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

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1

採蓮曲

採蓮歸,綠水芙蓉衣。

秋風起浪鳧雁飛。

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

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駐。

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採蓮今已暮。

今已暮,採蓮花。

渠今那必盡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採蓮花。

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

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

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

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故情無處所,新物從華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

採蓮歌有節,採蓮夜未歇。

正逢浩蕩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丰茸!

共問寒江千里外,徵客關山路幾重?

翻譯

採蓮歸去,荷花茂盛得像衣服一樣蓋滿綠水。

秋風吹起浪,野鴨大雁飛。

划起蓮舟到岸邊,穿着絲羅裙,玉腕輕搖船槳。

遠遠望去,小島和深潭之間都是荷葉和蓮花,傳來江南民歌,更添相思之苦。

相思苦,相會的日子留不住。

塞外征夫仍然沒有回來,江南採蓮現在又已日暮。

現在已經日暮,採摘蓮花。

她們未必全是娼家女。

城南大道採摘桑葉,哪比得上江上採蓮花?

蓮花,有一片蓮花,花葉是多麼茂密重疊。

荷葉雖然翠綠,但比起雙眉卻爲之羞澀失色,紅豔的荷花勉強比得上美麗的雙頰。

思念的人不在這裏,悵望別離的時候。

牽動了花,愛憐其兩花共蒂;折斷了藕,愛憐其藕絲不斷。

往日歡情無處尋找,眼前的荷花徒然茂盛。

不在乎西津解佩以贈,還憂愁北海雁書太晚。

採蓮歌有節拍,採蓮整夜沒有停歇。

正碰到江風浩蕩,又正值江月徘徊。

月影慢慢移動,蓮浦夜中相逢,吳姬越女如此之多。

互相問寒江千里之外,關山的路程、征夫的消息。

註釋

鳧:野鴨。

桂棹蘭橈:桂蘭均爲船槳,此處均指船。

下長浦:沿着水邊向下游去。

羅裙:絲羅制的裙子。多泛指婦女衣裙。

玉腕:潔白溫潤的手腕。

櫓:撥水使船前進的工具,置於船邊,比槳長,用於搖動。這裏可理解爲船槳。

葉嶼花潭:嶼潭之間滿是荷葉荷花。嶼,水中洲渚。潭,水邊深處。

江謳越吹:泛指南方民歌。謳,徒歌。吹,有樂器伴奏的歌。

佳期:這裏指採蓮女和征夫約會的時光。

駐:停留。

渠:伊,她。

娼家:樂妓之家。

官道:大道。

把:採。

稠疊:稠密重迭。

佳人:這裏指所思念的人。

茲:這裏。

共蒂:即並頭蓮,一莖有紅白兩花。古人常用以比喻好夫妻。

絲:諧“思”,喻情思相連。

故情:舊日的歡情。

無處所:無所尋覓。

新物:花和藕。

華滋:長得很茂盛。

西津:這裏作“南津”解,同“南浦”,分別之地。

交佩解:解佩贈與對方以表愛慕。

羞:此處意爲憂,怕。

北海雁書:指塞外征夫寄來的書信。

節:節拍。

徘徊:指月影慢慢移動。

吳姬越女:泛指江南一帶的採蓮女,

丰茸:茂密的樣子,指人多。

關山:關隘山嶺。

賞析

王勃的這首詩,雖是擬樂府舊題,但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較大的創新,代表着初唐時期詩歌創作的風氣。

詩寫一位採蓮女子懷念征夫的感情。詩人選擇了傍晚同分採蓮歸來的特定背景來打寫。一開始,詩即寫女子採蓮歸來、綠水盪漾,沾溼了她的衣裳,又雜和着荷花的清香。這是女子經過一番採蓮勞動的形象。這時,秋風吹起浪濤,野鴨和大雁受驚而高飛,也觸動了採蓮女的內心情感。這句寫景有“興”的意味。下面四句,接寫這位年青漂亮,服飾華麗的女子,輕輕地搖着精美的畫舫隨波而下,極目眺望無邊無際覆蓋着綠葉的島嶼和開放着荷花的水潭,耳中聽着遠處傳來的江上漁歌、吳越小曲。這些所見所聞,都惹起了她的相思苦恨,“相思”二字就是全詩的旨意。接着又用四句點明相思的由來,是因爲歲月流逝,而出塞的征夫至今尚未歸來,思婦在水上採蓮,消磨時光,感到孤獨寂寞;現在到了傍晚時分,她獨自歸來。觸景生情,因而心中產生了思遠的情懷。“今已暮”三宇,呼應首句的“歸”字,表明這首詩所寫的是採蓮女子日暮歸來時的相思之情。繼而詩又探入一層,寫思婦的品質。儘管傍晚採蓮歸來,獨宿空牀的生活令人難以煎熬,但採蓮女還是忠貞於她們的愛情,堅持自已的操守,“那必盡娼家”,用反問句式,謂女子並沒有都淪落爲娼女,意即她自己決不會因爲親人遠戍而變心。不僅不會變心,相反,比別人還要堅定。“官道”二句以疑問的口氣,將採蓮女和採桑女加以比較對照,認爲前者比後者在愛情上更加忠誠,這其實是詩中思婦的自我表白。“城南把桑”系用漢樂府典故,《陌上桑》裏的女子羅敷,是一個忠實於愛精的典型形象。此詩裏的採蓮女自雲對丈夫的感情超過羅敷,可見,她對愛情是多麼執着。

