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範商務禮儀且擁有正確的姿勢

誰都免不了出錯,不是沒有及時回郵件,就是不小心飆出一句髒話。但這些錯誤可能無傷大雅,對嗎?在言行舉止上,我們真的需要做到盡善盡美嗎?不客氣地說,我們確實需要如此。

如何規範商務禮儀且擁有正確的姿勢

如今,辦公室被劃分成小隔間,人們利用電子設備隨時保持聯繫,生活與工作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因此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規範禮儀。禮儀就是一系列行爲規範,讓我們相對輕鬆地工作與生活,指導我們如何培養良好關係,減少不愉快的社交摩擦,幫助我們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佩姬·波斯特(PeggyPost)和彼得·波斯特(Peter Post)重新編寫了其祖輩埃米莉·波斯特(Emily Post)的經典著作——《商務禮儀指南》(The Etiquette Advantage in Business)。他們認爲:“在許多工作場合中,舉止得體不僅能令你表現得更友善和自信,使人們更樂於與你共事,還能提供給你許多重要工具,幫你和你的公司達成目標”。

禮儀只是尊重他人的常識

社會習俗在飛速改變,家庭與辦公室的界線愈發模糊,即使最精通禮數的人也時常感到困惑。因此,禮儀指南這類題材經久不衰,比如中世紀,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1530年曾爲男孩寫過一本禮節指南的書,其中包括不亂動、不撓癢等細節。“禮儀小姐”和波斯特家族等禮儀專家持續受到信任和追捧。《石板》(Slate)雜誌“親愛的普魯登斯(DearPrudence)”以及《金融時報》“親愛的露西(Dear Lucy)”等專欄也層出不窮。

在當今辦公環境中,惱人瑣事依舊屢見不鮮。比如,你的鄰座打開一份怪味四溢的便當,你的同事對着手機怒吼你該如何應對這些情況?職場規則不斷改變,難道這意味着基本的禮儀標準也隨之發生變化?

其實不然。波斯特家族在書中這樣總結:“良好的商務禮儀並非是一套亙古不變的‘規矩’。事實上,多數人所說的`商務禮儀只不過是一些常識,比如要考慮周到、尊重他人,並在商務場合中以誠待人。”馬丁母子的書則幫我們區分了禮貌和禮節:“禮貌是舉止得體的原則,禮節則是在特定場合中需要恪守的規則”。因此,禮貌待人這項原則並不會改變,但是禮節會不斷演變。懂得這一點,你就不難區分二者。

讀了這兩本書,你會明白,批評老闆的着裝並不明智,在開放空間內也不該使用揚聲器;你也會知道,該如何妥當地提醒你旁邊隔間的同事,講電話聲音不要太大。

禮儀並非刻板規則,需懂得融通

書中也有一些令人驚訝的觀點。根據“禮儀小姐”的說法,“上廁所的時候打工作電話雖然有些不妥,但並不違背商務禮儀”。如果你再進入電話語音提示的夢魘裏,也不必在罵出髒話時感到愧疚,因爲據一位本性溫和的讀者稱,他這麼做了以後被立刻轉到人工服務。上述做法雖然沒有得到“禮儀小姐”首肯,但對大家來說確實有效!波斯特家族的書覆蓋面很廣,與另一本相比更加實用,它涉及“如何寫簡歷”等具體問題,“禮儀小姐”則對此着墨甚少。波斯特家族還專門探討了求職禮儀,並指導你在同事生大病、流產或離婚等敏感時期應如何聊天。

如果你像我一樣,把禮儀指南當成社會學科,你會更青睞“禮儀小姐”詼諧甚至有些隨性的指導。我舉個有趣的例子。“原本和我同公司的男友最近被解僱了,”一位倒黴讀者來信說,“我們公司的野餐會在即,我想邀請他一起來,但我怕這種做法會引起尷尬,有何建議?”“禮儀小姐”回道:“饒了他吧。”馬丁與波斯特的作品都儘量避免弄巧成拙。例如,“禮儀小姐”會替那些飽受詬病的自動語音電話辯護:“語音電話雖然煩人,但未必沒用,至少它很有禮貌。”

毋庸置疑,業界不乏各種“禮儀專家”,儘管有時他們的權威性值得懷疑。比如,《福布斯》近期的一篇專欄就令我產生質疑。該文章認定在電梯裏查電子郵件是不當行爲,但理由何在?“禮儀小姐”提醒我們,商務禮儀的初衷是“爲了維護個人形象,並對他人表示尊重;在不侵犯他人隱私的同時展現個人風度;平衡競爭與合作關係;承擔責任又不乏靈活性;既彬彬有禮又言行謹慎;把誠實與圓滑巧妙結合起來”。禮儀指導我們如何得體地與人打交道;把我們從辦公室的瑣碎小事中解脫出來;甚至功利點兒說,幫助我們在不惹怒他人的前提下達成目標。最重要的是,禮儀讓我們能重新界定文明規範,並理性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