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學中案例故事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日常教學中案例故事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日常教學中案例故事心得體會

日常教學中案例故事心得體會1

學習師德師風的理論,最終要求人們把理論指導實踐,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師德師風水平,否則就會變成空談理論。在師德師風學習中給我體會最深的有兩點:教師要有崇高的師愛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懂得教育孩子。”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和基本要求。對於學生來說,無論是知識的掌握、智能的發展、還是品德的培養,都同他們的情感體驗緊密聯繫在一起。

爲此,要充分利用“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強化師愛的作用,教師應把和藹可親的微笑撒向每一位學生,用真誠熾熱的愛去感化每一位學生,去贏得學生的喜愛和信任,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心態去敞開自己的心扉,樂意聽從教師的教誨,圓滿完成他們的學業。反之,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情感,態度冷漠,則必然會成爲教育的障礙。有位教師曾說過:“假如你厭惡學生,那麼,當你的工作剛開始時就意味着已經結束。”以前在高一(12)班有位名叫佳的同學,是年級出了名的“壞”女生。經常遲到、曠課、頂撞老師,甚至還在校內打了幾次架,對於一個十五六歲的花季女孩,這種自暴自棄的行爲叫人看了真是頭疼和心疼。記得那天的一節討論課上,課已經進行了一半,佳氣喘吁吁地從外面闖進教室,她剛坐下,就向周圍的同學吹噓她的所見所聞。我故意裝着沒看見她的左顧右盼並看着她對全班同學說:“佳剛從外面進來,還不知道我們討論的話題,我再講一遍給她聽。”接着,我把整個討論的思路整理了一下,並把討論引導到更深的層次。沒想到,一份單獨的邀請、一句動聽的話竟然起了作用。這節課,佳聽得格外認真,並且還站起來加入了討論,這是從未有過的事!從那以後,我發現她變了,對我更是格外的友好尊重。

上我的課的時候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甚至周圍有人上課違紀時,她還會提醒他們。在課外,我也藉機會或深或淺地找她單獨談了幾回。佳曾經封閉的心扉逐漸地向我打開。在那節課上,對於佳的左顧右盼,我最初只是不想跟佳在課堂上發生正面衝突,因爲在這之前老師們過多的指責、教誨對於她來說已經麻木了,恨鐵不成鋼的埋怨和指責不但不能起任何教育效果,反而只會增強她自暴自棄和逆反的心理。可見,崇高的師愛是溝通師生心靈的通道,是開啓學生心扉的鑰匙,是架起師生紐帶的橋樑。崇高的師愛更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常言道:“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並且這桶水是不斷流動、不斷更新的有源頭的水。教師應注重教育創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的科學文化和業務水平。而僅僅依靠已有的知識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要求,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必然要遭到時代的淘汰。

平時我在課堂上非常歡迎學生問問題。學生可以就課本中的、以及他們所觀察到的社會現象進行大膽提問,並且可以不經舉手就站起來直接發問。有時,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很尖銳,例如,“唯心主義哲學既然是錯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爲什麼還有很多人要發展它?”有的理論目前仍處於發展和完善之中,學生就敢於提出疑問,例如,“我們應如何看待民營經濟?”還有些問題是社會上剛剛出現的現象,還沒有形成理論上的認識,例如,今年前段時間糧油剛剛漲價時,就有同學發問,“這次糧油全面漲價爲什麼會突然發生,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響?”等等。有些問題不是我們中學政治教師三言兩語就能講得清的。尤其是今年上了高二(1)班的政治課後,文科班的學生思維異常活躍,在政治課堂裏,經常會出現學生爭得面紅耳赤而我又拿不出令人滿意的答案,甚至會被問得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回答。於是,常常被學生們問的沒招時,下課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組裏的或年級裏的老師請教,或者搬出讀大學時候的課本、資料,或者到圖書館、到網上查詢答案。有時費了幾番周折終於獲得較滿意的答案後,心情比誰都要興奮和愉快。這時,深深體會到教學相長的道理,並充分享受着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快樂。總之,在新時代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師既要有崇高的師愛,又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師德師風修養水平,才能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才能不斷髮展自我,從而爲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日常教學中案例故事心得體會2

