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言葉之庭》電影的觀後感

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一個27歲,一個15歲,這兩者間好像完全不可能,但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確實愛上了彼此。本站小編整理了《言葉之庭》電影的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關於《言葉之庭》電影的觀後感

  關於《言葉之庭》電影的觀後感一:

隱喻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隱喻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這是一部關於雨的故事,這是關於一個少年追求自己,追求真愛,追求內心的故事。

新海誠,一個用心去演繹作品的人,從最初的《星之聲》到《秒速五釐米》再到這部《言葉之庭》,他一直貫徹着自己的風格,清新的畫風,唯美的人設,虐心但卻又能恰恰你不心中空缺的劇情,再次給人強烈的心靈共鳴,值得人們深思。

從開始,兩人的相遇,一種邂逅,美麗的邂逅,新海誠似的文藝清新的邂逅.在繁鬧的世間幾乎不會有的這種邂逅,確實是找不到什麼代入感,但是用心去體會,卻感覺很美.特定的天氣,特定的地方.兩個人才能在這裏相遇,對兩個人來說.應該是特別有情調的事情吧.

相遇了之後,他們就開始試着接近對方,雪野應該是從最初就對孝雄有好感了.

“隱約雷鳴 陰霾天空 但盼風雨來 能留君在此”

“隱約雷鳴 陰霾天空 即使天無雨 我亦留此地”

緊接着就是做鞋部分,少年是懷有自己理想的人,他也願意把他的理想中的處女作獻給雪野,這是一件多麼浪漫的事情.15歲的懵懂少年情竇初開.想要拼儘自己的全力給喜歡的人以繼續走下去的力量.給那個被挫折給阻擋住前進腳步的女人.

看到最後,少年表白,女主說自己要離開,少年用那種很符合年輕人的方式發脾氣跑出了雪野的房間.這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我是他,或許我會願意跟着她一起走.或者立下約定,去看她,去找她.

但是,新海誠的老辣在此體現了.

我覺得,新海誠應該認爲,愛情這種東西應該是相互的,就算少年愛的熾熱,雪野也對他有好感,也不一定能好好的表達出來,畢竟阻礙在他們面前的,有距離,實際的距離和看不見的距離.但是,如果雪野自己也能和少年一樣有那麼熾熱的感情的話,那麼相愛的兩個人是不可戰勝的,他們就能一起相互扶持的走下去.

於是雪野她追了出去.她也無法隱瞞自己內心的情感了,兩人相互傾訴,甚至少年還想用他那語無倫次的話語來讓女主離開,但是這些話語是擋不住真愛的,最後兩人抱在了一起..

這個時候我才覺得,我是錯的,而少年是好樣的.他沒有把他熾熱的愛情一廂情願的強行的加在對方身上.而是選擇等待,等待兩人的互動,等待兩人的互訴衷腸.

這時候音樂響起,秦基博翻唱的這首歌,確實很美,而且十分的貼合這部劇,而這首歌也給人一種心碎但卻充滿力量的感覺

或許有人會說這部劇兩人到最後也沒在一起,看起來很糾結.但我覺得其實不然.最後兩人依舊持續着書信聯繫,而且,兩人對對方都是真愛,在二次元,我是相信這種理想的愛情會成爲永恆,他們最後,一定會成爲彼此的另一半的....

回首當初,他一定也在一直訓練自己邁步,而15歲的他絲毫不比27歲的她聰明,

可他仍然說:“等我以後能走得更遠更穩了,就去找她吧。”

我相信,他會找到她,

謝謝,新海誠。

  關於《言葉之庭》電影的觀後感二:

新海誠最有名的大概是《秒速五釐米》,可是那時看完以後只能用不知所云來形容這部片子。雖然之後也有去看它別的片子但是還是覺得有些雲裏霧裏啊。可是今天看了他的新作突然有了新的領悟。

首先你得了解新海誠的作品故事情節其實都非常簡單,沒有複雜的家仇國恨,沒有 糾結的三角關係,更沒有上下幾千年的沉重歷史。然後你得明白他表達的'其實是一種美麗。

就言葉之庭來說, 這種美麗在影片的每個角落。

有着落葉倒影以及雨滴的池塘,俯瞰進池塘優美身姿的樹枝,地鐵軌邊上的小黃菊,被淋溼的公園木橋地板,因爲下雨而如夢境一樣的公園,被落雨搖曳的樹葉,粉筆跟黑板摩擦灑下的粉末,歡快的跳過積水的少年,被鉤在腳上悠閒的甩甩的高跟鞋。。。。。。。。太多太多細枝末節的東西。可恰恰這些東西也成爲記憶中美好的那一部分。只有當人把目光投向自己內心的時候才能敏銳的感受周圍的事物吧。所以新海誠的作品只有我,你,環境。或者說我的心以及我所感受到的你和事物。

這樣理解的話,新海誠的作品就非常容易懂了。在我失意生活中出現的你是一道光,照亮了我,照亮了你,也照亮了我們周圍的景色。我願意爲了這樣的光亮去堅持,去努力,去完成,不管你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突然想起蔣勳講紅樓夢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自我完成。這是屬於主角的自我完成。這個自我完成的過程成爲主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爲觀衆的我不管對這種感情是認同或者不認同,我覺得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我可以欣賞這種美,理解這種溫暖。

人心與人心之間的溫暖纔是人間至美。 這是我所理解的言葉之庭。

PS:音樂很適合做廣播劇的背景音樂,但是沒有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