從“蓮花復蓮花”到“還羞北海雁書遲”,主要是詠物寫人,抒發思婦的離愁別恨。江上蓮花朵朵,蓮葉田田,花葉紛披,十分稠密。荷葉的翠綠色,比不上女於的禪娟蛾眉;鮮紅嬌豔的荷花,也只能差可與女子紅潤的臉龐相比美。這幾句由純爲寫物轉到以物比人,着重突出女子的年青貌美,從而喚起她的離恨。“佳人不在茲,帳望別離時。”儘管江上環境很優美,自己也是韶華容顏,但因爲征夫遠在塞外,她惆悵地遙望那別離的地方,回憶當初難分難捨的情景,心中充滿了悲作之感,轉而詠物。“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牽動荷花,喜愛它們並蒂開放;折斷蓮藕,喜愛它們絲絲相連的纏綿形象。這兩句寓情於物,借白藕的絲絲相連,荷花的同根並蒂,表達思婦征夫的柔情蜜意。今天,當日的兩情依依己經無處可以尋找了。雖然物態還如同過去一樣,但在思婦看來,它們只不過是一片生長得很茂盛的荷花荷葉而已,想到這裏,不禁無限傷情。自己爲愛情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而到頭來則長期爲離愁別恨所折磨。“西津交佩解”,用晉葛洪《神仙傳》記載的鄭交甫在江邊遇到兩位神女,十分愛慕她們,神女解下玉佩以相贈的故事。這句意謂採蓮女過去曾與征夫以身相許,而毫無悔恨。“北海雁書”,用漢班固《漢書·李廣蘇武傳》中蘇武北海牧羊,雁足傳書的典故。此句則謂征夫在邊塞上,久無書信,不免使女子產生擔心和懷疑。這種憶昔傷今之情,歸結到底,表現了採蓮女深沉的相思情懷。這一節從時間和空間上反反覆覆地交錯寫來,對於女子的“相思苦”確實寫得很深刻,富有感染力。

從“採蓮歌有節”到篇末,詩情再作轉換和深化。本來,採蓮女己經在日暮時分歸來了,這裏則寫她夜間又到江上採蓮。她一邊採蓮,一邊有節奏地唱着採蓮曲。夜間江上的景象和白天大不一樣。傍晚,吹起了秋風,此時更是涼風蕭瑟。高遠的天空裏,一輪明月伴隨着採蓮女來往徘徊,清淡的光輝照耀着江水,閃動着粼粼波光。江風冷月,傳達出了採蓮女深沉的棖觸,再一次表達了她的“相思苦”的情懷。這裏完全是寓情於景,沒有從正面寫情語。它與上文寫其“採蓮歸”來時的情感,對照起來加以體會,頗得詳略映襯之妙。採蓮女在江上來往採蓮,遇到了其他夜間出來採蓮的吳娃越女,她們都打扮得很嬌豔美麗。姐妹們相見,互致問候,都探問從這條寒江到達征夫所在的關山千里的邊塞,究竟是山兒重,水幾重。可見,飽受着別離的煎熬、相思的苦恨的女子,不是一個採蓮女,而是許許多多日夜辛勤勞動的採蓮婦女。這就在前文寫採蓮女“相思苦”的基礎上,描寫了廣大勞動婦女在愛情婚姻上的不幸,將征夫思婦的普通題材,提高升華爲一個富有廣泛社會意義的主題,寫得非常深刻,是十分可貴的。

樑、陳以來,《採蓮曲》是詩人常用的樂府舊題,大多或摹寫水容物態,或描繪採蓮女的容貌服飾。特別是在風格上,他們的作品比較浮豔綺靡。王勃的這首詩,雖然抒情主人公同樣是採蓮女,自然景物的描繪乃至遣詞造語,也都明顯地受到南朝詩人的影響,但所塑造的傷離恨別,刻骨相思的女子形象,尤其是思婦征夫的主題揭示出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思想價值,則是南朝詩人所無法相比的。王勃在理論上對六朝餘風深致不滿,而在創作實踐上又未能擺脫其影響。這首詩就是一個例證。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初唐詩歌從六朝餘風向唐詩剛健爽朗的風格變化發展的軌跡。

