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職工愛崗敬業心得體會三篇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企業職工愛崗敬業心得體會三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業職工愛崗敬業心得體會三篇

企業職工愛崗敬業心得體會三篇1

一個企業的蓬勃發展,需要每位員工的腳踏實地,真抓實幹,需要每位員工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愛崗敬業是一種精神。任何人都有追求榮譽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而要把這種理想變成現實,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平凡崗位上的愛崗敬業。歌德曾經說過:“你要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加價值。”每一位瞭解電力行業現場工作的人都知道,現場作業工作環境很艱苦。但是我們絕大部分員工仍然在環境艱苦、任務繁重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付出,我們廠正因爲有一支具有這種崇高敬業精神的員工隊伍,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機,取得業績,贏得榮譽。身爲青年的我們,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無論工作環境多麼艱苦惡劣,不管工作內容多麼枯燥繁瑣,無論自己內心曾感到些許的寂寞,我們都應當滿腔激情地去面對、去擔當,當每個人都把廠當成一個家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會顯出不同尋常的意義。

愛崗敬業也是一種態度。沒有任何藉口,紮紮實實做好本職工作。不要問企業爲我們做了什麼,而是要問我們爲自己的企業做了什麼。當我們接到一份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的時候,是畏首畏尾推諉扯皮,還是無所畏懼勇敢面對?當我們在工作中遭遇挫折陷入困境的時候,是等待觀望半途而廢,還是一鼓作氣攻堅克難?當我們晉級升遷心願未達的時候,是牢騷滿腹怨天尤人,還是躬身自省厚積薄發?答案往往是,當我們選擇後者並付諸於行動之後,我們身上隱蔽存在的人生價值會漸漸凸顯出來,就像經歷嚴冬考驗的樹木日益青蔥,也如深夜悄然盛開的夜來香暗香瀰漫,儘管那一抹青蔥來之不易,儘管那一份清香唯我獨嗅,但是我們相信——這種價值的凸顯,會讓我們對生活的感觸更加真實而快樂,會使我們對生命的領悟更加深刻而澄澈。一個人只有深深地熱愛他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纔會爲之不斷奮鬥。常常看到很多人儘管才華橫溢,但總是懷疑環境、

批評環境,殊不知他自身所持有的這種態度,恰恰對他的進步成長打了一個致命的折扣。如果因爲看到缺點就大肆抱怨,不顧大局,不講團結,並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抱怨環境、不思改善的習慣,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成功的人一定愛崗敬業,失敗的人始終在尋找客觀理由。”

愛崗敬業更是一種境界。當我們將愛崗敬業當作人生追求的一種境界時,我們就會在工作上少一些計較,多一些奉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責任,少一些懶惰,多一些上進心;享受工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和充實感,有了這種境界,我們就會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並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態度,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從而贏得別人的尊重,取得崗位上的競爭優勢。愛崗敬業還是一種美德,而美德不是一朝一夕的偶爾所成,它應水滴石穿潛移默化地貫穿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在我們每一個平凡的工作日,體現在每一個普通的崗位上。如果我們人人都成爲一個愛崗敬業的人,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把工作當成一種使命,那我們的生命會更有意義,我們的廠會更加繁榮強大。

愛崗敬業不只是隨口說出的一句空話,也不是標榜自己的一個詞語,它更應該是一種默默奉獻,一種高尚的思想,一種強勁的力量。

這是篇好文章,涉及到工作、自己、愛崗敬業、我們、現實、一個、需要、崗位等,看完如果覺得有用請記得收藏。

企業職工愛崗敬業心得體會三篇2

愛崗敬業屬於道德規範的基本要求。(公民道德基本規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主要規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衆、奉獻社會。)也是我們車站企業文化的行爲規範內容。愛崗敬業,認真對待自己的崗位,對自己的崗位職責,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尊重自己的崗位職責,認真履行自己崗位職責。這是社會對每個社會成員個體的普遍性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愛崗敬業作爲公民道德和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要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一生一世的堅持做到愛崗敬業,首先,必須要學會處理好現實生活與理想期望的平衡關係。一個人對工作崗位的需求是隨一個人的成長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是多樣性的,是不斷變化的。某一個時期可能對某一個工作崗位感到比較滿意,但隨時事的變遷,其滿意度就將會不斷的發生着新的變化,現實與期望隨時隨地都會處在不平衡狀態。所以說,要做到愛崗敬業,就必須要學會調整和處理好自己的理想期望與現實工作及生活之間的關係,通過分析權衡,正確的認識自己,正確的對待工作,找準自己的定位,切實立足本職,發揮好自己應有的作用。

