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破浣溪沙》閱讀答案及賞析

攤破浣溪沙⑴

《攤破浣溪沙》閱讀答案及賞析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⑵,依前春恨鎖重樓⑶。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⑷。

青鳥不傳雲外信⑸,丁香空結雨中愁⑹。回首綠波三楚暮⑺,接天流。

注視:

⑴攤破浣溪沙:詞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雙調四十八字,前闋三平韻,後闋兩平韻,一韻到底。前後闋基本相同,只是前闋首句平腳押韻,後闋首句仄腳不押韻。後闋開始兩句一般要求對仗。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後闋末句擴展成兩句,所以叫“攤破浣溪沙”。

⑵真珠:以珍珠編織之簾。或爲簾之美稱。《西京雜記》:“昭陽殿織珠爲簾,風至則鳴,如珩佩之聲”。玉鉤:簾鉤之美稱。

⑶依前:依然,依舊。春恨:猶春愁,春怨。鎖:這裏形容春恨籠罩。

⑷悠悠:形容憂思不盡。

⑸青鳥:傳說曾爲西王母傳遞消息給漢武帝。這裏指帶信的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幸有三足鳥爲之使。”注:“三足鳥,青鳥也。主西王母取食。”雲外:指遙遠的地方。

⑹丁香結:丁香的花蕾。此處詩人用以象徵愁心。

⑺三楚:指南楚、東楚、西楚。三楚地域,說法不一。這裏用《漢書·高帝紀》注: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帶)爲南楚。吳(今江蘇吳縣一帶)爲東楚。彭城(今江蘇銅山縣一帶)爲西楚。“三楚暮”,一作“三峽暮”。

譯文:

捲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一樣,愁緒依然深鎖。風裏的落花那麼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裏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蕩奔流。

閱讀答案

試題:

(1)“春恨鎖重樓”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恨”傳達出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情感?請簡要析。(4分)

(2)請從情景關係的角度簡要賞析“回首綠波三峽暮,接天流”兩句。(4分)

答案:

(1)“恨”的真正原因是“青鳥不傳雲外信”。由此聯繫“丁香”在唐宋詩詞中多喻指因思念戀人而鬱思難解,可知“恨”傳達出了抒情主人公因得不到戀人的音信而生難解的相思之愁。(4分)

(2)這兩句詞以景結情,以景襯情,更增愁情;春水綠波流向天際,暮色中尤見悽迷。它既是詞人“回首”所見之景,同時也是人物心中流淌不盡的愁思的物化形象;愁如不盡之水,何其傷也。(4分)

攤破浣溪沙創作背景:無

賞析:

此詞是一首傷春詞,詞中女子手卷珍珠簾,給簾掛上玉鉤的時候,仍然是春恨綿綿緊鎖高樓,風裏落花無主,雲外不見青鳥傳來親人的書信。雨中的丁香花蕾空結在枝頭,又一次絕望的愁緒濃得化也化不開。回首三楚大地,天低日暮,長江水滾滾東去,更加映襯了愁思的深廣和渺無盡頭。有人認爲這首詞非一般的對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後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李璟借小詞寄託其彷徨無措的心情,表達其深重的愁恨與感慨。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二句委婉、細膩,捲起珠簾本想觀看樓前的景物,藉以抒發懷抱,可是捲起珠簾之後,發覺依舊春愁浩蕩,春愁就像那鎖住重樓的濃霧一樣鋪天蓋地。可見,“鎖”是一種無所不在的心靈桎梏,使人慾銷愁而不可得。而“春恨”並不是抽象的,眼前的落花得以體現這種無邊無際瀰漫着的春愁。“風裏落花誰是主?”,風不僅吹落花朵,更將凋零的殘紅吹得四處飛揚,那麼,誰是落花的主人呢?何處是落花的歸宿呢?在這裏,可以看出人的身世飄零,孤獨無依。結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緒飄忽,悠然神往。

下片“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點出了“春恨”綿綿的緣由所在。青鳥是古代傳說中傳遞信息的信使。青鳥不傳信,想得到所思念的人的音信而不得,於是有“丁香空結雨中愁”的嘆息。至此,詞的感情已經十分濃郁、飽滿。當手卷真珠上玉鉤的時刻,已經春恨綿綿;風裏落花無主,青鳥不傳信,丁香空結,則徒然的嚮往已經成爲無望,這已是無可逃避的結局。

最後詩人以景語作結:“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長江接天,這樣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廣。“接天流”三個字讓人想起“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就這一意境而言,李璟李煜父子是一脈相承的。 另外,從整首詞來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詞中的一腔愁懷置於一個與其身世密切相關的歷史地理環境中,與心靈的起伏波動也是密切相合的。

個人資料: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後因受到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即位後開始大規模對外用兵,消滅楚、閩二國。他在位時,南唐疆土最大。不過李璟奢侈無度,導致政治腐敗,國力下降。李璟好讀書,多才藝。常與寵臣韓熙載、馮延巳等飲宴賦詩。他的詞,感情真摯,風格清新,語言不事雕琢,“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961年逝,時年四十六歲。廟號元宗,諡號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詩詞被收錄《南唐二主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