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浪漫主義詩歌與新歷史主義批評論文

摘要:上世紀80年代產生的“新歷史主義”,作爲後現代批評的一種嘗試,突破了傳統浪漫主義研究中的唯心主義範式,同時也顛覆了傳統文學自律性的美學觀,把文學、歷史與政治三者之間緊密聯繫在一起,探析審美和非審美話語之間、文學與歷史之間的互文關係,重塑浪漫主義詩歌研究繁榮的局面。回首這些過去,對於我們當前研究浪漫主義詩歌和反觀“新歷史主義”批評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義。

英國浪漫主義詩歌與新歷史主義批評論文

關鍵詞:浪漫主義 新歷史主義歷史化 文化詩學

1、從傳統的眼光審視,對浪漫主義的研究有很多明顯的共同特徵和關注重點

這種研究一般是以通過對想象力的研究,來分析想象力怎麼轉變感情與事物爲藝術。想象力對於傳統浪漫主義詩歌研究這個中心議題不可或缺,原因之一也許在於浪漫主義詩人本身對想象力的關注。韋勒克提出浪漫主義藝術的三大標準,指的就是“詩藝觀上的想象力,世界觀上的自然,詩歌風格上的象徵和神話”。意思就是,在文學形式、內容以及詩學上,浪漫主義文學都與之前的文學有很大的不同。在文學批評家艾布拉姆斯眼裏,這也就是“鏡子”與“明燈”的區別:假如在浪漫主義之前,詩學研究的重點集中在通過藝術反映現實,那麼浪漫主義重點要表述的就是怎麼通過詩歌的想象去改變現實,去指引現實。他的《鏡與燈》和《自然的超自然主義》兩部作品非常系統的總結和描述了對傳統浪漫主義批評,將其對想象力的崇拜表現出來,這兩本書著作代表了傳統研究很高的成就。

2、傳統浪漫主義研究中,存在對浪漫主義詩人的思想和著述過分依賴的傾向,就像詩人對自己的作品有着不可質疑的解釋權

浪漫詩人對想象力的推崇影射了對藝術創造的一種看法,他們覺得詩人的內心纔是創作的源頭,而不是對外部現實存在的依賴,詩歌所表達的本質上是詩人的一種內心活動。然而,並不是說詩人的心靈是一個很閉塞的空間,他們也不是能夠獨立的個體,也一樣是構成社會的成員。但是傳統的浪漫主義研究卻沒有注重這個方面。創作者從所處的環境中得到素材及語言,創作的作品最後也返回到社會,接受讀者的檢閱。

文學創作不只存在作家的思想,因爲其大腦參與了社會的運作,也被社會運作過程所塑造。所以,歸根到底作家並不是作品的唯一創作者,而是由公衆創作的。浪漫主義文學研究必須杜絕“孤立主義”的限制,將作品和社會與歷史聯繫起來。

對於浪漫主義的研究不能只是侷限於作家的自我表述,光從浪漫主義作家的看法,通過眼光來進行對他們作品的研究。浪漫主義詩歌很多地方有着情境上的昇華和概念化,很多實際的社會問題放置在到被理想化了的情境中,因此導致其社會歷史意義的喪失。而新歷史主義方法的目的與方式,就是要把這些理想化的內容充分表現出來,讓它重歸社會歷史環境中。

3、新歷史主義是在後現代思想潮流中,逐漸流行起來的一種批評方式

在文學的範疇中,新歷史主義主要集中在兩個問題:第一是針對歷史的真實性問題,第二是針對文學和歷史的界限問題。新歷史主義的觀點中,審美活動跟其他的社會活動是不可分割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藝術和社會話語之間是互相滲透、相互穿插的結構體制。從二者的關係來看,傳統美學所描述的前者並不能反映出後者,只是二者之間的往復交替,是結合了“談判”、“交易”與“協商”形成的藝術作品。新歷史主義的觀點中,文學批評爲了重現社會和審美話語二者之間的“談判”和“交易”,要杜絕文學與歷史、審美與真實之間的隔閡與芥蒂,不但要求文學批評的“歷史化”,將文學融入歷史環境,還要求在嘗試中使歷史“文學化”。

因爲新歷史主義在歷史學方面,目的、方法以及對象都要有“自我意識”的體現,它能夠體現出傳統歷史研究出現的不足和漏洞,進而產生不足和質疑。而在文藝復興時期,文學藝術在也很好地反映出了這樣一種觀念。

4、在文藝復興研究的領域中,一方面新歷史主義把蒂利亞德當成批評的對象,另一方面,浪漫主義在研究的範疇進行着相同的轉變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浪漫主義研究的權威人物艾布拉姆斯及其學生布魯姆。在新歷史主義的觀點看來,二者至少有這兩方面的問題存在:首先,他們覺得可以確定浪漫主義的起始點;其次,他們將浪漫主義定義成英國文學的統一的運動。

實際情況下,浪漫主義作爲這個概念直到19世紀後期才被使用,也就是說,浪漫主義作家對自身的浪漫主義作家這一角色根本沒有概念。對於法國大革命,英國浪漫主義作家意見不一。所以,在浪漫主義時期,文學中很明顯有着相當多的`不協調和不連續。

新歷史主義的批評方式通常情況是由細微的細節出發,並逐漸深入挖掘這個細節,探究其包含的歷史淵源,然後通過歷史淵源當作支點,對作品中的意識以及思想採取批判。

5、“新歷史主義批評”是浪漫主義研究領域出現的特別現象,存在正確的理論導向和清晰的理論構想

然而其本身針對浪漫主義而言,研究的適應性是還有待商榷,原因在於其暗示的思辨以及理性思維對於浪漫主義中的想象力和思維模式是難以肯定的。理論與浪漫主義的相對立,其依據也是對浪漫主義的一種特殊看法。在“新歷史主義”,特別是“解構主義”之後,人們已能漸漸地認識到,把浪漫主義當成想象力與感性思維的結合體,這只是對浪漫主義的一種想象構造。而對我們而言,還是存在其它建構方式的,所以浪漫主義會表現出很多各異的特性。我們並不只有一種浪漫主義,相反,我們擁有很多浪漫主義。

歷史從某種角度而言並不是過去發生的事情而是敘述過去事情的一種途徑和方式,它主要通過對作品的閱讀以及詮釋這些作品的策略組成的。後現代批評的本質其實也是一種信念,一種使我們感知到這一切的形式。新歷史主義理念表現出歷史的敘事性以及建構性,重點表述了認知主體和對象二者之間存在難以消除的阻隔,也就是即知識跟真理的脫層。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浪漫主義詩歌的研究已經漸漸延伸到新歷史主義的批評方法上,假如我們可以通過獨立的態度面對新歷史主義的獲得與失去,彰顯出它的優勢,指出它的不足,就能使讀者能夠充分了解事情,再做出自己的決策。

6、結語

在對浪漫主義的研究中,我們只有把握住新歷史主義的轉向、在文學批評中的源頭和發展、在研究中的各種運用,當然,還包括其引起的一些爭端和異議,才能做到對歷史以及這種批評現象在浪漫主義文學方面的研究變得有更加有意義。

參考文獻

[1]丁宏爲.理念與悲曲:華茲華斯後革命之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丁宏爲.濟慈看到了什麼[J].外國文學評論,2004(4).

[3]Saree Makdisi William Bleaker and the hnpossible History of the 1790s,2003.

[4]張旭春.沒有丁登寺的(丁登寺):英國浪漫主義研究中的新歷史主義範式[J].國外文學,2003(2).

[5]ms Doing Things with Texts:Essays in Criticism and Critical The-ory,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