爲什麼要愛崗敬業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從個人生存和發展空間上看,愛崗敬業是人類生存本能的的需要。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必要的環境空間和必要的展示平臺。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就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性環境空間和展示平臺。從這方面來說,車站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所以,我們就應該加倍的珍惜它,加倍的利用好它。每個人現實擁有的工作崗位,要讓都每個人都感到很滿意是絕對不現實的。其滿意與不滿意都是相對的。另一方面從一個工作崗位的客觀存在上看,愛崗敬業也是人類社會化分工和發展的需要。一個社會,現代化程度發展越高,社會化分工就越細,對從事工作的人員素質就要求越高。就咱們鐵路來說,沒有人當部長是不行的;同樣,如果沒有人去裝車、卸車也是不行的。各崗位的工作都要有人去幹,都要有明確的職業工作標準去把工作幹好。所以,愛崗敬業不僅能滿足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能滿足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敬業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從業就必須敬業,敬業才能更好地從業。

俗話說,“人往處高走,水往低處流”。人有不同的需求,企業有不同的分工。我們鐵路上要有部長,下要有裝卸工。想當部長的人比想當裝卸工的人多。但實際上是,只有一個部長,而裝卸工卻有成千上萬人,還是當最基層人的多。無論是心甘情願的,還是不得已而爲之的。只要當了部長應該把自己負責的管好;當了裝卸工,就應該盡心盡力地把自己負責的車裝好卸好。這就是職業道德對每個從業人員的最基本的要求。這也是我們過去常說的叫“幹一行”“愛一行”。從個人角度來講,自己的成長進步也需要有一個過程,並不是說自己認爲自己適合什麼崗位,就想幹什麼崗位,企業對從業人員也是有着選擇權的。從大的環境來說,我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的是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從業人員可以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工作崗位,用人單位也能挑選自己所需要的合適人選。雙向選擇的就業方式爲更好地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了條件。所以,現在提倡的愛崗敬業,熱愛本職,並不是要求人們終身只能幹“一”行,愛“一”行,也不排斥人的全面發展。它要求工作者通過本職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和範圍內做到全面發展,不斷增長知識,增長才幹,努力成爲多面手。我們不能把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片面地理解爲絕對地、終身地只能從事某個職業。而是選定一行就應該愛一行。合理的人才流動,雙向選擇可以增強人們優勝劣汰的人才競爭意識,促使大多數人更加自覺地忠於職守,更加愛崗敬業。實行雙向選擇,開展人才的合理流動,使用人單位有用人的自主權,可以擇優錄用,實現勞動力、生產資源的最佳配置,勞動者又可以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的專業、特長、興趣和愛好選擇職業,真正做到人盡其才,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這與我們所說的愛崗敬業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愛崗與敬業有着緊密的聯繫。任何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所以,愛崗敬業不僅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愛崗是對人們工作態度的一種普遍要求。熱愛本職,就是職業工作者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各種職業勞動,努力培養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幸福感、榮譽感。一個人,一旦愛上了自己的職業,他的身心就會融合在職業工作中,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敬業就是用一種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於職守,盡職盡責,一個人只有首先尊重自己的職業,愛護自己的崗位,才能喚起他人對其的尊敬,才能使其有所發展。