一、案基本情況

董瑞,男,今年11歲,五年級學生。個性特點:活潑好動、性格外向、樂於爲集體做好事,積極主動熱情,父母小學文化。

二、主要問題概述

該生學習興趣不大、平時上課時注意力不夠集中總是低着頭玩,老師講課從來不聽,次提醒只能看幾分鐘黑板,頭又低下去了。不樂意做作業、作業馬虎、好動貪玩、有較多不良的行爲習慣。喜歡老師表揚,有時很積極,但又經常犯錯誤被老師批評,認錯態度較好,但過後又會重犯,特別是喜歡和同學打鬧。另外,在寫生字時,他很容易將生字偏旁寫顛倒,或者多筆劃少筆劃,通過家訪與家長多次溝通後瞭解到:該生在家就很調皮,寫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最喜愛的活動是看電視。

三、評估與診斷

根據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可以判斷這位學生的這種行爲屬於心理學中的行爲障礙。學生心理障礙包括軀體障礙、情感障礙和行爲障礙。學生行爲障礙是指在學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適應不良、自我調節困難、缺乏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誘因影響下所產生的行爲問題。主要包括不良習慣、多動症、依賴行爲、退縮行爲、攻擊行爲、品德行爲等。

四、心理健康輔導方案及措施

針對這位學生的這種不良行爲,我在輔導過程中,採取了很多方法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與家庭密切配合,重點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採取的措施如下:

1、多一些理解溝通的談話。

抽一點兒時間,以平等的姿態,多跟他談談心,能知道他的心裏正在想些什麼,一開始他還不願意說在我的鼓勵和勸導下他還是告訴了我他家庭和他本人的一些情況。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要想保證孩子在校能精力充沛地從事各項活動,必須讓他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我向家長特別強調:不能讓他長時間地看電視,因爲看電視時,孩子處於似聽非聽、似看非看的狀態,容易造成孩子上課也處於這種狀態,建議家長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

3、關愛學生,樹立戰勝自我的自信心。

有人這樣說過:“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喚醒人,喚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可見像這樣的孩子,要教育他,首先要肯定他是個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錯誤。因爲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與交流。對於這位學生的這種行爲,我沒有粗暴地指責訓斥,而是耐心地告訴他:每個人都可能犯錯,關鍵是要勇於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理解。當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這一不良行爲,並因此受到來自家長、同學的指責而感到痛苦時,我想:此時幫助他樹立戰勝自我的信心是最關鍵的。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誠的言語激勵他,及時瞭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又常常給他講些中外科學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爲人類文明和進步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事例,使他逐漸明白應該從小學好本領,還給他講述有許多中外聞名的名人,在小時候的學習成績也是不理想,但經過努力最終成爲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時告訴他: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充滿信心,努力奮鬥,胸懷寬廣,能接受他人意見的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把注意力引到學習上,啓發、誘導他走出錯誤的心理誤區,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品質。

日常教學中案例故事心得體會3

學習師德師風的理論,最終要求人們把理論指導實踐,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師德師風水平,否則就會變成空談理論。在師德師風學習中給我體會最深的有兩點:教師要有崇高的師愛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懂得教育孩子。”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和基本要求。對於學生來說,無論是知識的掌握、智能的發展、還是品德的培養,都同他們的情感體驗緊密聯繫在一起。

爲此,要充分利用“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強化師愛的作用,教師應把和藹可親的微笑撒向每一位學生,用真誠熾熱的愛去感化每一位學生,去贏得學生的喜愛和信任,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心態去敞開自己的心扉,樂意聽從教師的教誨,圓滿完成他們的學業。反之,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情感,態度冷漠,則必然會成爲教育的障礙。有位教師曾說過:“假如你厭惡學生,那麼,當你的工作剛開始時就意味着已經結束。”以前在高一(12)班有位名叫佳的同學,是年級出了名的“壞”女生。經常遲到、曠課、頂撞老師,甚至還在校內打了幾次架,對於一個十五六歲的花季女孩,這種自暴自棄的行爲叫人看了真是頭疼和心疼。記得那天的一節討論課上,課已經進行了一半,佳氣喘吁吁地從外面闖進教室,她剛坐下,就向周圍的同學吹噓她的所見所聞。我故意裝着沒看見她的左顧右盼並看着她對全班同學說:“佳剛從外面進來,還不知道我們討論的話題,我再講一遍給她聽。”接着,我把整個討論的思路整理了一下,並把討論引導到更深的層次。沒想到,一份單獨的邀請、一句動聽的話竟然起了作用。這節課,佳聽得格外認真,並且還站起來加入了討論,這是從未有過的事!從那以後,我發現她變了,對我更是格外的友好尊重。

