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閱讀散文解題角度思路

面對詩詞鑑賞和散文閱讀這兩大主觀閱讀題,學生往往是無所適從,答題時常常表現爲極大的模糊性、盲目性,結果是答了很多卻得分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學生對試題的設題角度不明確,從而導致解題思路的偏離。而這種情況的出現,又恰恰是教師學生一味地作題講題而不熟悉理解大綱所導致的。爲了解決學生在答題中思維的混亂和行爲的盲從,必須從吃透大綱說起。

高考閱讀散文解題角度思路

關於現代文閱讀的考試內容,大綱中明確規定

一、 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二、分析綜合

3.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4.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6.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三、鑑賞評價

7.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8.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以上是大綱中有關考試內容的詳細分類,其實,認真分析起來,它們之間並非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緊密地內在的聯繫。近年來的高考試題表明,以上三部分中的八點內容都直接或間接的考到了,只是有些題的考查方式單一,有些題的考查方式多樣化。根據近年來散文閱讀試題的分析,綜合大綱中的八點內容,我把考查內容歸納成三部分:(一)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理解重要概念)、語言(理解句子含義)和表達技巧。(二)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三)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這樣就便於學生記憶、理解和應用了。

爲了便於準確而有針對性地找到切入點,學生必須牢記以上三點考試內容,並在此基礎上熟悉以下幾種關係:

形象和概念之間的關係。有時候一個形象就是一個概念,而一個概念並不一定是一個形象。因爲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事物的物象,而文章中的概念通常是事物的物象或者是一些比較抽象的名詞,比如“意識”、“觀念”、“母體”“潛規則”“歪理邪說”等等。就是說,當給定的概念是一個形象化的物象的時候,這個概念也就是一個形象,比如:“斷崖”“寒梅”“泥公雞”“鄉村瓦片”等等。當給定的這個概念是一個抽象的名詞時,它就只能是一個概念,不能是一個形象。

語言和理解句子含義之間的關係。理解句子的含義其實就等同於鑑賞語言,是要透過句子的外在形式或者修辭手法挖掘其深層含義,它從屬於鑑賞語言。這裏需要強調的是,學生務必搞清楚語言鑑賞方面的幾種形式:(一)詞語和句子含義的理解。(二)詞語和句子作用的理解。(三)詞語和句子表達效果的理解。(四)人稱代詞以及指示代詞的理解。需要注意,以上這幾種情況不一定是直接來問的,多數情況下是間接來問的,需要學生認真審視題幹領會出所要求回答的內容。總之,這種題目的設題方式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所問的內容包括:詞語或句子的含義、作用、表達效果。

對詞語或句子含義的理解一般包括三方面:一是理解詞語的字面意思,然後根據上下文推斷詞語的隱含義;二是根據上下文把握詞的語境義;三是代詞或非代詞的指代義。而句子含義的理解則是要在抓住重點詞語,搞清句式特點、語氣或修辭手法的前提下聯繫上下語境得出答案。

有關作用的設題往往是要求說明句子的作用,回答句子的作用,首先要從文章的整體結構上看其出現的位置:是在文章開頭部分,中間部分還是結尾部分;是獨立成段,還是在某一段的開頭或者結尾。其次看句式或表達方式:是設問句、反問句、祈使句、感嘆句還是議論句、描寫句、抒情句等等。再次看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借代、雙關……綜合以上因素整體把握後分別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回答其作用即可。結構上往往是爲下文……作鋪墊,引出下文的……,作爲中心句點明瞭本段的……,作爲總結句概括了全段的……,承接上文的……引出下文的……,照應上文或開頭的……,內容上常常是突出強調某某……特徵、特性,表達作者……情感、觀點、態度,深化昇華主題等等。分析詞語和句子的表達效果,首先要看詞語的詞性及其是否活用,看句子的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更重要的是熟悉表達技巧所包含的內容: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和說明)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反問、設問、借代等等)表現手法(借景抒情、象徵、反襯、託物言志、聯想、想象、人稱變換、插敘、先抑後楊、用典、引用古詩文等等)。像記憶數學公式那樣的記住這些,就會在答題過程中準確切入,熟練的解答。