王勃以前的詩人擬寫此題,都是五言短章,此詩則運用七言,篇幅也比較宏大,表現出初唐七古崇尚鋪陳賦寫的一般傾向。不過,此詩在“四傑體”七古中抒情性較強,很注意將人物的感情寄寓在客觀景物的描寫刻畫之中,具有強烈抒情效果。詩以七言爲基本句式,大量運用五言句,又靈活地參用“三五七”、“三三七”句式,學習、模仿樂府民歌的結體方式,也加強了詩的抒情性。詩中多用蟬聯和復沓的形式,更使詩流轉圓美,情韻婉揚。詩中“採蓮”、“蓮葉”、“蓮花”、“花”、“葉”等字詞多次出現,造成重迭復沓的形式,顯然具有南朝民歌《西洲曲》的風味。並且重迭復沓的形式還往往與蟬聯方式交織運用,節奏鏗鏘,音韻和婉。總之,雖然此詩具有敘事詩的骨髓,但它藝術上的成功之處乃在於抒情。此詩中幾個主要表現方法,都對加強其抒情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創作背景

此詩是作者於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前往交趾探望父親王福畤,途經江南時所寫。

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2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翻譯

菱葉隨着水波飄蕩,荷葉在風中搖曳;荷花深處,採蓮的小船輕快飛梭。

採蓮姑娘碰見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說話卻低頭羞澀微笑,哪想頭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註釋

縈:縈迴,旋轉,繚繞。

颭:搖曳。

小船通:兩隻小船相遇。

搔頭:簪之別名。

碧玉搔頭:即碧玉簪,簡稱玉搔頭。

賞析

《採蓮曲》,樂府舊題,爲《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子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描寫採蓮生活的詩歌很早就出現了,漢樂府中就有《採蓮曲》《江南可採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南北朝出現了不少寫採蓮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採蓮南唐秋,蓮花過人。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頭。”到了唐代,寫採蓮更是成爲一種時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齡、戎昱、崔國輔、皇甫鬆等都寫過這類詩歌。白居易的《採蓮曲》寫得尤爲細膩動人。

白居易這首詩寫採蓮少女的初戀情態,喜悅而嬌羞,如聞紙上有人,呼之欲出。尤其是後兩句的細節描寫,生動而傳神,如靈珠一顆,使整個作品熠熠生輝。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寫風中婀娜舞動的荷葉荷花,從荷花的深處有小船悠然劃出,畫面充滿了動感。“菱葉縈波荷颭風”,在碧水盪漾一望無際的水面上,菱葉荷葉一片碧綠,陣陣清風吹來,水波浮動,綠葉隨風搖擺,菱葉在綠波盪漾的湖面上飄飄蕩蕩,荷花在風中搖曳生姿。正因爲綠葉的搖動,才讓人們看到了“荷葉深處小船通”。荷花深處,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廣闊,而“小船通”,則告訴讀者有人有活動。這就像一組電影長鏡頭,先見一片風光,然後將人物活動呈現在其中,給人以真切感。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是上承“ 荷花深處小船通”而來,由寫景轉爲寫景中之人。荷花深處,遮天蔽日,涼風習習,是水鄉少男少女在勞動之餘私下相會的極佳場所。這裏並沒有說明他們是故意尋找還是無意撞見,也許是兼而有之吧。詩歌僅以欲語而止、搔頭落水兩個動作細節的描寫,就活靈活現刻畫出一個癡情、嬌羞、可愛的少女形象。戀人相遇,互訴衷腸,何止千言萬語,而此時此地,這個嬌羞的少女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惟有低頭含笑而已;而且情貫一心,甚至不小心將碧玉搔頭落入水中,這些都是初戀少女在羞怯、微帶緊張的狀態上纔會有的情態,被詩人細心地捕捉住並傳神地再現出來。

《採蓮曲》爲民歌體裁,但是白居易沒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中,既寫景,又寫人,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層層深入,活靈活現。此詩用樂府舊題寫男女戀情,少女欲語低頭的羞澀神態,以及搔頭落水的細節描寫,都自然逼真,意味無窮。猶如一卷望不盡的畫面,使人百讀不厭。

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於白居易出任杭州(公元822~824年)之時。此時的詩人遠離朝堂,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風光和與友人的詩酒酬和之中,生活輕鬆、舒心。無意間捕捉到一對年輕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便寫下了此詩。

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3

《採蓮曲》作品介紹

《採蓮曲》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3卷第19首。《採蓮曲》是樂府詩舊題,又稱《採蓮女》、《湖邊採蓮婦》等,爲《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採蓮婦女的生活。歷來寫採蓮曲的很多,但寫得出色也頗不容易。

《採蓮曲》原文

採蓮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採蓮曲》註釋

①採蓮曲:屬樂府清商曲辭。起於梁武帝蕭衍父子,後人多擬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市南。

③袂:衣袖。全詩校:“一作袖。”

④遊冶郎:出遊尋樂的.青年男子。

⑤紫騁:毛色棗紅的良馬。

⑥踟躕:徘徊。

《採蓮曲》翻譯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麗的採蓮女三三倆倆採蓮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語,人面荷花相映紅。

陽光照耀採蓮女的新妝,水底也顯現一片光明。

風吹起,衣袂空中舉,荷香體香共飄蕩。

那岸上誰家遊冶郎在遊蕩?

