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浣溪沙》閱讀答案及賞析

《浣溪沙》是陳奕迅、馮翰銘演唱的一首歌曲,以納蘭性德的四首《浣溪沙》作爲歌詞,由馮翰銘作曲並編曲,收錄在馮翰銘2013年10月24日發行的中國風音樂專輯《樂章》中。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姜夔《浣溪沙》閱讀答案及賞析,希望有所幫助!

姜夔《浣溪沙》閱讀答案及賞析

原文:

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鬆作

姜夔

雁怯重雲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浣溪沙字詞解釋: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後用爲詞牌,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

⑵丙辰歲:慶元二年(1196),歲不盡五日:謂除夕前五日。

⑶吳鬆:江名。古稱松江。

⑷重雲:重重雲層。

⑸石塘:在蘇州的小長橋。

⑹打頭風浪:迎頭風浪

⑺惡(wù):猛,厲害。

⑻禁(jīn)持:“禁”通“今”,擺佈。

⑼浦:水濱。

⑽棹(zhào):划船的工具,船槳,也指船。

⑾長(zhǎng)亞門:長得靠近門楣。

⑿一年燈火:指春節至元宵節的燈籠、焰火之類。

⒀要:通“邀”。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

浣溪沙翻譯:

重疊的彤雲低壓着,連大雁也嚇得不肯啼叫了。當航船經過石塘西畔時,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濃重。船兒被迎頭打來的風浪惡作劇地擺佈着。迎着歸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漸生出一層嫩綠;小小的梅樹,新枝該長得壓着門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燈節已經開始了,彷彿在催促我:快點回來啊!

閱讀答案:

試題:

(1)請簡要分析詞的上片主要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5分)

(2)有人說詞的下片與上片相比,有“‘柳暗花明’的突兀感和欣悅感”,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說法?爲什麼?(5分)

(3)詞的首句“雁怯重雲不肯啼”,在上闋中起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4)清代評家陳廷焯說:“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於一草一木發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現,欲露不露,反覆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白雨齋詞話》)請結合這首詞的下闋來闡釋陳廷焯的這種說法。(6分)

(5)作者說“畫船愁過石塘西”,你認爲作者爲何而“愁”?(2分)

(6)上片和下片的寫景基調有什麼不同?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5分)

答案:

(1)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長空彤雲密佈,大雁因要穿越濃雲迴歸故鄉而緊張膽怯,不肯啼叫,故用一“怯”字(1分);因爲滿河打頭風浪把船兒猛烈擺佈,而詞人歸家的畫船也發愁渡過石塘西,故用一“愁”字(1分)。表達了作者急切歸家卻遇阻礙(1分)的愁苦之情(1分)。

(2)同意。突兀:上片感情表達十分沉重,而下片情感卻煥然一新(1分);首句寫景從狂風惡浪變爲春波盪漾,從風浪打頭變爲春波迎槳(1分)。突出了歸家的欣悅:詞人眼中河水儼然一片春色,心中自是一片溫暖(1分);次句描寫離家久遠的詞人揣想家中門前的'小梅新枝生長,幾乎高與門齊了(1分)。結句寫出了家人盼歸之殷切,亦寫出自己歸心之急切(1分)。

(3)(5分)首句起興,營造了壓抑的氣氛,寫出了歸雁無聲穿過重雲時的緊張情狀,(2分)引出了對自己回家路途艱難的描寫,(1分)作者以歸雁自比,委婉地寫出近鄉情更怯的心理。(2分)

(4)(6分)下闋先實寫春水展綠歡迎詞人歸來的盎然春意,從而寫出接近家鄉的喜悅;(1分)接着用虛筆寫想象中自家門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長,高與門齊,似有盼歸的殷切,寫自己歸鄉的心切;(1分)收尾句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歲之燈火催人還家團聚,更是表達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2分)詞人着眼於春綠、小梅、燈火,從對方入筆,欲露不露,反覆纏綿,表達了回鄉路上的急切與喜悅。(2分)