關於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考察,試卷中的往往也是間接考察的。它是讓學生在理解了結構和思路的基礎上去回答某個問題,就是說所設問題涉及到文章的結構和思路,並非讓學生去給文章劃分結構層次,理清文章思路,寫出段落大意。比如這樣設題:本文是怎樣逐漸表現主題的?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要搞清楚文章的結構思路。我認爲,分析結構思路,要考慮如下因素:找準中心句(總結句、概括句)過渡句,確定順序(時間、空間、邏輯),抓關鍵詞語(A、順序詞,B、關聯詞,C、指代詞,D、範圍詞、E、類別詞、F、過渡詞),確定段落關係(並列、遞進、轉折、因果)。

至於對文章思想內容的評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考察,實際是要求學生理解中心思想。作者的觀點和態度即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也就是作者的見解和主張。反映在文章裏,有時比較直接、明顯、集中;有時則比較分散,需要對有關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而有時則隱含於字裏行間,還需仔細分析和抽象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抓要點句關鍵句或中心句、抓議論抒情句、從反證和烘托中體會、從遣詞造句中體會(如詞語的色彩)、從描寫的形象體會、分析文章的中心內容、藉助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品的有關注釋等。

下面針對以上三部分考查內容結合近年來各地高考散文閱讀題談談散文閱讀題的設題角度和解答思路:

一、 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理解重要概念)、語言(理解句子含義)和表達技巧

例1. 本文描寫的“綿綿土”有哪些特點?(4分)——06年全國卷第14題。

【原文】半個世紀以前,地處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鄉,孩子都誕生在鋪着厚厚的綿綿土的炕上。我們那裏把極細柔的沙土叫做綿綿土。……

因此,我從母體降落到人間的那一瞬間,首先接觸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熱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我的潤溼的小小的身軀因沾滿金黃的沙土而閃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穀穗似的。……

我們那裏的老人們都說,人間是冷的,出世的嬰兒當然要哭鬧,但一經觸到了與母體裏相似的溫暖的綿綿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體裏安生地睡去一般。我相信,老人們這些詩一樣美好的話,並沒有什麼神祕。

我長到五六歲光景,成天在土裏沙裏廝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邊,小聲說:“限你兩天掃一罐綿綿土回來!”“做什麼用?”我真的不明白。

“這事不該你問。”祖母的眼神和聲音異常莊嚴,就像除夕夜裏迎神時那種虔誠的神情,“可不能掃粗的髒的。”她叮嚀我一定要掃聚在窗櫺上的綿綿土,“那是從天上降下來的淨土,別處的不要。”

【分析】這道題就是考察對形象概念的理解。回答這道題,首先要找到作者有關綿綿土的幾段敘述,在行文中,我們不難發現作者在敘述中用了幾個表現綿綿土性質的詞語以及祖母叮囑我的一句話,因此可以斷定這就是它的特點。

【答案】細柔,溫暖,金黃色,是天上降下來的淨土。

例2. 文中說:“在我的印象裏,瓦是童年的底片,能沖洗出鄉村舊事。”請解釋這句話的含意。(4分)——06年四川卷第14題

【分析】這道題是考察學生對語言句子含義的理解。原文中“在我的印象裏,瓦是童年的底片,能沖洗出鄉村舊事。”這句話出現在第二段,是獨立成段的一句,從文章結構上看,此句承上啓下,引出下文所寫的我的童年生活以及我對童年時代家鄉生活的回憶。從句子形式上看,此句又是一個比喻句,本體是瓦,喻體是底片,而底片的作用是用來攝記影像的,況且這個底片又是童年的,因而可知:瓦是記錄童年影像的。而下句“能沖洗出鄉村舊事”就是能再現童年時代的鄉村生活。有了這樣一個分析過程,再看下文所寫內容,就不難概括出答案。