上我的課的時候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甚至周圍有人上課違紀時,她還會提醒他們。在課外,我也藉機會或深或淺地找她單獨談了幾回。佳曾經封閉的心扉逐漸地向我打開。在那節課上,對於佳的左顧右盼,我最初只是不想跟佳在課堂上發生正面衝突,因爲在這之前老師們過多的指責、教誨對於她來說已經麻木了,恨鐵不成鋼的埋怨和指責不但不能起任何教育效果,反而只會增強她自暴自棄和逆反的心理。可見,崇高的師愛是溝通師生心靈的通道,是開啓學生心扉的鑰匙,是架起師生紐帶的橋樑。崇高的師愛更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常言道:“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並且這桶水是不斷流動、不斷更新的有源頭的水。教師應注重教育創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的科學文化和業務水平。而僅僅依靠已有的知識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要求,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必然要遭到時代的淘汰。

平時我在課堂上非常歡迎學生問問題。學生可以就課本中的、以及他們所觀察到的社會現象進行大膽提問,並且可以不經舉手就站起來直接發問。有時,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很尖銳,例如,“唯心主義哲學既然是錯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爲什麼還有很多人要發展它?”有的理論目前仍處於發展和完善之中,學生就敢於提出疑問,例如,“我們應如何看待民營經濟?”還有些問題是社會上剛剛出現的現象,還沒有形成理論上的認識,例如,今年前段時間糧油剛剛漲價時,就有同學發問,“這次糧油全面漲價爲什麼會突然發生,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響?”等等。有些問題不是我們中學政治教師三言兩語就能講得清的。

尤其是今年上了高二(1)班的政治課後,文科班的學生思維異常活躍,在政治課堂裏,經常會出現學生爭得面紅耳赤而我又拿不出令人滿意的答案,甚至會被問得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回答。於是,常常被學生們問的沒招時,下課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組裏的或年級裏的老師請教,或者搬出讀大學時候的課本、資料,或者到圖書館、到網上查詢答案。有時費了幾番周折終於獲得較滿意的答案後,心情比誰都要興奮和愉快。這時,深深體會到教學相長的道理,並充分享受着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快樂。

總之,在新時代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師既要有崇高的師愛,又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師德師風修養水平,才能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才能不斷髮展自我,從而爲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日常教學中案例故事心得體會4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對整個課堂的效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在講述《揭開情緒的面紗》這一課時,爲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就引入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愛亂髮脾氣的小男孩,他的父親給了他一包釘子,要求他每當發脾氣時就在柵欄上釘上一顆釘子,如果一天沒發脾氣,就拔下一顆釘子,日子一天天過去,小男孩拔掉了所有的釘子,然而父親告訴他: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後,你的言語就像釘子孔一樣會在人的心靈上留下疤痕,無論你說多少個“對不起”,那傷口永遠在。通過這個故事的引入,成功吸引了學生學習新課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學習興趣。

故事教學法還有利於學生認識和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如在將講《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這一框時,爲了便於學生理解批判思維的積極作用,我引入袁隆平大膽質疑國際社會的論斷的故事,成功幫助學生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與認識。

總而言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運用故事教學法,不僅能提升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日常教學中案例故事心得體會5

《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集中體現了對中學生日常行爲的基本要求,目的在於使其養成良好行爲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加強對中學生的道德教育。《規範》的正式頒佈,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中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有利於用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青少年的日常行爲;有利於改善當前中學生養成教育比較薄弱的狀況;有利於指導中學生在改革開放複雜多樣的社會環境中健康成長。

全面正確地理解《規範》內容

1.《規範》的核心內容是指導學生學會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懂得中學生的責任與義務;學會如何生活。《規範》共五個方面四十條,體現了對中學生在道德品質與日常行爲方面的基本的具體的要求。按照由自我到他人,由學校到家庭、社會生活的順序排列。

2.《規範》的許多要求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中學生日常行爲方面的基本體現。因此,貫徹實施《規範》應與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緊密結合起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3.《規範》大部分條文是從正面提出要求的,同時,也有限制性要求。目的是教育學生增強國家觀念、道德觀念、法制觀念,懂得什麼是正確的行爲、什麼是錯誤的行爲,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以通過日常行爲的訓練逐步提高分辨是非、區別善惡的能力和道德選擇與行爲評價能力。

4.《規範》中包含着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與教育。要重視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注意克服各種心理障礙和獨生子女的某些弱點,以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勇敢頑強的意志品格。

中學教育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人。紀律和規則是我們平時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提出了把廣大學生培養成有世界眼光,開放意識,能夠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富有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精神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要求;從小處着手,提出了重在行爲習慣養成的具體,可操作要求。這些都有助於幫助我們增強國家觀念,道德觀念,法制觀念,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提高辨別是非,區分善惡的道德選擇與行爲評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