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教育-教師心得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學生能成爲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但學生不是橡皮泥,可以任由我們捏成任何的形狀,他們有思想、有個性、有自尊。如何培養、塑造這個複雜的羣體呢?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惜孩子的人,他纔可能教育孩子。”沒有誠摯的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在於如何愛護兒童”,只有從關心愛護學生出發,用一顆火熱的愛心去教書育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愛與教育-教師心得

記得班上有個女學生叫胡婧,看外貌文文靜靜,但紀律特差,上課不是說話,就是鑽到桌下找東西,多次暗示她注意紀律,她連理也不理,幾乎每堂課都這樣。通過了解,原來她父母離異,跟着爸爸生活,因缺少家庭的溫暖,內心脆弱,外表裝得啥事都無所謂,卻有意搞些小動作讓大家關注她。面對這樣的學生,如果單純的依靠批評訓斥來壓制她,不僅不能達到教育目的,反而很容易使她因“受到心靈的創傷”而產生牴觸情緒。因此我科任老師達成協議,只要胡婧一有進步,老師們就表揚她,對她的小毛病暫時一字不提,漸漸地,她上課不搗亂了,有了自尊心,學習也進步了,成了一個好學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征服更強烈。”

教育離不開情感,感情是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動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五時,班上轉來了個留級生,全班同學都瞧不起他,看到這種情形,我們老師教育全班要關心他,幫助他,平日裏我和科任老師處處關心他,照顧他,經常找他談心,指出他的優點,逐漸使他有了自信心。然後我和各科任老師再利用課餘時間爲他補課,他變勤奮了,有了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問老師和同學,經過一年的努力,他在班內成爲一個成績上等學生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生最大的目的還是博愛”。他認爲最能影響學生人格力量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愛既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有的學困生,不僅學習成績較差,品行也欠規範。對於這樣的學生該如何教育呢?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也是如此,缺點再多的學生也有優點。作爲老師,就應該努力發現學生心靈上的“美點”,讓美擴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愛學生,欣賞學生。否則,只盯着他們的短處,一味的批評,就會導致他們心灰意冷,進而破罐子破摔,甚至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要“多表揚少批評”,給他們留有餘地,給他們改正的機會,讓其樹立起自信心,喚起上進心,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孔子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充分說明了團結友愛的重要。團結是力量的源泉,友情是人生最珍貴的情感。學生與老師、同學與同學之間相處,既要民主,又要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平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友愛意識,有效的避免了同學中的摩擦、糾紛等,從而使班級更具有凝聚力。

愛是人類維繫和生存的源泉,愛是社會不斷髮展的動力。因爲有了愛,我們的社會才充滿溫暖,因爲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才變得和諧,社會是個大家庭,作爲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承擔責任,付出愛心。教育的“靈丹妙藥”就是愛學生,用真情打動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在愛心這片沃土上,教育才能綻放燦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