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場買書隨筆

年前陪內人買菜,在葷素腥羶、摩肩接踵的菜場,竟然看到有個少人駐足的賣書的攤位。攤主垂拱而立,攤桌上凌凌亂亂堆碼了好些書,攤桌邊一座檯秤,攤桌後戳着一塊招牌,以硬紙片赫然寫着“8元1斤”幾個血污大字。

菜場買書隨筆

書大多暗淡,很少有色澤光鮮的。隨手撥動幾本,竟然發現有陳從周先生著、陳健行攝影、蔡立國裝幀設計的攝影珍藏版《說園》,急忙查看版權頁,竟然是2002年10月山東畫報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版本,託在手心翻看,除書脊棱邊露白、封面封底現暗、切邊發灰之外,內頁竟然如新鏡明月,平整鮮亮,明白照人,一看便知是自出書以來絕無有人翻閱過的`。

《說園》,我之前已購有一本,是1991年3月在寧波天一閣買的,16開平裝,同濟大學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書以中英文兩種文字同刊,中文用蔣啓霆毛筆直排精書影印,京昆名家俞振飛老先生題眉,正反封面彩印清汪榮繪《隨園圖》,插圖32幅,蓋清海鹽徐用儀所作《徐園圖》。文章、書法,園林、繪畫,珠聯璧合,堪稱佳本。

案:陳從周先生(1918年11月27日—2000年3月15日),原籍紹興,生於杭州,名鬱文,以字行世,晚年別號梓室,自稱梓翁。1942年畢業於之江大學文學系,生前在同濟大學建築系任教近50年,畢生致力於保護、弘揚中國古建築尤其是園林建築文化,系當代著名建築學家、園林藝術家,且擅長文史,兼工散文、詩詞、繪畫,成果卓著,著作等身。其中,學術專著尤以《說園》爲最。該書對造園理論、立意、組景、動觀、靜觀、疊山理水、建築栽植等諸方面皆有精闢獨到的見解,“談景言情、論虛說實、文筆清麗”,自問世以來一版再版,並被譯成多國文字,暢銷國內外及港澳臺地區。

陳健行,1942年生,江蘇人,現爲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蘇州市攝影家協會主席,蘇州市園林局顧問,省、市德藝雙馨藝術家。其所配書中136幅蘇州園林攝影作品,與文字相得益彰,既便讀者瞭解中國造園藝術,亦加深對葉聖陶先生評述《說園》“熔哲、文、美術於一爐,以論造園,臻此高境,欽悅無量”的理解。

俯身攤桌細找,又分別找到了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的工爻、張振玉譯《林語堂自傳》,中華書局2003年1月楊樹達先生《古書句讀釋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2月黃夏年主編《周叔迦集》,學林出版社《陳獨秀印象》、《錢穆印象》、《問學諫往錄——蕭公權治學漫憶》,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王蒙《堅硬的稀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7月馮亦代《美國文藝書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1月陳丹青《多餘的素材》,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吳小如《鳥瞰富連成》,還有日本學者著作兩種:村瀨裕也《戴震的哲學——唯物主義和道德價值》(山東出版社1996年3月)、上杉千年《鄭和下西洋——1421中國發現新大陸》(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5月),狀況大都與陳從周先生們的《說園》無異。

我都很驚異自己當時的感受,那天我每當找着一本書,看到熟悉的著作者姓名或者著作所介紹的學人名諱,翻閱書中內容,再看看菜場,看看書攤,看看戳在攤桌後的那塊招牌,竟然禁不住會浮現以前在影視中見過的那種悲涼場景,並揮之不去:在喧囂嘈雜的市場,走投無路的淪落人,蓬頭垢面、衣衫襤褸、腰束草繩、背插草標、跪求賤賣、以求苟活。我每次在影視中看到那種場景,都感同身受,除了傷感、不忍,還在心底祈求,能讓那苦命人早早賣到好人家,從此不再屈辱、不再蒙受凍餒之苦。

那天,我們共買回20位先生的21本書,其中有一本書系兩人合作,有一人所著一套三本。我與內人將《說園》與《林語堂自傳》各置牀頭,其餘按類分插書房的幾個書架上,待有暇,一本本再把玩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