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採蓮曲原文及賞析

《採蓮曲》這首詩描寫的是一位採蓮姑娘靦腆的情態和羞澀的心理。下面是文學網小編Lynn整理的唐代詩人相關資料內容。(更多內容請關注文學網)

白居易採蓮曲原文及賞析

【詩人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祖籍山西太原,葬於洛陽,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在當時產生了很大影響。他的詩深入淺出,以平易、通俗著稱,通暢、樸素、內容充實,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原文

《採蓮曲》 白居易

菱葉縈⑴波荷颭⑵風,荷花深處小船通⑶。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⑷落水中。

【註釋】

⑴縈(yíng):縈迴,旋轉,繚繞;

⑵颭(zhǎn):搖曳;

⑶小船通:兩隻小船相遇;

⑷搔頭:簪之別名;碧玉搔頭:即碧玉簪,簡稱玉搔頭。

【譯文】

菱葉在水面飄蕩,荷葉在風中搖曳,

荷花深處,採蓮的小船輕快飛梭。

採蓮姑娘碰見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話,

便低頭羞澀微笑 ,一不留神,頭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賞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一位採蓮姑娘靦腆的情態和羞澀的心理。前兩句寫風中婀娜舞動的荷葉荷花,從荷花的深處有小船飛梭,畫面充滿了動感。後兩句轉入人物描寫,採蓮姑娘遇到自己的情郎,正想說話卻又怕人笑話而止住,羞澀得在那裏低頭微笑,不想一不小心,頭上的'碧玉簪兒落入了水中。詩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細節精心刻畫,一個大膽含羞帶笑的鮮亮形象宛如就在我們眼前。

在男女受授不親的年代,小姑娘有這個膽是不容易的,過去的三從四德和封建禮法約束人,是現在我們不可想像的.

不過話就說回來,江南水鄉一直孕育着這些多情而有大膽的兒女.像李清照,等,更具江湖兒女的豪情

此詩用樂府舊題寫男女戀情,少女欲語低頭的羞澀神態,以及搔頭落水的細節描寫,都自然逼真,意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