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陷阱美文閱讀

在所有的道德制高點中,沒有比“保護弱勢羣體”更高的了。但是,口號的簡潔性不能掩蓋現實的複雜性,美國參、衆兩院在“2007年聯邦最低工資法案”問題上的較量,就體現了這種複雜性。

道德的陷阱美文閱讀

美國的聯邦最低工資,從1997年開始就一直沒有變化,停留在5.15美元/小時的水平上。爲了適應新的經濟形勢,民主黨很早就提出將聯邦最低工資提高到7.25美元/小時的目標,共和黨卻遲遲不肯響應。但是2006年11月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大獲全勝,打破了這一僵局。民主黨佔多數席位的衆議院很快就於2007年1月通過了提高最低工資的法案。

按理說這事就該完了,最低工資提高了,底層勞工的利益得到了保護,政治家們可能還因此多贏得一些選票,豈不是皆大歡喜?

可惜,這事沒完。1月衆議院剛通過該議案,2月參議院的許多共和黨人就出來“搗亂”。他們表示,如果不增加小企業減稅條款,他們就不批准該議案。

雙方討價還價兩三個月,最後的結果是:最低小時工資從5.15美元增加到7.25美元,同時5年內給小企業減稅48億美元。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會對共和黨的“搗亂”感到困惑和不齒:他們“與勞苦大衆爲敵”。但是,事情真的這樣簡單嗎?我們不妨把”提高最低工資”作爲一副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看看它可能引起什麼樣的連鎖反應。

假設我是一個企業主,手下僱傭了7個人,每個人的小時工資是5元錢,如果政府強令我將工資漲到7元錢,我會怎麼做呢?爲了維持同樣的生產成本,我很可能將7個員工裁成5個。這時候,那5個人的利益是得到了保護,那麼,那兩個被裁掉的人呢?

“最低工資研究委員會”的調查表明,最低工資上升10%,會導致年輕非熟練工失業率增加1%到3%。這個研究結論的悲哀之處就在於,最低工資法旨在保護弱勢羣體,最後傷害的恰恰是弱勢羣體。

你可能會說,那就讓政府禁止企業在提高最低工資的情況下裁減員工。先不說這個“禁令”在僱傭自由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否可行,就先假定它是可行的吧,後果會怎樣?對於企業來說,如果政府規定我不能解僱員工,那我不僱新的員工總行吧?前面說過,最受最低工資法影響的,恰恰是年輕非熟練工人的就業機會。你可能又要說,那我強制你僱傭新工人。好吧,我只好僱傭新工人。結果又會怎樣?這個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它的競爭力下降——美國的.製造業在第三世界國家面前節節敗退,與其勞動力成本偏高不能說沒有關係。你又說了,那麼我們就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好吧,貿易保護主義——咱競爭不過中國、印度,把它們關在外面還不行?後果又會是什麼?提高的生產成本轉移到價格當中,誰來承擔?消費者。那些抱怨美國的商品、服務太貴的人,很可能同時是主張提高最低工資的人,卻不願看到這二者之間的聯繫。你可能又要說了,咱不讓他們把生產成本轉移到價格當中來,咱降低資本家的利潤率不行嗎?可以啊,但是,如果一家企業沒有違法,你怎麼強制規定它的利潤率?強制企業不許解僱工人、強制它僱傭定量的新工人、貿易保護主義、規定企業利潤率,把這一切加起來,那叫什麼?計劃經濟。計劃經濟的弊端,還用得着我繼續推這副多米諾骨牌嗎?

“保護弱勢羣體”最後導致“傷害弱勢羣體”,“道德制高點”變成了“道德陷阱”,這就是所謂的悖論。不幸的是,這個世界充滿了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