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學學習心得範文

3月22—29日,我們一行十九人有幸參觀了山東茌平縣杜郎口中學。通過聽課、參觀、聽講座一系列活動後,我感受的是震撼,收穫的是轉變!爲期八天的學習,通過聽劉愛軍專家講座、課堂實地聽課、聽杜郎口中學兩位專家老師的報告,以及與同去的老師們的交流,讓我對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特別是崔其升校長的“學生的依賴是教師的悲哀,教師的包辦是學生的悲哀”的名言,一語中的,揭示了素質教育的真諦!

杜郎口中學學習心得範文

啓示一:教學理念的革命

教學模式“以人爲本,關注生命”爲教育宗旨,以“給我一次機會,還您一份驚喜”、“我參與,我快樂,我自信,我成長”爲辦學理念,在快樂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長,變苦學爲樂學,變樂學爲會學。以“人人蔘與個個展示嘗試成功,享受快樂,激活思維,釋放潛能,自主學習”爲特色的課堂模式,大大落實素質教育。首先從心理上要完成三個轉變:1.學生:由接受知識的容器變爲有自主人格的人;由對考試的準備變爲對人生的理解;由對知識的背記變爲規律的總結;由內向羞澀變爲勇敢大方;由自私變爲公益。2.教師:由主演變爲導演;由經驗變爲科研;由現成變爲生成;由師長變爲朋友;由老師變爲學生。3.課堂:教師有傳授者變爲策劃者;一言堂變爲百家鳴;單純知識型變爲知識能力情感型;唯一答案、標準答案變爲多準解答;整齊劃一變爲靈活多變;精英式變爲大衆化;死記硬背變爲體驗感悟;聽說讀寫深化爲演唱畫作;接受式變爲探究式;安分守己變爲超市自選。黑板是學生的,講臺是學生的,甚至整個講解的過程都是學生的,初始權、疑問的發現權都是學生的;他們營造的是“三動”課堂,動腦(預習階段),動手(展示階段)動口(交流階段)。

啓示二:高效的羣體“自學”,保證自學能力的提高

學校教育中,特別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應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果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夠培養起來,能夠獨立獲取知識,那麼就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習慣,並且增強他們依靠自身力量獲取知識的信心,學會一生持續不斷的學習。可是自學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我們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我們過去培養學生自學常常使用的方法是:給學生預習卡片或預習提綱讓學生自己回家預習,其實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這樣的預習作業是低效的,學生多半是應付,極少有認真完成的。而且這種方法還有一個弊端就是當學生真正預習之後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不能夠及時有效的解決,還要等到第二天上課時老師來講解,這樣就降低了學生自學的積極性。杜郎口中學一改過去傳統預習方法,而把它直接上成預習課,將個體自學擴展爲“羣體自學”。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學習與組內交流合作完成任務。充分挖掘課堂上幾十個學生的.“羣體價值”,將“兵教兵”、“學習互助”的辦法滲透到平時的課堂中。這樣既能保證自學的順利進行,又能將學生不明白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啓示三:“展示”把學生由厭學轉變爲樂學

學生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渴望被集體認可,更進一步說就是渴望獲得自尊、自信和成就感。那麼如何讓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呢?()杜郎口中學開闢出一條“展示”之路。讓學生在不斷的展示中獲得這種心理滿足感,得到一種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成就感。當他們的自信在班級中逐漸形成的時候,這種良好的情緒便能影響周圍的其他人。

我平時的教學中也注重讓學生展示,但這種展示具有一定的侷限性。採用的基本上是師生之間的機械問答。先是老師講解,然後拋出一個自認爲很吸引人的問題,希望學生們能夠仔細思考,做出完美的回答。可是他們的表現卻恰恰相反,當學生們看到題目出現的那一刻,心中就開始打鼓,腦子被迫運轉,他們緊張畏懼,害怕待會兒如果答錯了會在全班同學面前丟臉。時間長了,學生的逆反心理漸漸滋生出來,對回答問題的興趣銳減。這時老師再費盡心機地找出許多激勵性的語言來引導學生也無濟於事了。

杜郎口中學的展示課不僅僅是讓學生彙報老師佈置的任務,而且讓學生把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所感、所創全部表達出來,學生們不需要顧慮,更不用拘泥於形式,他們可以採取講解、解題、領讀、表演、演示,以及他們所能想到的任何方式將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通過深入課堂看出,學生在展示自己時表情激動,感情充沛,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並且多次出現搶着展示自己的現象,在我們傳統的課堂上這種搶答的現象是稀有的。所以說這種教學的獨創與改革不能不讓人佩服,不能不讓學生拍手叫好。

我認爲杜郎口中學的展示課是自學的催化劑,自學是展示的保障。學生因充分展示自己而積極自學,又因爲充分自學而積極展示,兩者相輔相成,共同進步。

杜郎口的教改,把課堂留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自學和展示的機會,能夠當堂解決的問題絕不留到課後。他們的實質都是用各種方法來激勵學生自學、樂學。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改變教學理念,努力跟上時代步伐,改進教學方法;在學習杜郎口教學方法的同時,探索適合於本校本班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

20xx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