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譯文:

在衙門裏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彷彿聽見了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

我們雖然只是州縣裏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着我們的感情。

註釋:

署:衙門。

年伯:古稱同榜考取的人爲同年,稱“同年”的父輩爲年伯。

中丞:清代將巡撫稱爲中丞。

衙齋:官衙中供官員居住和休息之所。

蕭蕭:擬聲詞,形容草木搖動聲。

些小:很小,這裏指官職卑微。

吾曹:我們。

關情:牽動情懷。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從寫竹入手,託物言志,表達了對民衆的憂慮關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責任感與清官心態。由於畫是送給上司兼長輩的,因此語多謙遜委婉之辭。

首句點明身份與環境,緊扣畫中風來疏竹的主題。“衙齋”即衙門中的靜室,說明自己身爲官員;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階較低,又有謙遜之意。忙中偷閒,靜臥休息,卻聽得似有風雨之中,原來那是衙中自己親手所埴的竹林幽篁爲清風所動,蕭蕭作響,意趣橫生。從中見出本屬嘈雜冗濁之地的官衙竟然如許優雅,詩人自己的風雅本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按照常理寫法,既如此開篇,以下就極易流爲吟風弄月之作,但第二句卻出人意料地振腕轉筆,由竹葉聲響聯想到民間疾苦,“疑”字道出了詩人的愛民之心與勤政之意,表達了他對百姓的真摯情感。他在任期間確實也是對百姓關懷備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後因擅自開倉賑濟,觸犯了貪官污吏的直接利益,被誣告罷官。

詩人極爲重視詩、書、畫三者的結合,常用詩文點題,將書法題i只穿插F畫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全詩語言質樸,不用典故堆砌,純以白描手法作詩。但時日以比喻、雙關的手法穿插其中,以詩提升畫的意境,以畫增添詩的韻致,相得益彰。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翻譯

在書齋躺着休息,聽見風吹竹葉發出蕭蕭之聲,立即聯想是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我們雖然只是些小小的州縣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我們(州縣官吏)的感情。

賞析

這首詩是鄭板橋在公元1746~1747年(乾隆十一至十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包括的。一二兩句託物取喻。第一句“衙齋臥聽蕭蕭竹”,寫的是作者在衙署書房裏躺臥休息,這時聽到窗外陣陣清風吹動着竹子,蕭蕭叢竹,聲音嗚咽,給人一種十分悲涼淒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間疾苦聲”,是作者由淒寒的竹子聲音產生的聯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風竹之聲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飢寒交迫中掙扎的老百姓的嗚咽之聲,充分體現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繫百姓的情懷。三、四兩句暢述胸懷。第三句“些小吾曹州縣吏”,既是寫自己,又是寫包括,可見爲民解憂的應該是所有的“父母官”,這句詩拓寬了詩歌的內涵。第四句“一枝一葉總關情”,這句詩既照應了風竹畫和詩題,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點點滴滴都與“父母官”們緊緊聯繫在一起。鄭板橋的這首題畫詩,由風吹竹搖之聲而聯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對老百姓命運的深切的關注和同情,一個封建時代的官吏,對勞動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確實是十分可貴的。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原文、翻譯及賞析3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圖題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史,一枝一葉總關情。

譯文

在衙門裏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彷彿聽見了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

我們雖然只是州縣裏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着我們的感情。

註釋

署:衙門。

年伯:古稱同榜考取的人爲同年,稱“同年”的父輩爲年伯。

中丞:清代將巡撫稱爲中丞。

衙齋:官衙中供官員居住和休息之所。

蕭蕭:擬聲詞,形容草木搖動聲。

些小:很小,這裏指官職卑微。

吾曹:我們。

關情:牽動情懷。

賞析:

濰縣:今屬山東省。年伯:古稱同榜考取的人爲同年,稱同年的父輩爲年伯。包大中丞括:包括,字銀河,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進士:乾隆年間,曾任山東布政使,署理巡撫,故稱“中丞”。衙齋:官衙中的書齋。些小:指官職卑微。吾曹:我們。關情;關心。

【鑑賞】

鄭板橋善畫善書,尤喜畫竹,故而他的題畫詩也大多以頌竹爲主題,譬如這一首。

首句即點明自己的身份,“衙齋”即官邸,“蕭蕭”說明周遭環境優雅,同時也緊扣畫竹的主題。次句由竹葉聲響聯想到民間疾苦,一個“疑”字道出了詩人的愛民之心與勤政之意。第三句是說自己官職卑微,只是一個小縣吏,然而只要是有關民衆的,事無鉅細,都會放在心上。“一枝一葉”表面上看還是詠竹,實際比喻民間疾苦。

由於此詩是題畫詩,因而詩人從竹入手,託物言志,表達了做好民衆父母官的心聲;又由於畫是送給上司巡撫大人的,故不有幾分勸勉之意。詩歌語言質樸,比喻的手法穿插類同,使全詩具有一種虛實相間的效果,更見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