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莊子心得讀後感2000字左右

女兒以前買了一本于丹的莊子心得,最近在閒暇時候拿出來翻翻,讓我受益匪淺。

于丹莊子心得讀後感2000字左右

如果說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麼莊子就是道家的化身。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他的所作所爲,經常令人瞠目結舌,又令人拍案叫絕。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於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寫在書裏面的東西,都是一些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涯之詞。看起來漫無邊際,但其實其中蘊含有大智慧。在這部書裏,真正流傳下來的思想,應該是一種天地自在逍遙遊,而這樣一番逍遙遊裏,莊子他看破的東西太多太多。莊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他的《逍遙遊》。但是,莊子所追求的逍遙遊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狀態呢?

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莊子的文章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充滿了尖酸刻薄的諷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爲,經常令人瞠目結舌,又令人拍案叫絕。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

于丹老師把莊子的思想分爲了以下幾個部分,我在看每一章的時候都做了讀書筆記,把我粗淺的想法記錄了下來,與大家共勉。

境界有大小。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來判斷一個事物的有無和無用,莊子卻告訴我們,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爲。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斷一個東西的有用和無用,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感悟與超越。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到,世上熙熙皆爲利來,世上攘攘皆爲利往。可見名利二字是世人難以捨棄的追求。但是莊子的人生哲學是淡薄爲大,因爲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莊子所說的“逍遙遊”。

認識你自己。 莊子裏有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由於我們習慣於自以爲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於客觀事物,於是就會出現好心辦壞事的現象。而我們又經常會被社會中各種各樣的外部評價所影響,而不能真正認知自己的內心,結果被所謂的潮流而左右,在紛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本性與物性。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遊。但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這個遊的境界似乎很難達到。人們被太多的物質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許只是改變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則改變了人的本性。人的物質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在瘋狂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人們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總有路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人們總會遇到種種困難,有的人天生醜陋,有的人身有殘疾,有的人因罪受過刑罰,有的人心理遭受過創傷。當遇到這種種不如人意的事情時,我們該怎麼辦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身體的殘缺和心理的創傷?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

堅持與順應。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社會中的一員。莊子認爲,在人的內心應該堅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而面對外在的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內心的.堅持和外在的順應呢?莊子告訴我們要想做到內心的堅持和外在的順應,就要做到“外化內不化”。

談笑論生死 。生與死,是人生起始的兩個端點。人生自古誰無死,生死,是每一個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而人生就像是一條不歸路,當你走到終點時,纔會想起途中的遺憾。那麼莊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對生死爲什麼會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讀了生命,纔可能正確地對待死亡。

心態與狀態。決定人生成功的,絕不僅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個人面對生活的心態。那麼,當我們在確定人生目標時,如何判斷何事可爲,何事不可爲呢?莊子用他的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事時,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慮,那他所有的經驗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大道與自然。每一個個體和每一件事之間的比較,是沒有單純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優劣之辨,那麼莊子認爲辨別境界高低的標準就是是否合乎自然。莊子作爲道家的代表人物,認爲每一個人要遵循內心的道德,聽從自在的聲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于丹讓莊子穿越了千年塵埃,帶給我們的是這樣一份內心的寧靜跟安詳。寵辱不驚,步履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