三三五五躺在垂楊的柳陰裏。

身邊的紫騮馬的嘶叫隆隆,落花紛紛飛去。

見此美景,騷人踟躕,愁腸空斷。

《採蓮曲》賞析

採蓮曲,古曲名。王琦注:“《採蓮曲》起梁武帝父子,後人多擬之。”這首詩是李白漫遊會稽一帶所作。詩人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吳越採蓮女的形象。將她們置於青翠欲滴的荷葉叢中來烘托渲染,又用遊冶郎的徘徊搔首來反襯她們的嬌美,使用樂府《陌上桑》寫羅敷的手法而更加委婉傳神。採用民歌體裁,卻不簡單模仿,有青出於藍的藝術魅力。

《採蓮曲》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可可詩詞頻道”的李白的詩全集欄目。()

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爲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緻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於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採蓮曲》繁體對照

採蓮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4

落日清江裏,荊歌豔楚腰。

採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

翻譯

清清江面上夕陽晚霞隨波飄搖,山歌婉轉動聽,體態妖冶苗條。

從小練就了一身採蓮的本領,十五歲敢在洶涌激流中乘風弄潮。

註釋

荊歌:楚歌。

創作背景

詩人約公元七五八年前後在世,天寶(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此詩應是詩人在此隱居期間創作的。

鑑賞

《採蓮曲》是樂府詩舊題,又稱《採蓮女》、《湖邊採蓮婦》等,爲《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採蓮婦女的生活。歷來寫採蓮曲的很多,但寫得出色也頗不容易。而這首小詩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個可愛的採蓮勞動婦女形象。

首二句寫日落時分,江水清澈,餘暉掩映,金波粼粼,盪漾着苗條美麗女子的宛轉歌聲。詩一開頭就用樸素的語言描繪出江南日暮的迷人景色。第二句起首巧用“荊歌”二字進而渲染了江南氣氛,接着作者又抓住最具特徵的細腰來勾勒提掇江南女子的輕盈體態。此處“豔”字用得極妙,不僅與上句裏的“清”字相映成趣,而且活靈活現地展現了她的美麗外貌,一字傳神,足可與“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媲美。聯繫首句,不由得使人想象到紅色的晚霞給她披上了絢麗的衣裳,給她增添了姿色;她的美貌與動人的歌聲,也爲“日暮清江”增添了風光。

已經日落黃昏,她還在江上幹什麼呢?唱的又是什麼歌兒呢?詩的第三句揭了這個謎,原來她在採蓮。傍晚還在採蓮,表現了她的勤勞,邊採邊唱,勾畫出她開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至此,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有靜有動,一幅充滿濃郁水鄉生活氣息的採蓮圖躍然紙上。但是詩人並不滿足於繪聲繪色地描寫一個採蓮的場面,而着重於刻畫採蓮人。由“從小慣”三字,讀者一方面可以知曉她採蓮熟練,另一方面也說明她健康樸實,從小就培養出勤勞的品質。聯繫日暮採蓮,自然讓人瞭解到採蓮是項繁重的勞動,反映出當時勞動人民的艱苦生活,順勢帶出第四句“十五即乘潮”,使意境更深一層,原來她在小小年紀就能駕馭風浪,該是多麼勇敢多麼勤勞。這兩句不僅寫出採蓮女的能幹和勞動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種健康純樸的美。

這具“象牙微雕”是從環境描寫到人物外貌到人物心靈逐層深入,情景兼容,由於詩人擇詞煉字功力很深,使人恍若身歷其境。詩的語言樸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濃,寥寥數語,涵蓋萬千。

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晚日照空磯,採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譯文

落日映照在水邊的礁石上,採蓮女沐浴在餘暉中。

風起時湖面划動很困難,蓮子太多采了也不見稀少。

木槳搖動,時而有荷花瓣落下,小船慢慢移動旁邊偶有白鷺飛過。

荷絲繞上採蓮人手腕,菱角會牽扯着衣襟。

註釋

磯: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

棹:划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傍:依附。

賞析:

《採蓮曲》是樂府詩舊題,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娃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

此詩的起首二句中,用了兩個“晚”字,強調了一種特定時間背景:籠罩着軟和恬靜夕陽餘輝的傍晚——一個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讓人沉浸的時刻。“風起”二名轉入採蓮的描寫,從“難度”中透露出採蓮女柔弱纖細的形象。“棹動”二名描繪的採蓮場面只有兩筆寫實的白描:採蓮的小船在荷叢中穿過,槳兒不時碰落盛開的蓮花,一瓣瓣地飛落湖中,驚起了安詳地棲息着的只只白鷺,打破了它們的寧靜世界。末二句借物寫情,別有一種趣味:採蓮人慾歸了,可是荷絲纏繞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牽拽着她的衣裙。實際上是作者留戀這環境,故借採蓮人寫同。擬人手法運用十分巧妙,全詩情韻頓生。

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6

原文:

採蓮曲

南北朝: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採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譯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頭上戴着華麗的綵帶與花鈿,羅衣飄飄垂在綠色的水面。

