之難

成年後從師求教之難 勤奮刻苦

從師求學的生活之苦

《馬》說課稿7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馬的世界》,內容選自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是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階段目標中將“綜合性學習”單列,這是語文課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和一大亮點。綜合性學習目的是爲了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下面,我從教學理念、目標;教學內容、過程;教法、學法;教學評價四方面闡釋我的教學活動設計。

說教學理念、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綜合性學習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積極合作,樂於探究,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裏學習語文、用語文、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突出了語文學科與相關學科的聯繫,強調學習語文,也在學習其他學科;學習其他學科,也在學習語文。第六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與本單元的閱讀教學內容是互相聯繫的。本單元要求學生在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根據以上要求,我制定了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正確積累一定數量有關馬的成語和俗語。2.瞭解有關馬的故事、音樂、繪畫等常識。3.通過“馬的世界”的探討,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論辯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學生蒐集有關馬的資料活動的開展,學習從事一般課題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課題研究的能力。2.敢於針對有關馬的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3.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資料,共享學習資源。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活動的開展,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瞭解有關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進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係,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2.從馬的精神價值領域體會馬帶給人類的精神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

難點:從人與馬的關係中去體驗馬的精神價值。

我試圖利用這次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給學生以後研究問題和發展語文能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任何探討和研究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識馬

學生對於馬或許早已瞭解,但是學生的瞭解難免不會全面。所以這一環節就通過 1.學生先說說自己瞭解的馬。2.教師利用多媒體和朗讀介紹展示馬。3.學生再說說現在自己瞭解了多少馬的知識。三個步驟力求學生對馬有一個較爲全面的認識。這也是研究馬的基礎。

二、說馬

這一環節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蒐集的資料,提煉了四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1.關於馬的成語和俗語。2.關於馬的故事。3.關於馬的歌曲和繪畫。4.關於馬的其他話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課前的準備和自己的興趣自主的選擇任何一個話題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每個小組選出代表來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這就體現了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議馬

秦始皇統一六國,馬之功居其半,兵馬俑可爲一證;唐太宗連年征伐,所驅策者六駿,貞觀之治,六駿有其功。到了當今時代,天上有飛機,地上有火車、汽車,農田有拖拉機、收割機。現代戰爭中,各種武器也都用最堅硬的鋼鐵和最先進的電子技術來裝備。馬已經不可避免地從交通線、從戰場上“退役”了。這必然會引發學生的思考:1.馬的前途和命運會怎樣?馬會走向滅絕嗎?2.馬的價值思考:現在說來,馬的精神價值和實用價值哪個大一些?

綜合性學習《馬的世界》只是一個載體,怎樣讓學生通過這個載體的學習來引發他們從事一般課題研究的方法,培養他們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提高他們課題研究的能力呢?在課堂拓展延伸活動中可設計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談談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自己學到了哪些研究問題的方法?以此來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並激發學生主動積極探索的精神。

說活動內容、過程

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生利用報紙、電視、網絡、圖書等媒體蒐集有關馬的成語、俗語、故事、音樂、繪畫等資料。有選擇性的將資料予以分類,確定自己喜歡的話題。(時間爲二週;具體操作略)

第二階段:課堂展示活動。(一課時)

教學過程

馬的世界

一、 導入活動

1.談話導入。由學生屬馬說起,教師祝學生:“在學習上:一馬當先、馬不停蹄、快馬加鞭、天馬行空、馬到成功。”(意圖:教師用帶有“馬”字的成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建立起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教學。)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馬的世界》。在“馬的世界”裏:打開記憶的閘門;奔涌千年的情感;洋溢起馬的知識、馬的歷史、馬的藝術、馬的文學、與馬共舞。(用CAI 出示課題:馬的世界)

二、識馬

1.師生交流各自心中對“馬”的初步認識。(意圖: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課前學習成果的初步彙報。)

2.播放CAI課件,學生看畫面,聽老師朗讀馬的相關知識並回答有關問題。(意圖:傾聽習慣的培養;提煉信息能力的培養。)

三、說馬

依據學生對“馬”的資料收集情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愛好,以小組爲單位由四個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馬”。交流、展示、合作學習,資源和成果共享。(教師巡視學生小組活動,相機指導。)(意圖: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書寫能力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互相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

四、議馬

1.馬的未來命運會怎樣。(意圖: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鼓勵學生之間有意義的論辯。)

2.馬的價值思考。(意圖:提高人文素養。進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係,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從馬的精神價值領域體會馬帶給人類的精神體驗。)

五、延伸性學習

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難度不一的延伸性課後作業,由學生依據自己能力有選擇的完成。(意圖:體現語文課堂評價的多元性;讓學生依自己所長進行作業;加深語文學科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綜合。)