【答案】“瓦”真實記錄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對童年時代鄉村生活的回憶。

例3. 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經成爲一個符號”的.含意?(2分)——06年重慶卷第15題

【原文】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經成爲一個符號。人們把村落、村莊、鄉村等而視之,籠統解釋爲農民們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細辯認,村落、村莊、鄉村似乎應該有些什麼差別,比如說鄉村必然是在偏僻的鄉下,而村莊就有可能獨立出現在繁鬧城市。許多大都市裏至今還有村莊的存在,但那村莊裏的主人卻已不是農民了。然而,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們都不會去刨根問底,重要的是農民聚居的地方和那個地方的人。

【分析】這道題也是考查學生對語言句子含義的理解。從首句看,它是一個比喻句,主幹是“村落成爲符號”既然村落已經是一個符號,就意味着村落的意義在人們心目中已經不存在了,而原句裏又有“似乎”一詞,說明村落的意義在人們心中正在逐漸得淡化。結合原文裏“人們把村落、村莊、鄉村等而視之,籠統解釋爲農民們聚居的地方”一句,就會得到答案。

【答案】村落的真正意義在今天被許多人淡忘了,似乎僅僅只是農民居住的地方。

【例4】文章以“說村落”爲標題,就文章構思而言,作者對“村落”是如何“說”開去的?(4分)——06年重慶卷第16題

【分析】本題實際是對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考查。通觀全文六個自然段,第一段寫村落在人們心中符號化了,其含義也被人們模糊了。第二、三兩段分別舉例(1你走在荒涼無垠的黃褐乾裂的山脈田地上,忽然口渴的時候,聽到了井上的轆轤聲,看到了山腰上的幾十間草房。2你走在南方稻田的田埂上,忽然遇到風雨時,一條小船把你載到了一叢草房的檐下)形象說明村落的含義。第四段則是第二、三兩段的拓展,“實際說,村落的真正意義,並不僅僅就是農民居住的地方這一點。村落應該還有一種精神,一種溫馨,一種微微的甘甜。”在村落中“我們可以找到農民自身的艱辛和愁苦”這兩句話分明的說出了村落的真正含義。所以第二三四段應該是一個大部分。而第五段第六段則是通過寫自己內心的歉疚來表明人們忘記了村落,忘記了村落裏的農民,從而反思村落的被遺忘。概括如上分析要點,不難得出答案。

【答案】1)由村落的符號化和含義的模糊引出話題。

(2)再以事例形象地說明村落的含義。

(3)由村落的居住說到村落的精神。

(4)聯繫自己和當下社會,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遺忘。

或:引題——事例——拓展——反思

【例5】文章中說:“這是當今社會中村落的悲哀,而對於村落以外的人,是什麼也談不上的,或幸或悲。”這蘊含着作者什麼樣的情感態度?你怎樣看待村落的命運?(6分)——06年重慶卷第19題

【分析】本題看上去似乎是理解句子含義的題,實際上是考查學生對主題的理解。我們發現,這句話出現在文章的結尾,句中“這是當今社會中村落的悲哀”裏的“這”字,結合上文應該指人們對村落的及其含義的淡化、遺忘、對村落裏憨厚朴實的農民的冷漠。這一點相對於當今社會裏的村落而言,正是一種悲哀,作者這樣說,正是爲了表現全文的中心,流露自己對當今社會村落處境的同情和遺憾。現實處境中被人們淡化、遺忘甚至冷漠的村落是悲哀的,然而對於村落以外的人“無論是幸還是悲,都是談不上的”,這就更進一步說明人們對村落的冷漠。作者在結尾這樣表達,實際是在呼喚人們熱心村落、關心村落,將自己的感情融入村落以及生活在村落裏的農民的命運中去。綜上所述,就容易找到答案了。