問子今何去,出採江南蓮。

詢問夏日盛裝的少女將要到哪裏去?是要乘舟去採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想把暗示愛憐心意的蓮子寄給你,遼西三千里,路遠道阻無機緣。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只希望你早日凱旋,趁這美好的荷花還豔麗澄鮮。

註釋:

錦帶雜花鈿(diàn),羅衣垂綠川。

採蓮曲:樂府《清商曲》名。錦帶:錦制的衣帶。雜花鈿:雜飾着花鈿。花鈿,用金翠珠寶製成的花形飾物。羅衣:輕軟絲織品製成的衣服。

問子今何去,出採江南蓮。

子:你,指採蓮女子。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遼西:指遼河以西的地區,今遼寧的西部。此指丈夫征戍之地。無因緣:沒有機會。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旋返:回還,迴歸。及此:趁此。荷花鮮:字面是指荷花的鮮豔美麗,實際是用來比喻女子的青春美貌。

賞析:

此詩前二句勾勒出思婦的形象,讓讀者從美的裝扮想象出美的人;接着二句設問過渡,巧妙地將筆觸從採蓮女轉向採蓮女的懷人;之後二句暗示採蓮女的丈夫在遙遠的邊地,二人音息難通;最後二句直接抒情,寫採蓮女盼望夫君早日歸來。

此詩首先以第三者的眼光描繪採蓮女,繼開頭純客觀的描寫以描寫與之直接對話,使“旁觀者”的身份轉變爲直接參與者的身份。其中,首二句只寫採蓮女的穿着打扮而不作肖像描繪,於描寫穿着中點出其身處的地點,使一個可愛女子的形象躍然紙上。

接着二句以設問的形式作爲過渡,轉而採用與採蓮女親切對話的形式:前句是用一個假設中的人物的問話,後句則採蓮女的回答。緊接着的“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四句又改用第一人稱來描寫,直接從採蓮女的角度抒發情感,是主人公思“君”心境的自我剖露。其中,“遼西”與“江南”的對比突出了採蓮女與“君”地理上相隔之遙遠;“欲寄”則透出採蓮女難以言說的一往深情。

全詩短小厚實,純用白描手法,重在抒情,從不同角度着筆,描寫角度雖幾經改換,表現了多次頓挫,卻極爲自然,毫不生硬,顯示了曲折多變的藝術手法,而採蓮女的情感完全由眼前景、手中物觸發,情由景生,觸景生情,情意綿綿,意味深長,雙關手法的採用更使得詩中表現的情感顯得深沉、含蓄、細膩。

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7

吳姬越豔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溼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採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

採蓮女皆美麗動人,如吳越國色,似楚王妃嬪,她們競相划動採蓮船,湖水打溼了衣衫。

來的時候蓮花把她們迎進河口,採完之後明月把她們送回江邊。

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註釋

採蓮曲:古曲名。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勞動生活情態。

“吳姬”句:古時吳、越、楚三國(今長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採蓮之戲,故此句謂採蓮女皆美麗動人,如吳越國色,似楚王妃嬪。

浦(pǔ)口:江湖會合處。浦,水濱。

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製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賞析

第一首詩寫水鄉姑娘的採蓮活動。

吳姬、越豔、楚王妃三個詞連用,鋪寫出蓮娃們爭芳鬥妍,美色紛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寫採蓮活動,從“爭弄蓮舟”來看,似乎是一種採蓮的競賽遊戲。唐汝詢說:“採蓮之戲盛於三國,故並舉之。”(《唐詩解》)因爲要划船竟採,顧不得水溼衣衫。採蓮姑娘那好勝、活潑、開朗的情態就通過“水溼衣”這個細節表現出來。

她們划着採蓮船來到一個花的世界,而最後兩句點出她們直到月上江頭纔回去。詩人不急着寫回程,而是插敘採蓮女來的情境,她們來時被花兒所迎接,可見花兒是很樂意爲她們所造訪,而隱着一層寫她們對採蓮這一活動是非常喜愛,近乎於享受。當她們回去時,那月兒實際上也就是花兒,便依依不捨地送她們了。“花迎人”和“月送歸”運用了擬人手法,把整個採蓮活動的現場給寫活了,極富詩意,寫荷花迎接採蓮女和月亮送別採蓮女,實際上還是爲了表現採蓮女之可愛。

這首詩通過幾個動詞淋漓盡致地將採蓮女應有的性格——活潑開朗表現出來,並以花、月、舟、水來襯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說這就是一部小電影,對刻畫人物形象非常生動形象而別有韻味。