(5)作者愁的原因是:風浪猛打船頭,延緩了作者的歸程。

(6)上片的寫景基調慘淡沉重:雁怯重雲,畫船載愁,風浪打頭。下片的寫景基調歡快愉悅:春浦生綠,小梅長枝,充滿生機;燈火催歸,一片溫馨。這樣安排的好處是:構成對比,上片寫得越愁苦傷感,越能突出作者離家越來越近的歡欣愉悅。

浣溪沙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還家過年之情。過年是中國家庭天倫之樂的重要體現。家往往是中國人人生理想的起點和躲風避雨的港灣。特別是對多年飄泊在外的遊子,家的感覺異常溫馨。姜夔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籬下,輾轉飄泊,除夕不能回家過年,已是常事。宋寧宗慶元二年丙辰除夕前五日,姜夔從無錫乘船歸杭州(當時白石移家杭州,依張鑑門下),途中經過吳鬆,遂作此詞。

浣溪沙賞析:

這首詞寫還家過年之情。過年是中國家庭天倫之樂的重要體現。家往往是中國人人生理想的起點和躲風避雨的港灣。特別是對多年飄泊在外的遊子,家的感覺異常溫馨。白石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籬下,輾轉飄泊,除夕不能回家過年,已是常事。宋寧宗慶元二年丙辰除夕前五日,白石從無錫乘船歸杭州(當時白石移家杭州,依張鑑門下),途中經過吳鬆,遂作此詞。

“雁怯重雲不肯啼。”起筆寫向空中。大雁無聲,穿過重雲,飛向南方。南方溫暖,對大雁來說,是一溫馨的家。長空彤雲重重密佈,雁兒心情緊張,故說“怯”字。但雁兒急於回家,一個勁往南飛,故不肯啼。此一畫面,恰成詞人歸心似箭的寫照。妙。“畫船愁過石塘西”,次句寫出自己。石塘,蘇州之小長橋所在。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畫船,是載了滿船清愁而行。又妙。既是歸家,又有何愁?原來是:“打頭風浪惡禁持。”歇拍展開水面。頭指船頭。惡者,甚辭,猛也、厲害也。禁持,擺佈也,禁,念陰平。都是宋人口語。滿河風浪,猛打船頭,阻擋詞人歸路。人間有風浪猛打船頭。天上,有重雲遮攔鳥道。又怎得令人不愁!然而,南飛之雁,豈是重雲所可遮攔?歸家之人,又豈是風浪所能阻擋?“春浦漸生迎棹綠”。過片仍寫水面,意境卻已煥然一新。浦者水濱,此指河水。河水漲綠,漸生春意,輕拍槳櫓。雖雲漸生,可是春之一字,冠於句首,便覺已是春波駘蕩,春意盎然。歇拍與過片,對照極其鮮明。從狂風惡浪過變而爲春波盪漾,從風浪打頭緊接便是春波迎槳,畫境轉變之大,筆力幾於迴天。

真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詩)的突兀感和欣悅感。筆峯驟轉,卻不顯得生硬,兩相對照,只覺筆意輕靈,意境超逸。時猶臘月,詞人眼中之河水已儼然是一片春色,則此時詞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溫暖。“小梅應長亞門枝。”下句更翻出想象。離家已久之詞人,揣想此時之家中,門前小梅,新枝生長,幾乎高與門齊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溫柔。小梅之句,頗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兒女之生長。經年飄泊在外之人,每一還家,乍見兒女又長高如許,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應長亞門枝,正是這種人生體驗之一呈現。“一年燈火要人歸。”結筆化濃情爲淡語。除夕守歲之燈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燈火催人快回家,歡歡喜喜過個年。一筆寫出家人盼歸之殷切,亦寫出自己歸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詞情發展之必然結穴,於淡語中見深情。

此詞的顯著藝術特色,是以哀景寫歡樂,以淡筆寫濃情。上片以雁怯重雲,畫船載愁,浪打船頭等慘淡景象反襯歸家之歡欣,下片的春浦漸綠,小梅長枝,燈火催歸等淡語寫想法的濃情。

個人資料:

姜夔(kuí)(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爲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遊、節序、交遊、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羣,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