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二首》靜女

長期以來,《詩經》一直受到很高的評價,它對我國二千多年來的文學發展有深廣的影響,而且是很珍貴的古代資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經二首》靜女,歡迎閱讀!

《詩經二首》靜女

《詩經二首》課文原文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i]。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zhi]。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二首》知識點

【主題思想】

《關雎》寫的是一一個青年男子對一個窈窕淑女的思念、追求的過程,寫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悅,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與追求。

《蒹葭》通過對特定情境的描寫和對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現了主人公對遠方的意中人強烈的思念之情及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惱。

【文章結構】

關雎:河邊邂逅—朝思暮想—琴瑟友之

一見鍾情—輾轉反側—鐘鼓樂之

(愛慕)(相思)(願望)

蒹葭:蒹葭蒼蒼—所謂伊人—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所謂伊人—宛在水中抵

蒹葭采采—所謂伊人—宛在水中沚

文學常識

《詩經》本稱《詩》,後來被儒家奉爲經典,才稱《詩經》。題目“關雎”中的“關”是擬聲詞,鳥鳴之聲;“雎”,雎鳩,種水鳥。題目“蒹葭”中的“蒹”指蘆葦一類的植物;“霞”指初生的蘆葦。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寫水鳥雌雄和鳴,相呼相應,在那水中的沙丘之上,像是戀人同唱着歡悅的情歌一樣。“關關”,形容水鳥和鳴,疊字象聲;同時聲中見意,示雌雄相應,彼此相關雎鳩,水鳥,據說它們“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並遊而不相狎”。

開篇二句聲情並茂:它以悠揚、平正之音,爲全詩的“中和之美”定下基調;又以雎鳩和鳴起興,所謂“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爲以下正面抒寫愛情創造了和諧的氣氛,象徵意味既深且濃。接下去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毫不突兀了。“窈窕”,連綿字,美好的樣子,形容“淑女”;“淑女”,即好姑娘;、“好述”,就是好配偶。首章落實到:“美麗的.好姑娘,正該同美好的男子配成雙”,成爲全詩的綱領,提攝全篇。

《蒹葭》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愛着一位姑娘,她住在湖的對岸。青年和姑娘也許有過一段交往,也許只是偶然見過一面,但他已經深深地愛上了她。在深秋的一個早晨,他來到湖邊,思念起她來,思量怎樣才能得到她的愛情。

賞析

大概這是我們迄今爲止讀到的最純真的情歌之一。少男少女相約幽會,開個天真無邪的玩笑,獻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天真爛漫勾畫得栩栩如生。青春年少。充滿活力,生氣勃勃,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可言喻、動人心魄的美。兩心相許,兩情相會,相看不厭,物因人美,愛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純淨透明碧藍如洗。

從這當中,我們可以見出一個基本的審美原則:單純的就是美好的,純潔的'就是珍貴的。德國藝術史家溫克爾曼曾經讚歎古希臘藝術的魁力在於“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馬克恩也說,希臘藝術的魅力在於它是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而童年一去不復返,因而也是永恆的。

少男少女的純真愛情亦如是。它雖然沒有成年人愛情的堅貞和厚重,沒有中老年愛情歷經滄桑之後的洗練與深沉,卻以單純、天真、無邪而永恆。它同苦難一樣,也是我們人生體驗中的寶貴財富。當我們人老珠黃、垂垂老矣之時,再來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會砰然心動,神魂飛揚。

情無價,青春同樣無價,青春年少時的純情不僅無價,也是唯一和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