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動漫《言葉之庭》觀後感

《言葉之庭》是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由入野自由,花澤香菜擔任配音。本站小編整理了《言葉之庭》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新海誠動漫《言葉之庭》觀後感

  新海誠動漫《言葉之庭》觀後感一:

我是初次來豆瓣網,看完這個電影我很有感觸,就想寫個影評,或許觀後感更加貼切。在這部電影中,我感受到了來自現實社會的壓迫,無論是秋月的家庭還是雪野的事業與感情。秋月的母親因爲和自己的哥哥慪氣而搬出去,和不比她小一圈的男友居住;原野和自己的男友分手,在學校引起的一切轟動。但他們因爲在一個雨天而相遇,一人喝酒,一人在畫畫。就雪野喝酒而言,第一次就讓我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壓在這個女人身上,讓人憐惜,就想緊緊抱住她,給她安慰。它的孤獨來自於生活中的孤立。而秋月的孤獨是發自內心的。

對於這部影片,單我個人來說,我很喜歡,特別喜歡。先不說它的畫面製作與色彩的運用。就說這部電影的故事,雖然故事乍看不顯眼,顯得簡單,沒有那種大場面,但是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事纔是最貼近我們的生活,因爲生活原本就是簡簡單單的。秋月與原野我個人感覺不像是愛情,更像是一對靈魂伴侶,在他們各自陷入低谷的時候,遇到了彼此,互相給予鼓勵,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這部影片對於色彩的運用很好,採用了綠色作爲背景色,綠色象徵着青春與活力。在最後的結局中,他們兩雖然沒有在一起,但是卻勝與在一起。在原野給秋月的信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希望秋月快樂,溫暖的季節早日到來”。我想是原野是想讓秋月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開心,遠離如今的生活。秋月說“如果有一天,能夠走得更穩更遠了,就去見她吧”。是說當他有自己的事業能擔負起家裏的花銷的時候,或許可以給她想要的一生。那時候纔是在一起的最好的時候。即使不在一起,也要對生活充滿信心,一直走下去...

  新海誠動漫《言葉之庭》觀後感二:

朋友說:“你要看《言葉之庭》嗎?”沒有。於是,我看了第一遍,沒有看懂,因爲忙着與人聊天,斷斷續續地看完了;於是,再看一遍,終於完整地看完了。原來,結尾的片尾曲過後,還有結尾的!幸好,我看第二遍是真的把它完完全全地看完了。看來,耐性很重要,對我而言尤其重要!

與朋友聊起,她說唯美,確實!可我們兩人,對於文中的內容——姐弟戀確是不甚贊同!她的說法是兩個人年紀相差太大(相差12年),即使秋月仍記得老師雪野,也不會在一起的。我的說法也是不會在一起,但我覺得秋月可能會找一個類似於雪野老師的人作爲人生伴侶,因爲很多人說初戀總是令人回味的。但討論到最後,因爲結尾秋月說:”回望當初,那時我一定也一直在訓練自己邁步。如果有一天,能夠走得更穩更遠了,就去見她吧!“這個結局留了兩個可能性的空白給觀衆,我們兩人說的就是最切合現實的問題;但對於它的另一個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就是他們兩人可以在一起,畢竟在超越現實的束縛之下,有這個輕微、微弱的可能性存在。貌似在西方,戀愛不考慮年齡比較司空見慣!

好了,她說讓我做第一吃螃蟹的人,就寫吧!

拋開我和她的討論,講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剛開始,我選擇看這部《言葉之庭》只是因爲在微博上看到,說——新海誠是繼承了宮崎駿的日本新生代動畫導演!衝着這個,我纔看的。首先,片子開頭我看到一點一點的水滴跌落進湖的景象,那一圈圈的漣漪飄蕩開來,可惜沒有青蛙,不然就可以”青草池塘處處蛙“了,呵呵!接着,地鐵的輪轉,表示地鐵急速地行駛,過了一會兒,畫面又回到了湖邊的枝條上,這裏的繪畫,我覺得挺假的,沒辦法,我太挑剔了!