我認爲,"愛崗敬業"的實質就是腳踏實地,勤奮務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工作。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看似每天都在做着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肩頭的擔子並不輕。因爲這些工作雖然瑣碎,但是一件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到其他同事、其他工作的工作,影響到整體的效率。舉個例子:我們上行發出一趟列車,需要機務、車輛、港口、車務等各方面的聯勞協作才能完成,如果因爲票車不符、或者貨票傳輸不及時、貨物裝載不符合規定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那麼我們這趟車就開不出去,有的可能以爲不就是耽誤半小時或者一小時的時間嗎,看起來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就是你的這一點小耽誤就讓好多部門都耽誤了,而且影響了整個運輸組織順序,在有施工的時候,這趟車就有可能施工前開不出去,造成機車超勞、運輸不暢等好多問題,那就不是半小時一小時的事情,這個時候,你還能說,這是小事麼?愛崗敬業,並不是一句空話,是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行動去踐行的職業操守;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它決定了你是不是一名值得信賴、可以勇擔責任的人;做一名基礎工作的職工,需要我們一心撲在工作上,立足本職、踏踏實實、一點一滴、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任務,能夠積極承擔起崗位賦予我們的職責,能夠有效地處理工作中的問題、不迴避,我們把每一件工作中看起來很小的事情都把他做好、做精、做細,我們的工作才能出更多的成績"愛崗要敬業、敬業要精業"。這句話怎麼講呢?如果敬業是一個態度問題,那麼精業應該算是能力問題。其實說到這一點呢,我很慚愧,因爲我自己在工作很多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我雖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總的來講,自己能夠做的也還很有限。今天在這個地方,也就借這個機會給自己一點壓力,今後我會積極加強學習並向大家請教,爭取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儘自己最大努力在工作能力上有所突破。做好工作就是通向高山之巔的階石,缺少了這樣的階石,就會走彎路、摔跟斗,甚至半途而廢,所以只有甘於並善於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工作,我們纔會認識到以往工作的不足,提高認識,我們才能取得真績實效。站調的工作在其他的人眼中看起來或許別人會覺得還算是一個相對輕鬆的工作,不用在現場的體力勞動,但是這個看似輕鬆的工作卻對我們的專業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爲了適應工作,我沒有放鬆學習,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我不懂就問,對於每一項工作,我都以着高度的責任感,滿腔的熱情,從最基本的做起,熟悉自己的專業知識。

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夠找到自己理想職業的人必定是少數,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就必須要勇敢的面對現實,學會把握好現實生活與實現理想的內在聯繫。從現實需要出發,自覺不自覺地從事社會所需要的而不是自己內心十分願意幹的'工作。在此理想與現實不一致,甚至差距非常大的種情況下,要做到安心本職工作,就非常需要由敬業奉獻精神來給我們做精神支柱。工作順心時容易激發我們的敬業奉獻精神,工作不順心時更需要有敬業奉獻精神來做我們的精神支柱。

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以理想來否定現實,也不能以現實來否定理想。有的人用理想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現實,當發現現實並不符合理想的時候,就對現實大失所望,甚至極爲不滿。這樣發展下去,可能會導致對社會現實採取全盤否定的態度,逃避或反對現實社會。有的對社會上的醜惡現象深惡痛絕,但時間長了就不以爲然,甚至有可能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對理想失去信心和熱情,產生了“告別理想”。理想與現實有着辯證內在聯繫。理想和現實雖然是一對矛盾,但理想是來源於現實的,是對現實的某種反映。理想是未來的現實,現實是理想的基礎。不能實現爲現實的理想或背離現實的理想都是毫無意義的理想。只有善於珍惜現實的人,纔有可能抓住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個人的理想實現是與個人的現實努力聯繫在一起的,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生存與就業壓力都非常大,只有立足本職,幹一行專一行,憑過硬的技術,纔有可能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企業職工愛崗敬業心得體會三篇3

如果你是一位火車司機,該輪到你的班了,你必須得提前到崗,做好發車前機車部分的一切準備工作,因爲你身系廣大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那是半點也馬虎不得的。如果你是一位白衣戰士,就得用心專一,造詣精湛,當你站在手術檯前的時候,會從容不迫地處理面臨的一切,直至手術的圓滿結束。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白領,爲了公司業務的拓展,你得經常早出晚歸,加班加點,因爲你身系公司業務的成敗優劣。如果你是電臺、電視臺的一位主持人或播音員,你必須得提前進入狀態,熟悉播報的內容,以便臨場得以更好的發揮……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得勤勤懇懇、愛崗敬業,唯有如此,才能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幹得較好,甚至爭創一流。這樣,整個社會機器就會運轉的更加正常。

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卻不難發現不愛崗敬業的各種表現:比如,跟人不跟事業者有之;工作馬虎、“大錯不犯、小錯不斷”者有之;做和尚不撞鐘者有之;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山望着那山高者亦有之;不思進取、懶得創新者有之;不從細微末節處做起,沾名釣譽者亦有之;吃老本、擺老資格,不能堅持終身學習進步者有之;只講物質條件,不講責任義務,幹公家活兒時留一手,幹私活不遺餘力者亦有之……凡此種種,均是不愛崗,不敬業、職業道德精神缺乏的表現。它正在侵蝕我們健康的肌體,貽誤我們的各項事業,延緩我們加快發展的進程,實屬害莫大焉!

