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塞下曲的詩詞

在《塞下曲》詩中有對戰士金戈鐵馬、奮勇戰鬥的歌頌,也有對閨中柔情的抒寫,內容極爲豐富,風格疏宕放逸,豪氣充溢,表達了詩人高尚的愛國情操。

古詩塞下曲的詩詞

《塞下曲四首》

年代: 唐 作者: 盧綸

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亭亭七葉貴,蕩蕩一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塞下曲》之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第一首詩知名度最高,尤其是最後兩句經常被將士們所傳唱。開頭說五月的天山只有雪和寒冷,短短十個字,就形容出了邊塞的將士們的艱苦。可是軍營的戰士們鬥志是昂揚的,睡眠也要抱着馬鞍隨時準備戰鬥。李白的詩歌中經常的引用歷史典故,“直爲斬樓蘭”就是引用了“漢代地處西域的樓蘭國經常殺死漢朝使節,傅介子出使西域,樓蘭王貪他所獻金帛,被他誘至帳中殺死,遂持王首而還”的故事,“直”與“願”字呼應,語氣強烈,愛國殺敵之心噴涌而出,有極大的的藝術感染力。

《塞下曲》之二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爲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此詩描寫朝廷的大軍開赴了邊塞,準備抗擊胡人的南侵,在廣闊的沙漠裏與敵人經過了多次戰爭,手握着雪吃着飯,累了就在沙漠的隴頭之上休息。只有完全擊敗敵人,戰士們才能放心的睡覺,那樣內地的百姓們才能過上安定的日子。

《塞下曲》之三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此詩形容戰士們騎着駿馬一路急駛,響着馬鞭,揹着彎弓離開了漢地的月亮。在戰場上用弓箭射殺了敵人,戰爭結束後,陣地上的星光也暗淡,營地上空的霧也消失了。最後成功後,能進入漢代麒麟閣功臣畫像的,只有霍去病一人。其實這也暗有嘲諷之意,一將功成萬骨枯,但是士兵們仍然願意爲國效力,爲國捐軀。

《塞下曲》之四

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此詩寫戰士們在塞外爲國守邊疆,而家裏的親人們對遠方戰士們的思念,卻怎麼也盼不到戰士們的迴歸,每日因思念而流下的淚,只有自己知道。這也說明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對戰爭的憎惡。

《塞下曲》之五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此詩簡短几句,就形容了塞外的強盜們乘着秋高馬肥的季節南侵,天朝的將士們也離開漢地去迎敵。虎竹,即兵符,分銅虎符與竹使符兩種,合稱虎竹。“將軍分虎竹”,是指將領接到征戰的詔令,然後帶着士兵們到沙漠裏,在邊塞的月光下,用弓箭和刀劍和敵人們廝殺。最後兩句說的是戰爭還沒有結束,還不能回到玉門關以內,所以親人們不要着急,請耐心等待。

《塞下曲》之六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淨妖氛。

此詩描寫戰爭的烽煙在沙漠上空盤旋,都連接到漢武帝甘泉宮上空的雲了,漢武帝大怒拔劍,招李將軍率領大軍前往殺敵。殺氣沖天,戰鼓也震天動地。最後將軍憑藉着勇氣,一下蕩平了邊塞的胡人,邊疆隨之也安定。

這組詩作於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一年前李白應詔進入長安,此時供奉翰林,胸中正懷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因此,這組詩也充滿了殺敵建功立業的氣息,讀來讓人熱血沸騰,藝術感染力極強。

本文爲原創,首發頭條,圖片來自網絡,歡迎收藏轉發。

史家之韻——借中華文化之源遠流長,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