六、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識馬、看馬、聽馬、說馬、議馬、評馬。在馬的世界裏遨遊,我們與馬結下了深情厚意,我們與馬情深深、意濃濃。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多留心、細心觀察,處處留心皆學問。去開創自己的天空吧。

說教法、學法

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綜合性學習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積極合作,樂於探究,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裏學習語文、用語文、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總體發展、課本知識與生活體驗的緊密聯繫。

所以,我把本次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的教法制定爲:輔助、引導、點撥、拓展。

學法制定爲: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在活動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相評價、互相激勵、共同提高

說教學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評價手段不是量化評價;評價目的不是甄別和選拔;評價方式不是單一的教師評價,還應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評價的着眼點不是學習結果而是學習的過程;強調的不單是學會,還要會學。所以,本次活動的評價設計主要考慮了以下方面:

1.學生是否積極的通過課外閱讀和蒐集資料來探究問題?

2.學生是否主動的發現問題?

3.學生是否根據佔有的資料形成自己的觀點?

4.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合作能力如何?

5.學生運用語文能力如何?

在活動的評價過程中,教師應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關心和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以學生評價爲主要評價方式,鼓勵學生互相評價、互相激勵、共同提高。

《馬》說課稿8

一、活動來源:

由於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車輛越來越多,而馬路成爲了一個非常不安全的地方。斑馬線作爲可以讓行人在預定時間內安全通過的通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幼兒這一弱勢羣體,他們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對其灌輸正確的交通知識就顯得極爲重要。我準備在這節課上教導幼兒如何安全的過馬路,樹立起幼兒過馬路的安全意識,幫助幼兒遵守交通規則,養成正確的交通安全習慣。

二、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於保護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識是極其缺乏的。

《幼兒教育綱要》指出:要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需要,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不少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來接幼兒的話,幼兒一出幼兒園就跑開了,過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的手。爲了讓幼兒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萌發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減少幼兒身心受到意外傷害的可能性。讓幼兒在有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時時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爲此開展了系列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動。

三、重難點:

1、幼兒能瞭解斑馬線,並理解它對安全的重要性。

2、增強幼兒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

3、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小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

四.活動目標:

1.認識斑馬線的作用,瞭解斑馬線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知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做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孩子。

五、目標分析:

1.由於現在社會道路安全的不穩定,幼兒能夠安全暢通的通過馬路成爲了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不僅需要讓幼兒理解斑馬線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讓幼兒明白安全的重要性。養成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自己和他人的良好習慣。

2.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準則: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爲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六、說課流程:

1.導入:

由故事《馬路上的斑馬線》導入。

①.向幼兒講述森林裏的小動物是如何過馬路的。(是通過斑馬先生把他們一個個都背過去的。)

②.提問幼兒爲什麼斑馬先生能夠把他們都背過馬路而車子能夠輕易的發現。

③.講述小猴子想出把馬路刷成斑馬先生的花紋的樣子,就能避免斑馬先生每天早上的忙碌,也能讓過往的車輛看清楚是否有小動物正在過馬路。

2.內容:

①.向幼兒出示現實生活中馬路上斑馬線的圖片。

②.問幼兒有沒有見過斑馬線、哪些地方有斑馬線、他們過馬路的時候是走什麼地方。

③.與幼兒討論爲什麼要走斑馬線。斑馬線有什麼作用。

④.講解斑馬線的重要性,教導幼兒過斑馬線時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

3.延伸:

與幼兒一起做<過馬路>的遊戲。要求幼兒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信號燈,過馬路時走斑馬線。

七、使用方法:

1.直觀演示法:運用直圖片教具進行示範,引導幼兒瞭解斑馬線。

2.講述法:通過生動地講述故事,來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3.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啓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運用瞭解釋性提問(如:爲什麼斑馬先生過馬路就容易被發現?)。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如:請小朋友們共同討論:斑馬線對我們小朋友的安全有什麼作用?

八、使用方法的作用:

能激發幼兒對故事的求知慾。能使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想要表達的注意點。刺激了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能讓幼兒更好的表達自我的想法,爲幼兒提供了講述的空間。

《馬》說課稿9

一、說教材

《有趣的馬夾袋》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是一個生成活動。一日,我發現班上兩名調皮的男孩在你追我趕,一名幼兒將娃娃家中買菜的馬夾袋紮成一個氣球系在身上跑,另一名幼兒在追。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紙袋,在孩子們的豐富想象和巧手製作之下,變成了有趣的遊戲道具。

《綱要》中曾指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的引導。”我便決定利用孩子們這次用馬甲袋當氣球玩的偶發事件,組織一次“有趣的馬夾袋”活動,讓孩子樂意嘗試馬夾袋的多種玩法,發展他們跑、跳、投等動作和萌發運動遊戲的規則意識,體驗遊戲的快樂。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啓蒙性的,可以相對的,各個領域的內容又可以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1、樂意嘗試馬夾袋的多種玩法,發展跑、跳、投等動作。