【答案】①對當今村落的處境表示同情與遺憾;對“村落以外的人”的態度感到迷惑與無奈。

②喚起人們對村落命運的關注和思考。

【例6】請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兩方面對文章畫線段落加以賞析。(6分)——06年江西卷第17題

【原文】這時的每一棵樹,都是一棵站在秋光裏的黃金樹,在如儀的告別式上端莊肅立。它們與落日和諧,與朝陽也和諧;它們站立的姿式高雅優美,你若細細端詳,便可發現那是一種人類無法摹仿的高貴站姿,令人驚羨。此時正豐富燦爛得恰到好處,渾身披滿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羣繽紛的傘兵準備跳傘,商量,耳語,很快就將行動……大樹,小樹,團團的樹,形態偏頗的樹,都處在這種輝煌的時刻,豐滿成熟的極限,自我完美的巔峯,很快,這一刻就會消失,剩下一個個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分析】這道題是對錶達技巧的考查。需要說明的是,因爲設題不是單純的問“這段話的表達技巧(表現手法)是什麼?”所以回答這類題即便是題幹中不提“表達效果”,回答時也一定要考慮到表達效果。分析思路第一步:因爲題幹中問到了修辭手法,所以首先在原文中找到所有的修辭手法:黃金樹端莊肅立(擬人),它們渾身披滿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羣繽紛的傘兵準備跳傘,商量,耳語(比喻、擬人),很快就將行動。“這時的每一棵樹,都是一棵站在秋光裏的黃金樹”與“很快,這一刻就會消失,剩下一個個骨架支楞的荒野者”形成對比。分析思路第二步,看運用比喻擬人寫了什麼:從“端莊肅立、姿式高雅優美、高貴站姿”可知寫的是表情姿態,從“燦爛得恰到好處、披滿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羣繽紛的傘兵”可知寫的是色彩,從“商量,耳語”可知寫的是聲音。分析思路第三步,體會作者這樣寫表達的情感:秋天裏的黃金樹在告別儀式上具有這樣的姿態、色彩、聲音,“處在這種輝煌的時刻,豐滿成熟的極限,自我完美的巔峯”,無疑是表達了作者對黃金樹的高度讚美的情感。第四步,分析與下文的關係:本段高度讚美黃金樹,而下文卻轉筆寫人類濫伐森林造成原野荒蕪,可見是爲下文文意的轉折作鋪墊。綜合以上幾點,然後根據內容上“運用什麼手法從哪些方面或角度描寫出誰在哪裏的什麼?”“從而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結構上“起到了什麼作用?”回答即可。

【答案】作者運用擬人、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從形、聲、色等角度描寫了秋光裏的“黃金樹”在告別儀式上端莊的表情,高雅的姿勢,輝煌燦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光裏的“黃金樹”由衷的讚美,爲文意的轉折作鋪墊。

不在多舉例,總之,在散文閱讀題中無論以何種方式設問,他的設題角度都不會離開大綱中所要求的幾點。最後需要強調說明的是,面對高考閱讀題,學生必須有讀透文章、思考下去的信心,決不能望而生畏。要知道高考散文閱讀中任何一道題決不是難題,只要掌握住上面敘述中所涉及到的那些最基本的語文常識,然後結合大綱考試內容確定每一道題的設題角度(就是說這道題考的是大綱中的哪一點),再結合題幹確定出該題問的是誰或者是誰的哪一方面,找到這個問題所在的文章區域,最後運用上文提到的具體方法去思考就能得到問題的答案了。掌握了上面的解題思路,至於得分的多少,關鍵就看語言組織能力了。有的要直接摘錄文段的中心作爲答案,有的要選用文中的關鍵詞句,用概括的語句簡明、準確的作答, 有的要在對原文內容理解的基礎上,抓住要點,用自己的語言清晰、準確地進行概括,這是高考現代文閱讀中最常用、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出錯的一種方法。

掌握了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設題角度和解題思路,就會避免學生作題的盲目性,熟悉了這些內容,也就沒有必要過多的去做習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