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縣五保供養狀況的調研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對縣五保供養狀況的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對縣五保供養狀況的調研報告

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部分五保戶生活出現一定困難,爲了進一步做好五保供養工作,落實五保待遇,結合省財政廳、市財政局、民政局的這次調研和我縣以前調查瞭解的情況,現將我縣五保供養狀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位於周口市東部,與安徽毗鄰,轄20個鄉鎮,495個村委會,18個社區居委會,127萬人,其中農業120萬人,現有耕地150萬畝;全縣現有已享受五保待遇的'有3254戶,3363人,其中在敬老院集中供養的有372人,應保未保9737戶,10271人。

二、供養標準

稅費改革前,已保對象執行標準每人每年500元錢、600斤糧,集中供養標準略有提高,應保未保對象以地保爲主,稅費改革後,由於五保供養資金匱乏,各地執行標準不一,有每人每年300、500、800、1000元不等,執行標準多數較低,僅有敬老院能達到1000元左右,狀況堪憂。

三、此次調研情況

這次我們調研的鄉鎮是xx縣城郊鄉的楊莊、陸莊兩個行政村。城郊鄉轄27個行政村,120個自然村,共有6.8萬人、7.8萬畝耕地,全鄉已保對象70人,應保未保對象703人,已保對象中有17人是敬老院集中供養,鄉籌鄉管21人,其餘32人爲村組分散供養,應保未保多以地保爲主,極個別無人供養。

城郊鄉楊莊行政村,現有2860人,2340畝耕地,其中五保對象13戶14人,走訪3個五保對象:柴秀雲,2畝地,地保;張本玉,03年給600元錢,04年未給;管文帽,03年給600元錢,04年未給(04年未給是由於鄉里農業費附加還未同該村結帳)。以03年村帳目算,鄉里共返附費2.5萬元,21個村組幹部支工資4600元,7個村兩委班子工資每人每月約200元,全年合計1.6萬元,扣除農業稅尾欠3000元,學校修繕20xx元,報刊1000元,加上其它開支,還要外欠帳,根本無錢支付五保供養資金。

陸莊行政村現有2455人,2700畝耕地,已保對象12戶12人,應保未保對象19戶19人,已保對象每年每人僅160元錢,應保未保每人分一份半地,免交農業稅,稅費改革後,已保對象出現了生活難、就醫難,應保未保對象出現了年齡大,無力耕種,又無人代耕的情況。去年該村鄉返還附費2.8萬元,除去尾欠8000元,下餘2萬元,村幹部工資7人1.6萬元,書報1000多元,學校修繕1000多元,五保醫療費4000多元,附費也已超支,五保供養資金無處落實,村幹部沒辦法,又向羣衆每人收0.75元,共收款1800元,用於12人的五保供養,以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五保醫療費一年4000多元,使村裏不堪重負,農村五保無錢就醫,也是一個突出的問題。

四、存在問題及根源

經過這次調研和以前掌握的情況,我們認爲稅費改革前五保待遇落實較好,稅費改革後,五保供養標準雖然提高了,但五保供養資金從附費和轉移支付中支出,致使資金不足,落實很不平衡,只能部分兌現,主要問題:一是農業稅附加收繳難度大,五保供養資金難以落實。有些村農業稅沒收完,鄉鎮把正稅扣足以後,沒完成部分算入附費中,沒完成部分收繳難度大,以致五保供養資金缺口相當大。城郊楊莊、陸莊03年分別扣除尾欠3000元、8000元,是一筆不小的數字,直接影響五保供養資金的落實。二是稅費改革後,附稅數額較小,除去幹部工資和辦公費用後,所剩無幾,導致五保供養經費嚴重不足。三是由村發放五保款不利於五保待遇落實。附稅由鄉鎮返還給行政村後,五保戶是弱勢羣體,優先用於五保的政策落實不夠好。四是五保分佈不均衡。有些村地少,五保多,附費全部用於五保還不夠,又加上轉移支付資金沒有跟上,由村來發放,無法保證五保待遇落實,也不利於基層政權的鞏固。五是五保供養資金少,五保就醫困難,陸莊行政村就是一例,每年醫療費4000多元,村裏不堪重負。六是鄉鎮敬老院自身建設與發展資金匱乏。稅費改革後,鄉鎮財政緊張,個別敬老院房屋無錢維修,影響敬老院的自身發展。七是應保未保人員較多,不少村組採取給五保戶多劃幾份責任田,讓其轉給他人耕種,從中收取600斤糧食的做法,稅費改革後,由於稅費降低,造成無人代耕。

五、建議和解決辦法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增大中央和省市財政投入,彌補五保供養和敬老院建設資金不足,目前五保供養中央和省市投入專項資金太少。

(二)五保經費納入正稅,從附費中開支,列支項目多,資金不足,難以保證五保待遇落實。

(三)農業稅費徵收結束後,五保款一次性從縣財政局直接撥付縣民政局交民政所發放,實現專款專用,資金封閉運行。

(四)對應保未保人員一律澄清底子,納入五保範圍,確保農村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