愛崗敬業精神的缺失造成假冒僞劣氾濫,重大責任事故不斷、一些窗口行業服務質量低劣,等等。而這一切又跟信仰錯位、拜金主義流行、受利益誘惑驅動等大有關係。有的人爲了追求物質利益的最大化,輕視怠慢自己所從事的普通平凡的工作,膚淺浮躁、急功近利,頻頻跳槽。有的人信奉“人生得意須盡歡”的信條,滿足於眼前的種種物質享受,鬥志全無,變得越來越沒有進取之心。還有的人或許因爲事業受挫、人生失意,家庭危機,從而滋生消極厭世情緒,乾脆就躺倒什麼都不想幹了。還有的人擅長溜鬚拍馬,跟人不跟事,把所謂“聰明才智”都用到琢磨人上去了,那還有什麼心思顧及事業?若跟這樣的人談及愛崗敬業豈不是顯得十分可笑嗎?當然,影響愛崗敬業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以上淺析總不至於太過離譜。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每個人活在世上,總有一種信念,追求在激勵着他、支撐着他。學生要品學兼優,首先得長期接受德智體勞等方面的良好教育,加之具備刻苦認真的學習精神,長期堅持不懈的艱苦奮鬥,最終他才能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幹部若真要做出政績,既不能靠造假,也不能靠取巧,而必須靠堅定不移的爲民服務的信念,腳踏實地依靠羣衆去幹好有益的事情,像焦裕祿、任長霞那樣去活着,那樣去忠於職守,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專業技術人員要有所建樹,須得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像鄧稼先、袁隆平那樣去開拓創新,爲了自己所鍾愛的事業,可以犧牲許許多多的物質利益和樂趣,安貧樂道,專心致志,鍥而不捨,幹出一流業績。社會上每個人若都能非常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會充滿活力,我們各級機構的辦事效率和人民羣衆的生活質量就會大幅度提高,正氣能得以進一步提升,猥瑣之氣會逐漸消遁;“工作着是美麗的”則會成爲人們共同遵循的真理,“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亦不會成爲一句虛無飄渺的空話。愛崗敬業者,他的精神狀態一定是奮發向上、樂觀自信、敢於挑戰一場困難的。反之,他的精神狀態一定是頹廢陰暗、沒着沒落、鬥志全無的。我想:世上絕大多數人是願意做一名愛崗敬業者的。

當今之世,社會分工、學科分工日益細化,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從事某一項具體工作的從業人員,少一點虛榮浮躁之心,多——點刻苦鑽研的精神。愛崗敬業是能具備真才實學爲基礎的。才華有了,能力到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順理成章。才華不夠,專業思想不牢固,浮浮躁躁,朝秦暮楚,工作中遇到困難便束手無策,能力不濟,心有餘而力不足,不要說爭創一流了,就是達到說得過去的水準都很難。那麼,愛崗敬業又從何談起?所以說,愛崗敬業是從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體現出來的,是從提高自己本職工作的水平、能力上體現出來。

要弘揚愛崗敬業精神,還得醫制度之疾,從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入手。有的單位的員工愛崗敬業精神之所以缺失,跟不能嚴格照章辦事大有關係。獎勤罰懶在那裏成了一紙空文,平均主義的大鍋飯在那裏吃得噴香,有人嚴重失職瀆職了,但有保護傘的全力保護故而仍然平安無事,逍遙自在。凡此種種,必然對員工的積極性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愛崗敬業往往成爲一紙空文,難以落到實處。在那樣的地方,辦事作風稀拉、辦事效率低下自必在情理之中了。有制度不遵、有規章不循是最壞事的。因此,筆者在這裏呼籲:要有高效的工作質量,必得健全規章制度,並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該罰的罰,該獎的獎,賞罰要非常分明,愛崗敬業才能蔚然成風。

我要爲愛崗敬業者謳歌,他們是人羣中的奮然前行者,他們是社會的脊樑,畢竟值得讚美!

我要爲不愛崗、不敬業者感到悲哀,等待他們的末路是什麼?是陽關道還是獨木橋?該是不言自明的。

我要呼喚愛崗敬業精神的迴歸,因爲,我們的各項事業都非常迫切地需要弘揚這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