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灰椋鳥》說課稿

《灰椋鳥》這篇散文描繪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人辛勤勞動的敬仰之情。值得一提的是這篇課文的作者徐秀娟(1964—1987),出身於養鶴世家,1986年大學畢業後應聘來到鹽城自然保護區工作,創建了江蘇省第一個鶴類飼養場。她有着一顆愛鳥、護鳥的心,就在1987年9月16日她爲了尋找一隻飛散的丹頂鶴,不慎陷入沼澤地,獻出了她年僅23歲的生命。人們爲了懷念她、歌頌她的事蹟,藝術家創作了一首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教學時可作簡介,激發學生的愛鳥、護鳥之情。

五年級下冊語文《灰椋鳥》說課稿

文章第四五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對灰椋鳥的歸林及它們入林後落下飛起,起舞爭鳴的景象,作者觀察細緻,描述生動形象。要引導學生讀通讀懂有關語句,進而體會這些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根據文章要求,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爲:1.在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2.通過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後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3.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針對本教材的特點,我採用了欣賞品味、自我感悟、想象拓展的教學方法。通過一系列教師精心設計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體會並理解課文的內容。訓練的'同時,注意情境教學的設計,使學生在有形的訓練之中無形地入情、入境、怡情,在夯實基礎的同時,領略語言文字的美,同時得到情感的陶冶。

下面我就說說本堂課的教學設計。本堂課分三個環節:複習導入、學習課文,感悟品味、總結延伸。

課始,投影出示灰椋鳥圖片,引導學生描述灰椋鳥的外形。學生會答: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黑乎乎的,一點都不好看。而後教師過渡: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作者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象,再也忍不住了,便和同伴來到林場,觀賞灰椋鳥歸林的情景,這堂課我們就一起跟隨着作者去欣賞一番。由此引入第二環節:學習課文,感悟品味。

文章有兩個重點段,第四節的“羣鳥歸林”和第五節的“百鳥爭鳴”,因此,我把教學的重點也放在了這兩個段落上,教學“羣鳥歸林”時,教師首先創設這樣的情境:周圍靜得出奇,茂密的樹林在等待鳥兒的歸來。你們看,它們回來了!請同學們讀讀第四節,邊讀邊想畫面。而後學生交流:你看到灰椋鳥是怎樣歸林的?覺得這景象如何?出示文中羣鳥歸林的一段話,認真地讀讀這一段話,拿起筆來圈圈劃劃,抓住關鍵的詞句好好體會當時的景象,抓住兩句話重點體會灰椋鳥是怎樣歸林的。

第一句:“一開始還是一小羣一小羣地飛過來,盤旋着,陸續投入刺槐林”。先指名讀,找出哪些詞句正確生動寫出灰椋鳥歸林的?學生找到“盤旋”、“陸續”、“投入”等詞。重點理解“投入”這個詞,與“飛入”進行比較,什麼時候用“投入”?從“投入”這個詞你體會到什麼,讓學生感受到這樹林是鳥的家園。

第二句:“沒有幾分鐘,‘大部隊’便排空而至,老遠就聽到它們的叫聲。他們大都是整羣整羣地列隊飛行。有的排成數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

啓發學生通過“整羣整羣地列隊飛行”、“數百米長的長隊”、“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等詞語展開想象,進一步加深對“排空而至”的理解,體會鳥兒歸林的場面是何等的壯觀!最後齊讀兩段話,再次體會灰椋鳥“大部隊”歸林的氣勢。

接着教師再次過渡:這是我們通過課文的語言文字所看到的,你們還聽到什麼?灰椋鳥的叫聲在作者耳中的意思豐富着呢。師引讀:先回來的鳥——好像——又像——後到的鳥——然後想像說話:如果你就是一隻歸林的灰椋鳥,你會向歸來的同伴傾訴些什麼見聞和收穫?

最後小結:我已經感覺到同學們融入到這個快樂的大家庭裏去了。讓我們完整地感受一下這壯觀而又歡樂的場面。齊讀第四自然段結束本段的教學。

夕陽漸漸西沉,晚霞映紅了天空,映紅了刺槐林,此時的林中又是怎樣一幅情景呢?由此引入第5自然段,要求學生找出你喜歡的寫鳥的句子,好好讀一讀,體會體會,並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第一句話:

“天上的鳥越來越少了,可是整個林子裏的灰椋鳥還是不願過早的安眠。看,這幾隻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馬上撲棱棱地飛起。它們地羽毛全變成金紅色的了,多麼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教師渲染:作者把灰椋鳥寫得很美,那是由於晚霞的映照緣故。回想課文開頭,作者筆下的灰椋鳥並不漂亮,但作者喜歡上這些小生靈後,它們在作者的眼中竟變成了翩翩起舞的美少女了。作者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灰椋鳥當作人來寫,感覺和真的一樣。讓我們也美美地讀一讀這句。

第二句話:“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這段話的教學分三步,首先重點理解什麼叫“俱樂部”?人們在俱樂部裏會幹些什麼?爲什麼說“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呢?

然後理解“似飛瀑,如驚濤”寫出了什麼?這是怎樣的聲音呢,欣賞“鳥鳴”音樂,一起來感受一下百鳥爭鳴的場面。最後指導感情朗讀。師生齊讀本段,以迴歸整體。

接着簡要學習第六自然段。朗讀,體會作者感情。

最後進入本堂課的最後一個環節:總結延伸。課件出示作者簡介,教師介紹:1987年9月16日,在夜色籠罩的茫茫的灘塗上,徐秀娟爲了尋找一隻飛散的丹頂鶴,不慎陷入沼澤地,獻出了年僅23歲的年輕的生命,爲了歌頌、懷念徐秀娟,藝術家創作了一首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請大家一起欣賞,會唱的一起唱。

最後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以上只是我個人在設計本課的一點想法,如有不妥,敬請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