第二首詩可以說是一幅《採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採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幅活動的畫面上明顯地出現,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豔豔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採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爲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這樣的藝術構思,是獨具匠心的。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詩歌在開始就展現出一幅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麗畫面採蓮女的羅裙和荷葉的顏色一樣青翠欲滴。比喻雖不新奇,但用在此處卻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繪了田田的荷葉,又寫了採蓮女美麗的衣裳,兩者相互映襯,恍若一體。尤其是“裁”字,用得極其巧妙,羅裙是裁出的,可是此處也用在荷葉上,似從賀知章《詠柳》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句中得到了靈感,讓人感到荷葉與羅裙不僅顏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雙巧手以同一種材料製成的。由此又讓人不禁聯想到屈原《離騷》中“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感受到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靈。嬌豔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採蓮女美麗的臉龐開放,明寫荷花,實則爲了襯出人之美,採蓮女的美麗,不是閉月羞花式的驚豔,而是如陽光般健康溫暖,似乎能催開滿池的荷花。這兩句詩本自梁元帝《碧玉詩》“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王昌齡的這篇較之則更勝一籌,意義更爲雋永。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詩的第三句“亂入池中看不見”是對前兩句的補充和深入。它有兩重含義: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使人荷莫辨更真實可信;二是突出了觀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動。其中“亂”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聞歌始覺有人來”除了從另一面說明少女被荷田遮蔽與消融,難以被觀望者發現以外,又寫出一種聲音的美,增添了詩的活潑情趣“。亂”字既指採蓮女紛紛入池嬉笑歡鬧的場面,也可指人與花同樣嬌嫩難以辨別,眼前一亂的感覺而“看不見”呼應上文,也更顯荷葉羅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時也虛寫了荷塘中花葉繁茂,人在其中若隱若現之景,並引出下句:“聞歌始覺有人來。”這一句描寫細膩入微,彷彿讓讀者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了詩人當時真實的感受。“始覺”與上句“看不見”呼應,共同創造出了一種“蓮花過人頭”的意境。“聞歌”也與“亂”字呼應,悠揚動聽的歌聲表現出她們活潑開朗的天性,同時也爲整個採蓮的場景添上了動人的一筆。

這首詩句與句聯繫緊密,意蘊深遠,精雕細琢卻給人帶來清麗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齡煉字煉意的高超技藝,對中晚唐的詩歌有着重要的影響。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寶七載)夏,王昌齡被貶龍標時。當時王昌齡任龍標尉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一次,王昌齡獨自一人在龍標城外遊玩,在東溪的荷池,見當地酋長的公主、蠻女阿朵在荷池採蓮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氣所吸引,遂作《採蓮曲》。

王昌齡

王昌齡(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爲“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爲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8

採蓮曲

玉漵花爭發,金塘水亂流。

相逢畏相失,並著木蘭舟。

翻譯

玉光閃閃的水塘邊,絢麗芬芳的鮮花爭相綻放,採蓮的輕舟來來往往,塘中水波迴旋盪漾。

戀人們在小河上相會,唯恐被水波分開,於是把小船緊緊靠攏。

註釋

漵:指水塘邊。玉漵,玉光閃閃的水塘邊。

金塘:形容陽光照在池塘的水面上。

畏:怕。

木蘭舟:《述異記》:“木蘭舟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於此,用構宮殿也。七裏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爲舟,舟至今在洲中;詩家雲木蘭舟,出於此。”

創作背景

作者是吳郡人,從小生活在江南水鄉,對於採蓮青年男女們的勞動生活、對於他們開朗活潑的感情和性格,都非常的熟悉。故創作了這首詩。

賞析

《採蓮曲》,樂府舊題,爲《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崔國輔的這首《採蓮曲》就是一首清麗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漵花爭發,金塘水亂流。”“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講究。用“玉”形容塘邊,就比用“綠”顯得明秀、準確、傳神,它能使人想見草茂、氣清、露珠欲滴、風光明媚的景象;玉漵配以鮮花,爲主人公的活動設計了明麗動人的環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讀者可以因此想見陽光燦燦,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蘭舟,相映生輝的情景。繪畫學上,很講究“補襯”之色,以“金”色補襯其他顏色,則使和諧的色調更加光彩明豔。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這一聯中,“爭”、“亂”二字,也運用得活而有力。一個“爭”字,把百花吐芳鬥豔的繁茂之態寫活了。“金塘水亂流”,塘水本不流動,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個方向流;但由於有了幾多採蓮輕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迴旋起來;一個“亂”字,寫盡了青年男女們輕舟競採、繁忙不息的勞動情景。詩人不寫人的活動,人的活動自見,只從水波蛇行迴旋的亂流中,便可想見人物的活動情態。

這些江南水鄉的青年男女們天真活潑,對美好的愛情有着大膽熾熱的追求:“相逢畏相失,並著木蘭舟。”這兩句寫了戀人的心理活動。戀人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十分珍惜這次相逢,唯恐水波再把他們分開,於是兩隻船兒緊緊相靠,並駕齊驅,誰也捨不得離開誰。“畏相失”,活現出青年男女兩相愛悅的心理狀態,寫盡了情侶間的相互愛慕之情。

該詩所寫的愛情十分純真,也十分含蓄,一句“並着木蘭舟”,十分耐人尋味。詩人不直接寫人,而通過富有詩情畫意的景物,將人物的活動融入美景之中,寫得神態逼真,生活氣息濃郁,風味淳樸,是一首活潑清新的抒情小詩,它反映了盛唐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

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9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

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註釋

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製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亂入:雜入、混入。