2、萌發運動遊戲的規則意識,體驗遊戲的快樂。

三、重點,難點

1、幼兒年齡較小,運動遊戲的規則的遵守方面不是很好,所以,我把這作爲本教學活動的難點。

2、中班孩子揮臂上肢動作能力還比較差,要訓練上肢力量和手腕的協調性,這是本活動的重點。

四、教學準備

首先,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本次活動準備的材料較爲簡單,是生活中易於收集的馬夾袋,輔助材料則是提供了廢舊報紙,兩種平日生活中經常看見的材料引發幼兒無限的想象,看似簡單的材料能玩出不簡單的玩法,對幼兒來說極具挑戰,除了馬夾袋和報紙,我還藉助幼兒園現有的大型器械”滑滑梯“,在發現尋找馬夾袋時發展幼兒攀爬的動作技能。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種感知通道,比只開一個感知通道更能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談話引導法,示範法等。

①談話引導法將單一,回憶式的提問改成多樣性,啓發性,開放式的提問,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②示範法給幼兒正確,直觀的感觸,容易在幼兒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幼兒的學法:

(1)自主探索法

(2)觀察法

(3)遊戲法

五、說過程

第一個環節:通過熱身運動,拉開本次運動的序幕。

第二個環節:發現尋找馬夾袋,利用大型器械”滑滑梯“,讓幼兒在找尋馬夾袋的過程中發展攀爬的能力。

第三個環節:神奇的馬夾袋本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所在之處。它又分爲三個環節第一環節爲:自由玩馬夾袋。教師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與馬夾袋充分互動,並沒有介入其中,只是作爲一個旁觀者觀察着幼兒的不同玩法,之後的集中交流,促動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幼兒從同伴的交流分享中得到了啓發。第二環節爲製作泡泡、玩跑跑。此環節是在第一環節的基礎上,讓孩子們用馬夾袋製作泡泡,探索泡泡的玩法。第三環節:集體遊戲”看誰投得遠“,這是本活動的重點所在。教師出示了輔助材料”廢舊報紙“,引發幼兒思考:馬夾袋和報紙飯放在一起怎麼玩?幼兒想到了將報紙團成球放進馬夾袋可以做成”流星球“。在製作”流星球“的過程中,提醒孩子:做一個硬硬的、重重的球。爲接下去投擲做好鋪墊。在集體遊戲”看誰扔得遠“,通過自由練習、分組、集體比賽,鍛鍊了幼兒投擲的動作技能。也完成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第四個環節:整理、放鬆。通過整理活動,讓孩子們在高強度的運動之後,有所放鬆。

整個活動可以看到孩子們對馬夾袋的玩法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只是,在集體遊戲的時候,孩子們都很想分辨出誰投擲的更遠些,可是,因爲人數較多,風較大,孩子們都分辨不出是誰的球,教師可以在競賽這個環節開始時,給每位幼兒一個小標示,這樣就能輕鬆解決這個難題了。

《馬》說課稿10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傳統美德的語文滲透課,題目是《送東陽馬生序》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說課。

一、說教材

《送東陽馬生序》出自於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明初文學家宋濂寫給同鄉晚輩馬生的一篇臨別贈言,在文中,作者敘述了自己早年求學的艱難和勤奮苦讀的經歷,以此勉勵馬生勤奮刻苦,成爲德才兼備的人。這篇文章中所蘊含的勤學苦讀的思想內容,正是對學生進行立志勤學這一美德教育的絕好素材。

據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反覆誦讀,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學習古人立志成才,勤奮苦讀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理解作者勤奮刻苦的求學精神

二、說教法

本課的教學,我主要運用情境創設法、討論點拔法等教學方法。同時輔以多媒體課件,使學生走進文本、體驗情境,深切感受作者的求學之苦。

三、說學法。本課的學習要以讀爲主,通過聽讀——朗讀——誦讀——品讀來理解內容,領悟主旨。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對聯)同學們一定熟悉這樣一副對聯:“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是的,自古以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許多傑出的人物,之所以能在事業上取得非凡成就,都是與他們的勤學苦讀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送東陽馬生序》。瞭解一下明代文學家宋濂的求學故事。

(二)朗讀課文,理清思路

1、我先播放課文的示範朗讀,將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之中,通過聽讀使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再指導學生通過自由讀、單個讀、分組讀、齊讀等方式熟讀課文。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採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疏通文意。瞭解文章基本內容。