然後,展現了一幅日本人擠地鐵的生活景象。漸漸地,畫面定格在故事敘述的重要地點了。

湖中的亭子,相遇的時刻竟是男主角(秋月)撐傘,而女主角(雪野)在喝着啤酒並且甩着中跟鞋,優哉遊哉地晃悠着。情節,我就不再贅述了。只是,因爲秋月不小心把橡皮擦掉落,而雪野把它撿起,這成爲他們兩人相識的契機。我不想說太多有關他們兩人的經過、結果。

但我找了一下資料說——新海誠的解釋 :

在萬葉假名時代,日本曾有過直接用漢字來表示“大和言葉”的時期,例如“春”(HARU)寫作“波流”、“堇”(SUMIRE)寫作“須美禮”,這是比現在的“春”和“堇”等漢字更有繪畫性的語言表述方法。

而在當時“戀”則寫作“孤悲”。在700年代,遙遠的先祖就已經對戀的現象有了很深的認識。順便一提戀愛是近代自西方輸入的概念,過去的日本沒有戀愛,只有戀。

本作雖然是以現代爲舞臺,但描寫的卻是這種戀——在愛到來之前孤獨地希求着誰的這種感情,被融入了這部新作中。並非是與誰的愛或羈絆或約定,僅僅是想描寫那佇立在遙遠的身邊的人。雖然暫時還不能傳達更多的內容,但至少希望這部作品能夠鼓舞身懷着(過)“孤悲”這種感情的人。

看了這個,再對應結尾秋月和雪野的對話——秋月:”如果知道你是老師,我也不會提起製鞋的事了。反正也做不到,不可能實現。爲什麼不這麼告訴我呢?是不是覺得小孩子的夢話隨便敷衍一下就行了?我再憧憬什麼,再愛慕誰,也無法傳達,不過一廂情願。你從一開始就知道了(省略幾句),你就這樣孤單一人度過一生吧!”(節選)雪野:“每天早上,穿戴整齊去學校,但總是被恐懼壓得邁不出腳步。在那裏,是你,是你給了我前行的力量。”這段話,確實是應了“孤悲”一詞的感覺。最後,點出了新海誠給的解釋。

但我不懂的是標題,它的蘊含是什麼。《言葉之庭》又可譯作《語言之庭》。那我姑且做自己的解釋吧!“言葉”可譯成“語言”,是指人與人應多交流吧,而不是把自己困在自己做的籠子裏頭胡思亂想,因爲“孤悲”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再來,“庭”這個字,在日語只有“家庭”或“(前)庭”之類的意思(我不懂日語,只是百度了一下,有錯的請指教哦!),但在中國的諧音中可爲“亭”,因爲男女主人公的相遇在湖的亭子,若改成“言葉之亭”,沒有“言葉之庭”那麼好聽、優雅。如果,這麼想,就大概可以對這部電影解釋成這樣了。

不得不說一句,新海誠再接再厲吧!希望青出於藍哦!

  新海誠動漫《言葉之庭》觀後感三:

如果說什麼叫經典的話,我想就是一部很難再在另一作品找到同樣的感覺的'作品。《言葉之庭》,給了我這樣獨特、美好的感覺。

淅淅雨聲中,綠意盎然的植物,別緻的庭院,一個滿眼充滿理想、性格早熟卻又帶着稚氣的少年,一位善良、成熟卻有些嬌氣的女人,每個清新的早晨,一些簡單的交流,卻如此真實,主人公的獨白,那麼的沉靜,而結局那謊言拒絕般的二人對白,讓人不由得心頭一顫,痛哭失聲。

在劇中,他們是孤獨的,身爲高中生秋月擁有自己喜歡的愛好併爲之奮鬥着,在教室裏的他只覺得自己是一個空空的軀殼,作爲老師的小雪因爲女同學的誣陷不敢再面對學校的人們,他們都選擇了一個幽靜、安謐的地方,去全心全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逃避世事。

但是在如此惆悵的雨中,在城市的喧嚷中,每一次兩人的相遇,都那麼的理所當然而又自然,而此時,他們是幸福的,他們在每次婉轉簡單的言語之間不知不覺地坦露真心,fall in love。

在劇中,他們是勇敢的。就像劇中最後的對白一樣,很多人總是不敢去表達自己所喜愛的一切,怕一笑了之;總是裝作若無其事,孤獨一生;總是希望別人的疼愛,可又總是謊話連篇。

但是,美好的東西卻又是需要像男主那樣勇敢的面對,勇敢的爭取得到,而不是一昧逃避與說謊,像男主那樣堅持着自己的夢想,體貼身邊的親人甚至陌生人,而並不是懦弱。

不管怎樣,沉浸在劇中,一種平和便會涌上心頭,而在不期而遇的地方去尋找朋友,變得越發渴望。