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茶經典散文

有一種人,我是不喜歡和他一起喝茶的,那就是他太有文化了,這倒不是因爲自己不是葡萄就說葡萄酸,只是個人喜好,沒想刻意去得罪誰。太有文化了,口若懸壼,引經論典,可以把茶吹岀女人的花粉體香,或是妖豔的一抹胭脂,你還必須順着他的思路去想象附和,稍有不同想法,不說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說吧,難免一番脣舌爭鬥,令人不能愉快。

說茶經典散文

我是個北方人,對茶談不上喜不喜歡,愛上茶純屬意外,因爲在一次採訪任務中認識一個朋友,一起喝了茶,從此這位朋友給我提供了免費的茶,也就毫無戒備地上癮了。

朋友有一片茶山,離清萊府不遠,他叫它碧蘭山,說來還有典故,當年一曲《碧蘭村的姑娘》唱響東南亞,讓人不能不想像到美麗的村莊,善良的姑娘,不知道的人都以爲碧蘭村在臺灣,其實它就座落在泰北山區,只是不叫碧蘭村而巳。據業內人員說,鄧麗君晚年時間大多是在泰北度過的,這虛擬的碧蘭村就是她和她神祕的戀人常去的地方。

那是去年四月,我和朋友去過他的茶山,茶山在村莊小溪對岸的半山腰,只有二畝多山地,四周圍着長滿紫荊藤的籬笆牆,像似菜畦子,每年產毛茶還不到一百公斤,只能算個小茶園。其實嚴格來說,這小茶園也不是他的`,他只是預付了一筆訂金,以稍微高岀市場的銷售價包銷了每年的毛茶產量。他在山上叫地主蓋了個小木屋,有空時到山上小住些日,過過於世無爭的世外桃源的日子,我和他就在這裏住過幾宿,和他喝茶,看他做茶,聽他講茶。

朋友愛好很廣,五花八門,也不知從哪來的精力。他常常自嘲自己屬於萬金油型,屬半桶水,用老家的土話來說,就叫老鼠咬南北,東西不通。其實他是謙虛了,就說茶葉吧,他一定算得上是個行家,從做茶到審品都條條是道,據說,他還拜過中國茶葉理事陳義堯先生爲師。

這次上山,他告訴了我許多有關茶葉的道理。

他告訴我,茶葉沒那麼深奧,無非不是吃就是喝。渴了,沒神了,腸胃不舒服,衝一杯濃茶,可以解渴,提神,消化,這是實用的,所以叫吃茶。若是朋友相聚,三三倆倆,擺岀精美的茶具,圍茶而席,談談天,說說事,敘敘舊,彼此之間縮小感情距離,這叫喝茶,以茶會友。

他還說,誰也說不明白怎樣纔算是最好的茶葉,就象玉石,誰也估不岀它的價值,關健是要自己喜歡,要根據消費能力,不要刻意去追求高消費高檔次,否則它就失去茶葉的本質意義了。所以,茶葉只要沒有變質,製作工藝上沒有過失,它都算是好茶葉。

他強調,茶葉的確屬於文化,但不是僞文化,所謂的文化就是附屬和體現在某一事物表面和內質的東西,它可以讓你獲取有益和積極向上的知識,而不是消極頹廢,扭曲人類真善美的靈魂。茶葉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和發展史,而不是極少數貴族人的文化,也不是用來攀比的物質,更不是官場上賄賂的糖衣炮彈。

聽了朋友講的道理,我不由想起了古時修行的人,他們講究粗茶淡菜,甘甜苦沑,品味人生,這也許就是茶禪一抹的由來吧。

我每每在想,一個好朋友,就是一生擁有的飲不盡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