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神祕的冬至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擬訂的單個節氣,古稱“日短”或“日短至”。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湖南神祕的冬至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苗族冬至習俗

祭祖:

祭祀“村中寨主”,即第一個到寨子裏安家的人。

淨身:

冬至前一天或後一天用浸了菖蒲葉的水洗澡,寓意驅兇辟邪。

護宅:

將過崗龍藤、杉樹葉、菖蒲三樣捆在一起掛於門上方。

許接龍願:

用五色紙剪成古幣長錢形狀,在堂屋正中設龍穴,將盛了取自東方水井的龍碗置於穴內,用雕刻有太極圖的石板密封。寓意財丁兩旺。

禁忌:

不能有哭聲、不能吵鬧;另外畜禽需好好招待,尤其耕牛,有喂耕牛吃餈粑的習俗。

冬至,這天所有侗族人都過侗年,相當於過春節,各地區活動熱鬧非凡,有賽蘆笙、多耶、侗戲、對歌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侗族冬至習俗

冬至茶

冬至節要摘冬至茶做油茶,那時採摘的茶最入味,更重要的'是吃冬至肉。

殺年豬

侗族敬豬欄土地、唸經超度。

侗族宰殺土豬

豬頭、豬尾敬祖宗神靈保佑子孫發達,事事順利。

到冬至節那天,團寨裏會有人殺豬,請寨子裏的人“呷冬至肉”。過年殺年豬,誰家殺年豬,全團寨的人男女老少都去“呷年豬”。誰家吃的人少,是很沒臉面的。

侗族凍魚

侗族自古便有“侗不離酸”的說法、“侗不離魚”的飲食習慣,食油茶、黑糯米飯和“臘也”(合攏飯)的食風。尤其凍魚是過侗年少不了的美味佳餚,其味道鮮美,甜而略酸,麻辣適度,十分開胃。醃魚、醃肉既可生吃,也可熟吃。

白族冬至習俗

白族傳統節日祭祖節即冬至節日,白族較大的村寨一般建有宗祠,又稱家廟。每到冬至節日,男女老幼着盛裝,在祠堂聚會,殺豬宰羊,敬祭本主,舉行賽神活動,跳杖鼓舞,大擺筵席。

白族有句俗話說:冬大年小。人們認爲,按中國上古的白族曆法,一年爲十個月,十一月便是第二年的歲首,故冬大。因這個季節爲農閒糧盈期,青年們多選冬至天商訂婚事。這天,各個白族村莊都沉浸在節日氣氛中。白族冬至節吃炒養粒和羊肉場。

漢族冬至習俗

冬至對於漢族來說,是一個傳統大節。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我大弗蘭,當然也有自己的特色過法。來看看,都有哪些?

八寶糯米飯

湖南長沙株洲等地漢族,冬至的習俗是吃八寶糯米飯或者糯米餈粑。選糯米、桂圓肉(龍眼肉)、紅棗、蓮子、杞子、核桃仁、松子、山藥和冰糖。將材料混合同糯米蒸熟,也可淋上用牛奶或豆漿加雪耳煮成的甜汁進食。

冬至肉

冬至日,又有制“冬至肉”的說法。漢族習慣在冬至前後制臘魚臘肉,將魚肉用鹽醃四五天後掛當風之處晾乾,然後用木屑、穀殼、橘皮、花生殼燻烤,或掛柴竈上薰煙,至其色金紅,叫“冬臘肉”,可貯留至次年夏日不腐。

冬至貓乳

冬至日做黴豆腐,俗稱“貓乳”,爲長沙地方特產之一。腐乳在湖南很多方言稱“貓乳”,因爲在湖南漢語方言中“腐”和“虎”同音,人們忌諱說兇猛動物,而貓和虎很像,遂稱“貓乳”,反映一種趨吉避凶的心理。

冬桑葉

在冬至日,長沙周邊農村亦有采摘“葉大而肥、色黃橙無損"的陰乾冬桑葉陰乾以爲藥者。他們認爲在冬至日採摘到的冬桑葉藥性更佳(一般採摘時期在晚秋和初冬之時),對治療風熱乾咳症,十分有效。甚至用水熬煮冬桑葉服用。

冬至酒

民間認爲冬至日前,水溫太暖,制酒易酸,或具酸性;冬至日後,水性又寒。而獨在冬至日,水味最佳,酒味最稱醇正,極具回甘之旨,勁道亦足。過去制酒工藝不發達,對於冬至日這樣的大節令,人們自覺不自覺地保持一種崇信。但,冬至日天氣畢竟寒冷,據說此時釀酒發酵具有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