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聞歌:聽到歌聲。

始覺:才知道。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採蓮少女,但詩中並不正面描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採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爲一體。全詩生動活潑,富於詩情畫意,饒有生活情趣。

詩的前兩句的描寫,讓人感覺到這些採蓮少女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後兩句寫的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難辨的感覺。前兩句側重於客觀描寫,後兩句側重於寫主觀感受,客觀描寫與主觀感受相結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現了人花難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如果把這首詩看作一幅《採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採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畫面上出現,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豔豔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採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爲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這樣的藝術構思,是獨具匠心的。

一開頭就巧妙地把採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境組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說女子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不過是個普通的比喻;而這裏寫的是採蓮少女,置身蓮池,說荷葉與羅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風光”,是“賦”而不是“比”了,顯得生動喜人,兼有素樸和美豔的風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說少女的臉龐紅潤豔麗如同出水的荷花,這樣的比喻也不算新鮮。但“芙蓉向臉兩邊開”卻又不單是比喻,而是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景:採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好象鮮豔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臉龐開放。把這兩句聯成一體,讀者彷彿看到,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採蓮少女的綠羅裙已經融入田田荷葉之中,幾乎分不清孰爲荷葉,孰爲羅裙;而少女的臉龐則與鮮豔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難辨。讓人感到,這些採蓮女子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說竟是荷花的精靈。這描寫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實感。

第三小分句“亂入池中看不見”,緊承前兩句而來。亂入、雜入、混入之意。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體,難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細察時才勉強可辨;所以稍一錯神,採蓮少女又與綠荷紅蓮渾然爲一,忽然不見蹤影了。這一句所寫的正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覺,一種變幻莫測的驚奇與悵惘。這是通常所說“看花了眼”時常有的情形。然而,正當踟躕悵惘、望而不見之際,蓮塘中歌聲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見”的採蓮女子仍在這田田荷葉、豔豔荷花之中。“始覺有人來”要和“聞歌”聯在一起體味。本已“不見”,忽而“聞歌”,方知“有人”;但人卻又仍然掩映於荷葉荷花之中,故雖聞歌而不見她們的身姿面影。這真是所謂“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崔國輔《小長干曲》)了。這一描寫,更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意趣和詩境的含蘊,令人宛見十畝蓮塘,荷花盛開,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觀望者聞歌神馳、佇立凝望的情狀,而採蓮少女們充滿青春活力的歡樂情緒也洋溢在這聞歌而不見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後,作者仍不讓畫的主角明顯出現在畫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們作爲美麗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還因爲這樣描寫,才能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藉助動詞,展現採蓮女在荷塘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人花難辨,花人同類的生動畫面,表現出採蓮女天真浪漫、朝氣蓬勃的性格。

創作背景

在公元748年(唐天寶七年)夏天,王昌齡任龍標尉已經有了一段時間,初次與阿朵見面,卻是別有一番情趣。那時候,王昌齡獨自一人行走在龍標城外,在東溪的荷池,看見了一幅絕美的畫面,那就是看見酋長的公主、蠻女阿朵在荷池採蓮唱歌的情景,遂作採蓮曲。

王昌齡

王昌齡(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爲“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爲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10

採蓮曲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戎昱

原文:

雖聽採蓮曲,詎識採蓮心。漾楫愛花遠,回船愁浪深。

煙生極浦色,日落半江陰。同侶憐波靜,看妝墮玉簪。

涔陽女兒花滿頭,毿毿同泛木蘭舟。

秋風日暮南湖裏,爭唱菱歌不肯休。

譯文

其二譯文:

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人花難辨。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

鑑賞

《採蓮曲二首》其一(“吳姬越豔楚王妃”):

“吳姬越豔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溼衣。”開頭兩句寫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子,採蓮的時候因爲擺動蓮舟而弄溼了自己的衣裙。

“來時浦口花迎入,採罷江頭月送歸。”第三、四句分別用花和月來襯托這個女子的美貌。

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女子的美貌,從“爭弄蓮舟水溼衣”可以想象出一個極其美麗的女子在船中撥動船槳的嬌美動作。詩中的花、月、舟、水都是來襯托她的容貌。

《採蓮曲二首》其二(“荷葉羅裙一色裁”):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這裏寫的是採蓮少女,置身蓮池,荷葉與羅裙一色,顯得生動喜人,兼有素樸和美豔的風姿。次句的芙蓉即荷花,這一句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景:採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彷彿鮮豔的荷花正對着少女的臉龐開放。把這兩句聯成一體,讀者彷彿看到,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採蓮少女的綠羅裙已經融入田田荷葉之中,幾乎分不清孰爲荷葉、孰爲羅裙,而少女的臉龐也與鮮豔的荷花相互映照,人花難辨。讓人感到,這些採蓮女子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說竟是荷花的精靈。這些描寫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實感,又帶有濃郁的浪漫色彩。

