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勤奮的議論文

俗話說:勤能補拙,勤能補拙是良訓,下面爲大家分享幾篇描寫勤奮的議論文,歡迎閱讀

描寫勤奮的議論文

描寫勤奮的議論文

幸福屬於勤奮的人

“幸福之屬於勤奮的人。”這是帕烏斯托夫斯基先生說的。這句名言不僅教導我們要勤奮學習,而且還教導我們要勤奮勞動。

當我翻開《愛的教育》第十六章--《小抄寫員》,看着之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此時,我真不敢相信,這樣幾頁紙就能讓我驚心動魄,讓我怦然心動。

在一個溫暖的家庭裏,敘利奧的爸爸是一位鐵路工人,工資不多,加上家裏人又多,生活過得不怎麼好。敘利奧的爸爸找到了一份抄寫的工作,因爲敘利奧看見爸爸那樣辛苦,決定幫爸爸抄寫。爸爸奇怪地問:"近來的油燈怎麼比以往用得多了?"他並不知道,兒子爲了他,已經沒有睡覺了,直到有一天,父親終於知道了,父親深深地抱住了他。最後敘利奧的家庭比以前幸福多了。

看到這一段,使我又想起了名畫家達·芬奇稱頌:"勞動一日,可得一夜的'睡眠;勤奮一生可得幸福的長眠。"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細緻入微的描述了勞動的好處:"勞動是神奇的力量的民間教育學。只有通過汗水、有老繭和疲乏的勞動,人的心靈纔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

記得我一年級的時候,常常把衣服和襪子亂丟一旁,便開始做作業了,對我無微不至關心的媽媽,幫我把衣服和襪子放進桶裏,認真地洗起來了。看到這一切,我不忍心再讓媽媽勞累了。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媽媽把早餐煮好了,便去上班了。我馬上跳起來,像媽媽平常一樣,專心致志地洗衣服。洗完後,我心裏甜滋滋的,想媽媽真辛苦啊!我以後要多勞動,其實勞動也是人生第一享受嘛!勞動最幸福!

成功源於勤奮

一些有成就的人,都是勤奮者,勤奮是成才必要條件。

天才其實就是包括幾點,一、要有卓越的創造力;二、要有想象力;三、還要有一個突出的聰明智慧。具有這些物質的人大部分都是天才。

勤奮就是要不懈的努力,和後天形成的習慣與培養,與自己一如既往的追求。理想有着密相關的。

許多科學家在成材的過程中身居惡劣的環境下,但他們勇於克服困難,終於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的到路上沒有平坦的大到可走,只有不謂勞苦在崎嶇小路上攀登的人,纔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他本人爲了寫《資本論》,就曾經花費了45年的時間,勤奮學習要收集資料。

堅持不懈的勞動,自然是“苦”事,但他們功的必由之路。高爾基說過:“天才就是勞動,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即可以熄滅,也可以旺盛的燃燒起來,而是它門成爲熊熊烈火的方法,那就是勞動。”勞動在勞動就是勤奮,勤奮是產生天才的根本原因。

勤奮有爲,賴情無知博學多來源於勤奮忘我的勞動,只要我們在學習上花上舍的花一點力氣用功夫,就必定能夠用辛勤勞動的汗水和智慧澆開放香的理想只花,獲得真才實學。

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曾經說過:“天才出自勤奮。”一個人只有不斷努力,刻苦學習,才能取得成績。

我國青年數學家陳景潤爲了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堅持每天凌晨3點起牀學外語,同時每天去圖書室,沉浸在數學符號的海洋之中。有3天中午,管理員臨走時曾大聲喊叫,問裏面是否還有人,但全神貫注看書的陳景潤啥也沒有聽見,於是他被反鎖在裏面。後來他望着那緊鎖的大門,毫不在意的微笑了一下,不覺飢餓,不知疲倦的重又回到書堆中。

陳景潤同志正是由於這種勤奮,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成爲著名的數學家。

可是,也有少數人天資聰穎,但因爲不努力,他的成績、才智卻一落千丈。

據《青年博覽》刊載,少年大學生錢某,12歲就會微積分,被認爲神童。進了安徽科技大學,他不參加學校統一安排的高中文化補習班,卻隻身到圖書館看他的微積分,一個月就聲稱已學完。平時,學生們去上課,他卻在校園裏野逛,成績很快一落千丈。無奈,老師只得讓他休學。休學一年,上學後一個時期故態復萌,他狂妄的認爲在大學裏學不到什麼,經常拿氣槍在校園裏“巡獵”。最後學校只得讓他退學。退學後當上了油漆工,從此錢某結束了“神童”的生涯。

從上面的兩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天才是萬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勤奮、上進,纔會取得成績。但是勤奮並不等於蠻幹,也要講求方法,只有方法適當,才能成功。因此,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都應該勤奮、努力,這樣纔會取得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