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希望有所幫助!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家庭教育的方式

家庭是個體成長的重要陣地,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文化將對個體產生終身的影響。兒童的成長需要穩定安全的環境,父母的愛是兒童最爲安全、溫馨的環境,在愛的環境中成長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親子關係對於留守兒童來說無疑是一種奢望。留守家庭或者父親外出,導致父親的家庭教育角色弱化;或者父母雙方外出使得留守兒童與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親子互動,兒童沒有機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沒有機會傳達自己對子女的愛,長此以往,必將使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心理上的隔閡,使兒童喪失基本的心理歸屬和心理依戀

2.家庭教育存在的誤區

教育上過分依賴於學校重智輕德,重身輕心。近年來農村學校教育在國家的重視下的確有了較大的改觀,但是農村學校教育的表面繁榮也助長了農村家庭教育的惰性,致使農村家長過分依賴學校,認爲自身能力有限,只要把孩子交到學校就放心,削弱甚至放棄自身應盡的教育職責。加上學校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不夠,缺乏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指導也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找不到正確方向。由於自身教育水平的落後,大多數家長認爲孩子身體好學習好纔是最重要的。忽視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德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治癒上又過分關心分數,分數代表一切忽視孩子智力開發和創造力的培養。這種不健全的教育觀念更加使得留守兒童在成長中出現心理行爲習慣等系列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3.兒童的不良表現

留守兒童教育主體的變更。由於父母的外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主體變成了其他撫養者,其中絕大多數是祖輩,還有一部分是其他的親戚。老年人大多對孫輩較溺愛,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對孩子更是有求必應,對其頑劣行徑也捨不得嚴厲管教;再者,農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較低,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更不懂得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加之年紀大了,精力有限,無論是在體力上,還是智力上都難以有效承擔起對孫輩的家庭教育職能。而寄住在親戚家的孩子,家庭教育則更加淡薄。

因爲在親戚的立場上一般只管留守兒童的吃穿,不便或者不善於對孩子進行管理教育,孩子也很難在親戚家中產生歸屬感,致使部分兒童養成任性、放縱、隨意的性格,有的還形成了較爲嚴重的不良習慣,如:遲到、早退、曠課、厭學、逃學;喜歡進網吧、遊戲廳,以解孤獨苦悶;吸菸、酗酒、撒謊等。

4.親子關係的和諧度

缺乏親子溝通,弱化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建立在親情基礎上潛移默化的教育。在以往的調查分析當中,孩子都是希望家長在家的或者跟他們一起出去的。或者至少有一個人是在家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細心呵護和引導,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目前留守兒童的教育。大部分是隔代教育,父母與自己的子女之間缺乏溝通,孩子也缺乏了對其的心理歸屬和依戀。這就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調和弱化。

5.兒童學習習慣的養成

大多數留守兒童學習心理存在問題,在由於父母剛剛分離的那段時間裏,在學習上表現消沉,注意力不集中,常出現分心的現象。可能懷念留戀與父母共同生活的日子,無法把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導致成績不理想,部分學留守兒童因缺乏有效監護而放鬆了學習,導致成績明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