第三句“亂入池中看不見”,緊承前兩句而來。亂入,即雜入、混入之意。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體,難以分辨,只有在定睛細察時才勉強可辨;以致稍一錯神,採蓮少女又與綠荷紅蓮渾然爲一,看不見蹤影了。這一句所寫的正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莫辨,亦真亦幻的感覺,一種變幻莫測的驚奇與悵惘。然而,正當他踟躕悵惘、望而不見之際,蓮塘中歌聲四起,才又恍然大悟,“看不見”的採蓮女子仍在這田田荷葉、豔豔荷花之中。“始覺有人來”要和“聞歌”聯在一起體味。本已“不見”,忽而“聞歌”,方知“有人”;但人卻又仍然掩映於荷葉荷花之中,所以雖聞歌而不見她們的身姿面影。這真是所謂“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崔國輔《小長干曲》)了。這一描寫,更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意趣和詩境的含蘊,令人宛見十畝蓮塘,荷花盛開,菱歌四起的情景,與觀望者聞歌神馳、佇立凝望的情狀,而採蓮少女們充滿青春活力的歡樂情緒也洋溢在這聞歌而不見人的荷塘之中。

採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11

採蓮曲·若耶溪傍採蓮女 唐朝 李白

若耶溪傍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袂 一作:袖)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採蓮曲》譯文

若耶溪旁,三三兩兩的採蓮女正在採蓮子;隔着荷花談笑風生,互相嬉戲。

陽光照耀採蓮女的新妝,水底也顯現一片光明。只見那高高舉起的香袖在空中飄蕩。

那岸上是誰家公子在遊蕩?三三五五、似隱非隱在垂楊下。

身邊的紫騮馬的嘶叫隆隆,落花紛紛飛去。見此美景,騷人踟躕,愁腸空斷。

《採蓮曲》註釋

採蓮曲:屬樂府清商曲辭。起於梁武帝蕭衍父子,後人多擬之。

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市南。

袂:衣袖。全詩校:“一作袖。”

遊冶郎:出遊尋樂的青年男子。

紫騮:毛色棗紅的良馬。

踟躕:徘徊。

《採蓮曲》賞析

通過描寫精心裝扮的採蓮少女們在陽光明媚的春日裏快樂嬉戲的旖旎美景,以及岸上的遊冶少年們對採蓮少女的愛慕。來表達 春日裏,少年男女之間微妙萌動的愛情。以及詩人對時光飛逝、歲月不饒人的感嘆,及對美景易逝的無奈之情,寄託着作者因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而發出的愁思。

首聯是說溪邊採蓮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談笑風生,互相嬉戲,或是和風細雨,或是嬌喘微微。荷葉田田,芙蓉朵朵,與春風滿面的姑娘的粉頰交相輝映,正如王昌齡《採蓮曲》中所道“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隔着蓮花,似有似無的朦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氣息。“笑隔荷花”將採蓮女纖手撥荷花愉快交談的神態細膩的表現出來,生動形象。

頷聯是說溫和的陽光,濃抹的新妝,清澈的流水,風飄香袖的嫵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麗的採蓮圖,節奏輕快,活潑自然。採蓮女不知是在揮手還是在故意擺弄,將香袖高舉,河面倒映着採蓮女精心準備的新妝,最是那一低頭的閒花照水,露出她嬌羞的神態,靦腆不勝涼風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後鏡,畫面交相映”,人花難辨。這兩句勾勒出了“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讓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機,領略到採蓮人內心的歡樂,所謂“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

頸聯兩句寫歡聲笑語吸引了岸上的遊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隱非隱在垂楊下,我們可以想象出此時的採蓮女面對岸邊的遊冶郎會有多麼的嬌羞,所謂“女爲悅己者容”,心裏怦跳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李白筆下的嬌羞之態並未點明,只是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袖空中舉”聯想到的,有着明麗可人的浪漫情調,自有一種清新脫俗。詩人將她們置於青翠欲滴的荷葉叢中,又以遊冶郎的徘徊搔首來襯托她們的嬌美,使用樂府寫羅敷的手法,從而更加委婉傳神。

最後尾聯則是說詩人騎着紫騮,馬兒嘶鳴着,驚花,花落,空見那一份景色,使人悽愴斷腸。這裏充斥着詩人對時光飛逝、歲月不饒人的感嘆,及對美景易逝的無奈之情,寄託着作者因懷才不遇、壯志難伸而發出的愁思,這與他平素灑脫自信、率真不羈、清新飄逸的風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種細膩溫婉的筆觸,引人遐思。“踟躕空斷腸”,似是斷腸人在天涯,象他《月下獨酌》中一身孤傲與月爲伴,與影爲伴,還是免不了蒼茫寂寥、清絕孤獨之感,一向大氣豪邁的李白也有避不了的人生悲哀。

李白詩將吳越採蓮女的嬌豔清純放在荷花叢中加以表現,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躑躅不忍離去反襯採蓮女的魅力,描繪出明豔、活潑、大方的採蓮女的新形象,語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無做作,一氣呵成,展示出詩人的姿態高雅、清新脫俗。彌補了六朝以來採蓮女形象的蒼白與虛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