2、再讓學生觀看動畫,講一講宋濂求學的故事。

3、之後,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

引導學生認識到,一是小時候,家貧無書,靠借書、抄書來頑強學習。二是成年後,求教無師,不得不到百里之外,從師叩問。三是求學生活異常艱苦,負籍遠遊,環境惡劣。粗茶淡飯,衣着破舊。

(三)品讀賞析、領悟主旨

1、首先,我問:文中哪一情節給你的印象最深刻?最讓你感動?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點語句進行揣摩、品味,如“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在滴水成冰的寒冬時節,硯臺都結冰了,宋濂還堅持借書、抄書,足見其意志之堅。“負篋曳屣”“蘊袍蔽衣”,體現其生活窮苦;再如“窮冬冽風”,“大雪深數尺”以惡劣的環境,反襯出作者求學的決心之大。

通過對這些關鍵語句的品讀賞析,使學生以進一步認識作者的求學之苦。

2、然後,我進一步啓發學生思考:家貧無書,沒有老師,生活艱苦,作者宋濂的求學之路可謂困難重重,而他最終卻學有所成,成爲一代大儒。那麼你認爲宋濂之所以能獲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組織學生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從而引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深層思考,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討論得出了以下結論:

原因之一:作者具有非凡的毅力,能十幾年如一日地勤學苦讀,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原因之二:堅定的志向。宋濂從小就立志要成爲一名學問淵博的人,(這個志向、目標是他成功的動力。)正是這樣一種宏偉的志向支撐着他,激勵着他,讓他在學習的道路上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原因之三:他有對知識的強烈渴望。有精神境界的高尚追求,因此不在乎物質條件的好壞,而把全部的精力都傾注在學業上,所以終有所成。

3、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寫作手法。可設計這樣一個問題:作者寫這篇文章時己經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達官顯貴,而贈言的對象是一個同鄉的晚輩,但文章卻沒有盛氣凌人之感,這是爲什麼?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因爲作者不是以長者身份自居板着面孔講道理,而是用夾敘夾議的手法,通過敘述自己年輕時代求學的故事,讓晚輩從中領悟道理,這種現身說法、寓理於事的寫法,極大增強了本文的感染力。

(四)聯繫現實,拓展延伸

1、理解宋濂故事的時代意義。請學生說一說:從宋濂求學的故事中你獲得了哪些啓迪?要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實際來談。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並在古今學習環境的對比中,感受幸福、學會珍惜,進一步明確立志勤學對於一個人成長和成才的重要意義。

2、在學習本文的基礎上,請學生講一講,你還知道哪些古人勤學苦讀的故事?

囊螢映雪

懸樑刺股

鑿壁偷光

韋編三絕

畫荻教子

3、今天,我們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那麼在學習中,除了要繼承古人“勤奮刻苦”的精神之外,還需要怎樣做才能使學習更科學更高效?

在教學中學生說出了以下觀點

①今天古人那種頭懸樑、錐刺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爲像這樣在夜晚強忍着睏倦學習,雖然他們精神可嘉,但是效率不高而且有害身心健康。記得一位偉人說過:“休息和睡眠雖然浪費了時間,但他卻爲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蘊蓄了精力”應該講究方法,抓緊白天的學習時間,晚上儘量不“開夜車”,這樣勞逸結合、有張有馳才能讓學習更科學高效。

②可以利用網絡來幫助學習。

現在,幾乎每個同學家裏都有電腦,它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許多便捷。比如有一次我在讀書時遇到了一句詩,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就上網查找,結果關於這句詩出處、作者、背景、解釋甚至與這首詩相關的其它詩,等全部資料就一下子呈現在我的眼前,真是應有盡有。從那之後,我經常上網查找我需要的學習資料。我覺得藉助網絡學習太方便、太快捷了。希望同學們也能有效地利用網絡。

③科學用腦,講究學習方法,如利用人體的生物鐘規律,比如早上八點到十點,是記憶能力最強的時候,適合學文科,而下午2點到4點,則是推理能力最強的時候,這時最好做理科的題。還有,連續用腦1小時之後要休息一會。保護好視力

④不要把學習當成苦差事,變勤學苦讀爲勤學樂讀,培養自己對學習的興趣。拒絕誘惑,專心致志,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業上,並且要活到老,學到老,不可一勞永逸。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今天的學習,固然需要古人“勤”的精神,但要勤而有度,勤而得法。這樣才能學到更多、更廣、更深的知識,將來更好地服務社會、報效國家。

最後,進行課堂小結:古訓說得好:“好讀書時不好讀書,好讀書時不好讀書”。同學們,我們正值青春年少,正是學習的大好時機。讓我們秉承中華民族立志勤學的傳統美德,勤字當頭,猛志常在,自強不息,努力拼搏,在求知成才的大道上闊步前行,早日成才,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